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庆·先声 | 梁桢:北平手织毛呢业之研究
编者按
梁桢,河北永清人,1930年进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1934年学士毕业。1935年,时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的张鸿钧,带领学生赴山东省汶上县进行农村社会调查,同年,被山东省政府任命为汶上县代县长,负责县政建设计划。梁桢就属于同去的学生之一。1937年《燕大友声》第3卷第7期《济汶校友近况自述代述》中记有友人代述的梁桢近况:“「梁科长」,谁不知名,一条泉河大堤,胜造七级浮屠。独自关在屋内,红茶烟斗,也带着布尔味儿不少。日前曾乔装北上探望「家常」,归后时常默默付笑,不知回味什么。”
梁桢(前排右一)与时任汶上县政府主脑部同仁的合影。
梁桢始终关注实业的发展,毕业后发表了《一九三八年世界人造丝之生产与消费》、《一九三八年世界羊毛贸易》、《普及国民工役刍议》等文章。去汶上工作后,他撰写发表了《县政中之生计建设要素》、《我们在汶上一年半的实验结果是些什么?》等报告。
本文是梁桢先生于1934年创作的燕京大学学士毕业论文。作者在释题部分指出,文章主要目的在于描绘羊毛在北平的利用状况,为更好利用羊毛、增进民生福祉提供指引。文章首先指出一个特殊点,即虽然很多人都预测在中国毛呢品不会有大的市场,但是事实证明在中国毛织品销售的增长超过人们的想象。与此相应的,则是中国毛呢业从清末时期变已经开始,而且可分为机器呢绒和手织呢绒。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手织呢绒业恰恰是受到机器呢绒业的影响而出现。在介绍了北平机器呢绒和手织呢绒的不同发展现状后,作者特别详述了他自己的一些理解。一方面提出对于工厂毛织业,需要稳定政治、取消学徒制、缩短工作时间。而对于手织毛呢业,则提出在原则上需要停止毛呢业作为农村副业。但有趣的在于,作者又敏锐地指出为了维持现在的局面,需要集中在高阳土布区内推进毛呢业作为农村副业。“高阳织布业已日渐衰败,当然衰败的原因有内在的合外在的。但用新的合理的工业组织与技术,并使毛织业加入战线,高阳的织布业,也许因此而开辟出一条新的出路 ”。这一判断,对于20世纪的农村工业研究有着重要启示。
梁祯先生论文封面及内封面。图片来源:《北平手織毛呢業之研究》,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燕大学位论文库。
北平手织毛呢业之研究
梁桢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毛呢业之史的发展及其在地域上之分布
第三章 以营业为目的之北平手织毛呢工业
第四章 以提倡农村副业为目的之北平手织毛呢业
第五章 手工呢织造之方法及机纺毛呢线之供给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释题
蚕丝与羊毛在中国是南北对立的,蚕丝已成为重要商品之一,成为长江流域农民主要生计工具之一,而困守在黄河流域的沉重农民们,对着这富有羊毛的广漠园地,不但没有开拓它的企求,甚至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本文之目的,不在怎样能从羊毛中寻求出个人的利润,而仅将羊毛在北平被利用之现阶段的状况,给予一个轻微的描写,作为将来探讨如何能指引羊毛为增进大多数民众幸福的工具之一的序幕而已。
手织毛呢业是中国新兴手工业中的毛织业之一。在中国固有的手工羊毛制造工业中,毡子、地毯、毡帽、氆氇、莫大小(即售式毛线袜)等,全是华北最普遍的毛制品。至于现在内地市场所陈售的呢帽、毛衣、毛袜、毛围巾、呢绒、哔叽等,那就是在英国炮击虎门后,各国所给予中国人民的礼物了。
手织是与机织相对而言的,手织是用人工,机织是用机器。中国的纺织业,除少数利用机械(或称力机)外,大都用手机。但手机的种类繁多,有平面机、有提花机,有用木制成的、也有用铁制成的,有新式的、有旧式的。旧式木质之织机,在欧美各国,早为博物馆中之陈列品,而在中国,尚普遍全国,尤以乡间为甚。城市所用的织机,式样新鲜,或纯以铁制、或以铁木合制。此种织机,初乃自日本输入,现在已能自制,各工厂亦多采用。中国旧有之提花机,自法国雅克机输入以后,已逐渐消减,近来通商大埠制造各种织机铺户林立,但此种织机之构造,自外人观之,咸为半新半旧,因缺乏引用机力之设备。中国棉布业利用此机,手织毛呢业也同样的毫无变更地利用此机。
手工棉织与毛织不独在所用的织机是相同的,就是在工作的程序上也是大同小异。织是一种工作程序,是使两条或两条以上柔顺物料成直角交组的一种工作程序。所用的纵线分为经线、横线为纬线。不过毛织所用的原料是毛线、成品从所经过的整理程序较为复杂,此所以称为呢而不称为布的原因了。
