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硬科技投资为什么硬气?

青年投资家俱乐部 智超讲财商 2023-09-06

"

现阶段的中国,是硬科技最好的发展时机,却是其他很多领域的艰难阶段。



文丨吕俊霖
出品| 青年投资家俱乐部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消费无疑是投资的热门赛道。但近一两年,在疫情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下,被“卡脖子”的硬核技术成为了新的投资热点,“硬科技”赛道整体强势崛起,风光无限的互联网反之则开始裁员潮,消费领域的投资人也开始转向其他赛道的怀抱。


消费投融资进入低谷

却蕴含“科技”新机遇


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消费赛道投资事件和金额在2020年后开始都呈现断崖式下跌。尤其是进入2022年后,投资数量更是不断下降。一季度,中国消费服务市场融资数量和融资规模均出现下滑,在机构募资难的大环境下,VC/PE投资消费更加趋于谨慎。有的机构甚至传出整体裁掉消费组成员。可见消费投融资在今年的处境有多艰难。


这样的情形在第二季度也没有得到好转。尤其是今年5月,国内新消费领域共产生42起投融资事件。保守计算,本月融资总金额约为6.6亿元。从数量上来看,这一数字明显低于今年3月的69笔和4月的53起,逐月下跌的趋势没有得到缓解。


资料来源:IT桔子,截止时间2022.06.01


因此,即便如此,消费行业仍被一些投资人长期看好。消费服务行业中的子行业拥有千亿元甚至万亿元规模以上市场,空间足够广阔。而且消费支出在GDP中的占比已经超过50%,且逐年递增,这说明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要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另一个方面,我们可以从细分赛道来看。从5月具体的融资情况来看,整体消费领域投融资还是集中于餐饮食品、护肤日化与服装三个细分赛道,融资额度也普遍较高。其中,护肤品行业共有5家企业融资,包括可氏利夫KOSLIV、芽觅与NORVEY在内的三家企业融资金额都达到了千万级。


其次,从食品与饮料中还可以发现投融资金额突破了亿级的只有观麦科技及CellX。它们相对于同细分赛道的其他标的来说,金额远远超过,有极大可能性就在于其与科技挂钩。像CellX就是一个细胞农业科技公司,很自然其中一定会涉及到细胞生物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突破。因此,获得高额投资也就理所当然。前面提到的护肤行业本身也涉及到一些生物技术,因而成为热门细分赛道也是顺其自然。所以,我们会发现,科技技术对于消费领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资料来源:红碗社


此外,像潮玩娱乐、健身等新一代年轻人关注的领域中,可以说像剧本杀、健身房都是很饱和的红海市场了,竞争激烈。投资人和创业者都在避而远之。但是我们也会发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剧本杀和健身房也都在焕发着新的机遇。


资料来源:红碗社


仅从五月的相关领域投资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的发现,剧本杀正在往信息化以及元宇宙化的形式发展。CTC更是在去中心化投资机构Jumbo的资助下,开始研发和打造融合了DAO+NFT玩法的潮牌玩偶IP,可以说非常的前沿和高科技。健身赛道的乐途科技也是在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发现了吗?作为主流赛道之一,消费一直备受创投圈关注。可是今年以来,受到信用紧缩和疫情持续冲击,消费市场总体进入"衰退"。但现在的消费赛道,无论是最热门的还是冷门的赛道,还能获得投资的一定是涉及或者是结合了最新科技技术的项目。这或许也将是消费赛道未来发展的新机遇所在。



投资人争抢“硬科技”

相关领域全面发展


近一两年,各种因素不断催化着“硬科技”的发展。从中兴事件开始,到华为制裁事件,再到科创板、北交所起来,关于“卡脖子”技术的硬科技投资越来越火热。其背后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引起了国内各层面对于核心技术高度依赖国外的担忧。国内政府也明白迫切发展相关技术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自然也就有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动。所以,很多在过去不投硬科技的机构也开始减持互联网、消费,转向硬科技。


在过去,很多投资人曾经明确表示科学家很难成为企业家,因此他们一般也不会选择投资科学家。资本的驱动下,多数投资家们更愿意跑马圈地,谋求上市,赚快钱,愿意投资科研成果的寥寥无几。然而,在华为事件和科创板出台之后,硬科技赛道爆火。创投人纷纷开始争抢科学家。毕竟硬科技自身的属性就决定了投资人需要投资科学家。毕竟,硬科技的关键是技术,而技术的关键是科学人才。因此,对于投资硬科技赛道的投资人来说,如何帮助科研人士更好的转型为企业家是投后的关键。


除了能否做好投后是一方面的问题,还有的投资人开始担心硬科技赛道正在泡沫化。因为现在全都在投硬科技,但是这些投资人本身以前并不具备硬科技相关的专业知识的积累,很容易被忽悠。在全面投入的情形下,热门赛道大概率都是被高估的。


