和肠子一起旅行:细野晴臣的精神故乡居然是印度!
细野晴臣,作为迷幻乐队 Apryl Fool 和乡村摇滚 Happy End 的成员,对美式摇滚的追求和痴迷,以及和坂本龙一、高桥幸宏组成的乐队 Yellow Magic Orchestra(YMO),再后来和高桥幸宏一起创立的厂牌 Yen Records。在这些多样化的标签之外,异域文化和热带风情也一直是细野晴臣音乐中最为独特的闪光点。
“细野,你看见了吗?”
“是的,我的确看见了”
“那绝对是一个UFO”
“它肯定是”
1978年4月,插画家横尾忠则(Tadanori Yokoo)和音乐人细野晴臣(Haruomi Hosono)完成了长达一个月的印度之旅。同行的还有键盘手西原朱夏(Shuka Nishihara)和摄影师大石芳野(Yoshino Ōishi)。最初横尾和细野一拍即合是因为细野看了横尾的一本书(具体不清楚是哪一本),在那本书中横尾提到自己在印度得了痢疾,并说痢疾是“一种净化过程”。
细野觉得自己也可以去一趟印度,得个痢疾什么的。于是两人决定同行。专辑标题中的 Cochin(科契)是印度西南岸的一个城市,面对阿拉伯海。这段行程中留下的许多照片也是在海边拍摄的。横尾负责专辑的封面,用拼贴的方法绘制了一张以红橙色调为主的宝莱坞式的设计,其中椰子树、莲花宝座和大象无不具有印度特色。这张充满热带南亚风情的电子唱片原本想给一部并不存在的同名电影的配乐。而类似的想象力在这次印度之旅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
Cochin,亦称作 Kochi
Cochin Moon
横尾忠则作品
这段印度之旅并没有许多乐迷们想象中的那么野生,至少和很多人心目中浪迹天涯般的背包客旅行不同。细野一行人主要去了印度的热门景点,全程享受商务待遇和高档的住宿酒店。这和细野在萨摩亚群岛的那次经历近似,整个行程均由广告代理机构株式会社电通公司赞助,主办方也都安排好了商务住宿和服务。不过,这也不代表这段旅程就一帆风顺了。据细野本人所说,在印度的时候他一直受一种“奇怪的”痢疾的折磨,并在疼痛中产生了幻觉,看到了UFO,过去的记忆也变得模糊,甚至觉得自己可能要死了,别提有什么力气录音了。就在这时,细野遇到了一个拯救了他的治疗师。她是总领事夫人,也是日本人,并告诉细野说她能治好他。细野的病情竟在半小时后就缓和了许多。无论这段经历中掺杂了多少当事人自己的想象和幻觉,痢疾的故事确实是专辑中曲目《Madam Consul General of Madras》(金奈(马德拉斯)总领事夫人)歌名的来源。而肉身受到的折磨也带来了音乐人精神上的变化,细野在回到日本的时候觉得自己比临走的时候“轻”了许多。
想要搜寻细野晴臣作品中的异域文化和热带风情,你可以从《Cochin Moon》(科契之月)这张专辑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开始。热带三部曲 《Tropical Dandy》(热带公子哥) 《Bon Voyage co.》(泰安银行)和《Paraiso》(天堂)的发行;YMO的《Solid State Survivor》(固态幸存者)中红色中国的形象;《Omni Sight Seeing》(处处观景)中阿尔及利亚元素和美国swing摇摆乐等的加入都延续着这条路线。
YMO - Solid State Survivor
热带三部曲
这些尝试似乎意在区别于 50 至 60 年代战后及后殖民时期西方的 exotica 异域曲风。该风格的曲目通常以拉丁美洲、非洲和波利尼西亚等地的音乐为特定典型,意在给听众,尤其是战时的士兵以及帝国故土的中产们带来心灵的安抚和听觉的全球旅行。不过,无论是受这个曲风激发,或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境况所致使,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文化互渗、解释和误读。Exotica 典型的代表作有 Martin Denny 的《Exotica》(异域,1957)、《Quiet Village:The Exotic Sounds of Martin Denny》(宁静的村庄:Martin Denny 的异域之声,1959)等多张专辑;Les Baxter 的《Ritual of the Savage》(野蛮人的习俗,1951);Arthur Lyman 的《Hawaiian Sunset》(夏威夷日落,1959),等等。60年代,在摇滚和 R&B 到来之后,exotica 便短暂地退到幕后。
殖民时期,来自西方的 Exotica 音乐
