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相亲局:要是有希望,谁还结婚啊
和你们说一则恐怖消息:要过年了,这意味着,爸妈轰炸式的催婚要来了!
曾经说好一起不结婚,如今却偷偷给自己相亲去了?
悲催的是,不是985,你都参与不了这场“高端相亲局”。
01、相亲有门槛
前段时间,婚恋市场话题度最高的非“985相亲局”莫属。
因为这个局的“口号”非常刺耳:“985相亲只要985”,“清北只挑清北”。
简而言之,学历是进局的入场券,参与其中的单身青年男女都是名校毕业。
他们希望通过平台高标准的筛选机制,匹配到和自身不相上下的另一半,从而培养出更精英的后代。
众多网友纷纷跳脚:亏你们还是精英呢,思想封建成什么样了,还搞古人“门当户对”的那套!
虽然现实扎心,但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在阶层流动阻滞的今天,恋爱和婚姻也很难免俗。
普通人相亲,都要提前衡量对方的家境,不求高于自身,起码要持平,否则免谈。
所以,“985相亲局”并不是近年横生,将择偶对照各种标准,将婚姻和市场经济紧密捆绑,是从资本主义以来就存在的。
高学历市场只是把这种精打细算的异化赤裸裸地发挥到极致。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人想攀高枝,无非就是想同档次的内部消化,互相不拖后腿,保持中产阶层的社会地位,这种做法无可厚非。
02、爱情是商品
从前关于爱情的评判标准:奋不顾身,不求回报,足够喜欢。
现在关于爱情的评判标准:互惠互利,旗鼓相当,足够理智。
人们需要的早已不是纯粹的爱情,而是“合适的爱情”。
“合适”这个词,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指的不是对方的合适程度,而是TA的社会地位和TA拥有的资源多少。
往俗了说,就是看对方有多少钱。
站在投资角度看,爱情具备了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
合适的爱情则满足了投资者低风险、高收益的需求。
早在数百年前,《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便写道: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不仅仅如此,在《爱欲之死》里,韩炳哲写道:
“爱被简化成了性,完全屈服于强制的绩效与产出。性是绩效。性感是可以持续增加的资本。具有展示价值的商品等同于一件商品。”
商品经济的出现,让人趋于效率化,让爱欲变了质。
在985相亲局上,爱情被驯化成了一种消费模式。
它不存在风险,没有疯癫和迷恋,不会让人产生任何消极的感觉。
如果你自己本身有房有车,或是有海外留学背景,势必会把这些基本条件投射到理想相亲对象身上,等于是另外一个自己。
这意味着,相比于浪费时间追寻爱陷入爱,他们更愿意事先选择能满足自身情感需求的“意中人”,再决定要不要“爱”。
物欲横流,他们谈年收入、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唯一避而不谈的,是爱本身。
03、婚姻变了味
在这个把爱情和婚姻混为一谈的社会,婚姻俨然成为一种凌驾于爱情之上,用于稳固社会和谐关系的畸形纽带。
即使现在不想结婚的人越来越多,离婚率越来越高,但社会依旧倡导结婚生子的生活方式。
甚至在某些一线城市,非本地户籍单身人群无法购房,但已婚人士(也非本地户籍)只要满足相关条件便可获得购房资格。
因此,为了在城市扎根,结婚依旧是许多人人生列表中的待办事项,无关爱情。
这背后的逻辑和消费主义下的“买买买”逻辑相同。
在当下的中国,婚姻焦虑依旧成为社会焦虑的重要表现形态。尤其是女性的焦虑来得更为严重。
从市场上某家婚介机构的数据来看,男比女是45:55,算相对均衡,但是付费会员中男比女是3:7,女性会员更愿意付费。
这两组数据的对比本身就说明了女性的焦虑远远高于男性。
婚姻是一个人的符号,是其社会身份的象征。
英国学者 J·拉雷恩指出:
身份“像灵魂或本质一样一出生就存在,虽然最终会有不同的可能发展,但在人的一生中基本保持不变,由此生发出连续感和自我认知。”
而所谓的“身份焦虑”,主要是指人们因为对自己当下是什么、未来又究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类似角色定位问题的迷茫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
群体传播认为,圈子定义了自己,人们需要借助他人进行自我身份认同。
这也就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女性的婚姻很多时候不是源于自发,而是出于被社会的同化。
曾经也有人问过阿琳,到底是该找个门当户对的,还是听从内心寻找soulmate。
我告诉她,等你足够有钱了,就听从你的内心,喜欢谁找谁。
有的人物质条件特别好,当然就不用焦虑了,这是社会对女性宽容仅剩的“特权”。
答案我们早已明晰,或许只是需要一个开始的契机。
扫描下方二维码
备注:要变富
开启专属你的“特权”
扫描二维码
打工人 必看
see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