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2月2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王斌 || 记忆记忆:一种返身眺望的自我救赎

园地作者 一枚园地lll 2021-02-19


题图:王斌

我们这一代,已然刻不容缓地进入拯救记忆,也即抢救历史的时候了。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记忆记忆:一种返身眺望的自我救赎

王斌 | 文


这一段时间比较热门的读物
之一是俄罗斯诗人,作家玛丽亚-斯捷潘诺娃的《记忆记忆》,许多网文都在提及它,还有各种推荐。

我对凡热门之东东都是警觉,因为其背后大多是跟着一个以攫取金钱为目的操纵与炒作。但我还是出自好奇去当当网瞄了一眼试读。我总是会先看看翻译文字,然后再决定是否要拿下。扫了一遍下来觉得文字一般,也就放弃了没买,后又见有人说好,想了想还是买了,不是别的,仅为了我喜欢俄罗斯作品,而且喜欢的是对苦难的叙事,而《记忆记忆》便属此类。

快递送到后先是翻了翻,忽觉得《记忆记忆》的叙事挺奇怪的,甚而出人意料,它是从一个与叙述者之家庭来往并不密切的、个性怪僻且又遽忽间去世的姑姑写起。这个头起
蛮特别的,属于拐一个弯的叙述。此前,我就听说《记忆记忆》是一部表象上看乃属碎片式的小说,且借由写自己的家族史从而写出20世纪俄罗斯人的苦难史,那么,它为何非要旁逸斜出般地先由“我”的出场,拐个一个弯,直接奔向了突然被告知刚去世的姑姑那儿了呢?

没再往下看,因为手头上有点别的事要做。后来我又接着读了点《记忆记忆》,昨日留下的疑问犹在——为什么开篇就在叙说与叙事者家人交往并不热络的姑妈呢?她突然在梦中去世了,而叙事者之“我”,来到了姑姑家整理遗物,在抽屉里发现了姑姑留下的一大摞日记,是一本本琐碎的流水账式的日常记录。再往下读,哦,终于明白了,姑妈之死,以及她的日记,就像在暗夜中迷路的人,突然从浓浓的夜色中冒出了一个向导,告诉迷路者,她该行走的方向。

就这样“我”开车上路了,去往她的父辈、祖辈曾经居住过的那个荒凉的小镇。现在,小镇在地图上已败落成了一个被世人遗忘的小村落了,甚至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可以直接抵达,所以“我”只好邀人开车去了——那个遥远的荒僻之所在,一个在好多好多年前“我”的家族开始走出了那里,从此就再没返回过的那个镇子——如今破落的村落。

显然,在购买《记忆记忆》之前,我在当当试读时的确
误判了,以为《记忆记忆》的译文过于刻板,故而也就少了诗人(作者首先是位诗人)的灵性,但现在一路读下来,小说语感中的诗性还是让我获得了阅读的快感和愉悦。哦,它的文字是好的,我错怪了它,我心说,而且——我必须强调,这部小说的确有一股子特別的诗性的味道。

我喜欢的小说总是带有一种内省的,追问式的,而且裹着沉郁而又隐然可感的悲伤,这正是《记忆记忆》向我展示出叙事特征。

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起风了。室外阳光明媚,感觉不到冷,毕竟屋里有暖风。匆匆吃完早餐,就打开了放在我茶几上的那本厚书。是的,就是那本《记忆记忆》,我刚开始看的书,
那天我看了一点就出门去见朋友去了,可心中始终惦着,今天我又一次翻开了它,读着,心头竟莫名地涌动着一种亲切,还有隐约的悲伤。

记忆记忆”,它以同义反复的句式在强化着“记忆”本身所蕴含的深在之义,而这个词词意向之所指,又似乎在昭示着什么特別的切入我心的神秘的感知。那是什么?

