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附下载丨中美数字科技人才比较研究:储备实力、流动与合作态势如何?

数字科技在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数字科技人才更是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1月16日,阿里研究院和智谱AI基于AMiner科技情报数据,联合发布《2023全球数字科技发展研究——科技人才储备实力研究报告》,以期对读者了解中国及全球数字科技人才分布格局、流动和发展态势有所裨益。



公众号回复“20230202”获取此报告



一、中国人才基数大,但高层次人不足,且严重落后于美国



全球数字科技人才总量为77.5万人,其中中国有12.8万人,位居其第一,占全球总量的17%,是排名第二的美国的1.5倍,是排名第三的日本的8.3倍。但中国数字科技高层次人才(即H-index≥ 20,下同)只有0.7万人,仅占全球总量的9%,仅为位居第一的美国(2.1万,占全球25%)的35%。可见,虽然我国数字科技人才基数很大,但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且远落后于美国。



数据来源:AMiner科技情报平台

图 全球数字科技人才数量前10强国家


二、中国高层次人才集中在高校,而美国高科技公司人才储备不逊色于顶尖高校



从全球数字科技人才机构分布看,中国科学院以4,722人的数量名列第一名,以较大优势领先于排名第二的美国加州大学(2,623人);进入全球前10强的中国机构还有两家,即中国科学院大学(1,462人,第六名)、清华大学(1,305人,第八名)。



数据来源:AMiner科技情报平台。

表 全球数字科技人才数量前10强机构



在全球高层次人才数量前10强机构中,美中各占6家和4家。第一名被美国加州大学摘取,其以492人的高层次人才储备大幅度领先于全球其他机构。4家中国机构依次为中国科学院(144人,第5名)、北京大学(135人,第6名)、清华大学(129人,第9名)、上海交通大学(119人,第10名)。分析发现,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数字科技人才结构的缩影:虽然人才基数大幅领先,但高层次人才明显落后(占其人才总数的 3%,落居全球第五)。

美国相对于中国的另一个优势是,身处科研一线的高科技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储备实力强于中国,该国的谷歌、微软公司的高层次人才数量排名分别位居全球第二名和第四名,该优势将有力地推动美国数字技术持续创新发展,并引领全球数字技术应用新趋势。




三、北京和上海是中国两大人才高地,前者人才储备为后者2倍



从国内数字科技人才分布看,北京人才总数优势明显,共 2.4 万人,占全国近 2 成,是排名第二的上海的 2 倍;北京的高层次人才数量为 1,076 人,占全国 1.5 成,仍然是排名第二的上海的 2 倍。另外,东部地区的广东、江苏、浙江、香港、黑龙江,以及高校资源较丰富的湖北、陕西、四川、湖南等内陆省份也是我国数字科技人才分布较多的地区。



数据来源:AMiner科技情报平台。

图 中国数字科技人才高地(Top 10)



四、中美分别为全球最大的人才净流失国和净流入国



美国是数字科技人才流动最活跃的国家,也是人才净流入最大的国家。过去 10 年,其人才净流入 835 人,位居全球第一;其次是意大利,净流入 504 人。中国则为全球人才净流失第一大国,流失人数达 684 人;其次是韩国,净流失 100 人。由此可见,我国数字科技人才流失严重,在人才引进以及用好、留住人才等方面的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数据来源:AMiner科技情报平台。

图 2012-2021年全球主要国家数字科技领域人才流动对比



五、中美学者合作成为全球最热络的双边合作,但从 2018 年开始出现降温



在数字科技领域,2012-2021 年中美学者共合作产出被引量 Top 1% 的论文 1,954 篇,为全球科研成果产出最丰硕的双边合作(第二名为美英学者合作,共产出 1,528 篇)。但从 2018 年开始,中美两国学者合作论文增长率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在 2021 年更是出现负增长(-0.9%)。可见,自从 2018 年美国推出所谓“中国行动计划”后,中美在数字科技最卓越研究层次的合作受到严重冲击。




说明:图中合作论文为中美两国学者合作产出被引量Top1%的“顶尖论文”数量

图 2012-2021年数字科技领域中美学者合作关系走势



六、全球数字科技顶尖科研团队被基本美国机构包揽



全球数字科技顶尖科研团队(Top 10)基本分布在美国顶尖高校(如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科技巨头(如谷歌、微软、IBM等)下设的科研机构(如下表所示)。




表 全球数字科技顶尖科研团队(Top 10)



七、我国数字科技人才工作任重道远



首先,高层次人才不足,需加大培养力度。要注重复合培养模式,重点培养有潜力的青年人才;鼓励对外学术交流。其次,人才流失严重,需采取措施引留人才。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特别顶尖华人青年人才是回国发展,并用好并留住高层次人才。第三,企业人才储备薄弱,需鼓励企业引育人才。身处科研一线的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有必要鼓励企业加强内部创新环境建设,并在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论证和实施过程中,支持企业承担政府科研项目,为企业引育人才和提高基础科研能力注入动力。






公众号回复“20230202”获取此报告

来源:阿里研究院智谱AI

END
往期推荐:




隐私计算头条周刊(1.16-1.29)


近期私计算行业招聘


招标 | 近期隐私计算项目招标中标29(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州市数字政府、中国人寿、北京银行)


2022年隐私计算报告集锦


开放隐私计算社区征稿啦!

热门文章:




姚期智院士:数据、算法、算力为何是数字经济核心技术?


隐私计算又遇技术突破,亿级数据密态分析可在10分钟内完成


清华大学张超:实现数据确权与保护,数据密态渐成行业共识


数据确权:第五要素的战争


未来十年,将会有95%的企业采用隐私计算技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