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ci Adv︱章雪晴/许晓阳团队利用新型吸入式核酸纳米递送系统治疗肺纤维化

柏欣 岚翰生命科学 2023-03-10

撰文︱柏   欣

责编︱王思珍

编辑︱杨   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进行性的间质性肺病并伴有持续的肺功能损伤[1]。目前全球约有500万人患有IPF,平均中位生存期为3-5[2]。然而迄今为止的上市药物仅有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且为FDA弱推荐药物,存在巨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3, 4]IPF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肺泡上皮细胞反复受损后纤维化通路被异常激活,导致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白介素11interleukin 11IL-11)是一种有效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其与受体结合后,通过ERK信号通路引起多种器官的纤维化。沉默IL-11的表达可能对于肺纤维化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2022年6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章雪晴教授团队联合新泽西理工学院许晓阳教授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Inhaled siRNA nanoparticles targeting IL11inhibit lung fibrosis and improve pulmonary function post-bleomycin challenge5]的研究论文。基于可吸入的核酸纳米递送载体,成功递送小干扰RNA(siRNA)到达纤维化小鼠的肺部,实现肺纤维化的治疗。上海交通大学柏欣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为第一和通讯单位。



研究人员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到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肺组织中IL-11ACTA2(肌成纤维细胞标记物)的显著上调,并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由此确定IL-11作为IPF治疗的潜在药物靶点。siRNA具有治疗各种疾病的巨大前景,但目前上市siRNA 药物全部使用肝部递送技术,尚无上市载体能将 siRNA 安全有效的递送到非肝器官或组织。本研究利用脂质化合物制备的纳米粒包载针对IL11siRNA siIL11)得到siIL11@PPGC NPs具有以下突出优势:1)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承受雾化过程中产生的剪切力并维持雾化前后的粒径、形貌、细胞摄取和包封率不变;2)可浓缩成小体积;3)雾化后穿过肺黏液层到达肺组织深处。体外实验表明,siIL11@PPGC NPs可以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以及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在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中,雾化吸入的siIL11@PPGC NPs能够有效降低ACTA2COL1A1的表达,显著降低羟脯氨酸含量并改善纤维化面积和胶原含量。该纳米药物不仅抗纤维化效果显著,而且显著改善肺纤维化小鼠的肺功能,为修复肺组织损伤和干预肺纤维化后的功能恢复提供新的治疗方法。siIL11@PPGC NPs沉默IL-11的表达,抑制ERK磷酸化,在介导抗纤维化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1)


图1部分动物数据。(A)造模前后基因比较;(B)肺组织表面形态;(C-E)免疫荧光代表性图像和定量结果;(F)免疫印迹分析。

(图源:Bai X, et al.Sci Adv, 2022)


文章结论与讨论,启发与展望
综上所述,该研究中采用的纳米粒经吸入给药后,沉积在整个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中,大大提高依从性并减少全身暴露,为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巨大契机。此种可吸入核酸递送纳米载体,实现靶向递送治疗核酸分子至肺部,为探索目前被定义为治疗肺部疾病的“难以成药”的靶点提供了潜在的机会,在治疗包括IPF在内的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以本研究为基础,章雪晴教授团队在可吸入核酸纳米递送系统的研发上不断迭代优化,目前已形成更加安全有效的第二代可吸入核酸递送载体,并应用到抗肺纤维化的核酸纳米药物开发的转化工作中。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n7162


第一作者柏欣(第一排左6),通讯作者章雪晴(第一排左5)

(照片提供自:章雪晴课题组)


通讯作者简介:

章雪晴教授团队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新型生物医用材料、药物及核酸分子的输送系统和缓控释技术的设计和研发,并应用于基因治疗、药物传递、组织再生和传染病预防等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基于章雪晴博士的研究成果,共计有9项科研成果专利已经申请中、美和国际专利,其中2项专利已在美国获得批准授权,1项已在中国获批。

人才招聘

 ”岚翰生命科学“ 诚聘副主编/编辑/运营岗位 (在线办公)

往期文章精选

【1】Nat Commun︱罗永伦/林琳等团队构建首个家猪单细胞转录图谱并揭示内皮细胞异质性与小胶质细胞转录调控机制

【2】BMC Med︱陈力/唐玉涵团队揭示生物衰老在重金属与骨关节炎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3】Nat Commun | 阮庆国/史伟云团队揭示胰岛β细胞中的miR-21在调控胰岛功能中的作用和机制

【4】STAR Protocols︱黄灿华团队发表基于细胞热迁移分析检测药物-蛋白结合位点的实验方案

【5】Cell Biosci︱刘晶/裴端卿团队揭示cJUN启动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表观机制

【6】STAR Protocols | 孙小强团队发表从临床转录组数据中推断疾病进程和基因调控网络的分析方法

【7】EMBO Reports | 苏建国课题组揭示鲤科鱼类两种膜型TLR5感知dsRNA并产生拮抗作用

【8】Nat Commun︱王从义团队提出治疗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新策略

【9】Nat Commun︱刘彦梅/秦伟团队实现了无PAM限制的SpCas9变体SpG和SpRY在斑马鱼模型中的应用

【10】Front Cell Dev Biol | 郑红团队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在髓系白血病中的重要作用

优质科研培训课程推荐【1】肿瘤免疫与新型细胞死亡课题设计及生信分析研讨会(7月16-17日 腾讯会议)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阅读)

[1] R. Sharif, Overview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and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Am. J. Manag. Care 23, S176–S182 (2017).

[2] E. Farrand, C. Iribarren, E. Vittinghoff, T. Levine-Hall, B. Ley, G. Minowada, H. R. Collard, Impac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on longitudinal health-care utilization in a community-based cohort of patients. Chest 159, 219–227 (2021).

[3] G. Raghu, W. C. Johnson, D. Lockhart, Y. Mageto,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with a new antifibrotic agent, pirfenidone: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open-label phase II study.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59, 1061-1069 (1999).

[4] M. Myllarniemi, R. Kaarteenaho,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 of pirfenidone, nintedanib, and N-acetylcysteine. Eur. Clin. Respir. J. 2 (2015).

[5] X. Bai, G. L. Zhao, Q. J. Chen, Z. Y. Li, M. Z. Gao, W. Ho, X. Y. Xu, X.-Q. Zhang, Inhaled siRNA nanoparticles targeting IL11 inhibit lung fibrosis and improve pulmonary function post-bleomycin challenge. Sci. Adv. 8, eabn7162 (2022).


本文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