尤其2021年是半导体定增募资的大年,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半导体相关产业合计募资716.51亿,且绝大部分项目已经落地。随着资本的涌入,就出现了众多企业估值变得越来越高。尤其是从2021年开始,这个现象是基本上越演越烈的。但未来两三年里,估值泡沫极有可能破碎。毕竟估值过高,但差异性不大、创新性不够高,加上资本寒冬,对于高估值的半导体产业投资热度极有可能会有所回落。


图片来源:Unsplash


在这样的趋势下,对于创业企业的估值的态度,大多投资机构都是保持着谨慎而又乐观。一方面,不同机构本身就有自身的不同投资侧重点。另一方面,估值的回归本身就是一个合理的市场行为,而估值是否会回调的关键点在于项目的稀缺性。稀缺性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体现,最主要的就是是否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团队。只有具有持续竞争力才能说明这个团队可以长期、稳定地能够推出具有创新性的、少见的新技术,筑建与其他同质企业的壁垒。对于这样稀缺性的项目,那么即使估值高也会吸引众多投资者。


而近段时间,除了资本寒冬,疫情反复也为投资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大部分投资人会减少投资或者说更加谨慎评估。而对于具有高壁垒护城河、创新型的优质项目或者说值得信赖的团队,投资人们又会是大胆而乐观的。对此,他们也建议一是企业的核心团队在股权上更开放一些,人聚钱散,重点就是需要把团队的这个凝聚力提上去;二是对于融资的节奏,可以多将一个大的轮次拆分为多个小轮次;三就是建议半导体从业者更多专注于技术产品的提升,不要去过多追求业务的快速发展,或者说盲目地去多元化的拓展。只有这样,无论是对于投资人还是企业家,才能互相成就,共同应对“泡沫危机”。


在这样的趋势下,我国的硬科技领域也才能全面开花。在国家大力支持、科企和科研机构的努力下,国内的半导体行业不断地努力前行,国内芯片自给率、设备国产化率都有所攀升。。目前,除了在光刻机、蚀刻机等少数环节仍被卡脖子,中国在半导体材料、射频芯片、显示器、模拟芯片、EDA、测试、CIS图像传感器、光刻机、第三代半导体、AI芯片等多个细分领域,自主可控的芯片供应链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图片来源:Unsplash


此外,我国工业实力与人才队伍的壮大,并且伴随着科技强国战略与工业互联网时代之东风,中国在工业软件领域可谓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渐渐的,华天、中望在CAD领域收复失地,MasteGo、Poxso在UI设计领域也对Figma发起了挑战,浩辰软件也在着力打造提供2D+3D一体化机械与电子设计功能的3D软件。


总的来说,近几年,硬科技创业者的素质越来越高,或者说更强的选手已经搏出来了。随着科创板、科技创业政策的推动,科技创业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就会有科研水平更强的人出来创业,这是个良性循环。研发人员在技术上以点突破,再连点成线的打开布局,将会是接下来一段事件的投资发展路径。


也就是说,半导体代工的竞赛,已经逼近极限。随着技术节点的不断缩小,半导体代工所需要的设备投入呈非线性的趋势。国内半导体投资发展的递进式发展,或许才是国内半导体行业的突破口。


在良好的政策催化下,科技交叉进入创新突破爆发期,中国的硬科技已经进入了最火热的发展阶段。即使像互联网、消费赛道都在“退烧”状态,但强大的硬科技辐射效应也让其他赛道受到影响,开始围绕自身结合前沿科技技术发展。在接下的一段时期,相信除了硬科技领域本身会更加火热以外,与科技结合尤其是高新专精的技术结合的消费、互联网等赛道也会孕含无数新机遇。

END



推荐阅读


图说100大新兴科技产业链

深度长文 I 美联储大幅度加息,对全球经济有何影响?

恶法非法,白马非马,红码变筹码砝码

VC的热胀劲儿过了,冷缩何时是个头儿?

通胀让钱不值钱后,我们该投什么?

经济学家任泽平:平生不投新能源,纵称英雄也枉然

政府融资变变变

潮水退去,快来看SPAC裸泳

西湖大学施一公:中国最大的潜在危机是什么?

唐山是在拍电视剧吗,1000集那种?

冲进场:光伏硅料龙头哪家强?

黑石集团创始人传世七堂课

新东方股价翻倍,俞敏洪凭什么出圈?

光伏十万亿市场,你投不投?

正义会迟到,永远不缺席,待唐山案重典止殇!

城投融资“危”“机”并存

得此一文足矣,让你看懂芯片!

财富密码:新能源产业链全景多图

到底怎么乱整才能搞砸IPO?

拥抱大数据时代,破解当前财政难题

建议收藏:锂电全景图详解产业链主和投资机会

最全:国内各省市区县产业集群名录

华尔街:全球市场剧变,新时代降临

预审员说:教你摸清IPO上市审核的细节

油价十连涨——压倒燃油车的最后一根稻草?

酒局:漫说中年金融男刷存在感胜地

Web 3.0=未来?一文详解

必读:决定你的人生层次的思维逻辑图

强烈推荐:新能源核心龙头股(建议收藏)

投资如掼蛋,掼蛋如人生(附掼蛋规则指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