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写和阅读,是对父权制和异性恋霸权的不服从|读完《厌女》读什么 Vol.2

尊重多元合作 北同文化AllForQueer 2022-08-12

「读完《厌女》读什么?」是北同的新栏目,定期为大家推荐我们认为值得关注的影视剧、书籍、文章、音乐、播客……每期推荐将围绕一个主题——可能是一种情绪,一个社会议题,一种艺术形式,一系列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筛选和推荐,让伙伴们了解到更多丰富新颖的跨媒介作品,挖掘历史中被忽略的声音,关注并肩同行者的创造,给予伙伴们更多元、更深入生活点滴的陪伴。


同时,我们也开放投稿,如果你有想要推荐给社群伙伴的、任何形式的内容,欢迎将作品和推荐语(文档或链接)发至邮箱media.bjlgbt@gmail.com


本期编辑:Monica




图源 | 《小妇人》,2019


「父权话语下的女性书写

和阅读」



不久前我拜访一位颇为德高望重的男性学者老先生,当问到对方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保持学术研究的热情和高产,老先生说他常年习惯在晚饭后,心无旁骛地进行几小时的阅读和写作,日积月累。这样自律的学习习惯固然令我敬佩,但我更想问却没能问出口的是,谁做了一日三餐?晚饭后又是谁来洗碗、操持家务、辅导孩子功课?一方心无旁骛工作的背后,大概是另一方长年累月任劳任怨的一地鸡毛吧。


去年春节期间,我在小红书看到一条点赞量非常高的笔记,是一张一年级小学生寒假作业的表格,其中一栏写着「帮妈妈做家务」。我的第一反应和大多数高赞评论一样:为什么「做家务」是妈妈的专属?家务劳动就该是女性理所应当的职责?


图源 | 《婚姻故事》


当今社会,虽然女性接受同等的教育,拥有更多选择,能够选择自己想要的工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走入公共领域和职场的女性,却依旧面临着父权社会结构的重重困境:在家庭和个人追求两者之间小心维持的平衡,好像只要往一边有所倾倒,就要面临来自社会、婚姻、家人多方面的惩罚。


在成长中,我们一面被教育要憧憬所谓「修成正果」的爱情,被灌输家庭是爱的港湾,婚姻是神圣的归宿;一面又看到步入婚姻女性的不幸,为琐事拖累,「丧偶式婚姻」「丧偶式育儿」的现象屡见不鲜,仿佛丈夫和爸爸「参与」家庭生活、分担本就应该平分的家庭责任,是一种值得称赞的、以「爱」为名义的施舍。


在《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中,上野千鹤子一针见血地戳破了爱情与婚姻的浪漫泡泡,指出「爱」和「母性」实际上是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合谋,长久以来压榨女性劳动的意识形态机制,分别对应着现代社会中,「婚姻」和「养育子女」这两个女性无偿劳动的主要阵地。异性恋霸权以「爱」为名,以「爱」铸造牢笼,女性把婚姻中丈夫的目的当作自己的目的和行动力;又将孩子的成长看作自身成就和幸福的来源,不少女性在生育后选择从职场回到家庭,抑制自身发展,牺牲自我以全身心地抚养后代。


图源 | 《婚姻故事》


对于美国中西部「史密斯顿」社区的家庭主妇来说,逃离父权制压抑下日常琐事的途径之一,便是阅读浪漫小说。这样的阅读行为,珍妮斯 • 拉德威在《阅读浪漫小说:女性,父权制和通俗文学》中指出,具有对抗性和补偿性。当手捧起一本书时,她便因自身的私人乐趣而暂时拒绝了家人们对她持续不断的索求,对她被放置在父权制家庭生活中的角色产生了抗争;同时,阅读这一活动,为女性读者们提供了一个只专注于自己的私密空间,让她得以从父权制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暂时抽身。于是,「阅读浪漫小说解决了在她们身上被创造出来但是在父权制度内和生儿育女过程中未被满足的需求」。


图源 | 《小妇人》,2019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想围绕「父权话语下的女性书写和阅读」这个主题,为大家推荐一些与女性主义阅读和写作相关的作品。对于女性和少数群体来说,阅读这一看似简单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活动,本身其实带有抗争和宣言性质,是对父权意识形态的不服从,对日常琐碎中那些看似平常的不公平进行抗争,也是对人与人关系的更多样化的思考。


