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为玉碎

青衣仙子 青衣仙子 2021-12-25


他不愿灵魂受到锈损
何可|编写



1
19577月,正是反右运动最激烈之时。16日,《北京日报》社在三楼会议室召开批判会,批判刘宾雁的资产阶级新闻观。会中,一男子突然离席,猛然登上四楼窗台,没有半点犹豫,直接跳下,当场摔死。他叫戚学毅。
 
作家从维熙当时正在在现场,他回忆:“突然,坐在我前几排座位上的一个男人,离位站起。我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时,他猛然登上四楼窗台,像高台跳水运动员那样,鱼跃而下。”他还听到有人在楼下呼喊:“这个家伙为右派分子殉葬了!”
 
另一个在会议现场的邵燕祥回忆说:“訇的一声,接着人们就惊呼,全场醒过神来,乱了营,人声浮动,会议主持人又阻止议论,让大家遵守秩序,继续开会。人们还是涌到窗前,然后表情复杂地退回,我听到有人在说,‘脑浆都迸出来了……’,那天气温摄氏三十多度,我却脊椎生冷,木然地呆在自己的座位上,一时弄不清自己置身何处。”
 
舒展是戚学毅跳楼后赶到会场的,他说:“我咬紧牙关上楼,心想,我无论如何不能走这条路。”
 
戚学毅的跳楼,没有阻止会议继续进行。
 
2
档案里对戚学毅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出生日期:不详。死亡日期:1957716日。死因:跳楼自杀。解放初期因“个人主义”错误被开除党籍。到底是什么错误,不详。
 
其实,戚学毅的身份不只是清白,甚至还是进步的。他是浙江人,读大学时就参加了地下党。他在北京没有亲戚,也没有结婚,单身一个。
 
49以后,他一直在《中国青年报》当记者、编辑。戚学毅在报社有一个好友,就是当时有名的报告文学作家刘宾雁。两个人观念接近,谈得来,有时,戚学毅还在报上写一些赞扬刘宾雁的文章。
 
当时《中国青年报》有个副刊《辣椒》,这副刊是根据当时的需要设立的,为的是对社会不良作风进行监督和批评。副刊的负责人是舒展,他特地让人去画了个刊头:画了一个辣椒样的孙猴子。这刊头一出去,人人都说好,就康生觉得不行,他只说了三个字:有问题。
 
因为这样,《辣椒》副刊出师不利,戚学毅就是这个副刊的编辑。
 
3
1957年反右开始,刘宾雁率先落网。刘宾雁被打成右派,最该站出来批斗的应该是最了解他的人,组织上认为,作为刘的朋友,戚学毅就应该积极主动地批斗刘宾雁。
 
迫于压力,戚学毅也批斗过刘宾雁几次,但大多是敷衍,没有触及到刘宾雁的灵魂。就是这样敷衍的批斗,戚学毅也感觉对不起朋友,每次批斗以后,都会到刘宾雁那里去做个解释,表示道歉,并请求谅解。
 
戚学毅的阳奉阴违,自然逃不过“革命群众”雪亮的眼睛。有人开始指名道姓,对戚学毅横加责难:“还有人迟迟不下决心斗争,如编辑戚学毅,自称跟刘某某是患难朋友,刘某某吹捧他是‘中国的别林斯基’,关系甚密切。戚学毅至今摇摇摆摆,吞吞吐吐,刚刚批判了刘某某几句,又赶快托人去道歉,请求‘谅解’。现在,报社同志也已指出这些人的错误。记者舒学恩(舒展),长期跟刘某某一唱一和,一个腔调,并且傲慢地拒绝同志的批评和领导的劝告。现在,同志们也要他深入检讨。”
 
戚学毅做人纯粹而干净,他显然做不了出卖朋友的人,也做不到口是心非,他性格很执拗,不愿意屈从。跳楼前几天,他去找过朋友韦君宜,他说:“我读过黄秋耘那篇《锈损了灵魂的悲剧》,我可不愿意自己的灵魂受到锈损,带着锈损了的灵魂活着是没有意思的!”
 
舒展对戚学毅的跳楼有过这样的解释:“老戚同我当然也是谈得来的。他这个人太认真,认真到呆痴的地步。一旦钻进痛苦的死胡同,怎么叫他往回走也不顶用。他的惨死,我不以为是他绝望的表示,他是在用尸体抗议。”
 
“士可杀,不可辱”,戚学毅本可以活下来,却不愿为苟且偷安而批斗朋友。他主动赴死,既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也有他无声的抗争。
 
运动依然轰轰烈烈地进行。戚学毅死后,组织追定他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

 

参考资料:      
梦里绍兴《戚学毅:被追认的右派》
舒展《铁帽压顶》
从维熙《走向混沌》

  推荐阅读  
极其难得的私密照片,其中有些画面你绝对没见过(增订版)
佳人薄命
大梦一觉浮生尽
互斗
三次自杀后,他活成了所有人的救赎之神!
就是她,改变了8000万知青的命运
临终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他这一生,注定是来改写历史的
因为他的站立,印证了在场所有人的卑微
玉碎
尊师
在昆明开往上海的列车上
他为何选择了太平湖?
他没想到,自己居然成了反面教员
一卦成谶
1.76亿独生子女面临的困境,已经来临!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