毛呢在市场上一般的称呼为呢绒。毛呢与哔叽不同。毛呢所用的线是呢绒线(Woolen Yarn)。哔叽所用的线是哔(Worsted Yarn),利用相同的羊毛,经过相异之制造方法,结果纺成这截然不同的两种纱条。呢绒纱条较粗,组成纱条的纤维排列,殊欠整顺,故粗细较不一律,光泽亦弱,只适于织制各种花呢绒之用。哔叽纱纱条较细,因于制造时,弹梳引伸之时较多,故纱之匀度特佳,光泽亦强,专供织制哔叽华达呢等类毛织物。故纺呢绒纱者,以选用缩性(Felling Properly)较佳之羊毛为第一要义,其他如羊毛之长短强弱粗细随制造者之需要而定。纺哔叽纱者,以柔轻细长而富于光泽之羊毛最为适用,若羊毛之缩性、则非急切之需要。中国所产羊毛,粗略者居多,寒羊毛选抓绒杂种美利奴毛,不惟每羊产额甚少,且用纺哔叽纱,总非上选,若用纺呢绒均无不可。
故本文所谓之手织毛呢或手织呢绒之意义,即利用呢绒毛纱,以手机织成而经整理之毛布。不论所用毛纱之纺成由于机器抑由于人工。
北平手工呢业可分两种,一以营业为目的之工厂,一以提倡农村副业为目的之训练及试验机关。以营业为目的工厂有四:开源呢绒地毯工厂、长兴纺织染工厂、恒兴纺织染工厂及宜有织呢厂。此四厂皆以北平大学工学院为中心,但开源工厂已由手工而变为机械。以提倡农村副业为目的之机关有清河镇社会试验区家庭毛织业训练班、崇慈女中职业科、协和医院职业治疗部、贝满女中、聋哑学校、华北工程学校毛织科、鹫峰园等七处,皆以华北工业改进社为中心,此两种性质之毛织业皆为本文研究之范围。
第二节 毛织品之输入
毛织品输入数量之增加,证明了中国需要毛呢之迫切性。
当光绪初元,毛制品及毛棉交制品输入总值,已有四百余万两。光绪三十年以后,服用之途日广,输入之量亦因之而增加。及至民国十八年,比照五十四年前,增加十倍;比照十年前,增加七倍;比照五年前,增加二倍。增加速率之大,实可惊异。民国元年至十八年的毛制品的输入(见表一)。值得注意的是毛及毛制品与毛棉的交制品两项的输入的骤增,全在民国十二三年以后。在民国十年以前,毛织品输入最多的价值不过七百万两;毛棉交制品以欧战影响,输入大减,毛织品减至一百七十余万两,毛棉交制品,减至四十余万两。并且毛及毛制品的输量,自民国二年以后,每年总超过毛棉交制的数量。在民国十八年时,几超过三倍,且其每年增加率也比毛棉交制品的高而且是渐近。
假如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在毛及毛制品一项中,毛织物究竟占若何位置,表二明显地说明了毛织品在毛及毛制品总数中,每年全都占了半数以上。除十八年以外,并且在毛织品中,“呢”与“哔叽”,几占全数。“呢”所包括的有贡呢、大衣呢、薄花呢、毛细呢、毛平厚呢、哆啰呢、象皮呢、花呢、小呢、单面斜纹呢等。“哔叽”包括细哔叽、薄哔叽、粗哔叽等。这证明中国需要目的之所在。“呢”、“哔叽”故为制作衣之用,固不待言,而绒线输入也特别增加,更可以见国内毛织物之至多且广了。
第三节 毛呢在中国是否为合理的需要
在早英人某层著论,详言毛织物贸易,在中国只有失败,对于英国损失,深致太息。并推论所以失败之原因,由于中国有绸缎皮货,可资代替。毛织物在中国,普通人不惯用,上等人则不乐用。又有人见到民国元年以先毛制品输入量之微小,便结论地说:自一八七六年(即同治十一年)以来,毛制物之输入,虽然数量微小,而有稳固的增加。
但这对于中国没有绝对的也没有相对的重要性。这种需要是奢侈的、是限于富有者的。毛制物在中国之功用是极有限制的,因为每年中有从六个月到九个月的气候是不适用,并且在夏季时,因蠹虫飞蛾的蚀食、尤不易保藏;即在冬季,亦不较优于皮毛或棉花之长袍,是以毛织物仅有小量的需要,购买者不过用以制节期或宴会时所用外衣以图美观罢了。
以上所论,实有其合理的真实性。然中国服用毛织物数量之增加,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种增加原因,推论的结果有二:一属于社会的、一属于毛织物之本质的。
简言之,自新式交通工具发明以后,世界距离缩短,欧战以后,国际关系形成一体,中国与外国在种种接触以后,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在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上,中国已吸收若干欧美成分。在此种潮流之下,西服自亦为中国所吸收之一,则西服店之成立、呢绒之销售,乃必然之现象。中国所产绸缎,数量虽不少,然高等之货、则售价过昂,中产以下之人,往往望而却步;低等之货、质粗又劣,非普通人所乐用。于是毛织物及毛棉交织物,纷纷输入,花样翻新、引人入胜,中国毛织物又素不发达,则此两种外货,陈诸市场,纯毛织品既可供财力较厚者之用,毛棉交织,更可供财力较差者之采购,于是风气所及,争相服用。
在本质上,毛织物较棉织物之优点为:(一)医学博士巴克司云,毛织物本属热的不良导体,防御寒气、远胜于棉布麻布;(二)即在温暖之地,着法兰绒之衣服,其吸收汗与蒸气之功效亦百倍与棉麻;(三)耐于摩擦;(四)质地轻松。因此在军队中毛呢尤为最适宜之服料。
第一节 机织毛呢业之史的发展及其在地域上之分布
