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at Comm︱王宝俊团队揭示II型CRISPR系统crRNA-tracrRNA配对的可编程性机制及其RNA检测应用

刘阳 岚翰生命科学 2023-03-10


撰文︱刘   阳

责编︱王思珍 


CRISPR系统的可编程性是其成为热门基因工程工具的关键。天然的II型CRISPR系统有着双RNA介导的DNA靶向机制,其gRNA由crRNA与tracrRNA配对组成。然而,自CRISPR/Cas9系统工程化之初,crRNA和tracrRNA就往往被融合为单RNA分子(sgRNA)使用,以利基因工程操作。crRNA与tracrRNA之间的匹配是否存在可编程性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

 

2022年4月11日,浙江大学的王宝俊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合作发表了题为 “Reprogrammed tracrRNAs enable repurposing of RNAs as crRNAs and sequence-specific RNA biosensors”的研究长文,系统性揭示了crRNAtracrRNA匹配的可编程性,并利用重编程tracrRNA展示了多个合成生物学强大应用案例。包括首次揭示重编程tracrRNA-crRNA对的设计原则和正交性,开发双gRNA介导的CRISPR激活(CRISPRa)系统,可编程AND-gate逻辑门装置,劫持细菌内源性环境响应基因转录本(含sRNAmRNA)探测环境污染物,发明高特异性SARS-CoV-2病毒RNA传感器AGATHA该研究曾于去年5月在bioRxiv上释出预印本,作为对同行相关研究的呼应和印证。


 

II型CRISPR系统crRNA与tracrRNA匹配的可编程性有着巨大的利用价值,这一潜力长期以来被学界忽视。作者在开发原核CRISPR激活装置的过程中[1],注意到sgRNA scaffold能够容忍RNA碱基对的替换,由此推测crRNA与tracrRNA配对形成的repeat/anti-repeat区域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编程性。通过将之前开发的CRISPR激活装置改造为双RNA(dual-RNA)介导的CRISPRa系统,crRNA-tracrRNA配对令人惊讶的可编程性被揭示出来(图1)。爱丁堡大学与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构建的随机成对序列文库测试结果显示,高达70%的重编程crRNA-tracrRNA对保留了WT序列50%以上的gRNA活性。基于上述发现,作者开发出一套仅通过改变crRNA-tracrRNA配对区序列即可实现高度正交性的““与”门(AND-gate)装置,扩展了合成生物学可编程生物计算元件工具箱(图2)


图1 Dual-RNA介导的CRISPR基因激活装置

(图源:Liu Y, et al., Nat Commun, 2022


图2 crRNA-tracrRNA配对区域具有高度可编程性,被用于搭建可编程“与”门

(图源:Liu Y, et al., Nat Commun, 2022)

 

随后,作者做出了大胆猜想。II型CRISPR系统的crRNA结构十分简单,仅包含两个部分,即靠近5‘端的spacer序列与靶DNA配对,和靠近3’端的repeat序列与tracrRNA的anti-repeat区段配对。crRNA的spacer可以通过改变序列来引导gRNA靶向不同DNA序列,而传统上repeat序列被认为是与相应Cas蛋白共进化的产物[2],具有一定保守性或不可变性。作者认为,既然crRNA的spacer段和repeat段序列都可以改变,那么意味crRNA没有序列上的绝对限制,反过来,任何序列的RNA分子都可能可以扮演crRNA的角色。

 

为了证实这一猜想,研究团队选择红色荧光蛋白RFP的mRNA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RFP的mRNA可以与tracrRNA及dCas9蛋白形成功能性CRISPRa复合体并激活相应启动子(图3)。通过对重编程tracrRNA进行优化,mRNA诱导的启动子激活可以达到50倍以上的调控倍数。而更令人惊讶的是,CRISPRa复合体对mRNA的劫持与mRNA的翻译过程没有显著的干扰效应。


图3 重编程tracrRNA劫持mRNA形成CRISPRa复合体激活靶启动子

(图源:Liu Y, et al., Nat Commun, 2022)

 

通过重编程tracrRNA这种简单方式即可劫持体内外特定RNA分子以激活指定基因,是科学家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基因工程工具。为了展示这一基因网络重构工具的强大功能和通用性,作者利用不同的tracrRNA,劫持了来自大肠杆菌基因组砷响应基因、氧化应激基因、锌/铅离子响应基因、锌/镉响应基因和铜离子响应基因的转录本(含mRNA和sRNA),并成功将这些基因的活动与人工报告基因线路相连,从而实现对细菌生长环境中砷、过氧化物、锌、铅、铜的高效探测(图4)


与在细胞中转入人工构建的生物传感器线路相比,劫持大肠杆菌自身传感器基因转录本,不大幅干扰和改变宿主细胞中关键感受器蛋白的浓度和靶启动子拷贝数,也不额外激活宿主细胞中潜在相关的反馈调节,得以让原核生物在漫长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环境响应机制为人类直接工作。


图4 劫持大肠杆菌内源性转录本探测环境砷元素

(图源:Liu Y, et al., Nat Commun, 2022)

 

