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家》出品,规范转载,违者必究
纽约米其林2022版公布了,提前一周便在Youtube上订好了直播闹钟。七点半,躺在沙发上拿出手机。这是Fine Dining届最令人瞩目的盛宴。
Kokage(摄影|Michael)
二星日料Uchu的老爷爷退休了,
显然,他不是很适应退休的生活,
又和新晋米其林一星L’abeille开始了每周一次的联名活动。
(图|Uchu Instagram)
乔尔卢布松关闭了纽约的二星店,
转眼又在迈阿密摘得两星…
望眼整个美国,其他地区想方设法东拼西凑出一本米其林指南。只有纽约的榜单,每年换了又换,优胜劣汰,一年比一年激烈。高昂的店铺租金压垮了一批一批的餐厅,又让新的一批餐厅在原地立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国际地位,使得世界各地的厨师都将纽约当成了穷极一生的开店归属。而很多像我一样的普通食客或是美食老饕,也从这里开启了他们的美食之旅。
纽约米其林三星Le Bernardin(摄影|Michael)
2019年餐厅周,第一次和纽约米其林邂逅。
Ai Fiori里29美金的2道式午餐,成为了多少人开始米其林的起点。
前纽约米其林一星Ai Fiori(摄影|Michael)那年的餐厅周布满了米其林的影子。三年过去了,餐厅周变了,Ai Fiori也于今年掉出了米其林榜单,随他一同掉出的还有我在纽约吃的第二家米其林Marea,同样也是Ai Fiori的姐妹店。我吃过不到50港币的米其林烧鹅饭,也吃过超600美金的米其林日料,对米其林开始感兴趣2年,摘下接近100颗米其林星星,浅谈一下今年米其林发布后的感受。
香港米其林一星甘牌烧鹅(摄影|Michael)
和往年一样,我习惯在社交媒体上提前一天预测每年的纽约米其林榜单,今年一共预测了五家,四家上榜了,我不知道是我越来越懂米其林了,还是米其林越来越懂纽约食客了。
今年的落榜餐厅中,除了基本约不到的Carbone,有幸都吃过了。这些餐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菜单的更换速度非常慢:Peter Luger开了近150年,依然只提供按人数算的肋眼牛排(Rib Steak),一成不变的前菜,配菜和甜品。
纽约前米其林一星Peter Luger Steak House(摄影|Michael)
Ai Fiori还在卖着17年就在卖的招牌龙虾,Marea那所谓的招牌意面也从疫情前卖到了疫情后。
虽然没有强求餐厅需要多久更换一次菜单,但一些时令的,应季的菜品,起码需要在相应的季节做一些简单的调整,也许这样才能和米其林最初设立的烹饪技巧,烹饪个性两个标准更加匹配吧。
纽约前米其林一星Ai Fiori(摄影|Michael)
不难看出,菜单的更新频率,菜品搭配的创意,以及料理的复杂性似乎是米其林审查员的格外看重的一点,而融合料理,便是接近创新最便捷的一步。
一星餐厅缺乏创意无法升星,又敌不过新晋的一星餐厅,那就只有降星了。
纽约米其林一星Odo(摄影|Michael)
在一篇对前任米其林审查员的采访中,前米其林审查员Chris Watson对米其林一星餐厅和无星餐厅的对比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星餐厅和无星餐厅的对比,一星餐厅会谨慎地使用应季产品。
你会在这些(获星)餐厅的菜品中寻求更多的复杂性,你会去寻找多样式的食材,或者复杂的料理技术,一些看起来极其复杂,却又极其简洁的技术。口味的平衡性很重要。”
前米其林审查员Chris Watson的评论(Luxeat网站截图)今年新晋的米其林餐厅中,依然以创意,融合料理居多。榜单中的新客Saga和Al Coro,跳过一星直接荣获二星,餐厅主打当代创意料理,前者主打创意日法融合餐,和现任米其林一星Crown Shy隶属于同一个餐饮集团,后者主推创意意餐,在社交媒体上收获了一致的好评,餐饮平台Resy更是称Al Coro主厨Melissa Rodriguez将“重新启动(Reboost)纽约Fine Dining届的标准。
纽约米其林一星Kochi(摄影|Michael)
新晋一星Joomak Banjum和Mari主打创意韩餐,在传统韩餐的基础上大胆使用融合的口味,赢得了众多食客的青睐,后者为现任米其林一星餐厅Kochi的姐妹店,值得注意的是,Kochi也于2021年刚刚摘获一星,主厨将韩国料理和法餐结合,把品鉴套餐上将近10道菜全部浓缩到一根根竹签上的大胆尝试也获得了如潮的好评。