我不愿相信父权制的牢笼和异性恋霸权模式是亲密关系的唯一形态。在阅读和书写中,我们能用无穷无尽的想象构筑文字的乌托邦,也得以用具体而详实的文字记录历史和现实、绘出未来的乌托邦。


书 籍

01 

《巴黎评论 · 女性作家访谈》

作者: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作为《巴黎评论》出版史上第一个女性作家访谈特辑,本书收录了玛格丽特 • 尤瑟纳尔、希拉里 • 曼特尔、埃莱娜•费兰特、西蒙娜 • 德 • 波伏瓦、伊丽莎白 • 毕肖普、琼 • 狄迪恩等十六位女性作家的访谈。


这十六篇访谈也可以看作「对话中的散文」,既有对写作技术广泛深入的探讨,也涵盖了作家生活中那些细微却折射性格的细节:文学启蒙、写作习惯与阶段、写作时的具体阻碍……甚至工作室的陈设和对作者笔下人物细枝末节的感悟都被采访者捕捉。


当然,正如本书中译本的编辑在「我们必须为女性作家努力,这样才会继续出现女性作家」中指出,16位作家几乎人人都被问到——身为女性是否赋予她们一种特殊的路径,塑造了她们不同的写作风格——而这一问题,是以往男性作家在采访时无一例外都会被赦免的。


尽管「女性作家」这样的标签恐怕会招致不少作家和读者的反对,毕竟这样二元划分的类别既不足以包涵具体真实的多元表达,也不能体现女性主义所呼吁的实质,但本书中采访者对于女性与文字工作的关注仍然令人动容,当她们翻书提笔,落实文字,文学的背后又是什么?那些或许可以被归纳为女性主义反思的点滴碎片,汇聚成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02 

《阅读浪漫小说:

女性,父权制和通俗文学》

作者:珍妮斯 • 拉德威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业最有利可图的类别之一的浪漫小说,吸引着数百万女性读者。珍妮斯 • 拉德威在《阅读浪漫小说》中,非常严肃地看待女性阅读通俗文学,这个在主流文学研究中被鄙夷的议题,客观且具体地分析浪漫小说和浪漫情节这些被指责拿不上台面的文学形式和内容。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和文化理论一贯对于浪漫小说持有嗤之以鼻的消极看法,这些主流研究认为这种类型小说会促进女性读者对男人的依赖,使读者接受流行文化所传达的压制性意识形态。


而拉德威挑战了这种态度,将注意力从孤立地考虑文本本身,转移到阅读背后复杂的社会构成上。本书探讨浪漫小说的成规惯例,以及折射出的父权制逻辑和规范:强迫式性行为背后扭曲的情感逻辑、异性恋霸权中一夫一妻制的训诫、女性情欲的压抑和抹杀……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拉德威采取了开创性的人种志(ethnography)调研方式,了解读者群体的社会属性,极其认真地收集了具体女性读者那些被忽视、但见解独到的阅读体会,透彻地分析浪漫小说对于其女性读者生活产生的逃离日常生活、慰藉心灵的现实意义。


阅读浪漫小说本身,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性行为,一面逃离现实,创造乌托邦,一面又复刻现实的压迫,一次又一次锻造父权制家庭观念的镣铐。虽然距离出版已经过去了四十年,中美两种文化语境也不尽相同,但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当今的很多文学模式(网文、耽美、BE文学……)和女性阅读喜好仍然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03

涉渡之舟:

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

作者:戴锦华


在对新时期女性写作和女性文化深刻的分析中,戴锦华运用女性主义的观点、文本细读的方法和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对八九十年代,新时期代表性女性作家(张抗抗、铁凝、残雪、刘西鸿、方方、池莉等)的作品进行了透彻、全面的分析。


本书梳理分析了这些女性作家的时代背景,提出女性写作的「花木兰式境遇」这一概念——化身为超越「女性」这一性别身份,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男性的视角和口吻,试图成为「人」而写作的追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女性作家在有意无意间放弃了女性独特、丰富的生命经验,在撞击父权文化与写作规范的同时,却与女性成为话语主体的机遇失之交臂。而行文中,女性视角与女性主义立场又时隐时现地流露。


