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丨暑假来临,这些公益组织为儿童健康安全出力

CDB NGO观察 2022-04-26

7月9日至11日,北京市第八届妇女儿童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展会现场,“益路同行”2021妇女儿童公益服务交流展示活动十分吸睛,众多家长带着孩子参与其中,玩游戏、做手工、学知识。


这场公益服务交流活动由北京市妇联主办,围绕促进女性发展、儿童成长、家庭和谐,聚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冬奥会筹办主题,通过展览展示、主题交流、互动体验、沙龙论坛等多种方式,开展近百项互动体验和服务展示活动。



暑假来临,青少年的居家安全和身心健康尤为关键。展示活动现场,多家公益社会组织“花样翻新”,覆盖话题涉及居家安全、交通安全、烧烫伤预防、心理健康等,用新奇的科技设备、趣味互动吸引家长和孩子共同关注、学习。



VR应急体验:

身临其境学消防知识



在现场众多展区里,VR应急体验区前人头攒动,吸引了众多小朋友和大朋友的关注及体验,展会期间179人次参加了VR体验。


这是由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联合北京市东城区亲亲睦邻社区文化交流中心设立的公益互动体验区,旨在用VR设备让孩子们学习消防知识,重视居家安全。


▲VR互动体验区活动现场


VR互动体验区主要面向儿童青少年进行服务,以软硬件实时联动的方式来实现模拟体验。通过3D数字模拟技术还原各种场景下火灾现场、家庭隐患排查和地震体验三种内容的事故现场,利用VR技术让体验者参与进虚拟场景中,辅以震动特效,烟雾特效,声音特效等,使体验者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同时将消防安全常识融入到这个环境中,采用引导式教育体验方式,通过VR体验学习相关知识,让体验者在参与体验中学习知识与技能。



烧烫伤的“五步法”:

从游戏中学习



孩子被烫伤了怎么办?中国每年约有2600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烧烫伤,平均每天有7万多人遭受伤害,儿童约占30%以上。推行预防儿童烧烫伤教育势在必行。


北京爱无痕烧烫伤康复关爱中心在会场搭建了安全体验空间,专门给孩子科普预防知识。通过看视频、玩游戏、做任务,孩子们最后要站在小讲台上为大家“上课”,讲清楚烫伤急救五步法——“冲、脱、泡、盖、送”。


▲预防烧烫伤安全体验空间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五步法能极大地提升烧烫伤者到医院的治疗的效率,并及时减轻身体和心理上所承受的痛苦,它们是“:一旦烫伤,马上用15度到20度流动的冷水冲15到30分钟;  :也就是脱掉衣服鞋子,用剪刀剪开衣服,避免将伤口的水泡弄破;:继续浸泡于15度到20度的冷水中15到30分钟,可减轻疼痛感;:用清洁干净的毛巾或布单、沙布覆盖伤口,不要随意涂抹外用药物或牙膏等“民间偏方”;:除面积小或程度比较轻的烫伤外,最好前往临近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保护牙齿,爱“芽”行动



“孩子的恒牙已经发现龋病的症状,要尽快去牙科治疗,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发育。平时要帮助孩子建立一天两次刷牙的习惯,让健康的牙齿陪伴孩子成长。”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景泉大夫拿着现场检测结果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保护牙齿。


▲专家现场检测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图片来源于中国青年网)


9日上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爱芽行动公益项目受邀参加博览会,为现场家长和儿童普及儿童健康口腔知识,并开展口腔疾病公益检测。引导家长提高对儿童口腔健康及儿童牙齿疾病的重视,指导儿童建立日常刷牙习惯的意识。


在现场,中科附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参与公益活动,当上了小志愿者,发放宣教资料、讲解正确刷牙方法。据悉,爱芽行动在中科附实验小学开展近10个月,通过生动的引导,学生们的口腔健康意识有了显著提高。


▲小志愿者现场开展公益服务(图片来源于中国青年网)


活动还邀请儿童口腔专家就儿童口腔疾病的防治和日常预防进行现场指导,华西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医学教研室邹静主任表示:儿童自我维护口腔卫生能力差、家长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低等原因,导致儿童龋病患病率居高不下。而儿童龋治疗率也很低,3岁儿童龋治疗率仅为1.5%,5岁龋治疗率仅为4.1%,控制儿童龋病的发展需要儿童口腔医学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努力。



“新科技”心理测评,让儿童无忧



从居家安全到身体健康,儿童关爱保护涉及方方面面。同时,青少年心理健康也至关重要,需要引起广泛重视。在公益服务交流展示中,家长们对“心理与科技”展台热情不减,近百位青少年进行了测评和咨询。


▲工作人员在为青少年进行心理测评(图片来源于“懋德中心”微信公众号


“心理与科技”展台是由北京懋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得到了北京市妇联社会工作部、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心理健康与发展专项基金“创心工程”社会心理科普传播项目的支持,联合社工、心理学、科技等组织协同参与。


脑波测试、潜能测评、情绪手环、量表测评‍‍‍‍‍‍‍‍‍‍‍‍‍‍‍,现场有20余位志愿者协助参与人员进行“黑科技”心理测试。大家对戴在头上的脑波收集仪器、带在手上的情绪手环也倍感好奇,都希望能够亲自体验和感受,探索心理科技的神奇,通过各种科技化、数字化、实体化产品的展示和参与,极大的激发了参与者的积极性,更好的宣传心理学知识和应用,心理测评帮助人们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内在潜能、人格特质及倾向性。



推荐阅读


公益实践沦为海外名校入场券,莫让“公益”变了味
实现“碳中和”:全球政府、企业和NGO在扮演什么角色?哪些品牌是海岸线垃圾制造王者?谭婷、唐帅,为近3000万听障人“无声”战斗公益项目官员必须知道的7个术语公益慈善组织筹款,这些坑不要踩!残障人士在外企做白领?完全有可能!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