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湾区战略试点 | 培侨的逻辑

卡拉与小伙伴 卡拉与小伙伴 2023-10-15






这是一所正在探索新制度、创造新标准的学校




2021年2月10日下午,培侨书院与信义集团联合开办的香港培侨书院深圳龙华信义学校(培侨信义学校)签约暨启动仪式在深港两地同时举行。


随后,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内,校舍拔地而起,招生与师资招聘同步迅速进行,到2021年9月开学时,培侨信义学校已经成为了一所拥有1200名学生、全线打开的中型学校。




烙印



培侨信义学校最大的烙印是政府背景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试点


在官方发布的文件中,培侨信义学校被定位为“一所深港澳台学生融合的国际化、特色化民办学校。”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学校签约暨启动仪式上致辞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培养香港下一代对国家发展、对大湾区建设的认识,是融入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的港人到大湾区工作和生活,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多元教育也是有必要的。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公开表示,中央有关部门会积极出台便利香港同胞,特别是青少年在内地学习、就业、生活的具体措施,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合作,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香港培侨书院校长吴育智介绍:“作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爱国办学团体之一,书院7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爱国人才。作为深化深港教育合作的新尝试,有信心把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培育成为一流学校,更好地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


你仔细品品~




体系



培侨在小初阶段提供“内地班”“港籍班”的双轨制教育体系,高中阶段给予多种升学出口,属于一种制度创新


课程概览:



图1:来源于学校官方平台开放信息


从小学到高中的 12年一贯制 教育服务对家长而言,省却了小升初、初升高带来的考学折腾与变动,又在教育体系上保持了统一和稳定,是非常省心的一种选择。


而从教育本身的角度出发,一条龙上去可以避免诸多干扰,按既定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好好培养一波培侨品牌的人才出来,也有利于长期跟踪、进行教育反思与迭代。


【港籍班】


港籍班基本将香港培侨书院的教学平移过来(如图1),以英语为主,普通话为辅,中文使用繁体字,上到中学阶段英语比例进一步攀升,在高中阶段学校给予系统支持,可以让学生根据未来不同的发展方向与职业选择,拥有不同的课程组合选择(后续),目前第一届高中班大家的课程选择还比较主流(如图3)。


图2:港籍班的课程设置,来源于学校官方信息


图3:目前港籍班高中阶段(2个班)的课程,来源于学校官方信息


图四:港籍班的一贯制教学框架与多种升学路径,来源于学校官方信息


【内地班】


内地班尝试探索的是双语融合体系,在小学阶段,按主科与课时来估算的话,英语的比重虽比港籍班低,但相对于其他很多双语学校,英语成分也偏重的。另外,让港籍班有些嫉妒的还包括:内地班配置了一周一节第二外语:德语课程。


图5:内地班小学阶段的科目语言,来源于学校官方信息


初中阶段,课程设置满足义务教育框架下的学科要求,既有分科教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课程,也有香港做的比较好的信息技术、视觉艺术与国际理解等课程,整体课程安排以中考为目标,但同时保有转向其他路径的选择。


图6:内地班学生的升学路径,来源于学校官方信息


总结而言:


  • “港籍班”以英语为主,在深圳同比了香港Band 1学校的优质教育;


  • “内地班”在国内课程基础上融合了香港课程的一些优势,语言上做了双语设计,整体比较系统、全人。




升级



培侨其实是非常“公立感”的一所学校,其传统的优点包括正儿八经好好的教知识,对学生管理比较严格等。但对于内地或者深圳那么多公立学校,它能体现出来哪些升级的特点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层面:


1

//  双语升级


传统的公立学校要做真正的双语很难,主要是人力资源要求高很多,基本需要香港学历背景或者海归学历背景的毕业生,这波人现在也是内地国际化学校在争抢的对象,因此在人才资源上供给有限,成本也高,再加上目前高考趋势是降低英语的成分,所以说,对于目标是高考的同学来说,没必要。


培侨的港籍班以英语为主,内地班是比较均衡的双语,这在深圳还是比较稀缺的一个配置,跟国际化学校相比,在人力资源上的最大区别就是不会重点用外教,这也避免了很多管理问题


2

//  教学方法升级


学校的宣讲会介绍中,也提到了探究制教学(Enquiry-Based Learning)、体验性教学(Experiential Learning)等等,这说明它不是单调刻板的知识传输,而是在教学方法上也引导更活泼、更有趣的学习过程,这就是比较开明进步性的公立教学。


从我们调研的一干培侨在校家庭(第一批培侨学生)的案例来看,孩子和家长对培侨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还是感到比较满意。


3

// 师资升级


培侨的老师基本来自香港,背景大多数是内地背景但完成香港高等教育在港工作的老师,素质有基础的保证,双语流利。


整体上比较年轻,因为大多经历过香港学风与教风的浸润,因此体现出比较严格、负责任、细心的特点,也比较乖比较好管的,这是基础教学质量的人才保证。


4

//  课程升级


港籍班不涉及到课程升级,因为和对标的香港学校相比,区别并不大。


内地班课程升级主要体现在,将香港做的比较好的一些课程加载过来,并运用双语进行教学。比如英文数学或科学(STEM),视觉艺术、信息技术等。


5

//  硬件升级


这个不多讲了,公开信息大家可以感受到硬件配置的标准,比较特别的是还有一栋陪读楼,可供一些离得远的家庭申请使用。


相较于公立学校,以上的1、2点是升级核心,第3点给予了人才保证。


特别是因为教学方法有一定升级(创新类的深圳公立学校也在往这个方向走),课量即使较大学生也不会觉得特别烦躁。




路径



应该说,制度创新保障下的多元化出口路径是培侨的核心优势。



图7:培侨多元化升学路径的介绍,来源于学校官方信息


与内地高考尤其是985学校的录取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相比,香港高校的录取则要容易得多。“坊间的说法是HKDSE(港式教育)的考试难度相当于内地高考的1/3,以数学为例,HKDSE考试相当于内地的高一水平。”香港培侨书院的现任校长吴育智说到(本段来源于培侨官网信息)。