毛呢在中国既有相当需要,则毛呢制造工业之兴起,自为当然。近代羊毛制造工业,发源于英国,自十三世纪以来,直至十八世纪,英国对外政策之方针,“黑死病”后之所以能恢复富强,以及海上霸权之争夺,无不受羊毛贸易之决定。而家庭制(Domestic System)之毛织业,在十六世纪时,已有普遍之风,但英国工业之机械化是从手工业自身中孕育、生产、发达而后完成之,同手工业在发展上是成一条直线的。所以欲明了英国呢绒工业,须先明了机械化以先的手织状况。但中国的机织呢绒是先于手织的,是从外面打进来的,不是同手织呢绒成一条直线的。反之,手织呢绒之兴起,从某点观察之,反受机织毛呢业之若干影响,是以在未述手织毛呢业之先,不得不先略述机织毛呢业。
(一)机织呢之滥觞——甘肃织呢总局——光绪二年
机织毛呢工业在中国为新工业之一,在新工业发展最速的,以棉织业为最。而起源最早开新工业之先者,则当首推毛织呢绒工业。早在五十余年前,即开始于左宗棠创办的甘肃织呢总局,时为光绪二年(一八六七)。此局之设立不独为中国机器织造商品之滥觞,亦实为中国纺织工业之鼻祖。
该局原筹办于光绪二年,值左宗棠总督陕甘,乃以资本八万磅(或作二十万元)由沪向德人购买机器并请外国技师四人,内有德人三名。并在甘肃兰州通远门外之畅家巷建设厂屋,光绪四年始告完工。当时机器有二百四十马力之发动机一台,织机二十五架。光绪五年,出货每日可织呢二十疋。惜开工不上一年,因左公他调,该局亦即停工,至光绪九年(或作十一年)竟改为洋炮局。自此二十余年间,始终未能恢复。
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开工。图片来源:《历史上的今天》,搜狐网。
但左公何以会在此时此地举办此种工业,推论的结果有二:第一,呢绒为外国军队之必需服料,自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到光绪三年(一八七七)此十六年中,在梦想武力与机器文明教训之下,中国机械工业得以萌芽,然性质言,可称军用工业。那末,呢绒工业,自亦应以时代为背景而兴起了。况且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同为清室中兴功臣,其得力于西式军械独多,所以提倡军用工业之心亦是最切。第二,甘肃为产毛之区,左公雄心勃勃,欲利本地原料抵制洋品。先说总局,而后扩充之,再设分局,以立中国毛织业之基础,况兰州本地不无粗糙之毛织业,若加以组织,引用机械,不难为中国工业打一条新出路。以下诸文,足见左公在五十余年前,于军事百忙之中,尤重建设,谋立根本大计,其眼光之远,用意之深,殊令人敬慕。
“……前据该镇呈验,织成呢片与洋织相同。如果精益求精,则衣被自饶,不难与禹贡织皮诸国媲美,此本大臣爵阁部堂所属意者,前据该镇禀称:须于外洋购觅织造机器,始可节省工力,速观厥成,将如所请,饬沪局购器募匠前来,正宜趁此时,督率原习织造匠工,相从仿效,将来一人传十、十人传百,由关内而及新疆,以中华所产羊毛,就中华织成呢片,普销内地,甘人自享其利,而衣褐远被各省,不仅如上海黄婆以卉服侍之中土为足称也。该镇素有巧略,当能深领此意。……陕甘勇丁,有赋性灵敏、堪资学习者,应令其挑赴该局专心学习,由该镇派人指示,俾其相观而善将来有成,尤为此邦师匠所自出,不但数世之利也。……”
“……兹据禀,查悉:织呢机器,每日成纱数目,有石德洛米一人,足资教习,请札止续来织呢洋匠等情……是该工匠业已起行在途,自可勿庸札止。在织呢机器尚未到齐,且原议先只购其中号机器一副试造,如果合宜,必须续购大号机器仿造,是该匠来甘,将来如须推广,不患无教习之人,亦为两便。……”
(二)机织呢之最盛时代,光绪三十年至四十年
日俄战争告终,中国激于利权收回之热烈,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农工商部又奏定实业当爵草章,展览会之举行,工矿业权利之挽回,抵制美货之进行,上下一年,实有工业将兴之气概。于是上海日晖织呢厂北京(今北平)溥利呢革公司(或作溥利毛织工司)及湖北毡呢厂乃相继成立,鼎足而三,其新设各厂中,以此三厂规模为最大,而甘肃织呢总局亦得于此期复活。
(1)上海日晖织呢厂 为上海呢绒工业之嚆矢,亦即后日上海之中国第一毛绒线厂,成立于光绪三十二年(一九零六),地址在上海日晖桥,资本二十六万两,由郑孝胥等筹办,或谓官商合办,或谓纯属商办事业。仅有纺纱机五部,共约线锭一千七百五十枚,织呢机四十部,厚织呢机四部,及其他自纺自织自染等具,开办以来,曾出呢一种,以售价太高,销路不旺,因之营业失利,时常停工。宣统二年,南洋劝业会开,该厂犹出品送会展览,不幸即于是年倒闭。因债务关系,后收归国有,由财部保管出租。
上海纺织厂的辉煌与上海日晖织呢厂登上申报。图片来源:《上海纺织的辉煌历史及海派定制的兴起》,财联社。
(2)北京溥利呢革公司 为北平呢绒工业之嚆矢,亦即今日军政部北平制呢厂之最前身,该公司创办于光绪三十三年(一九零七),为官商合办,股本约六十万两,计官三十五万两,商二十五万两,初委谭子棐为总办。选购今北德胜门外清河镇地基一百六十余亩,建竹房舍二百八十余间,于宣统元年开工织呢,但未制革。纺织等机械,皆购自英国,一切设备,在该时可称首屈一指,惜开办至宣统年间,形势日趋不利,卒至后日停工换名,数变不已。然时至今日,在毛织业中,该厂仍占首要位置。
