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为什么涨不赢美股?
过去10年(2013至2022),上证指数涨36%,标普500涨170%。从单年度涨幅来看,标普500有7年时间跑赢了上证指数。
(数据来源Wind,2013.1.1至2022.12.31)
大A为什么一直涨不赢美股?
中金财富有一个观点:
“从EPS的角度看,美国市场近18年和近10年的年化盈利增长分别为6.0%和6.9%,增速较快且比较稳定,领先于其他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而中国市场的长期盈利增长(9.8%)虽超过了美股,但稳定性不足,近10年出现EPS增长放缓的情况。”
中金讲得比较含蓄,我们直接点讲,就是大A的EPS(每股净收益)不如美股。
EPS=净利润/股票数量,若将企业净利润全部分红,EPS就是一只股票能分到的最多的钱。
EPS值要大,通常有两种情况,分母端净利润大或者是分子端股票数量小。
先看净利润情况。
过去10年,A股净利润增速与美股净利润增速如下,可以看出,实际上除了2022年美股净利润增速突破天际外,其余年份A股的赚钱能力大多要好过美股的。
(数据来源Wind,2013.1.1至2022.12.31)
在分母端,我们大A有优势!
问题就出在分子端,我们A股股票数量涨得太快太多,稀释了每股净利润。
从数据来看,2013至2022,美股的股票数量增长仅为3%,而A股股票数量增长却高达68%!
假设2013年初,美国股市和大A的个股数量有100万只,那么10年后美股数量是103万只,而大A就有168万只!
再假设同样是1亿的净利润,那么现在每只美股可分到97元净利润,而A股每只股票只能分到60元!
我们只统计了2013年前成立的股票,所以注册证落地后大A上市公司数量激增的带来个股数量增长没有统计在内,它不背锅。
从EPS的角度看,美股净利润增长不如大A,但总股票数量保持稳定,所以EPS能稳定增长;而大A净利润增速略胜一筹,但总股票数量越来越多,EPS越来越低,越来越少,股票就越来越不值钱。
EPS的内在逻辑是物以稀为贵,走的是价值投资流派。
但现在,价值投资在大A入了土,已经成了亏钱的代言人。
用EPS阐释大A、美股的涨幅差距,是一个新奇的视角,可我们大A显然有自己的“特色”。
从个股涨幅看,过去10年股本增长超过68%平均值的个股,平均年化收益7.7%,而个股数量增长较慢的那批平均年化只有4.12%,这里就有了3个点的差距;
个股数量增长比例前200的个股,年化10.6%,而垫底的那200只年化只有2%,有8个点的差距。
宽基指数层面,过去10年上证50EPS表现最好,但指数涨幅最高的却是EPS最差的中证500、中证1000。
(数据来源Wind,2013.1.1至2022.12.31)
(数据来源Wind,2013.1.1至2022.12.31)
通过一切手段把股票数量做多,反而涨幅更好,这是否前后矛盾了?
并非如此。
搞定增、搞可转债,通过种种方式融资,减少了市场上的现金,还增加了个股数量,让大家手中的股票加速贬值,股价涨不起来。
这条逻辑没错。
只不过,大A开市20多年,是国内经济快速腾飞的20年,大家不妨想想现在的生活水平和21世纪初前后的差距。以前是做大蛋糕的阶段,欣欣向荣,热火朝天。增加股本,有助于快速发展,降低门槛让更多人享受资本市场的红利。
顶着EPS下降还能上涨的逻辑本就是错的,只不过是以前的繁华盖住了很多问题。
现在,整个市场趋于稳定,全世界都在找利润增长点,如果大A还是股票数量涨幅优先于股价涨幅的逻辑,投资者的信心从何而来?
两句俗语比较贴合现在的市场。
“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价格”。
一勺糖,加一杯水刚刚好,甜味合适。Duang的一下加一桶水,哪里还有一丝甜头?
P I C U S
派克斯研究院
派克斯为啄木鸟的音译,我们是一家独立基金投资服务机构,运用深度数据及独家资源,通过对基金产品、基金公司,行业赛道和投资者行为的研究,为用户找出投资痛点,提供专业配置及交易建议,筛选好基金,构建优质组合,最终实现多赚钱少亏钱的目标。
01
疯狂的北交所,大盘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02
近半月大涨15%,北交所的魅力你真的懂吗?
03
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感谢调研让我挑到了一只不错的“固收+”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