全国高考人数超过1000万人,能考入985、211院校的考生仅占2%。


香港大学本科生数量为17536人(2020-2021年度数据)、香港科技大学10148人(2019年9月数据)、香港中文大学17606人(2019年12月数据),相当于这三个学校加总平均每一届有1.1万人,而2021年香港DSE共有52131人报考,本科生那么香港Top3名校针对本地生源的毛录取率大概是21%,更别说香港DSE报名人数都是逐年递减的了。


图8:卡拉老师团队估算的清北复交本科生毛录取率


所以从录取率的角度,香港Top3的录取率大概是985、211的10倍,是清北复交的133,所以你看,不是我们应不应该担心能不能进入香港一流名校的问题,是香港一流名校应该好好担心一下自己生源平均质量的问题。当然,这些奇幻数字的背后,是人均资源密度的问题、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水平的问题。


据培侨官方信息介绍,该校每年平均约35%-40%的毕业生升读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约50%的毕业生升读香港全球排名100名之内的大学;约80%的毕业生升读全球排名100名之内大学。


看起来很不错,不过你想想,香港top3的录取率都20%了,一所香港Band 1的名校,每届有35%-40%的学生能够入读Top3,难道不应该?



划重点:路径优势


港籍班拥有的福利,是身处深圳但还能获得和香港本地录香港名校一样的升学优势,进可攻退可守。


内地班的福利在于,培侨,既可作为出国的跳板,又有学籍可以参加中考或高考,同时还可以作为一个潜在制度红利分享的option。



划重点:谁不适合


根据卡拉老师的深入分析,以下两类学生并不适合:


  1. 内地生身份明确要走高考方向,且要奔985、211,甚至清北复交去的,其实不适合,因为你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同时也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学英语;


  2. 本科阶段计划去美国读书的,在初高中阶段,培侨模式不算是最好的选择。




生源



根据调研反馈,培侨的主体学生,目前由两部分构成:


  1. 从香港回流深圳上学的港籍学生,一般是内地背景的父母在香港工作或生活,早就想回来的类型;


  2. 在深圳的港宝家庭,很大一部分是以前的跨境学童,疫情期间回流或没学上(长期上网课)的学生。


当然,每个班还有其他来自天南海北的拎包跨省上学人群,比如,喜欢温暖与清新空气的北方人家庭等等。




门槛



港籍班清晰的界定了港人子弟的范畴(如图9与图10所示):



图9与图10:港人子弟与非港人子弟的界定,来源于学校官方信息


2022-2023年度港籍班的报名开放G1-G10(中四)年级,报名表提交日期到2022 年 1 月 21日截止。内地班目前没有开放。


小一至中四的评估标准

学业表现:30%;

面试表现:40%;

操行:20%;

课外活动/服务:10%。


具体评估流程如下:



图11:学校的评估模式,来源于学校官方信息




总结



培侨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标志性、先驱性教育创新产品,是一个新时代开始的起点,如果学校运营良好,将有可能被广泛借鉴,届时有可能出现更多一批的大湾区融合性学校,作为一个教育载体,促进香港青年与内地青年的共同成长与交流合作,从长期的角度看,这也是为深港融合大计划做深度的人才孵化服务,立意极高。


由于有制度上的保证与官方站台,培侨这所实验型学校创校运营、执行效率极高,目前也收获了不错的民间评价,值得特别关注。



END



培侨线上答疑会


  • 培侨如何与孩子的长期教育规划相匹配?

  • 港籍与内地籍的孩子应怎样考虑培侨的教育价值与路径价值?

  •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培侨学校?


我们将在1.18下周二晚举行【培侨线上答疑会】

欢迎添加卡小拉老师微信,备注“培侨”入群收听




添加卡小拉老师微信

👇



卡拉与小伙伴


【卡拉与小伙伴】是深圳市首个依托于拥有资深学校管理经验的团队、致力于提升家长认知、增强家长对现代教育理解的第三方教育平台。


卡拉老师团队基于多年对国际学校与创新性公立、私立学校的观察与创校经验,成功打造了从家长认知视角出发的、系统的【现代教育通识基础课】系列,覆盖0-18岁年龄段,在【路径选择】【如何择校】【学习规划】等重点主题上具有深度研究。


服务项目:

• 教育一对一定制化咨询 

• 全流程择校与学习规划服务


卡拉老师

•清华大学 管理学学士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领导力进修认证 

•前著名双语学校创始团队、教育工作室负责人与招生总监 

•对创新型公立学校样本具有深度观察,曾参与一所特色国际化高中的创设 

•深圳某顶尖K12双语学校战略咨询顾问 


 往期推荐 

深圳的国际化学校分为:贝赛思(Basis)与其他

荟同与爱文

【人手收藏】深圳公立、私立、国际学校【课程表】对比全解析 

【人手收藏】深圳国际化学校的三个底层认知


公众号算法已改

为了即时收到文章推送

记得点“”与“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