此外,研究团队还将这一原理应用于新冠病毒SARS-CoV-2 核酸的体外检测。该装置设计原理十分新颖,在无细胞(cell-free)T7表达体系中,添加一段融合有病毒RNA靶点序列和荧光RNA配体序列的DNA片段。在该片段正常转录的情况下,转录物3’端尾的存在使RNA分子折叠为一个无效二级结构。而当体系中出现病毒RNA,重编程tracrRNA劫持病毒RNA分子并与Cas9形成CRISPR复合体切割该DNA片段,使得转录区段被截短,由此源源不断产生的新转录物可以折叠为功能性Broccoli荧光RNA配体,累积产生荧光信号。实验证明,该体系可以在添加病毒RNA后的10分钟内快速累积足量Broccoli RNA以报告新冠病毒核酸的存在。该体系被其设计者命名为非典型gRNA介导转录终止告警系统“阿加莎”——Atypical gRNA-activated Transcription Halting Alarm(AGATHA)(图5)


图5 非典型gRNA介导转录终止告警系统“阿加莎”探测新冠病毒核酸

(图源:Liu Y, et al., Nat Commun, 2022)


文章结论与讨论,启发与展望

综上,本研究系统揭示了II型CRISPR系统crRNA-tracrRNA配对的可编程性机制,并展示了基于该机制传感检测多种细胞內源RNA和体外病毒RNA的强大应用,拓展了II型CRISPR Cas9系统新的应用场景和CRISPR系统在生物传感与疾病治疗方面的潜力。利用重编程的tracrRNA劫持各种RNA分子激活CRISPR系统,将为编程生物学带来更多可能性,包括重组细胞内的基因调控网络拓朴结构、开发新的RNA编辑器和RNA标记方法、设计复杂细胞生物计算线路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29604-x


刘阳博士为本文第一作者,王宝俊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本项研究获得了众多合作实验室的鼎力支持和帮助,包括清华大学谢震教授团队,英国爱丁堡大学的Chris French教授团队、克兰菲尔德大学杨竹根博士和格拉斯哥大学Jon Cooper院士团队。


王宝俊 教授

(照片提供自:浙江大学王宝俊实验室)

 



王宝俊教授简介(上下滑动阅读)


王宝俊教授团队长期从事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开发、基因线路工程化设计及在生物传感、生物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方向的前沿研究。王宝俊教授2011年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获生物工程博士学位,2013年加入英国爱丁堡大学任合成生物学助理教授,2019年晋升终身教授,2022年1月加入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任求是特聘教授,现任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副院长、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近三年以通讯作者发表重要学术论文20余篇(包括Nature Chem BiolNature Commun 等6篇Nature子刊论文),主持英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比尔盖茨基金会、美国海军研究全球计划署等二十余项研究基金(总额约6000万人民币)。曾获得重要奖项有:2015年盖茨基金会全球大挑战探索基金奖;2016年英国生物技术与科学基金会新研究员奖、维康基金会科学种子基金奖;2019年英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全英仅41人);2020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RSC)。课题组长期邀请对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工具开发、基因线路设计及创新应用有兴趣的学者(研究员、博士后、工程师、研究生等)加盟团队或者探讨课题合作。感兴趣者可将简历、拟申请岗位和工作设想发送邮件至baojun.wang@zju.edu.cn




往期文章精选

【1】Sci Adv︱谢旗研究组揭示去泛素化酶和E3泛素连接酶调控植物激素ABA信号感知新机制

【2】Cell Death Dis︱徐小燕团队揭示RNA编辑型AZIN1促进结肠癌血管生成的新机制

【3】Nat Commun︱秦真鹏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快速超灵敏病毒诊断检测技术:数字等离子体纳米气泡检测

【4】Nat Commun︱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现GIT1抑制乳腺癌生长并可评估患者预后风险

【5】Nat Commun︱樊嘉/张晓明/席瑞斌/高强团队揭示大、小胆管不同亚型肝内胆管癌肿瘤微环境特征

【6】Nat Commun︱钱海丰课题组建立抗生素耐药基因风险评估新框架

【7】Autophagy︱张惠敏课题组揭示表皮结构损伤对自噬的双向调控机制

【8】Nat Commun︱傅湘辉团队发现RG4有望成为新冠防治新靶点

【9】Nat Commun︱谢辉团队报道骨基质胞外囊泡介导衰老机体骨与血管“钙化矛盾”

【10】Cell Systems︱徐书华团队完成土家族单亲源基因序列从头组装并论证族群特异性参考基因组构建的必要性和应用价值

【11】Nat Commun︱一种具有生物质转化潜力的α/β水解酶——葡萄糖醛酸酯酶的作用机理及与生物量的关系

【12】Nat Metab︱杨巍维/姚烽/赵允团队合作发现肿瘤免疫逃逸的新机制

【13】Cell Death Differ︱尹海芳团队揭示杜兴肌肉萎缩症新作用机制:转录因子Wt1激活心外膜细胞分化促进心肌纤维化

【14】PNAS︱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基因与领导职位和健康之间的关系

【15】Nat Commun︱朱涛团队报道乳腺癌肿瘤干细胞调控铁死亡及转移的克隆化增殖新机制

优质科研培训课程推荐

【1】肿瘤免疫与新型细胞死亡课题设计及生信分析研讨会 4月30日-5月1日 腾讯会议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  


1. Liu, Y., Wan, X. & Wang, B. Engineered CRISPRa enables programmable eukaryote-like gene activation in bacteria.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 3693, (2019).

2.Chylinski, K., Le Rhun, A. & Charpentier, E. The tracrRNA and Cas9 families of type II CRISPR-Cas immunity systems. RNA biology 10, 726-737, (2013).


制版︱王思珍


本文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