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裕生|与其驱逐资本,不如为资本立边界
与其驱逐资本,不如为资本立边界
作者:黄裕生
最近关于资本该不该进入教育领域的问题引起热议。依目前把资本认定为只有逐利本性的前设逻辑,资本该不该进医疗领域,可能是下一个引起热议的问题。实际上,在认定资本只有逐利本性这一认识下,每个领域都会被热议下去。包括诸如资本该不该进入粮食领域,该不该进入房地产业领域,该不该进入服装领域,该不该进入交通领域,更应热议了。因为还有什么比衣食住行更重要吗?既然是资本进入教育领域,从而把教育领域搞坏了,也是资本进入了房地产领域,才把房价推高了,那么,资本进入粮食领域,必然把粮价抬高了,这是要饿死人的。结论会是什么?结论就是:应该把资本逐出所有领域。结果是什么?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回到消灭市场、消灭资本的赤贫时代。这不应成为方向,不应成为向往的状态。
改开的四十年就是引进资本,发展市场经济,从而激活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活力与创造力,并造就了各种各样超乎人们想象的各种新行业。不仅创造、增加、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摆脱了物资普遍匮乏的赤贫状态,而且解决了巨量的就业问题,特别是解决了农民工进城与低教育程度者的就业问题。资本的进入带动了技术的进入,极大加速了中国技术的更新换代,形成了全新的制造业体系。也是在资本的推动下,中国得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获得跨越式发展。
这些实实在在的发展,这些人人都在享受着的成果,无不与资本的引进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密切相关。试想,如果没有邓小平开创的改开时代打开国门,引进外资,激活内资,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而是像东边邻国那样坚持单一计划体制,拒绝市场经济,敌视一切资本,那么,所有那些主张把资本驱逐出一切领域的同胞们必如邻居们一样,长年处于饥饿状态。
在改开初期,为了避免意识形态的敏感区,把资本称为资金,所以引进资本称为引进资金。但四十年过去了,对资本的认识应该更加全面,更加客观与理性。实际上,资本逐利乃出于人逐利。无人不逐利。这是人性的一面,至少迄今仍然如此。但是,我们并不会也不应该因为人人逐利而消灭所有人,把所有人逐出所有领域。那些开口资本逐利闭口资本邪恶的人,不仅显得好像自己对资本有多深刻的认识一样,而且似乎还把自己放到一个纯洁无私的道德制高点上。实际上,只要你在银行、支付宝、微信零钱通或任何金融机构存有一分钱,你就已在使用资本逐利。
主张应慎重而不应粗暴对待资本的人,经常会遇到仇恨资本的人反问一个问题:你说说,什么是资本?实际上,仇恨者在这么问的时候,他自认为已有不可动摇的答案。而他们的答案通常就停留在中小学课本上,并且坚信不移。这里,并不否定中小学课本提供的关于资本的知识。但是,在观察与理解资本的社会意义与经济功能时,需要有对资本有更全面的理解。我们应当知道,不同经济学派对资本的理解和定义并不一样。这是因为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理解与观察资本,从而呈现资本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意义和功能。从不同社会阶层角度去看资本,那么资本就会被理解为追求剥削剩余价值的价值,因此,资本必行出损人(劳动阶层)利己(资方)的逐利行为。这一资本观很符合对资本运行现实的直观观察,所以是无法否定的。
但是,与此同时,如果从社会与经济功能角度看,资本则首先是一种被聚集起来的剩余财富,也即超出人们的基本需要而没有被消耗掉或浪费掉的那部分财富,同时,这些被汇集起来的剩余财富还必须被投入再生产,创造出更多的财富。简单说,资本是一种被投入再生产的剩余财富。在这个意义上,没有资本的再投入,就不会有新的社会财富的增加。实际上,在今天,几乎每个人在把自己的钱花掉之前的一秒钟都存在支付宝或微信零钱通里,至少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把自己尚未花掉的钱以某种方式存在银行里。而这一行为就是资本投资行为:把自己剩余的财富汇集在银行,通过(授权)银行代理投入再生产,从而既分享了创造新财富带来的红利,也支持、帮助了产业的发展。这样的资本运作,何害之有?为了寻找创造新财富的机会与路径,资本会激活各种可能,从而在各个领域创造出多样性局面。从这个角度看,资本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活力与创新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这也是为什么有必要对资本采取友好态度的原因。
实际上,真正逐利的是人,而不是资本本身。所以,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好拥有资本与使用资本的人,以使之在人类的底线道德与公正的法律制度前提下运作资本,而不是简单地否定资本,驱逐资本。看起来是资本进入带来的问题,而真正的症结通常并非资本的问题,而是管理机制与治理制度存在的问题。那种把资本进入的领域出现了问题就全部归咎于资本,这不仅犯了看问题过于简单的错误,而且可能掩盖了真问题或者转移了真问题。
具体说到教育领域,无论从历史看,还是从横向比较看,资本进入教育领域,都有成功与积极的案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私立小学、私立中学乃至私立大学都存在过,并且还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在改开这四十年里,一些民间资本创办的小学、中学也有值得肯定的,比如是厦门的英才学校,上海的一些名校等等。而在北欧,幼儿园既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在一些北欧国家,每个人都有创办幼儿园的机会与权利。英美则一直还有不少私立的小学与中学,而且质量通常比公立的要好。按目前的评估体系(不一定就正确),世界最好的大学大多数属于私立大学。资本进入这些国家的教育领域,并没有引发这里出现的乱象。这是值得借鉴的。
毫无疑问,资本进入教育领域之后引发的乱象,是应当整顿与调整,但是,应该从如何建立与完善一种良好而有效的治理与监管机制着手,以使进入教育领域的资本能够尊重教育领域的特殊性,遵循教育领域必须遵循的规律与宗旨。
人类近代史的发展表明,在健全、公平的法治制度环境下,资本在大部分领域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不是只有消极的作用。如果在资本进入某个领域后出现了乱象,出现了消极后果,那么,在警惕与反思资本的同时,也同时需要反思我们的管理机制与治理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而不应以简单否定资本,甚至驱逐资本这种做法去解决。在人类目前达到的发展水平与文明水平而言,人类社会还无法离开资本,资本仍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动力。任何敌视资本、驱逐资本的做法,都很可能使社会倒退。因为人类还没有发展到消除了人性中的逐利性。这种逐利性并不是什么人性的异化,而是一种天然的本性。人类的发展与改善只能把这种逐利本性提升到受普遍法则的约束,从而使之能够被容忍与被允许,而永远无法将之革除。这决定了资本永远有逐利的冲动,但并不意味着资本一定就是恶的,在普遍法约束这一前提下 ,资本与拥有资本的人一样,都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动力。
因此,与其驱逐资本,不如以普遍法为资本立边界,以防止资本走向垄断,或走向不良竞争,也使资本在不同行业遵循应有的规则,维护不同行业应有的使命和职责。
(本文原刊于微信公众号《公民哲学》2021年8月8日)END.
·往期精选·
黄裕生|数字化意味着什么?—— 在“第一届清华大学计算哲学工作坊”的致辞
黄裕生|叩问绝对,追寻普遍 ——在“世界本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四届世界本原文化论坛”上的致辞
以思想经验世界,以思辨观照天下;
言由衷之言,不避有失;
究普遍之理,无惧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