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生命长河里度风波——读《活着》二三言

蔡慧欣汪亮杨丝雨 学术茶山刘
2024-09-0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周国平先生说,在我们未曾窥见的地方,其实灾难无时无刻都不在发生。当苦难未发生时,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无法想象自己将如何应对,但苦难一旦降临,我们必须承受,往往也就能够承受。《活着》为我们感动的正是在苦难中积聚的力量。那是时代迸发出的力量,是超越生死的力量,也是苦难本身的力量。本文三位作者系中南财本科同学,从时代观、生死观和苦难观三个视角,解读"活着"的力量。

在生命长河里度风波

——读《活着》二三言


蔡慧欣 汪亮 杨丝雨


【摘要】 《活着》以具体的历史时代为创作背景,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在历经一生的苦难后,仍然选择坚定洒脱地活着。从福贵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命和活着的信念,看到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活着》的故事很沉重,但它的主题却有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本文将从《活着》表达的时代观、生死观和苦难观来探讨《活着》的主题,来分析这股震撼人心的力量来源于何处。


【关键词】 活着   生死   苦难   时代   人性的坚韧



或许,在某一刻,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为了什么?又该怎么样地活下去?这个问题的答案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境的变化每一次都会出现不同的答案。无论是从古至今,还是男女老少,每个人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而今天我们看的答案是在余华老师的《活着》里所得出的。在那个佝偻着身子与一头老牛相依为伴,口中还碎碎念着许多名字,名叫福贵的老人身上,在那段回溯的时光里,在读完这本书后留下的眼泪里,我们寻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生死观


于福贵而言,活着实苦,但其身上唯一不可剥夺的东西却是活着的意志。正如余华先生所说“就是这篇《活着》,写的是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1]。


本质上,人类的大部分动力和意义都是基于克服困难和与自我发展斗争的框架。所以人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2]活着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有意义的是生活。这是余华在《活着》中给出的答案,这也是福贵的答案。


福贵所受的苦难超于常人,任何一个旁观者都认为它是不可承受的,但这个苦难其实是中国人的苦难的缩影。例如《隐入尘烟》中马有铁和曹贵英多舛的命运,代表着多数农民的生活,被社会边缘化,生命卑微如尘埃,而偏偏厄运却专找苦命人。《谭警官说交通》中现实版的福贵,亲属皆亡,只和智力障碍的弟弟、一条狗相依为命,如果说生活带给了他什么,那一定是苦难。其实《活着》里的内容,便是提炼出的现实。但是,中国人最善于在绝境中卑微的将生命延续下去,最后这种卑微的力量却质变成了巨大的震撼人心的能量。


在周国平先生写的一则小故事《落难的王子》的自述中,他写到,在我们未曾窥见的地方,其实灾难无时无刻都不在发生。但是,当灾难没有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时,作为旁观者,我们无法想象自己该如何面对这种苦难。然而,事实上,一旦这种情形发生──它完全可能发生──你就必须承受,往往也就能够承受。王子说的话便是真理:“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为什么呢?因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会迫使你正视和迎战灾难,不让自己被灾难打倒”[3]。


余华在第五篇前言写到,最初他是以第三人称来描写福贵的一生,但是却遇到很多阻碍,写作难以为继,但当他试着以福贵的视角讲述福贵自己的故事时,最后却十分顺利地完成了写作。


为何从旁观者的视角转换到福贵自己的角度,写作反而进行地异常顺利?当余华回顾写作《活着》的经历时,他认为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选择,而不是所谓的命运。人类是无法接受真实的。所以他们会觉得福贵惨不忍睹,会觉得苍天不公,会觉得命运无常。但是他们恰恰忘记了,上天无德,德行只有人才有,又何苦把这口锅扣到命运头上呢?福贵,无福亦无贵。家珍,一辈子也没有过作为珍宝的一天。有庆,实在无余年可庆。凤霞,凤冠霞帔之后便香魂一缕随风而逝。二喜,生命中只有一喜。春生,如野草般一次次躲过战争,却还是倒在了野火中。福贵的一生便是对苦难的真实写照,作为旁观者,我们似乎无法接受更无法承受,可是在福贵的视角里,他并不觉得生活是苦难的堆积,不离不弃的妻子,儿女成双,有亲人有朋友,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4]