《Cochin Moon》想要做的是回应 exotica 的文化借用却期待做到与之不同,它强调创造了一种东亚不同的异域视角。比如细野在1978年为制作索尼制作出品的《Pacific》(太平洋)专辑就造访了南太平洋的萨摩亚群岛。同样是1978年发布的《Cochin Moon》亦充满了异域风情,是热带电子乐中的一个另类。这是细野的第五张个人专辑,也是首张电子专辑。2018再版的黑胶内页中包含了对当年这段奇幻旅程的采访。
从这张专辑的名单来看,横尾的出现似乎只是关乎于封面的设计。而实际上,横尾是受公司委托在印度旅行中录音,并要求他在回日本后通过自己的视觉风格去制作一张由声音拼贴来完成的专辑。横尾觉得委托公司的这个指令实在是太蠢了,便拉着细野一同去。细野在采访中说自己在临走当天突然意识到这张专辑得由他来做了。这一切都来的挺突然。在后来的记述中,对细野的描绘似乎总是说他拿着录音设备穿梭在印度的街头巷尾,记录着古兰经的念诵和街头舞蛇人的喷吉笛子吹奏。而对这些日本来的音乐人们来说,对印度的印象是异域的,甚至是猎奇的,对这个南亚国度的感受,用细野的话来说,“也必须是以幻想的形式呈现”。尽管专辑中有纳入途中的田野录音,但都经过了合成器的处理,使得最后的声音中基本听不出原始录音中的有机部分。在某个时刻,细野不再不停地录音机,克服了游客式、条件反射般的采集欲望,并意识到田野录音永远无法完全地还原真实的自然环境。
印度耍蛇人
刚从印度回来时,细野便创作了《Pacific》中的《Cosmic Surfing》(宇宙冲浪)这首电子风格浓重、伴随着些许热带风情的歌。这也是受到这次印度之旅的眷顾。《Cochin Moon》的制作过程中更以电音为主线来呈现田野声音。在回到日本后,横尾向细野介绍了Kraftwerk的音乐,他们也结识了松武秀树(Hideki Matsutake)以及他用电脑制作音乐的方式。松武曾为日本著名电子音乐人富田勋(Isao Tomita)的《Snowflakes are Dancing》(雪花在跳舞)谱曲。在参观了松武的工作室之后,横尾和细野便一致决定《Cochin Moon》也会沿着电子音乐的思路走。
再来看看这张专辑。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当时下榻的马拉巴酒店(Hotel Malabar)楼层分命名了这部分的三首歌:
Cochin Moon 唱片背面印有 Malabar Hotel 照片
第一部分
1. Ground Floor Triangle Circuit on the Sea-Forest 首层海洋-森林三角电路
2. Upper Floor Moving Triangles 楼上移动的三角
3. Roof Garden Revel Attack 屋顶花园狂欢冲击
第二部分
4. Hepatitis 肝炎
5. Hum Ghar Sajan 我们回家了
6. Madam Consul General of Madras 金奈(马德拉斯)总领事馆夫人
跟标题中楼层的逻辑类似,三首曲目的声学关系也是循序渐进的。电子故障(glitch)制造出了淋漓、碎片般的效果,并由叠加的电子序逐渐加强。曲目中的自然声音是由合成器来模拟的,和普遍编曲过程中将田野录音以采样的形式穿插到乐轨中的方式有所不同。其中可以听到由模拟合成器制造的蚊子的嗡嗡声、水中的泡泡声和雷声等忽近忽远地循环着。第二部分纳入了更多的旋律。受印度传统声学中的的旋律和质感的启发,纳入了锡塔尔琴、喷吉笛子和人声采样。有趣的是,第一部分的音乐人是备注的是西原朱夏,而第二部分才是细野晴臣,但这两个名字其实都是细野一个人。西原朱夏这个名字是细野根据日本诗人北原白秋(Hakushū Kitahara)笔下“阴阳道”(Onmyōdō)的概念玩的文字游戏。
《Cochin Moon》是对异域文化的想象力以及超前文化思想的融合。印度的那次朝圣之旅对细野一行人有着深深的魅惑力。都对异域文化的想象、甚至误解,也是从不同角度看待他者文化,对当地的民族乐器、曲风和市井声音的纳入也是前所未有的创作力源泉。就这样,《Cochin Moon》创造了一个另类的印度,一个前所未有的的印度。它带着我们去了耳朵的迪士尼,精神的香格里拉。
参考:
Pitchfork Reivews: https://pitchfork.com/reviews/albums/4016-cochin-moon/
Interview With Haruomi Hosono by Yuji Tanaka Ⓒ 2018 Light in the Attic Records & Distribution
Haruomi Hosono on India, Van Dyke Parks and Pop Culture | Red Bull Music Acad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