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贝赛思Basis已然成为湾区教育最大的一门生意

卡拉与小伙伴 卡拉与小伙伴 2023-10-15







贝赛思Basis在南京、杭州与成都做的怎么样还未可知,但在湾区,在深圳、广州、惠州,已然成势,最大的一个体现就是带动了一整个产业链,成为了教育业界的一大共谋。


【成势】有几个特点:


  1. 整个三方市场好像都在推它

  2. 家长们形成跟风趋势,很多“跪着”进校

  3. 学校已经成为清晰的甲方,很强势

  4. 围绕着它一家就养活了一堆择校、备考、学业同步的机构,傍着它就能吃肉


来感觉下整个新媒体、KOL、机构的合力画风:




小知识


Basis是2015年进入中国的中西合作式国际化学校,第一所学校落在深圳,外方管教学,中方管其他,合作输出

蛇口Basis是贝校体系内最老牌也是口碑最高的单校,属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福田Basis是贝校体系中第一所双语学校,即能接受大陆户籍的民办学校

蛇贝即将在2023年搬入位于南山区新校区(原东滨水厂),因此将有一轮扩招,也就是网传的最好进入Basis的时点(which means now)

Basis以聚焦学术与超前学习著称,被誉为国际体系中的衡水




Basis其实是道家长的分水岭


一种观点认为,大部分想鸡娃或者重视学习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去Basis了,其实这说法并不精确,更为科学的一句概括可能是:


“大部分希望学校帮他鸡娃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去了Basis”


Basis是相对其他双语或国际化学校而言“家庭端”共性最强的,至少家长都想鸡,只不过是“想不想自己亲自动手的问题”。


但其他学校,深圳主流的“佛系党”至少都占据了一个比例,比如说30-70%之间,所以,学校要鸡,主流学生群体受不了,学校要不鸡,一大部分重视学习的家长心里又慌,所以,在别的学校“两碗水端不平”的情况,在Basis不存在。


去Basis,这个决定,就代表家长潜在的已经跟学校订立了“学术鸡娃”的合约,这个Sense没有,你就不是合格的贝校家长。


话又说回来,往往是对学校报以最大期望的、希望学校代理鸡娃的这一批家长,孩子有可能落到后50%,一不小心成为竞争绞肉机的分母。


反而是学校里头部的一些孩子,有可能后面有不同的择校选择,因为他们发现了学习真正的奥秘:原来就是靠自己,去哪个学校无非就是选了哪一款有机肥,时间长了换换品牌更有营养。


即使Basis的家长群体有极大的共性,但入校以后,也是1000个家长眼中有1000个不同的贝校,周围时不时有一些贝校的深入探讨,大家兼听: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Basis已然孵化出相关产业链



Basis之前,择校是没有生意好做的,因为真正的择校是家长有选择权,核心在“择”上,而现在的择校已经被简单粗暴的定义为:【备考】


【备考】能出钱,【择校】出不来钱,自从市场的这个脉门被打开后,不少机构走上了康庄大道。


本来所有学校的入学评估都是综合评估,要有面试,有笔试/机考,要看成绩,更要看人素质,但素质这事儿没法衡量,更没法做短期培训,而大部分被拒掉的中低年龄学生,家长更难以接受学校其实拒的是自己,自己素质(其实是对教育的认知)不到位,能怪谁。


整个市场都在宣传:录取率很低,考的很难,超前的,你得备考才行啊,于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在大家的共谋中被塑造出来了——【备考市场】。


3-4年前,通常一个“备考课时包”也就是2-3万,而现在,水涨船高,平均已经达到5-6万而且大剂量刷课,1-2个月课时就能消完,这业务模式,比之学而思时代的一年2-3万,可好太多了。


备考的兴起,是群众的选择,更是文化上的一种倾向。


就是因为大家相信投机啊,觉得这事儿我就是大力出奇迹,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倾向啊。