文字在此以自身的组构之“造型”仅是在客观呈现,或者说,它仅为由笔划构成了一个个相互勾连的"方块字",但作为我们心灵得以“栖息的故乡”——语言
(海德格尔定义),它又分明从其“方块字型”腾升出一种能指,唤醒了我們由此语词所激发的内心波澜,从而也让我浮想联翩了。

我真是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经过了文革的一代,已然开始进入了一个“回忆的时代”,它亦在无形之中成为了时代喧嚣下的一个潜流般的涌动的主题,甚至不可抗拒,让亲历过、见证过的消逝的岁月,业已通过记忆这一沉重的主题,重返我们的现在,我们的此时此刻,以此镜鉴我们共同的未知的未来。

十年前,我在一股莫名的、骤然袭來的思绪之裹挟下,身不由己进入了“回忆”之旅。彼时的我,強烈地预感到这一代人,我们这一代,已然刻不容缓地进入拯救记忆,也即抢救历史的时候了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同時,亦属在时代的被迫沉沦中的一种自我救赎的个人仪式。

在追寻缥缈的记忆前,我又犹感记忆似乎处在一片空白似的迷茫之中。我仿佛得了严重的失忆症。这让我陷入焦虑和烦躁。哦,那是在不见星光、万籁俱寂的一个夜晚,我突然从梦中惊醒,一时间竟睡不着了。在床上辗转反侧良久,无奈下,只好起身步入了书房。

我点开了电脑,最初只想着随意地在新浪博客上写点什么——那時的新浪微博还没有“创世”,那时我的新浪博客也还没有与我永久被“失联”。也就在这时,宛如有一道倏忽而至的闪电,划破了夜空,在那一刹那间我好像看见了什么。先是隐约的,仿佛隔著一层朦胧的雾幔。待我进一步伸头“探望”时,雾幔像在一股风的拂动下渐次散去。那个映象,那个沉睡在我记忆中的映像,宛若在拨开迷雾,一点点地从乌蒙蒙的暗影中
浮雕般地浮現了出来,渐渐地,变得清晰而又历历在目了。

我的某个记忆好像一个沉睡的孩子被唤醒了,他从梦中醒来,睁开蒙眬又懵懂的双眼,似懂非懂地在看向他曾亲历过的人生一幕:

那是1966年的夏季,我正在户外欢天喜地捕捉在树上聒噪不已的知了,
远远地望见一长溜大卡车正在从远方缓慢驶來,伴随它的,还有刺耳的从高音喇叭中传來的亢奋的口号声。好奇的我,顿感兴奋不已。

那一年,我们整座城市都在沸腾,在燃烧,每天都有揪斗牛鬼蛇神的马路奇观,作为还是孩子的我,觉得天天都在过着凯歌高奏的狂欢节,而且,更让我们倍感幸福和快乐的,还有我们开始“罢课闹革命”了——是的,那一年,我们突然被宣告不用上学了。

车队渐渐在驶近,口号声亦像炸雷一般距离我愈来愈近了。我甚至能看见在汽车的车厢两侧,站满了胳膊上扎着红袖套的红卫兵小将,他们雄赳赳气昂昂的神情,让那时的我多么仰视和羨慕啊。我要再大点,也像他们那样,那该多好呵,我也要去当一名毛主席的红卫兵!我激动地想。这时我犹感身上的热血在奔腾,在呼啸。我兴高采烈地跟着高音喇叭也嘶声高喊起了口号:

“誓死捍卫……”
“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走资派!”
“敌人不投降,我们就让他灭亡,再踏上一只脚!“

我跟着忽啦啦洪水般涌來的人流冲了上去,努力地扒开一道道人墙,玩命地往前蹿,我觉得太好玩了,我想看看那些被打倒的坏分子是什么模样,那时的我们对坏人都充满了好奇,我几乎每天晚上都会跑到广场上去看红卫兵压着牛鬼蛇神游街示众,还有当众批斗,看得我开心死了,还不时地挥动着我的小拳头跟着红卫兵们一块高呼革命口号,这一切在当时的我看来都太刺激了。

但我这时突然愣住了,像猛然间被人冷不防地击了一拳。我傻呆呆地站
在那儿一动不动,旁边都是激动的人流,把我挤得东倒西歪,但我丝毫没有感觉,只是瞪大了眼睛,像傻了似的牢牢地看着一辆车的车厢前顶,好像心跳都在那一瞬间停止了。

过了一会儿,脑袋突然间“轰”的一声炸开了,天旋地转。这时我才感觉到了心跳,狂跳不止。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了……

我看到了什么?