福贵的生活在旁观者看来惨得一塌糊涂,但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即便是苟延残喘,他也能乐观的活着。他从来不会抱怨这世道不公,也不会激进的去向社会控诉,更不会只知道浑浑噩噩,而不知乐观的活着,他活得苟且卑微,但他灵魂高尚,他和老牛作伴,但他却依然充满希望。所以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小说的结尾,叙述者看着老人和老牛在暮色苍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独自一人:“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5]。黄昏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福贵守着时光如常般活着,然后无惧地老去。


《活着》这部小说更像是一种残忍、冷酷的客观写实:人活着既不美好也不悲惨,人活着没有意义,人可以没有意义地活着。或者,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活着。人类就这样孤独而残忍,带着让人无与伦比的绝望感被抛到这个宇宙中,没有意义,甚至也无从反抗,因为上天和命运根本不在乎。我们自以为穷尽一生在努力地顺从或反抗着这个世界,结果发现这个世界给了你几个字:我不在乎。既然如此,倒不如像福贵那样活着吧。



时代观


福贵的苦难从爱的人去世而来,从天灾人祸而来,而这些却也是时代背景下的缩影。人类会永远生活在一个大环境中,个人的生死与苦难都包含在其中。而《活着》的大环境从解放初期一直走到文革有着几十年的跨度,这个大环境也是福贵苦难来源的原因之一:福贵原本作为地主家的儿子才能整日游手好闲,吃喝嫖赌,后来被龙二所骗,但因此因祸得福逃过了原本被打死的命运,在土地改革时逃过一劫,而福贵成为了一个农民。从最开始对于粗麻编的衣服无所适从到后来再次穿上丝绸织的衣服却感到不舒服的细节描写,还有福贵因为干农活而变得粗糙的手,好像从此,福贵的人生就开始走“下坡路”;祸不单行,内战时福贵又被拉去参了两年甚至更久的军,福贵开始经历战争的苦,见证或是敌人或是战友的无数生死;漫长的拉锯后,战争终于结束了,人们迎来了解放时期,福贵侥幸留了性命匆匆逃回家,但回到家里看到的是自己痴傻的女儿,生活的苦如约而至;好景不长,文革时期又接踵而至,人人自顾不暇,春生被批斗,许多革命人被打成“右派”,满大街的红卫兵此时显得像索命的恶鬼,好不容易凤霞嫁人生了小孩,眼看着日子好像一天天好起来,一场难产带走了凤霞,接二连三,二喜被压死,苦根被噎死,家珍因为悲痛过度又染上了软骨病,最后郁郁而终。


他们的死与人类无法逃避的苦难紧密相连,是苦难宿命的体现,也是所有时代都会发生的事情。《活着》并未局限于对某一具体的社会时代的描绘和批判,相反它在漫长的时间流逝从苦难和人的乐观承受展开叙述,力图抵达对人类不服从命运的理解。


《活着》给予中国读者太多的现实联想,从国民党抓壮丁,打土豪分田地,大炼钢运动以及文革,这些都把中国读者拉回那个动乱落后的年代,而《活着》中一些人物的结局又隐含着余华老师对以往历史的批判,这是余华老师的小说具有现实穿透力的体现。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映经济、政治。看到开场的福贵身穿锦绣,花天酒地,谁又能想到故事的结尾会是福贵一个人坐在田地里和一头老黄牛相依为命,福贵的一生是他自己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战争的动荡、政治的混乱让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个人的一生与漫漫历史长河相比犹如朝生暮死的蜉蝣与长生不老的白泽相对,所处的时代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起到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许是秦皇二世严苛刑罚使百姓不敢言而敢怒;亦或是贞观之治,百姓安居乐业,路有遗而无人拾;许是十年文革,造成冤假错案无数;亦或是小平时代,经济迅速发展。因为人不可能作为孤岛生存,要一直与他人与外界保持联系,才能连成一片大陆。所以时代对于人的作用不可言说,但同样“乱世出英雄”,就如同一直未向生命中的苦难服输的福贵,个人的力量虽小,不足以撼动整个历史,可让自己的人生活的不同却是绰绰有余。


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岁月,因为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轻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与震撼。短短的十余万字,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阖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



