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徒步四个半小时,詹天佑修建的这条铁路值得重温

酔叟 记忆弹窗 2023-01-15

点击名片 · 关注我们


京门铁路的回忆作者、摄影:酔叟

 

在清朝末年,为了讨老佛爷的欢心,铁路匠人们把车站修到了正阳门。自此,冒着蒸气的铁家伙便开到了皇城根下。


然而建国以后,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发展,很多热闹一时的列车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只剩下延展的铁轨与无限回忆和感叹。



连接门头沟城区和北京城的铁路原是鲜有人知道的,因为这条铁路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彻底拆除。


现在西直门凯德MALL所在的地方当年就是一个铁路道口,那便是京门铁路的开端。京门铁路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于1906年主持修建,全长53公里,由西直门开至门头沟,是京张铁路的辅助线,于上世纪70年代停运。


京门铁路的终端门头沟火车站在城子大街,路的另一边还有新华书店的旧招牌,这里曾是门头沟区最繁华的所在。



然而现在宽阔的马路,川流的车辆似乎忙碌却又透着一些伤感——路西边再也没有火车的鸣笛了。候车大厅早已扩建为马路,铁栏杆之内的火车站也是空寂无人;钢轨上慢慢地爬满了猩红的铁锈,铁道边的杂草也开始肆意妄为地生长......没有了火车汽笛的和鸣,汽车也不敢大声喧哗,喧闹与繁华变得秩序与平和。



野溪车站是从门头沟开往大台煤矿的第一站。也是沿线目前保存相对完好的一座车站。锃光瓦亮的变道器像是新换上的,站台上的石站牌写着的“丁家滩到野溪”,标志着这段铁路的起点和终点。



站台区间之内是两条车道,区间之外是另一条,这种分道设计据说当年是日本人的成果。



铁轨间长满了“鬼子针”,人在其间穿行,稍不留神就会变成一只“刺猬”。



没有了火车的呼啸,道边老乡们饲养的山羊就成了大王,吹胡子瞪眼地守卫着这条轨道。



穿过第一号隧道与第二号隧道就到了斜河涧车站,这里已经没有了站台的影子。斜河涧地如其名:车站本是修建在山坡之上,抬眼望去永定河从西北流过,流经这里再折返向东北而去。


火车信号灯依旧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小心火车”的警示牌还在那里提醒着过往的路人,但现在,这里早已成为亲子徒步的网红地,孩子们的欢笑声直比火车汽笛那跳跃的旋律。


斜河涧


通过第五隧道就是丁家滩车站了。隧道外永定河的河面比斜河涧要宽几倍,水流却也更加湍急。


路的旁边再往山上一些就是丰沙线铁路,现在还在运行中的是从河北沙城到丰台站的一列慢行列车。从丁家滩车站走出来就是金顶妙峰山的山脚,这长达五百米的站台还承接了进山香客们的虔诚,它兀自静默着,向往来的旅人炫耀着自己的辉煌历史。



过八号隧道就到了韭园村,“古道西风瘦马”和“蹄子窝”便是这里的特色。元杂曲作家马致远的故居就在这里。


在火车没有修过来之前,这里干苦力的是骡队。煤炭,黑茶、沉甸甸的行李,重物压弯了骡子的脊背,也在坚硬的石块上磨出深深的蹄子窝。西落坡牛角岭关城之上有一通乾隆皇帝手书的“永不征税”碑;东落坡之下有坐井观天的徽钦二帝(我没有考证过,只是听老乡们说)。



在落坡岭,丰沙线和京门铁路形成交叉,清水涧到王平村是这段铁路的标志。车站后面是落坡岭水库,宽广的永定河在这里被拦腰截断,一座小型水坝担负起母亲河的生态涵养工作。听父亲说这里面有一只一百多年的大乌龟,但也是神龟见首不见尾。


走过清水涧可以吃碗热豆腐。王平镇清水村的卤水豆腐还是比较出名的,淡淡的卤味浇上咸鲜的酱汁一口爽到爆。接下来就是京门铁路的终点木城涧了。这儿是门城最大的煤矿窑洞,矿洞在2019年已经关闭运营,现在只留下一座京西煤业文化陈列馆。


木城涧车站的候车棚破败不堪,站台上的碎石路被煤泥汤染成黢黑色。站台的一头是铁轨,另一头就是矿山。



小票车是京门铁路的回忆,当年小票车还在运行的时候机车是在这里掉头转向往回开。绿色的铁皮车厢、橙色或蓝色的内燃机车。


颜色鲜明的列车鸣着汽笛穿梭在山林之间,永定河在一旁卷着欢快的浪花;咣当,咣当的节奏就像在为辛勤的矿工们鼓掌,他们用自己的黑暗换来了城市的光明。



京门铁路是中国铁路历史的记忆,它见证了铁路从蒸汽时代走向高铁的每一步坚实步伐。永定河水还在歌唱,火车的汽笛却只能在梦里回响。


时光已逝,无物永驻,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京门铁路的这段历史。




主笔:李勇

策划:马琳

编辑:一舟

运营:王雪洁

出品:忆库数字传媒

往期推荐:

记忆发掘大师安妮·埃尔诺摘得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

往期推荐:

46年如昨日,班主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童年回忆?

往期推荐:

夜骑长安街,换个角度看北京城

在记忆碎片中找寻与世界的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