哦,车上站着的那个人,是我的母亲。

此刻,我的母亲被人使劲押着,双臂向后高举着,她的头被死死地摁在了车厢頂上,母亲似乎在
顽强地挣扎,想抬起脑袋,但无济于事,我看见押着母亲的那两个红卫兵似乎在咬着牙压着我母亲不屈的头颅。

母亲的胸前还挂著一块醒目的大牌子,上面鲜明地写著我母亲的名字,名字上还被打了几个骇人的大大的黑叉。母亲名字的上方则写着"死不改悔的反动走资派"。

这时,我的眼泪控制不住地流淌了出來,像决堤的洪水。我不敢相信我的母亲竟然也成了我也要去打倒的"坏人",我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这一切竟然是真的,而非梦魇!我
真想放声大哭,但我不敢,我觉得有好多人在看着我,在用仇视的目光看着我,就像此刻之前,我在广场上看到被揪斗者时,从我的眼中所喷射出的仇恨的目光。

是的,我突然觉得我害怕极了,怕被人认出我就是那个被押着的走资派坏人的孩子。

我捂着脸,转身冲出了攒动的人流,
拼命地跑,跑出了很远很远,在一个无人的僻静处我开始了我的嚎啕大哭,好像整个世界都在进入一片暗无无天日的黑夜。我感到了绝望。

后来长大点了,我才真正地感悟到,也是从那一刻伊始,我才真正地开始了解真实的人生,从而亦进入了属于我的人生世界。

是的,一切都发生在1966年的那一天,那一时刻。可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发生的这一切之于我的人生意义;当时我所知道的,只是在那一刻的天崩地裂。

也就是在那个失眠的夜晚,我在电脑前敲下了我记忆中的这一幕。我以为这仅只是一篇像我往常一般的随笔,或曰札记,但当我码下这些字符后,我很快发现,哦不对,它竟然很可能会是一部长篇小说的序幕。

于是它便以《六六年》
(最初起名叫《凝视》)的名义,开始了我的回忆之旅。奇迹亦随之纷至沓來。我原以为的往事失忆之屏障,现在竟然像是山泉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向我奔腾涌来,我听过的见过的如烟往事,如在眼前了。当然它最终还是一部30万字的长篇小说,有写实亦有虚构,但即使是所谓虚构,在大事件上亦是真实的。


继《六六年》之后,我又一鼓作气地分別写下了《浮桥少年》与《海平线》,从而构成我的文革三部曲
(除了《六六年》在国内人文社出版过,作为完整的“幽暗的岁月三部曲”最终均在台湾出版,但不幸无法在国内销售,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了,我们这代人从此进入了一个“怀旧”的时代,乃是为了抗拒遗忘,从而获得自我救赎;同时,也是在履行我们这一代人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

(写于2021年2月2日)


【作者简介】王斌,著名作家、文学批评家、编剧。1980年代编辑《青年评论家》,推动了文学新思潮的发育。已出版《相遇的别离》、《味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吟游诗人咖啡馆》以及在台湾版的《幽暗的岁月》三部曲:《六六年》(国内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曾出版)、《浮桥少年》与《海平线》等长篇小说,《逆风的逍遥》、《思想的钟摆》、《我的孤独与我无关》等文化随笔,以及非虚构报告文学:《活着-张艺谋》。策划与编剧过的电影包括:《活着》、《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个人微信公号:思者王斌二世

相关阅读:
王斌:我们期待着那一天

一枚注:吟游诗人咖啡馆》是王斌老师最新的长篇小说,是他的北京都市三部曲的第三部。他认为,这部是他到目前为止都市题材中自己写得最好的作品。


(本文编辑:一枚)

“一半烟火以谋生,一半诗意以谋爱。”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安然以待的茶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关注一枚园地,共筑心灵家园。


     
一枚新园地      一枚园地ll       一枚园地lll 

请全部关注,不再失联


征稿:
一枚园地,我手写我心。欢迎您投稿。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编辑微信:mei94539(请注明“投稿”)



点击阅读更多

独家对话:方方获奖作品背后
朱汉利:致2020武汉封城时的方方
发热门诊的两次经历,让我怀疑人类的记忆
周启博:清华荒岛,青年邢震宣之死
民声Ⅲ系列      说事儿系列
杜甫,你这《三吏三别》要这样改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 民声III系列文章汇总(共183篇)
丁东:我对一枚园地的期待之一,是成为有良知的文学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