大家喜欢短平快,特别是深圳,钱到哪儿,哪儿就应该都好使,对吧,不好使?加他个10倍钱砸一下,看他好使不好使。


结果,越是爱考试的学校,似乎就握有了更高价格的入场券,而越是重视全人教育、综合评估的学校,却在被“三方市场”抛弃因为赚不到钱呀,“三方市场”当然推能让他们赚到钱的学校,这可一点不算是阴谋,金光闪闪的阳谋。


这么看,家长们倒是像一群小白羊了,市场的号子往哪儿吹,他们就往哪儿走,屡试不爽。


当然了,除了备考,还有多年前的办身份,也是自然而然的一个业务。


深国交周围不是围了一圈备考机构嘛,上次我听业内朋友说,最大的【深国交】备考机构,收入已经在5000万左右,给我惊呆了,不过算一算,还确实得有这个体量……


双减打了培训、肥了备考,泱泱中华大地,好不神奇,这个逻辑是不鼓励平时学习,鼓励临阵磨枪吗哈哈哈哈哈?



Basis家长圈,主要是帮你成为Basis家长


我在微信随便一搜索,就出现了好些Basis家长圈:


  • 贝赛思BASIS家长帮

  • 贝赛思BASIS妈妈圈

  • BASIS贝赛思家长圈

     ……


BASIS家长圈,没有家长,也没有圈,只是一个流量入口,因为不需要写其他学校,写了也没流量,商业的关键在于定位,掌握了BASIS,就掌握了流量密码。


BASIS家长圈,指向备考或办身份,BASIS家长圈,是BASIS门口的外围家长圈。



Basis孵化了好些收入百万的家长个体户

做生意,来BASIS



Basis早一代的家长,和目前的家长,都有因为为自己孩子拢资源,最后拢成一个商业大户的经典案例。


都是想要鸡娃的家长,凑在一起特容易成团,各种撺~ 


BASIS早期的龙头鸡娃家长,搞出来一些那种私教俱乐部,在外教稀缺、专业老师稀缺的背景下,找到好的老师,就是金矿,几个老师凑在一起就是年收入几百万的教培个体户了。


高年级有私教课,低年级有原著阅读、演讲辩论和夏令营,在Basis这么美妙的鸡娃氛围中,低调做点生意才是正经的。


真正鸡娃的妈,都是殊途同归,中年从各行各业退出来,华丽转身就是团长或超级大户,充分可证:优秀的父母都是被孩子鸡出来的。



升学压力大?


Basis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升学成绩,每年,无数机构都盯着这几所学校的升学成绩,能不紧张吗?今年成绩都还没完全出来,《早申开局凉凉,贝赛思斩获1枚Offer》这种标题就来了(当然也是因为这种标题才有人看……)。


这么多国际学校,为什么唯独Basis升学压力这么大?那些QSI、SIS、南山国际,长期佛系惯了,你看他们有啥压力,猛不丁来个普林斯顿,倒让不懂行的家长倍感惊奇。


BASIS压力大,是定位和品牌力量的反噬,超前学,付出这么多,搞这么累,卷成这个样子,最后竟然没有变现?


单纯奔着成绩去的那些极度功利心的家长,无疑也是虚伪的自尊和优越感最容易垮台的一批……


大藤花落谁家,按在中国招生的稀有的名额来看,本身就是一种随机因素


要看学校的升学成绩或者真正对学生的价值贡献,一要数毕业生基数,二要看中间肚子上的学生走向。


而每年整个市场关注的,只有顶端的那几个学生为学校创造的闪耀光环。


说真的,只看结果的这种烂环境,大家都活该烂在锅里吧。



END


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与信息

请Follow我们的朋友圈

加入湾区教育群



卡拉老师

•清华大学管理学学士;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领导力认证

•前著名双语国际化学校创始团队

•对创新型公立学校具有深度观察,某顶尖K12双语学校战略咨询顾问

•面试+访谈超5000组湾区高知家庭,跟踪清北校友30年发展

        【卡拉老师工作室】服务项目:

        • 一对一定制化教育咨询 

        • 【湾区新知】家长成长俱乐部

        • 【家庭教育战略规划先导课】


 往期推荐 






记得戳这里、戳这里

点“”与“在看”哦~

感谢大家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