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不理想的补体药,为什么能通过FDA批准?
2月17日,Apellis宣布补体C3环肽抑制剂Pegcetacoplan用于治疗干性老年黄斑变性(AMD),商品名为Syfovre,成为FDA批准的首款地图样萎缩(GA)药物。
GA是干性AMD进展的最终结果,在此之前,干性AMD一直处于“无药可治”的状态,患者基数及疾病负担巨大。该领域在国外市场逐年升温,今年早些时候,Apellis的这款新药被Fierce Pharma评为今年最受关注的十大新药之一。
△ Syfovre定价2190美元/支,图源网络
由于Pegcetacoplan的临床III期结果并不让人印象深刻,此次获批在国内没有激起太大水花,但动脉新医药在访谈行业人士后,我们认为这一事件有三重值得关注的意义:
首先是补体药从罕见病领域走向了常见病领域,Pegcetacoplan在干性AMD治疗中的应用将极大扩展补体药物的市场空间,预计到2040年全球AMD患者将增长到2.88亿,而AMD患者中80%以上属于干性AMD。补体药研发难度一直很高,国内仅有几家药企如信达生物、天境生物等有补体相关管线布局,以及少量有自研能力的补体药创新公司如康景生物等,Pegcetacoplan的获批证明,这将是一个壁垒高的蓝海市场。
其次是标志了FDA对保留眼底光感功能的关注,而不是仅仅关注治疗收益。FDA近年来在审批中的调整,对创新药物的治疗过程与治疗目标有启发作用。
最后,再次显现眼科领域未被满足的需求众多,国内不论是药企还是Biotech都可以从中挖掘机会。
高特佳投资执行合伙人于建林认为,眼科创新药已经走入新的阶段,中国的公司在这个领域有机会领跑全球。高特佳一直关注眼科黄金赛道,并投资了维眸生物、拨云制药等公司。“中国公司想弯道超车,要在新兴靶点、新的技术、新的疗法做布局。也可以选择一些适应症针对性开发,例如干眼症、青少年近视、AMD、青光眼,我们认为这些领域未来都会出现重磅型产品。”
“既意外也不意外”的获批
Apellis成立于2007年,在靶向C3疗法具有领先地位。主研药物Pegcetacoplan是由聚乙二醇聚合物(PEG)偶联合成的环肽,可通过特异性结合C3和C3b抑制补体激活途径,从而调节补体的过度激活。
2021年,Apellis的C3环肽补体抑制剂Empaveli™上市,用于治疗成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打破了补体药物市场近15年的沉寂,成为上市的新型补体药物。
Pegcetacoplan向干性AMD的拓展让这家补体药公司再次“破圈”,成为今年最受关注的新药之一,Pegcetacoplan获批将具有振奋作用。一方面,Pegcetacoplan在临门一脚的时刻向FDA又补交了一次数据,使审查期延长三个月,实在让人捏一把汗;另一方面,如罗氏这样的巨头也在干性AMD领域栽跟头:罗氏的补体因子D抑制剂Lampalizumab治疗GA的临床III期试验在2018年宣布失败,Biotech的成功更显意义非凡。
FDA的批准,“既意外也不意外”,不意外的是基于Apellis等公司的不断努力,补体药拓展到常见病是必然道路,意外的FDA还是给这样一款并不让人惊艳的药物开了绿灯。Apellis针对Pegcetacoplan的两项III期研究(DERBY和OAKS)显示,在治疗第18个月时,OAKS研究中Pegcetacoplan治疗每月和每隔一月组的GA病变进展分别减少22%和16%;DERBY研究中Pegcetacoplan治疗在每月和每隔一月组中GA病变进展分别减少13%和12%。在治疗第24个月时,Pegcetacoplan对患者的视觉功能改善没有任何益处,未达到其关键次要终点,但其疗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也就是说Pegcetacoplan只是延缓疾病的进展,且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但是对于无药可用的领域,能有延缓作用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业内人士推测这也是FDA批准其用于GA的原因:“这个领域存在很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这个药可能有点像AD的药,临床中获益没那么显著,但监管部门还是会考虑到病人潜在的获益,给他们一个解决方案。”
在干性AMD治疗这个前景广阔却屡受挫折的领域,需要一款药物的上市来鼓励更多创新者。
补体理论流行,但干性AMD解法还不明朗
干性AMD的发病机制一直没有明确,危险因素复杂且相互作用。全球范围临床研发阶段的干性AMD药物中,补体机理较为流行。
“某种意义上AM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补体系统过度激活在AMD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内补体药代表性创新公司、康景生物创始人胡维国教授表示。
补体系统最初认识的功能是介导凋亡细胞和病原体的清除。三个独立的途径(即经典途径、替补途径和凝集素途径)共同汇聚于C3水平,通过激活产生的不同C3转换酶将无活性的C3裂解为C3a和C3b,后者进一步参与形成C5转化酶,切割无活性的C5产生C5a和C5b。上述激活产物中C3a尤其是C5a具有强烈的促炎作用,促进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介导炎症细胞的募集,同时也可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