(3)湖北毡呢厂 创于光绪三十四年(一九零八),地址在湖北武昌下新河布局官地建造厂屋,占地约一百三十亩,乃当时由该省总督张之洞奏准,其创立宗旨,在制织军呢毡毯,以备军警邮差及铁路人员等装服之用,该厂落成于宣统元年冬季,以严开第为总办,兼招商股事宜,议定官商合办,资本总额六十万元,已由官钱局如数拨给外,所有商股,则由严陆续向沪汉各埠及新加坡南洋荷属泗水三宝陇八达维亚等埠华侨方面招募。及至开工时,仅招得商股十三万二千余元。机器为德商礼和洋行承办,价值约二十万元,再加以采购原料,不及一年,停工数次。至宣统二十年十二月,严因经费不敷,遂即停工结账。一面并请拨救济。是时瑞澂为总督,以严办理不善,遂于宣统三年改任王潜刚接办,由官钱局垫借洋二十万元,筹备复工,数月之久,又添置化学器具,耗费甚多,开工未久,武昌起义,工厂遂又陷入损坏状况。
(4)甘肃织呢总局之复活 在此三工厂连续成立之中,甘肃织呢总局仍不失其领袖地位,在光绪三十二年(一九零六),劝业道彭英甲始复将洋炮局为织呢局,添拨经费,扩充内部,聘用比国人为技师,续办三年,未能获利,遂屡开屡闭,至宣统二年,乃奏准出品免税。
(5)其他中国新式呢绒工业的四颗种子 就是这样散布了全土:一颗撒在边陲之地的华西,一颗在繁盛的东南,一颗在全国扼要的华中,其余便撒在华北了。这四颗种子,虽然全得以萌芽,而华中的一颗早已枯死,正待后人的重新培植灌溉;其余三颗,经受了无限的风雨的吹打,枯死而复活,直到现在,虽然又有新的种子在萌芽发展,仍不失为该业中领袖资格。
在此期间(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三年),还有几个不容忽视的工厂,也次第兴立,就是在天津有北洋实习工厂、万益制毡有限公司及北洋呢革公司。在北平有北京工艺局。北洋实业工厂及北京工艺局皆为官办,各有一科织毛。在民国八年以前,皆相继停工。万益制毡有限公司之内容不详,北洋呢革公司成立于光绪三十四年后,系吴懋鼎所创办,惜仅制革部分出货,而制呢部分终未开工,现虽久已停工,而厂房均甚完整。
(三)机织呢之衰落——民国元年至八年
自民国成立以来直至民国七年,机制毛呢业几陷入完全停顿状况,日晖织呢厂自宣统二年停工,直至此时,毫无复活之企图。溥利呢革公司,于宣统年间,形势即日趋不利,民国元年二月间,曾核准出口免税,不意于民国二年即告停办。至民国四年,始由陆军部收买,民国六年三月改为陆军织呢厂。甘肃织呢总局自彭英甲重改织呢后,民国初年,营业愈益困难,民国四年乃完全停办。
(四)机织呢之再度的兴衰——民国八年至二十二年
但自欧战告和以后,民国八年以来,毛及其制造品激增。同时中国因欧战时对外贸易之兴盛,新式工厂,无不盈利,是以工厂之创设,有如雨后春笋,蓬勃即兴。且毛织品价终腾贵,呢绒业自应又有一度之繁兴,呢绒工厂遂在二十一条奇辱之下,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声中,相继成立。
(1)上海之机织业
(a)日晖织呢厂直至民国八年,始以债权关系收归国有,由财政部经营,同时由郭某等集资八万元,向政府租入,每年租金一万元,乃改称中国第一毛绒线厂,仅部分的开工,出品甚少,不为社会人士所注意。后亦因营业不振,而宣告歇业。至民国十八年,始由刘鸿声等筹备全部购买,并派送李耘孙赴欧考查毛织业,同时将旧有机器拆迁浦东周家渡中华码头。另成章华毛绒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约共资本八十万元,于一九年八月开工,除上等细哔叽、细呢绒等仍须购买外国毛纱外,其他皆能本厂制造,不须假借外力。共有织机二十七架,盖已将成功一完全自纺自织自染毛织工厂。
(b)二十年七月,又有沪商王延松等,集资约十五万元,组织达隆呢绒厂。规模及设备,皆不若章华之大,不能自纺,仅有织机四十余台,所有毛纱毛线皆向外洋购买。
(c)二十一年春,钱新之等集资约五万元成立上海六合毛织社,利用木机,人工织造,故仅有单幅出品,然装有马达,必要时仍可利用电力织造,共有机八架,原料亦用外毛。
(d)上海之毛织呢绒工厂,至今仅有上列三家,共有织机约七十五架。出品以章华为最多,除用国产原料纺织大批军衣呢,以应东南各地军民之需用外,并有各种厚哔叽、薄哔叽、大衣呢、礼服呢、华达呢、法兰呢、粗毛毯等八十余种。达隆及六合两厂规模较小,所织皆单幅哔叽、华达尼、花呢等,亦各有七八种。
其他骆驼绒织造业,创始较迟,最先成立者为唯一毛绒纺织公司,成立于民国八年。十六年以后,截至二十二年止,先后相继成立者,连地毯计内,共十九家。在设备与性质上,此十九家皆有添设羊毛呢绒机之可能。
(2)北平之机织呢业
(a)在北平方面,机织呢绒工厂则有军政部北平制呢厂、开源呢绒地毯纺织工厂,及已闭之又中机织厂。溥利呢革公司自民国六年改称陆军织呢厂以来,时值欧战,外呢输入不多,但又奇昂,该厂之商用出品,乘时畅销颇见发达。民国十三年因经费问题而停工,至十八年四月,改名为军政部第一制呢厂,全部开工,分三班工作,每班工作八小时,机器昼夜不息,截至十二月底出呢二十二万余码,十九年三月被晋方接收,未几工作亦停。后军政部委现任该厂长张乃恒,二十六年六月始开工,七月奉署命易厂名军政部北平织呢厂。非仅织军呢,更制商用品花呢、毯、手线等,备有纺线机十二部,计锭子四千八百枚,织呢机五十四架,每日出品约一千六百码,现在共有资本约值二百万元。
