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么乱整才能搞砸IPO?
1、特立独行,活出真我
有的企业上市过程中,不听券商关于上市辅导规范的要求,十分自我,略懂点法律法规知识,就我行我素。在上市中,许多投行不许做的事情,他偏做。勇气可嘉,坚持到底,自寻死路挡也挡不住。
有的企业上市前没有足够重视,没有给职工股权激励,或者股权激励等事项引发员工内部矛盾;跟竞争对手恶意竞争,树敌过多。俗话说,内贼难防。外部的竞争对手防范,主要自己合法经营,对方就找不出瑕疵。但企业内部矛盾激发,则可能导致火山爆发。
业绩指标是重要的上市条件之一,也是投资者特别重视的因素。因此,有了良好的业绩,才可能有机会登陆资本市场。但很多企业业绩出现波动,下滑,不符合上市财务要求,就动歪脑筋。特别是创业板,以前要求业绩连续增长,业绩下滑了就没法上了,许多企业就想起了财务操纵的手法。A 股历史上,被揭出造假上市的案例不胜枚举。有些财务造假手段粗糙,应收账款大幅增长、毛利率异常波动、费用大幅减少、高管工资低过民工,实在无法入目。
发行人的重要的销售收入、生产、采购都来自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发行人在独立性方面有严重缺陷,利润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按照规定,发行人必须拥有完整的采购、生产、销售体系,具有独立开展经营活动的能力。许多企业顶风作案,带病上会。
内控机制是指企业管理层为保证经营目标的充分实现,而制定并组织实施的对内部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的一套政策、制度、措施与方法。财务核算混乱是内控机制薄弱的常见体现。许多企业在上市时,只注重形式,不重视实质。对于需要规范的事项,往往摆摆样子给中介机构看,甚至拒绝整改。在没有保证的内控下,会计也无法准确的核算成本和收入,会计政策滥用的情形处处可见。
会计核算如果违背会计准则和企业具体实务,财务报告就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真是情况,特别是会计政策滥用或错误使用,必然导致上市失败。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必须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必须与企业的发展和业务相匹配。但许多企业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随便编写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报告,以为证监会不会关注这个问题,导致最后光荣牺牲。融资必要性不足也属于募投资金运用的问题。一般来说,企业能够自筹解决资金问题,就没必要上市融资。公司申报材料若显示其账面资金充足,是「不差钱」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如果仓促上市,往往被怀疑为「上市圈钱」。
最近三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发生重大变化,是上市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有的企业上市时,却为了利益不惜疯狂调整人事,造成董事高管的频繁变动。老板认为,只要自己在,就没实质变化,但监管部门很多时候并不这么认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