苦难观


福贵的苦难不仅与那个动乱的时代有一定的关系,还有很多来自无可避免的天灾人祸。福贵的亲人死于疾病、死于意外事件,死于任何时代都可能出现的意外。余华老师想要通过福贵的命运表达的是一种恒在的苦难,这种苦难是无法避免的、与生俱来的,是超越了政治、民族和文化局限的。余华老师曾提到福贵的人物原型是美国的一位老黑奴,那位老黑奴一生历经磨难与孤独,家人都先他而去,但是他依然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老黑奴和福贵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家,拥有不同的肤色和生活经历,但他们仿佛又是一个人,他们体现了人类的共同之处——对苦难的承受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正是因为余华老师在这位老黑奴身上看到了一种宿命式的苦难,才有了福贵动荡和苦难的一生。这种宿命式的永恒的苦难在使小说的主题更深化时,也带给读者无数的感动。


在书中,每一个人的死亡都像是一道惊雷劈向福贵本来就破破烂烂的一生,面对一片狼藉,福贵未曾气馁,而是一针一线再次缝起了这个生活。余华曾说:“福贵是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人,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6]。年老的福贵孑然一身,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就这样生活了十余年,他活着的唯一目的好像便是活着。为活着而活着,没有任何外来情感和物质的支持作为活着的动力,这于大部分人而言是无法想象与接受的。但福贵做到了,他为活着而活着的生活感动了无数人,这是因为福贵展露了在无法逃避、不可抗拒的苦难面前,人类所具有的巨大与坚定的承担和忍受的力量和意志,即坚韧与不屈的人性。


如果说《活着》有一条线索的话,想必便是死亡和苦难。死亡和苦难是小说最触目惊心的事实,小说通过一个接一个的死亡连缀起福贵的一生。余华老师将生活的千斤重担加于福贵身上。家财散尽的痛苦、自然灾害带来的饥饿的痛苦、亲人一个接一个离去的痛苦、日复一日的劳作之苦、一个人孤独生活的痛苦,生活逐渐毁掉福贵生活中的所有美好的事物,留下满目疮痍。但是在面对这些苦难时,福贵既没有向虚无的神明寻求心理上的慰藉,也没有抱怨社会的不公,而是选择独自承受,选择活着,并仍对这个世间仍充满善意。福贵的救赎是自我救赎,福贵的超度是自我超度,这种救赎与超脱的态度是《活着》这本书令人感动的原因所在。


《活着》单是在歌颂这种宿命式的苦难吗?显然不是。如果《活着》只写了苦难,只写了命运是如何给人以打击,那这本小说与历史记载又有何异?余华老师在序言中写道“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7],苦难叙述并不是余华老师的目的,承担能力才是其执着的表达。《活着》强调的是人对宿命式苦难的承受和乐观的态度,也即人性。在苦难的打击之下,福贵的生命力愈来愈旺盛,肆意生长。小说的结尾,孤苦无依的福贵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仿佛活得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定。这种苦难情境中人性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坚韧,看到了人对苦难承受能力的极限和对这个世界的乐观态度,福贵的一生也因此让人既动容又敬佩。


阅读《活着》,我们感动的从不是接踵而至的苦难,而是在苦难中积聚的力量,那是福贵的力量,也是活着的力量。


我们从福贵身上感受到了活着的力量,也让我们去思考如何面对生死,在面对生活的苦难,不歌颂却也不畏惧。所以《活着》直到今日所展现的光芒也未曾褪色,依旧闪闪发光,也对开篇的问题用事例做出了精彩回应。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该怎么样去活着只有自己说的才算,每一个人生都有意义。人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毕竟人的一生不过是过眼浮云,看似漫长,其实一朝一夕交替间,时光便消失殆尽。只要好好珍惜,蜉蝣的一生也依旧会变得有声有色。而我们所处的时代,处处充满了危机却又处处是转机。“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我们要学会去爱,感谢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勇敢地抓住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因为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所经历的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走好每一步,支撑起未来的框架,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关于“活着”的标准答案。


注释:

[1] 余华著:《活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

[2] 参见:同上注。

[3] 周国平著:《周国平文集》第二卷,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页。

[4] 参见:余华著:《活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215-216页。

[5] 余华著:《活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201页。

[6] 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219‚146‚22。

[7] 同注释1。



鱼跃茶山刘系列精品文章

茶山刘名家徐涤宇教授系列论文带读人人都是刘铁军中南财刑法学教研室论文拆解
经济法前沿修法动态梳理与亮点评析茶山刘读书报告丨国家的正义——《理想国》
一文打尽担保制度重难点
知识产权前沿视界:惩罚性赔偿和数据知识产权赋权
万字详解刑诉前沿热点
生态环境保护热点全观察&冲刺考点对照民诉热点论文荟萃与新法修改亮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学术茶山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