(b)开源呢绒地毯纺织工厂系于民国六年由私人合资创立,设总经理及副经理各一人,总经理为罗听余,曾留学欧美,专攻纺织,亦即该厂之创办人,现兼任军政部北平织呢厂之顾问,每星期去该厂办公两日。副经理为郎锺骏,曾毕业于国立北平工业专门学校(即现今工学院)机织业,为罗之高足弟子,毕业后即助罗组织该厂。该厂开办之初,专织呢绒,用手工木机,但整理部分则已有电动机械(详见后章)。及至民国八年,因营业失利,遂改制地毯,民国九年时,手织呢绒业已完全停止,专重地毯。
自此以后,逐渐引用机械,织造床毯、车毯、呢绒等,十五年又添设纺毛机,现在除择毛皮制地毯外,皆用机械。全厂马力散动机共有三种,一为电力机,一为汽机,一为柴油机,马力合共五十四匹,纺锭八十枚,每日以十小时计,可出呢纱约五十磅、毯呢线约百斤。织机共四架,每日以十小时计每架可织床毯(六十吋宽八十吋长)三条,重要机器皆购自德国,余皆自造。该厂出品为地毯、床毯、车毯、骆驼绒等,至呢绒衣料不过利用制毯毛中之佳者,偶为之耳。民国八年时,曾得前农商部之五年专利者,即火车轴所用之毛织油垫。该厂现有工人八十六名,此外尚有分厂六家,皆专造地毯,共有工人二百四十二名,总计工人共三百二十八人。民国二十二年,该厂总经理罗君又在北平经营永源信记铁工厂一所,专制毛织各种用品。
(c)又中机织厂为俞又中所创办,成立于民国九年,闭于十六年,开办资本为二十万元,出品哔叽,完全购用外国毛线,因整理机器不完备,致出品不精,损失约万余元。俞曾留学日本,当其成立工厂时,正在司法部任事,资本乃由老宫杨某借来,杨死后,其子索款,俞无法应付,又值营业不佳,于是工厂倒闭。俞乃又往天津组筹道德惠织呢厂,由督军孙岳供给资本。民国十七年开工,十八年因奉军进关,孙军他去,工厂亦遂之停工,俞乃至上海,现任事于六合毛织社。
(d)除上述三厂外,尚有一学校与此业关系颇重,即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详见后章)。
(3)东三省之机织呢业
辽宁有裕华毛织工厂及中华毛工厂,哈尔滨有裕庆德毛织工厂及安裕大磨公司,吉林有中国人民毛织公司一家。安裕大磨公司成立于民国十三年,资本约七十万元。中国人民毛织公司成立于十四年,资本四十万元。中华毛织工厂情形未详,裕华及裕庆德两厂营业较有成绩。裕华发起于民国九年,十一年始正式开工,厂基占地六十亩,纺毛机系购自英国,共有一千零二十锭,专制毯类,颇为一般人所称美。呢绒则未正式出品。十六年因周转不灵停工,十七年又开工出品,近况如何不详。裕庆德发起于民国十年,十三年正式成立,资本约二百万元。纺机购自德国,共为七百二十锭,织机二十五架,工厂营业自民国十四年起发达,十七年起始日见缩减,闻已于二十一年停工。然其出品仅毛毯毛绒,至于呢绒则未出品。
(4)天津之机织呢业
天津现时出品机织毛呢工厂有二:一为仁立股份公司之毛织部,一为外商海京毛织厂。仁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迄今已十余年,最初专营地毯出口贸易,总公司设于北平,在王府大街另有营业部。北平之地毯厂在朝阳门内烧酒胡同,只行染色及结织工程,其毛线即自天津发到。其在天津英租界六十八号路之毛织厂,成立于民国十八年,最初只为梳纺工作,以织地毯所用之毛线为大宗出品,民国十二年始试织毛呢。毛织部现任经理为朱继圣、技师长为五福卫。资本约二十万元,除原毛经理及成品整理各种机械外,备有三百四十锭纺车三台,共计纺锭一千二十枚,电力双幅平织机十六台,出品商标为天马牌,平均每日每机可出呢十八码。
五三工厂毛织部盖成立于民国二十年,为反日会基金所创办,厂址宽阔,惜乎自成立以来,迄未开工。当张学铭任天津市长时,曾有一度开工酝酿,但成泡影。近已改隶中央党部接办,惟迄未见动静。
(5)其他
至于山西、山东、西康皆于此期有毛织厂之设立,但因其出品或重针铁品或重毡毯或毛线,其内容不详,兹不述及。
湖北毡呢厂及甘肃织呢总局亦在此期间有复活之运动。湖北毡呢厂自武昌起义停工以来,至欧战期间,毛织品价格腾贵,当时湖北督办王占元各方募集资金三十万元,计划恢复该业,未能果行。民国十九年吴熙元亦有恢复该厂之意见,现在该厂仍存有纺纱机四部、织呢机十八台、及其他洗染整理等机器。甘肃织呢总局自民国四年停工以来,直至九年,各方筹议续办,惟民办商办官办,争持甚力,卒由该省绅商设立筹办处,推定十一人为筹备员,呈请实业厅批准,议定由公司招集资本二十万元,向实业厅租用,并订立种种条件,织呢局乃改名为甘肃织呢股份有限公司,续行开办,自此官督商办改为商办。然该厂最近之详情况如何,不详。
(6)外商在华之机织呢
外商在华之呢绒业,亦不得不略一述及,满蒙毛织株式会社为中国最大之毛织工厂。满蒙毛织株式会社名义为中日合办,实则完全为日商。总厂设辽宁,成立于民国七年十二月,原定资本为日金一千万元,专以中国之羊毛及驼呢制造毛呢绒线。至民国十三年辽宁总厂失慎,乃减资本为日金三百万元,收足一百九十五万元,民国十四年重行开立,计划每年出呢四十五万码、毛线十万磅。所出粗呢多于中国作军队被服之用。该厂有线锭七千二百枚,织呢机一百六十架,为中国各厂之冠,然外商在华设厂之举,恐将相继而起。
