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民国照片看民国气质

何可hk 青衣仙子 2021-12-25



从民国照片看民国气质

文|何可

 

今天,朋友从微信转来一张照片,是民国时期的幼稚园毕业照。照片上方有题字说明:乐山县私立进德幼稚园第十七班毕业摄影,民国三十六年六月。照片上有十八个戴着学士帽的小孩,三位女教员。孩子们大约知道毕业是件大事,大都小嘴紧抿,神情严肃。仔细一看,眼神却表情不一,或庄重,或思考,或远望,或傲视,各具情态,每个孩子的个性,都可以从中略窥一斑。三位女教员年纪约莫三十上下,身着短袖旗袍,齐肩短发,微微卷曲,眉眼清秀,端庄秀丽,一看就是知识女性。

 

这样的画面,坦率说,我第一次见。我从来没见过头戴学士帽的幼稚园毕业照,也不知道幼稚园的毕业照是可以这样照的。我从幼儿园读到小学,读到初中,遭遇文革,恢复高考,又读到大学,所有的毕业照都是裸头的,从未感受过头戴学士帽这样的荣耀。然而这张幼稚园的毕业照,竟突然间让我看到了一种久违的神圣。于是我意识到,很久以来,在我们成长的历史中,我们一直缺失了什么。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毕业照、集体照、旅游照、纪念照,常常在手机屏幕上爆棚而出,让人应接不暇。大妈们挥舞着五颜六色的纱巾,欢笑跳跃在沙漠、草原、古镇等各色场景;明星们引领着时尚,飞着媚眼,穿越于各种时空。所有的照片都大同小异,似曾相识,满满充斥着浮躁,让人基本没有打开细看的欲望。

 

然而,这张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却别有一番味道,牵引着人思绪万千。进德幼稚园是教会办的,孩子们从幼稚园毕业,都头戴学士帽摄影纪念。这体现了西方人的教育理念,哪怕是幼稚园,孩子们3—7岁,受了四年教育,也算一个小小学士。戴上学士帽,让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影像,把继续学习,做学士、硕士、博士,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并由此播种下终身教育的种子。

 

清末民初,许多传教士来到中国,既传教也办学,教化民众,提升素质。我小时候居住和念书的府街小学,她的前身也是教会办的进德小学,其间有几位女教师,哪怕在那个艰苦朴素的年代,她们穿着斜襟衣服,轻挽云鬓,民国女子的温婉美丽便集于一身,让学生无比亲近。

 

距离乐山一千多公里外的贵州乌蒙山区,那里有中国最蛮荒的苗寨。100多年前,23岁的英国人伯格理,放弃了在英国衣食无忧、舒适安逸的生活,听从上帝的召唤,不远万里来中国传教。柏格理进到苗寨,穿苗服,说苗语,住苗家,与苗家人同吃土豆、玉米、荞麦饭。怀揣一颗仁爱之心,历尽千辛万苦,创建了中国第一所苗族小学,第一所麻风医院。1906年,柏格理提出创制苗文的方案,同苗族和汉族信徒一起研究,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结合苗族衣服上的符号花纹,创立了一套简明易学的拼音文字,并且还自编了一套《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教材。在柏格理创办的第一所苗族小学(后取名“光华小学”)中,开启了男女同校的先河,而且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1914年,柏格理在石门坎组建了一支足球队,当时,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足球为何物。这支球队还具备了一定的竞技水平,20年代,竟然凭着赤脚踢球,让四川军阀杨森的专业球队成为手下败将。

 

1906年到1915年,以石门坎为中心,方圆几百公里的范围内,柏格理通过从英国筹款,建造了几十座教堂,办了120多所小学校。受柏格理的影响,贫穷落后的乌蒙山区摒弃了种种陋习,开始崇尚文化、知识和信仰。短短数十年内,柏格理将这个被世界遗弃的角落,变成了西南苗族文化的最高区,西方人眼中的“文化圣地”、“海外天国”。这里的孩子,心里有自信,眼里有希望,满满地洋溢着一种文明气质。

 