融合料理中最成功的,要属日料和法餐的融合,从一开始的饱受争议,到如今已经成为了餐饮界独树一帜的存在,被大众所接受,追捧。新一星餐厅中,L'abeille便是日法餐的代表,主厨Mitsunobu Nagae在日本长大,法国进修,在多家法餐名店学习后,加入了纽约风靡一时的日法餐料理店Shun,今年,Nagae在新店开业不到半年后,便成功摘下了一星。他将浓厚的日料元素巧妙地与法餐的烹饪技巧相结合,整体摆盘简洁但优雅,口味复合但讨喜。
纽约米其林一星L’abeille(摄影|Michael)
感谢米其林,今年的纽约,终于又有了中餐的影子,这家餐厅不卖点心,但不出所料,依旧是融合料理。
Red Paper Clip是唯一一家由华裔经营的餐厅,餐厅主打创新融合菜,讲了那么久,到底什么是融合菜呢。“融合美食是一种融合了源自不同国家,地区或文化的不同烹饪传统元素的美食。它们可以自然产生,成为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1970年代后现代餐厅创新运动的一部分。”
(Red Paper Clip 官方Instagram截图)
简单来说,主厨用中餐的食材搭配,加上西餐的烹饪理念,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料理。菜单上随处可见中餐的影子:小笼包,拍黄瓜,口水鸡等,这些元素和不同的西式烹饪方式结合起来,如生肉薄切(Carpaccio),红酒慢炖(Wine braised),嫩煎(Sauteed)等。呈现出来的菜品在同时满足中西方味蕾的情况下,似乎又和传统意义上的中餐或西餐毫无关系。
去年整个纽约最火的餐厅Yoshino,主打最传统的江户前寿司,主厨Tadashi Yoshida在来到纽约前,于日本寿司店从业40年,其与2012年在名古屋开设的寿司店Sushi Yoshino更是在日本最权威的餐饮评级机构Tabelog上获得了东京以外排名第一的寿司称号。
纽约米其林一星Yoshino(摄影|Michael)
然而,在餐厅正值火热的阶段,主厨却毅然决然在2018年关闭了名古屋的店铺,决定追逐自己心中的纽约梦,我想,如果米其林指南早一年进入名古屋,那么这家店上榜,似乎也成为了理所应当的事。
今年,就在大家都期盼他一举摘下二星争取三星的情况下,遗憾只拿了一星,食客们遗憾的点在于,他与纽约这些同为米其林一星寿司店拉开的差距,太大了。那些差距,也许是米其林审查员吃不出来的,也或许是许多日料师傅奋斗半辈子也追不上的。
Yoshino主厨Tadashi Yoshida为食客制作餐厅招牌青花鱼棒(摄影|Michael)
看到Yoshida先生领奖时落寞的背影,不免感到了一丝心酸。
(图源自纽约米其林直播截图)
事后我向Yoshida先生发去了祝贺,他回我说道“辜负大家的期望了,作为目标,明年我们肯定三星!”
我不禁感叹在主推创意和融合的当下,兢兢业业的传统料理者们来到异国他乡是否是一个合适决定。虽然纽约早已不再是白人为主的一个社区,不同文化的交汇早已将此地变成一个多元化的社区。纽约人的口味也早已变得“融合”起来,融合的料理可以满足更多的社区食客,但是真正的传统饮食文化,又该不该漂洋过海被传播过来呢?
纽约米其林一星Yoshino(摄影|Michael)
一座城市的指南,
终究是为这座城市所生的,
榜单趋势究竟该由当地的口味决定,
还是正宗的口味决定,
这也成了米其林长期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
我相信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对好吃的定义是完全相同的。
香港龙景轩,首家米其林三星中餐(摄影|Michael)
纽约米其林二星The Modern(摄影|Michael)
每个人的味蕾又何尝不是一个榜单,
有的人口味清淡,有的人无辣不欢。
https://www.luxeat.com/blog/confessions-of-a-michelin-inspector/
Email: info@littlelaba.comPresident/Publisher:Leo LiAssistant Publisher:Danielle TongEditor-in-Chief:Jiangming TouEditor:Yanran Chu/Shuhang LiAdvertising Manager:Fiona Cheung Monthly publication by Littlelaba Media LLC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