C3b及其降解产物则可发挥调理吞噬作用,同时在沟通适应性免疫反应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而C5b可促进膜攻击复合物(MAC)在被补体攻击的细胞膜上组装,引起细胞裂解。补体基因被发现在大多数AMD患者中存在突变,尤其是替补途径的关键调控蛋白FH,导致补体过度激活。因此,补体激活产物在AMD患者的血液及玻璃疣中升高,同时伴有其他炎症介质如IL1-β、IL-18、IL33等细胞因子升高。
然而过去有许多基于补体理论的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除了前文罗氏的替补途径FD靶点单抗Lampalizumab折戟之外,Alexion旗下的Eculizumab,一种补体C5靶点单抗,在2017年宣告II期试验失败;大塚制药与Acucela合作研发的基于抗发炎机制的干性AMD药物ACU-4429,在长达八年的临床试验后于2016年宣布失败。
Pegcetacoplan闯过了临床III期,但也只是给干性AMD病症的延缓开了个头,至于远期疗效,还有待于后续临床应用进一步验证。
胡维国教授分析:“要完全达到最理想的抑制效果,首先要阻断补体激活的所有三条途径,只阻断替代补体途径效果有限,也可能导致临床试验失败。其次就是所有活性产物,包括C3a、C3b,C5a、C5b的产生或功能都要被抑制。这是比较理想的补体制剂。”
补体系统是固有免疫的核心,也是沟通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的重要桥梁,在激活与调控之间维持着精妙的平衡。补体药物的研发虽然较为困难,但非常值得持续探索。
“以C3为例,它是补体激活的核心,在此意义上它是一个很好的靶点,但C3分子量大,结构复杂,同时血清浓度比较高,平均约为1.25 mg/mL,合成速率也很快,这会导致以C3为靶点的药物需要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高,而药物浓度如果不足时补体抑制难度较大。既往研发的C3单抗抑制效果也远不尽人意。其实,Pegcetacoplan可同时结合C3和C3b,阻止C3和替补途径的C3转换酶C3bBb的结合,只抑制替补途径的C3激活,对经典和凝集素途径基本没有效果。”
激烈的干性AMD市场竞争值得参与
不明确的前行道路意味着挑战,更意味着机会。
国外市场在GA领域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尽管Apellis刚刚获批,但它可能很快就不会独占市场,因为其主要竞争对手之一,Iveric Bio已在2月16日宣布FDA接受了其NDA并授予其优先审查用于治疗GA的C5抑制剂Avacincaptad Pegol (ACP),ACP在两项III期关键性试验中达到预先指定终点,在12个月内观察到的有效率高达35%。
还有罗氏,这家巨头并没有退出GA新药研发的竞争,其研发管线中还有一款GA新药,即RG6147,它能够有效抑制HtrA1的活性,目前处于II期临床。
2021年底,诺华公司斥资15亿美元收购了总部位于英国的Gyroscope Therapeutics,和其GA基因疗法管线GT005。
GT005是一种基于AAV的一次性基因疗法,用于治疗补体因子I(CFI)基因特定突变且血液中CFI蛋白水平低的GA患者。GT005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管线仍处于临床II期,首次递交时间预计在2026年或更晚。
针对干性AMD的基因疗法,目前主要侧重于抗补体蛋白的持续表达,还是建立在补体理论之上。不过眼科基因疗法有独到优势,因为眼部组织是独立的,这也就允许了治疗方案可以通过较小的剂量治疗疾病,并且单次给药,或可降低反复暴露的风险,比现有补体抑制剂更能提高患者依从性。“现阶段基因治疗在慢性病上更多地是使治疗更持久,而靶点和已有药物类似的。这两条技术路线既有竞争、又有融合。”朗信生物创始人汪枫桦博士表示。朗信生物是眼部遗传性和慢性疾病基因治疗的领先创新公司
近年来围绕GA疗法大型跨国药企达成数项交易不止这一件。例如2018年10月,罗氏与Ionis达成合作,共同开发IONIS-FB-LRx治疗补体介导的疾病(包括GA)。2020年12月,强生收购Hemera生物科学公司基因疗法HMR59的专利权。2021年12月,罗氏与Lineage Cell Therapeutics签订全球独家合作和许可协议,共同开发和商业化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疗法OpRegen治疗眼部疾病,包括AMD伴随GA。
国内尚未有专门针对干性AMD的注射型药物研发,有埃格林医药、因明生物的口服药物在美国进入II期,但针对湿性AMD已有很多新的探索和进展,如基因疗法、VEGF-补体双抗疗法等,通过技术创新或差异化,将可能出现best-in-class甚至first-in-class药物。
Pegcetacoplan离理想中的干性AMD药物还有很长的距离,但它的获批仍是意义非凡的。抗VEGF药物的上市曾为湿性AMD治疗带来革命性飞跃,或许在干性AMD市场中能探寻到新的方向。
*封面来源:123rf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新医药报道的企业,请扫描小程序码进入VB100人脉圈查看。
专题推荐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 | CXO | iPSC | CGT核药 | 上游工具 | 多肽 | 外泌体 | NASH蛋白降解剂 | 合成生物学 | AI+新药VB思享会 | IPO-财报解读 | 新医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