海京毛织厂(ElbrockInc.)在英租界达文波路,为中美合办性质,该厂初成立于民国十二年,当时仅供纱纺地毯毛线,至民国十五年,添设毛织部。现时该厂资本五十万元,悉向美商海京洋行贷借而来,年息六厘。资五分之二为固定资本,余为流动资本,除原毛及成品全套整理机械外,有力织机六十架,三百四十锭纺车六架,共计线从二千四十枚,出品毛呢床毯等。
第一节 华北工业改进社毛呢部训练班
(一)历史 上两章所述之机织与毛织毛呢工厂,皆以营利为目的,以城市为发展区域,手织呢之被有意义的有组织的提倡与研究,并有被引渡为农村副业之企图,则始自北平华北工业改进社之成立。
该社成立于民国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主动者则为英人戴乐仁。戴为中国基督教协进会委员之一,曾任燕京大学经济教授,现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主张中国应举办“乡村工业”。自民国二十年以来,既研究“农村工业”举办之方案,戴以为华北关于羊毛业有发展之可能性,乃于二十年夏去欧,视察英国、法国、瑞士及挪威及瑞典等国之乡村手织毛工业。二十一年夏返华,遂决定在中国试办手织羊毛业。该年六月,基督教协进会为此捐国币三十元,并委托华北工程学校(North China School of Engineering Practice)校长丁荫(Dean)担任对于毛织的方法与设备,作初步的试验,务求与乡村适合为目的,丁荫对于当时的试验,有如下的一段报告:
“本报告是十一月份(一九三二年)作成的,距试验起始期不满六个月。当初没有人知道什么方法是最好的?什么设备是最适当的?不过人人以为必须是最简单的,使乡村的铁铺可以仿造为合格。本校工程股职员对于手工方法也不是内行,他们和徒弟们一样,多是要学的。照中国原有的方法,其出货是粗劣的,但我们必须从这些方法起始,然后逐步的改良。因此我们虽有近世式的试验室,也不应制造新式的设备。我们应该预备粗简的设备,使得乡村可以仿制。”
这时所做的工具有手梳毛板、手力梳毛机,又模仿威尔斯(Wales)的机器造成了一种手纺线机。同时,就是二十一年十月一日,招收了第一班十五个学生练习毛织,于此毛织部训练班便算成立了,由丁荫指导,与华北工程学校合作。所以在事实上,华北工业改进社之产生,尚后于该班成立一个多月。
(二)宗旨 该社成立之宗旨及其理论之基础如下:
本社的成立,实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因为我国目下有几种思想,在社会里已逐渐发展其势力,这些实是促成本社的主因:(1)乡村问题已逐渐惹人注意,特别是介绍工业与乡村的建设;(2)当社会与经济有根本变迁的时候,教育的目标应与人民的需要相符;(3)一般经济学者以为远东工业革命开始时,工业的地方化问题,应占一个重要位置,并且近来技术的进步可以促成此事的实现;(4)乡村工业如果有适当的组织(如合作社等),对于国家的建设,将有重要的贡献。
华北的乡村有两种特点:(1)农庄亩数是小的,(2)农业的耕种期间是短的。没有副业的乡村,其空闲时间,每年便占五个月以上,此外再加上气候寒冷,雨量缺乏,使得乡民不能专靠农业以谋生,上列几种事实是本社提倡乡村工业的主因。虽现实乡间尚无完善的工业的组织,但工业已逐渐萌芽。况乡村的人口密度,于发展工业亦是有利的,取肥饶的平原,往往在市集的直径二十五里内者有人口三万,足见人口集中的趋势。
为促进一个区域的近代化起见,研究是很重要的。不但天然富源与物产,要有充分的研究,即关于乡村最适当的设备,亦须特别注意。本社的原则,是以乡村实际情形为标准,然后逐渐介绍改良的办法。起先只用最粗简的新设备,俟技术、资本、合作运动、销路渐有成绩以后,再逐渐介绍较好的设备。企图技术的进步,我们必须借重工程师的研究,及训练的设立。关于这两点,目下已有相当的布置,至于训练一层,教育的意见,以为对于学生,不可专尚片面技术教育,乃必须灌输一种新精神、新见解,并提倡介绍精神及美术观念,方能养成健全的人格。
不特如此,乡村工业必须是一种有组织的运动,一面保护家庭劳动者,使不致受剥削之苦,一面保护小规模的工业,使不致因与外界膈膜而缺乏进步。欧洲有许多合作社,可以做我们的模范,特别是关于手工业及农业的,即日本的经验,我们亦可取法。本社的目标是要把各地的生产者组织起来,成合作联合会,以便解决信用购买(将来或拟推广到原动力)商情、花样等问题。
乡村工业的优点甚多,先就经济方面讨论:(1)工业与农业可以发生连续的关系,因此增加农民的进款。如果工业发达之后,以前整年的进款,现在于六七个月内就能赚出来,人民的购买力因此可以提高;(2)有几种职业可以特别提倡,藉此改进农民的生活程度;(3)农业工人的工资及收入可以增加。次以社会方面言,提倡乡村工业,既不破坏我国社会习惯,并可灌输民治的精神,因团体组织、团体活动,多是改进社会生活的正路。再以国家的立场而论,乡村工业的提倡,即在政治未完全上轨道时亦可尝试;或更因人民的经济与社会地位的改善,可以默化潜移土匪或共产的骚乱;同时可以增加合作的经验,为地方自治树立一种基础,于将来实行民治应有帮助。本社既具上列的目的希望凡与本社表同情者协力同心,共策进行,以便这种运动在社会上逐渐增加其势力。