04

《浮出历史地表》

作者:孟悦 / 戴锦华


《浮出历史地表》是系统运用女性主义立场,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经典著作。借助精神分析、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本书以作家论的形式深入阐释了庐隐、冰心、丁玲、张爱玲等九位现代重要女作家,在现代中国的整体历史文化语境中,勾勒女性书写在不同时段、不同面向上的主要特征,及其在现代文学史格局中的独特位置。


播 客

01

【美西螈与东方巨龙】

《阅读浪漫小说》:探寻理想亲密关系的乌托邦|螈龙安利局 005


这期播客是【美西螈与东方巨龙】读书会对《阅读浪漫小说》进行的深入讨论。几位主播,从美国七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浪漫小说中的处女情结和一夫一妻制的牢固形态,到强迫式性行为的底层逻辑,再谈到当代中文网文中的BE美学和虐文。


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我们似乎看到了共通的特质:「美而不自知」的纯洁女主、「霸道总裁」式的男主、甜宠剧的情绪逻辑和固定模式……乐不思蜀地汲取浪漫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渴求什么,缺失的又是什么?除了父权制下的异性恋婚恋观念,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想象竟然如此匮乏么?


02 

【席地而坐】

我们何时能等到中国版的《我的天才女友》?|席地而坐 Vol.58


本期播客从女性文学不可忽视的杰作——埃莱娜 · 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出发,抛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中国是否也有《我的天才女友》这样的作品?女性文学和写作在中国文化土壤中又是以什么样的脉络生发成长的?


聚焦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国内的女性主义文学掀起一股热潮,呈现了极其复杂多变的面貌和革命性。当女性突破以忍耐和自我奉献作为底色的社会规范,怎样在创作中塑造多样的女性角色,寻找自身意义、完善自我追求?作为读者的我们,在回望这一时期的文化热潮时,又该怎样反思当时女性书写亲情、友情、爱情时面对的时代限制和未能突破的遗憾?


03 

【肆意生长 GROW WILDLY】Vol.5 

当我睁开眼,以女本位看世界


女性意识的最初萌芽,因为我们每个人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不尽相同,但这背后都蕴藏着一个个灵魂对公平、自由、独立的追求和思考。这期播客邀请到主播的几位朋友,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如何开始女性主义思考。


其中,很多动人的故事都和阅读、写作相关:恋爱小说与大女主爽文也好,豆瓣分析《觉醒年代》中女性边缘化的帖子也好,文字都带我们穿越网络的虚拟世界,拉紧彼此。个体的阅读和发声看似微小,但在文字和争论中,电波连接的你我,形成一条条强有力的联结纽带。


影视剧

01 

小妇人 Little Women


四姐妹组成家庭群像:天真地憧憬着爱情的大女儿梅格,满脑子古灵精怪念头、整日沉迷写作的二女儿乔,渴望成为画家的三女儿艾米,还有善良纯真、拥有音乐天赋的小女儿贝斯,在各自的人生路上跌跌撞撞、坚强地向前。


电影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场景,是受挫的乔在阁楼里不甘的哭喊:「我只是觉得……女人,她们有思想,她们有灵魂,也有正义的心;她们有野心,有天赋,也有美貌,我讨厌有人说爱是女人最合适的。我受够了!但是,我好孤独。


图源 | 《小妇人》,2019


02 

狄金森 Dickenson


这部带着现代画风却讲述着历史人物故事的剧集,围绕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先驱艾米莉 · 狄金森展开,讲述这位神秘孤僻诗人的成长环境、借诗歌抒发情感的心路历程,以及她不为人知的同性恋爱缠绵。


情绪要溢出字里行间,满含着不驯的叛逆和萌动,对周遭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哲学思考,在男权社会灰暗的密不透风中,狄金森的世界就像她闪闪发光的诗句,充满着想象和自由。


图源 | 《狄金森》




本文观点不代表机构立场

编辑:姬开、Monica

排版:琳溪

封面图:《小妇人》,2019


ReadMore


读完《厌女》读什么?

我要愤怒,不必隐忍|读完《厌女》读什么 Vol.1

我们曾经这样存在,这样竭力爱过:7位欧美女同性恋诗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