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样态与生成逻辑

浙江大学 启真新论 2022-07-15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学科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不仅基于学科逻辑积淀深厚的学科文化、形成卓越的研究能力、累积良好的学术声誉,而且在与社会的频繁互动与密切联系中既获得政策支持和资源供给,也受社会变迁和国家规划等因素的牵引。通过世界一流大学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从学科逻辑与外部需求互动的视角中梳理出学科达致一流的建设模式。




三种学科发展模式

“聚焦发力、牵引全局”的学科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倾向于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少数重点学科领域,进而实现重点学科的率先崛起。在此基础上,基于重点学科积累的学术声誉和社会资源支撑学校整体实力提升,并反哺其他学科的发展。此类高校选择的少数重点学科往往是办学特色明显、社会需求紧迫的学科,因为这些学科在与其他高校的同类型学科比较中更有竞争优势,更容易争取到国家和社会的资源投入。


“专注深耕、行稳致远”的学科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尽管大学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逐渐设置了相对齐全的学科门类,但最初设置的传统学科始终是重点建设学科,且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不断赋予传统学科新的生机与活力。形成此类学科建设模式的一般是老牌一流大学,因为它们有较长的发展时间,且在学科发展之初就型塑了传统学科的范式,具有明显的积淀优势。



“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学科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指通过学科交叉或跨学科的路径实现学科知识间的贯通、融合和创新,继而通过开辟新的学科领域产生新知识,或在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中带来更好的社会效应,从而奠定一流的地位。此模式发端于后工业社会中跨学科、异质性、应用性的知识生产模式。这一背景对知识的组织化形式,即“学科”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跨学科成为知识生产和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路径。

三大学科发展趋势

工学和医学是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视的学科领域。新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国逐步认识到新兴工程科技人才对革新传统生产方式和变迁经济结构的核心作用。在此背景下,世界一流大学纷纷发展工科。而后现代社会中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及人类所面临的能源与资源危机、生态与环境危机、气候变化危机等多重挑战促使工学领域中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和遥感技术成为最热门学科。此外,医学是现代大学中最古老的学科领域之一,在漫长的大学发展史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学在大学学科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社会科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始终坚守的学科领域。“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重要性也同样体现在世界一流大学对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视之中,尤其是对经济学、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学科的坚守。例如,UCLA 专门针对社会科学研究设置了加州人口研究中心、贫困城市研究中心、学生发展评估中心等机构; 多伦多大学规划增设金融硕士、公共政策硕士等学位中心。即使一直深耕理工领域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近些年也逐渐意识到理工科唯有携手社会科学、艺术人文学科,才能解决人类社会复杂问题,因而提出要加强工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合作。


理学、生命科学和艺术人文发展日益受到关注。专注于基础科学的理学为工学发展提供了基本原理,是科技进步的根基,近年来在大学学科发展中不断受到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中摒弃急功近利思想,更加强调厚积薄发的导向。艺术人文学科同样是大学中较为古老的学科领域之一,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均设置了文理学院,且在其未来学科规划中,艺术人文学科同样占有一席之地。


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

追求遵循规律的协同共治,回归学科自觉。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发展逻辑已经表明,一流学科的形成是大学基于历史传统与时代特质,在主动回应社会和国家需求且相互磨合的互动中积淀而来,因此我国一流学科建设要充分激发学科共同体的学科建设自觉,主动拓宽学科生长的时空。


提倡多元学科发展模式,凸显高校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发展并不拘泥于单一的建设模式,而是基于高校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形成的多元的学科发展模式。在重点学科的选择上,既要结合高校的办学传统,也要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传统优势学科中遴选发展后劲足且能凸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潜在一流学科”。



鼓励跨学科和交叉学科,推动弯道超车。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由追求学术卓越到注重问题解决,再到突出协同创新的变迁,学科发展中愈发强调以复杂实际问题为支点构建学科知识。对复杂问题的解决需要依赖多学科的协同,其通常围绕研究问题将隶属于多学科组织的成员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不同学科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为学科知识整合与创新提供土壤。


结合学术影响与社会影响,实现内涵建设。在知识与经济深入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生产的价值由“求真”向“求用”转变,强调面向应用、服务经济社会和接受社会标准的研判,注重学科建设中“学术性”和“实践性”的融合。一流学科的“一流”不仅指向发轫于知识逻辑的学术卓越,也应具备回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需求的一流服务能力和水平,因而学科知识要能回应政府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知识生产对经济社会的引领作用。

作者介绍



顾建民: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教育政策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韩双淼: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学术职业



谢静:浙江大学教育学院2019级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学术职业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原文载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9(04)投稿邮箱:qztheory@163.com选稿编辑:杨程越 孙萌;今日编辑:林文慧
图片来源: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往期推文 王磊责任编辑:江宁宁 金云云


往期文章:“五个必由之路”:奋进新时代的关键支点
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如何下好“共同富裕”这盘棋?
劳动教育:面向人民 创造未来
坚定不移地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科学应对新形势下我国外部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