总之,该社是以从事研究调查训练专门人才,以及协助合作事业,谋改良华北小规模农村工业,增进民生福利为宗旨。毛织业是可能的华北小规模“农村工业”之一,毛织部训练班不过是为招收华北各地社会机关,或教育机关派送之学生,授以纯手工式之毛织方法,俾学成后归乡应用,促进农村毛织工业的一个机关,一个将来的机关,也就是根据该社整个的宗旨与理论而表现的一种工作。
但有一点不得不注意的,是华北工业改进社之宗旨理论以及实施的方式,实际上就是,至少也有一部分是戴乐仁对中国乡村工业主张之具体表现,关于他的整个对中国农村经济的思想,则须另文论之。
(三)组织 该社认为欲达到整个目的,非联合各方面人才,共同努力不可。例如教育家、经济学者、科学家、工程师及美术等,是以在开成立会时,由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及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召集于北平,同时出席的人有翁文灏、周贻春、何廉、陈其田、丁荫、乔辅三、亨特牧师、威尔逊、嘉尔逊,共十二人。在职员方面,聘请张伯苓为社长,司徒雷登及翁文灏为副社长,蔡一谔及亨特为名誉会计,陈达为名誉秘书,戴乐仁为执行干事。在委员会方面,则聘请张伯苓、司徒雷登、翁文灏、蔡一谔、亨特、陈达、戴乐仁、陈其田、何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张伯苓、周贻春、金叔初为财务委员会委员,丁荫为纺织业委员会主席,翁文灏为矿业委员会主席,何廉为研究与工业组织委员会主席。
于此华北工业改进社得正式成立并规定社员“分普通、永久及赞助三种,凡赞成本社宗旨之个人或团体,经社员五人之介绍执行委员会通过者,得为本社社员”。一切事务之进行则由执行干事戴乐仁及助理干事卢广绵负责,戴现在天津南开大学,每日社内事务,则由助理干事,在北平该社之社址办理。
卢广绵。图片来源:《卢广绵——西北工合的舵手》,公众号“长乐塬”。
这样毛织部训练班才名正言顺的归为华北工业改进社工作之一部。起初是丁荫指导毛织,李连山为技师,同时与华北工程学校在事务及工作人员上,皆互相不分。不久,李连山负完全指导该班之责,工业改进社之办公室亦单独成立,及至民国二十二年六月该班与华北工程学校乃完全分开,丁荫亦不负指导之责,在毛织机械上亦停止试验。
该社之工作可分为三种,一为由已有的研究机关分别担任,如地质调查所之研究矿物,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之研究高阳纺织,燕京大学之研究制革事业等,而该社则负有连贯之职务;一为由该社筹款自办的工业,毛织业即为其中之一,尚有山西炼铁工厂一种;一为地方工业的组织,如领导河北深泽县农民组织贩卖棉花事宜。
(四)经费 华北工业改进社之经费来源,则为社员社费。社费分:(一)普通个人社员年纳费十元,普通团体社员年纳费五十元;(二)永久个人社员一次纳费一百元,永久团体社员一次纳费五百元;(三)个人赞助会员一次捐纳一千元,团体赞助社员一次捐纳一万元。现在社员有燕京大学、南开大学、齐鲁大学、大陆银行、金城银行、中央银行等,共收社费二万二千元,划七千元为毛织业之用,此七千元至今所余甚少,仅能维持至二十三年八月。
毛织部训练班现有提花机一架,购自恒兴织染工厂,半新,价三十七元;平面铁轮织机三架,每架三十五元;宽面木机一架,价五十馀元;手摇纺棉机一架,线绽八十四枚,购自定县,价六十元。横机两价,亦购自信成铁工厂,一价八十四元,一价四十八元;织袜机一架,亦购自信成铁工厂;小木机一架,专为试验之用;此外则有梳毛机一架,蒸汽炉一铜染锅一,及手梳板、手纺车、整经等用具。
(五)训练方法 该班成立之初,由丁荫暂负指导之责,未两月遂聘请李连山由毛织部主任,负训练学生完全责任。李为燕京大学毕业生,在英国立支大学(Leeds University)学习纺织业二年,回国后即在通县试验毛纺,民国二十二年初拟与华北工业改进社合作,乃将其德制纺机,运至北平,自组力资毛业社,专纺毛线,与华北工业改进社合作。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李与该社脱离关系,于是两社之合作亦因之终止,李既离厂,指导训练之责,则由该班毕业生刘耀负责,刘为山西铭义高级中学毕业生。
该社教法注重实习,无理论之讲述,有毛纺浅说讲义一种。训练期限以三个月,遇必要时得展期,顺序实习以下各科:(一)选毛及洗毛;(二)梳毛(手梳机梳);(三)纺线织布;(四)按装织机;(五)漂;(六)整理。最近又添设针织,即织袜织衣。
所招收之学生,不限资格,不限年龄,概须于教育机关或社会机关报送,毕业后返回该机关服务,由该机关负责提倡乡村工业,凡无相当机关保送,且入训练班之目的,不在推进乡村工业者,概不收留,入班学生,均须预交宿费及膳费三十元,计每月宿费四元,膳费六元。
(六)训练学生之分析 该班自民国二十一年十月成立起至二十二年底止,前后共训练四班,学生共七十九人,男生六十五,女生十四,派送机关共四十二,内:
(一)教会十三,共派送学生二十一,男生十五,女生六;
(二)教会学校及其所属机关共十二,共派送学生十八,男生十五,女生三;
(三)非教会学校六,共派送学生二十,男生十六,女生四;
