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荟萃 | 张晓波:产业集群、中小微企业与共同富裕


编者按编者按

2022年3月26日至27日,第一届“发展·共享”论坛在线上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和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主办。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China Economic Review期刊主编张晓波教授做主旨演讲。


张晓波老师核心观点:产业集群利用了中国社会的比较优势(劳动力充足、民间信任强)克服了金融和制度的不完善,为千千万万企业家提供了创业的机会。集群带动了就业,提高了劳动收入,增加了中小微企业应对冲击的能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张晓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China Economic Review期刊主编


中国用短短30年快速走过了西方200多年的工业化历史。几千万中小微企业从无到有成长起来,带动了就业,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改革初期,中国劳动力富裕、民间社会信任强,同时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工业化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一、产业集群的作用和对就业、工资的影响


中国有许多著名的产业集群,如小提琴之乡江苏泰兴黄桥镇、泳衣之乡辽宁葫芦岛兴城市、羽毛球之乡浙江衢州江山市、假发之乡河南许昌、箱包之乡河北白沟、石材之乡福建水头(65%全国市场)和打火机之乡湖南邵东县(75%世界市场)等。这些产业集群的作用主要包括:一是模仿技术、靠近市场、工人积累技能等正外部性,二是通过详尽分工大大降低投资门槛从而吸引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入,三是利用民间社会信任来克服融资约束和降低执行合约的成本,即小企业依赖亲朋好友和商业信用应付流动资金紧张。


2015年数据显示,1500万家企业中有2/3来自农村地区。如果加上个体户,经济实体总数达到8000万家,平均每个经济实体雇佣6个人,带动了至少80%以上的就业。通过集群的方式,大量中小微企业得以进入,从而带动了就业,直接起到纾困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工人出现短缺。当劳动力出现短缺之后,工人的议价能力提高,导致工资水平上升(路易斯转折点:工资从2003/2004年开始大幅度上涨)。因为大多数人的收入主要依赖劳动报酬,一旦他们的工资性收入提高,自然会帮助降低整个社会(或地区)的收入不平等。可见,集群发展有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


二、集群的韧性


对于集群而言,客户和配套企业就在附近(本地供应商,稳定客户),供应链断裂的风险相对较小,同时“船小好掉头”(存货占流动资金比例低,当地员工少),故具有更强的韧性。


根据2008年(发生了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集群程度比较高的地区,虽然面临更严重的用工短缺问题,但企业2月份正常经营比例、5月份正常经营比例和员工返岗率都明显更高。根据2021年企业分月进入数据,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月份,高集群地区企业进入下降67%低集群地区企业进入下降74%。集群指数增加一个标准差,企业进入率增加12%。


三、转变产业政策观念改变


自然生长的小微企业往往采取产业集群的形式来发展。这些在本土悄悄成长的产业集群往往得不到重视。从单个来看,产业集群的小微经营者税收贡献很低。但从产业集群总体来看,他们对带动就业、拉动三产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喜欢“招大引强”,但这些项目需要大量的配套投入,失败的风险高。地方应转变产业政策观念改变,从“招大引强”到重视本土小微(扶植集群产业发展)。

END

文字整理:李懂文、冯履冰

推文编辑:邢笑慧


往期回顾
#观点荟萃 | 何文炯:持续有效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观点荟萃 | 陈志钢:增长和公平的目标不一定是矛盾的,两者也可以互相促进#新闻动态 | 第3期“共同富裕研究青年沙龙”顺利举行#新闻动态 | 第一届“发展·共享”论坛成功举办#喜报 |《迈向共同富裕:理论、起点、目标和路径(三卷)》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浙大共享与发展研究院

联系邮箱:

zjuicpd@zju.edu.cn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