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流行音乐:外文研究文献选(二)

RILM中国 国际音乐文献资料大全RILM 2021-09-23

有关中国流行音乐的外文文献涉及到各种角度,包括全球化、性别、少数民族、移民等等,下面选择一些进行介绍。


1. 《打口中国:全球化、城市青年与流行音乐》(China with a cut: Globalisation, urban youth and popular music)


作者:Kloet, Jeroen de (高伟云)

类别:专著

语言:英语

出版地:荷兰

来源:阿姆斯特丹大学出版社

时间:2010


摘要:1990年代,被称为打口CD的报废唱片非法涌入中国,为中国的年轻人打开了音乐世界的大门,并激励他们去尝试新的声音和新的生活方式。很快,打口成为新一代中国人的标签,这是充满活力、不再被毛时代的历史所束缚的一代。基于十五年来在北京、上海和香港的田野工作,作者对九十年代中国新出现的音乐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参与中国作为全球文化经济大国的崛起进行了论证。

 

2.《黄色音乐的回归》(The return of yellow music)

 

作者:Hansson, Anders

类别:期刊文章

语言:英语

出版地:荷兰

来源:Chime, 16-17, 2005, 148-179

时间:2005


摘要:被称为“黄色音乐”(一个强调其庸俗和颓废特征的术语)的中国流行音乐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频频成为官方攻击的对象。这并非一个新现象,因为自从1920年代末城市音乐表演和舞厅开始出现以来,中国已经熟悉了这种带有意识形态偏见的批评。追溯1970年代末以来黄色音乐在大陆的回归,并回顾《人民音乐》等期刊以及《怎样鉴别黄色歌曲》之类的小册子对它的批判,可以发现,黄色音乐在中国的兴起并非缘于港台经济实力的影响。


3.《为兄弟情发声:筷子兄弟<小苹果>的音乐录像、体裁、性别与中国流行音乐的意义探寻》 (Sounding the bromance: The Chopstick Brothers’ "Little apple" music video, genre, gender and the search for meaning in Chinese popular music)


作者:Stock, Jonathan P.J. (施祥生)

类别:期刊文章

语言:英语

出版地:英国

来源:Journal of world popular music, 3(2), December, 2016, 167-196

时间:2016


摘要:王太利和肖央的筷子兄弟组合的《小苹果》是2014年中国最火的作品之一,可以代表中国流行音乐的某些新趋势。它的音乐录像以韩国流行音乐为模版,同时汲取了西方(圣经、历史和当代)的灵感,很难从单一的角度对它进行叙述或阐释。以筷子兄弟的作品整体为语境对这首歌及其音乐录像进行分析,呈现它的音乐结构并对其特定的复古美学加以探讨,由此引出了对基于病毒式传播,史诗性狂热和洗脑效应的“神曲”潮流的研究。文章还关注了该音乐录像所呈现的性别立场(注意这是一个男人唱给另一个人的情歌),并研究了广泛使用这首歌的广场舞情境。最后,《小苹果》有可能开辟了一个临时空间,让参与者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感。


4.《“中国这个国家不好混”:尼日利亚移民在中国广州的音乐创作》("This country of China is tough": Nigerian immigrant music making in Guangzhou, China)

 

作者:Mora, Manolete

类别:期刊文章

语言:英语

出版地:南非

来源:African music, 11(1), 2019, 29-48

时间:2019


摘要:广州是中国主要的制造业和贸易中心之一,也是非洲人在中国最集中的地方。尼日利亚人是广州最大的非洲人群体,他们和其他非洲商人一样,实践着所谓的“低端全球化”(Mathews和Yang,2012)。对于这些尼日利亚人以及其他更多的在华非洲人而言,音乐创作除了娱乐之外,不仅能维持其归属感,还能传达与其在广州的生活、工作经历息息相关的社会关切、愿望和情感。两位尼日利亚伊博族移民创作的歌曲反映了这些经验,他们在广州生活和工作的愿望和努力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5.《东亚流行音乐偶像制作与中国数据迷群的出现》(East Asian pop music idol produc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data fandom in China)

 

作者:张谦

           Negus, Keith

类别:期刊文章

语言:英语

出版地:英国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23(4), July, 2020, 493-511

时间:2020


摘要:追溯中国流行音乐偶像产业的形成和数据迷群(data fandom)的兴起,描绘数字平台的成长,并对中日韩文化产业的商业和地缘政治迭代进行历史性分析。数据迷群在这里被视为由社交媒体平台重构的流行音乐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及从唱片时代的生产—消费“供应链”模式向整合产业和受众的新兴内容循环的一个结构性变化。数据粉丝了解他们的在线活动是如何被追踪的,并采取个人和集体策略来影响数字平台和社交媒体上报道的度量和语义信息。数据粉丝的做法影响排行榜、媒体和内容流量,这使他们所追随的偶像受益,并增强粉丝的成就感和能动性。


6.《创制民族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族声乐》(Inventing ethnic music: Vocal music of the Korean ethnic minorit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Koo, Sun Hee

类别:期刊文章

语言:英语

出版地:韩国

来源:Asian musicology, 16, 2010, 5-42

时间:2010



摘要:在中国,朝鲜族主要居住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延边州的首府延吉,许多朝鲜族家庭通过卫星系统收看全国和国际电视节目。此外,他们还通过商业录音、互联网和广播媒体欣赏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和西方的各种流行音乐。尽管朝鲜族对本国和跨国流行文化的接触和兴趣在增长,主要的朝鲜族广播媒体和唱片公司只推广某些符合政府认可的朝鲜族形象的流行音乐。基于在延吉的民族志调查,本文对延吉的国有广播电台和唱片公司所制作和出版的朝鲜族流行歌曲进行研究,探讨其意义及和风格。在全球流行文化的冲击下,朝鲜族流行音乐为朝鲜族音乐人提供了一个建构和确认其民族文化身份的空间。


7.《解决道德地位的暂时失衡:中国街头歌手与礼品经济》(Neutralizing temporary inequities in moral status: Chinese street singers and the gift economy)

 

作者:Horlor, Samuel

类别:期刊文章

语言:英语

出版地:美国

来源:Asian music: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Asian Music, 50(2), summer-fall, 2019, 3-32

时间:2019

 

摘要:观众给歌手的小费是中国武汉公共场所每天举行的非正式流行歌曲表演的核心部分。通过将金钱理解为礼物而非交易的一部分,探讨围绕音乐的经济交易的人际层面。在这里,社会意义的主要焦点在于互惠义务,而不是集体归属的概念。


待续


延伸阅读

中国流行音乐:外文研究文献选(一)

国际音乐文献资料大全(RILM)招收实习生

海外古琴文献选(一)

海外古琴文献选(二)

海外古琴文献选(三)

国际传统音乐学会2021对话:迈向音乐舞蹈研究的去殖民化

2020海外中国音乐研究选

RILM教你写音乐论文摘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