图1:石门坎教会学校

我家里也有一些劫后余生的民国老照片:父亲大学毕业,头戴学士帽,踌躇满志;母亲蓄着齐肩发,穿着短袖衣裙,骑马前行,英姿勃发。在这些照片里,他们青春热血,自信满满,和49以后的照片对照,恍如隔世,判若两人。前几年,嘉定坊有过一次乐山百年光影展,其中一幅老照片于我印象颇深:那是两个武汉大学的女生,乘船到乐山求学。她们身着素色旗袍,站立船头,靠着船舷,河风吹拂着两人的面庞,短发飞扬,眼望前方。那样一种容貌,所传达的气质,惟民国所独有,很难复制。

 

后来又看到好些民国时期的老照片,从中总能看到许多不同于今天的东西。无论官僚贵族、市井小民,仿佛都有一种现代人没有的气度和修养,特别是那些脱离流俗的女子,那照片真是超凡脱俗,叫人过目不忘。民国才女张爱玲出身名门,涵养极高她有句名言:“各人住在衣服里。”这句话意味着,衣服不但代表人的外在,也展示着人的内在,什么人穿什么衣服。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政权刚刚交替,丁玲在上海代表红色政权组织文艺界人士召开一场联欢会,也邀请了张爱玲。张爱玲那天穿了一条色泽艳丽的旗袍,当她款款走进会场时,气得丁玲脸色大变,把她拉到角落,厉声训斥:“你看看,大家都穿着军装和粗布衣服,你怎么打扮得像资本家的贵妇人?”张爱玲楞了一下,二话不说就走了。丁玲以为她回家换衣服呢,谁知张爱玲回到家中,又二话没说,收拾行装就去了香港。多年以后,张爱玲提及当初突然离开大陆的原因,她说,连穿衣服的自由都没有,还会有其他的自由吗?我们看到的张爱玲,秀美、孤傲、特立独行,那是民国才能允许的个性。

 

图2:张爱玲


      一代才子徐志摩,称林徽因为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气质典雅、清新秀丽,有人说她既像高原上冰冷难得的雪莲花,又像温室里精心栽培万般呵护的百合,两种美丽交集缠绕,她的眉眼里既有坚毅也有温婉。抗战时期,她和梁思成辗转李庄,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成立了中国建筑构建所,一直致力于中华古建筑的研究及保护工作。去年我到李庄,流连于他们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木板瓦房,小院陋室,时隔七十多年,她那美丽的身姿,仿佛依然行走其间,描图作画,种菜喂鸡。

 

 图3: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


上世纪90年代初,三毛走了,但她留下了许多让人难忘的记忆。我喜欢那首《橄榄树》,喜欢她的“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一直是我心心念念的偶像。她才华横溢,文诗并茂;爱荷西,惊天动地,天地裂,始与君绝;喜欢旅行,说走就走,随心随性;心怀大爱,天地万物,一切皆可与之交流。三毛并非十分美貌,她说:我笑,便面若桃花。我看她的照片,随意一拍,就翩若惊鸿,毫不做作,毫不扭捏,腹有诗书气自华。

 

图4:台湾作家三毛

 

     我目视三毛的照片,总感觉她与别的女性作家气质不同,究其原因,大抵因为她来自台湾,生长于民国的缘故。

      陈丹青感叹,民国之人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气质是不可复制的。翻开民国相册,会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学者、书生、军人、商人、小贩、下力人,各有风度,各有思想,绝不千人一面。我们可以看到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孙中山,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博学和蔼坚守传统的胡适,雍容华贵惊为天人的宋氏三姐妹,清纯美丽黄莺一样的周旋,他们不管身着洋装还是长衫马褂,抑或一袭旗袍 ,面貌上表现出来的气质风度,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的气质风度源于什么?为什么今天几乎消失殆尽,难以复制?这恐怕是一个需要长篇大论才能说清楚的问题。我一向喜欢用简单的思维来想问题,简言之,应该就是民国的大环境使然。孙中山有一名言: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其倡导之下,民主自由的思想遍及思想界,知识界。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北大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就是因为有了自由的思想,才有了独立的人格,不羁的个性,也才有了这些叫人过目不忘的民国照片。

2018.12.22



  推荐阅读  
瑞德西韦:现在怎么样了
疫情中的女子
如何让口罩重复使用
风月同天,我听见了你的呼喊
下乡时我们多了个心眼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