(四)其他各机关共十一,共派送学生二十,男生十九,女生一。
总之,教会机关共二十五,共派送学生三十九人,男生三十,女生九。非教会机关共十七,共派送学生四十一人,内男生三十五,女生五。(在四十一人中北平华北汉民子弟学校一处即派送男女生共十一人。)
以机关所在地言,则在学生方面,属北平者共二十七人,男二十一,女六。属河北者共十四人,男九,女五。属山西者共十一人,男九,女二。属山东者共男生九人。属绥远者共六人,男五,女一。属河南者共男生六人。属陕西者共男生三人。属南京江苏安徽者各男生一人。在机关方面,其地址在北平者共十三,内属教会性质者五,非教会性质者八。在河北者共十,内属教会性质者八,非教会性质者二。在山西者五,皆属教会性质,在山东者共五,属教会性质者一,非教会者四。在河南者三,属教会性质者一,非教会性质者二,在绥远者二,皆属非教会性质。其南京江苏安徽者各一处,皆属非教会性质。
兹将各派送机关名称及其派送学生数目分录如下:
(一)教会十三处
(二)教会学校及其所属机关共十二处
(三)非教会学校共六处
(四)其他共十一处
该社学生已自动组成华北工业改进社乡村工业协助会,以联络感情、交换知识、互助乡村工作为宗旨,且每月出刊会友通信一期,内载报告通信等,至民国二十三年四月,已出第六期。
(七)以该社为中心之各机关 自该班毕业学生返回各该派送机关后,各地皆先后举办毛织事业,截止民国二十二年底,计已办及筹办者有下列各处:
(一)北平已办五处:崇慈中学校职业科,协和医院职业治疗部,贝满中学校职业科,门头村华北工程学校毛织科及聋哑学校;(二)河北已办七处:清河镇社会试验区家庭毛织业训练班,北安河鹫峰毛织厂,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棉毛纺织实验工厂,保定同仁毛织工厂及其他三处;(三)山西已办三处:沁县培艺学校,太谷铭贤学校工科毛织部及汾县崇道神学院毛工厂筹办一处;(四)绥远已办两处,筹办一处;(五)河南已办一处:即汲县香泉师范学校毛织班,筹办一处;(六)安徽一处,即启德学校手工班;(七)陕西已办一处,筹办一处;(八)江苏已办一处。
总计以上八处,已办者共二十一处,筹办者四处。但清河镇社会试验区家庭毛织业训练班及北安河鹫峰毛织厂两处所在地,在政治区域上,虽属河北,然在地域距离上及经济关系上,则实属北平手织毛呢业范围之中,故与北平五处,于后各节分别详论之,今仅将其他各处,就所得到知识,略述余下。
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棉毛纺织试验工厂为该会生计教育中关于农村工艺改进工作之一种,该厂厂长为魏大川。魏山西人,乡村师范学校毕业,教小学约五年,在毛织部训练班毕业后,即返安县。初苦于无工可作,乃研究由河南购来之八十八锭手摇纺棉机,以之纺毛,初时未得结果,少经改良后,每日每两人可出毛线五六斤,然不均匀,仅可供横机用料,用织呢则仍不可。
民国二十二年七月始筹备开办工厂,十月一日开工,当招学徒十人,工作分四组,即棉毛纺纱为一组,织棉毛布为一组,衣袜机织为一组,洗染为一组。每人每组学习一个月共计四个月毕业。学生仅限于受过生计教育者,入厂时带米三斗,以为第一个月之用,第二个月每生得津贴一元,第三个月二元,第四个月三元。毕业后由合作社筹款,于各该村开办小规模之棉毛工厂。但迄今尚未有一工厂开办,是以该厂为一纯训练机关。其棉毛原料,皆为本地所产,以本地所产棉花为原料,用手摇机所纺之线仅能为纬线,经线仍购自市场。现有机械为梳毛机一架,购自北平信成工厂,该厂亦系仿华北工业改进社者而制,弹棉机一架,八十八锭手摇纺线车两架,织袜机四架,横机一架,铁轮平织机三架,窄面织机一架,其馀则为洗染整经等用具。
山西铭贤学校旧址。图片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官网。
山西太谷铭贤学校工科毛织部为该社毕业生李培德指导,成立于民国二十二年八月。毛织部性质为训练人才,开办资本为一千元,由学校常年经费项下支出。出品毛线虽尚称满意,然棉布销路较毛布货尚易。现有织布机两架,购自本城,每架六十元;横机一架,购自北平,价一百元;袜机一架,价十八元,购自北平;锅炉一,购自本城,价五十元;缠线等具一整套,购自本城,价一百元。该校离交城仅三十里,而交城为山西毛革会集中心之一,故羊毛原料之采购毫无困难,每斤秋毛自一角六分至二角二分。该县妇女素善纺织,惟近年以来,一般妇女完全歇业,现在该处纺线妇女得有八十名,每月能纺毛线二百五十斤至三百斤之数,然用以织衣,成绩不佳,雇用工人四名,每月工资十元,学徒五名,由厂给食用,无工资,每日工作九小时。
山西汾阳崇道女子神学院毛工厂,工作指导员为孙俊英女士。该厂性质为训练人才,开办于民国二十一年春季,开办资本八百元由学校经费中拨用,有织机五架,纺车三十五架。皆由本地织造。羊毛亦皆本地产,该校工科女生共四十六名。
山西沁县培艺学校于民国二十年春季即设有纺织事业,其最初试办人为Senger女士。现在主任为王仙洲。此业之性质,为训练人才,半工半读。出品有毛线毛呢毛毯,销售于本省河南及河北定货最多现有织布机两架,皆购自本县,每架三十元,织毯机一架,购自本地,价二十元,手纺车二架,每架二元,购自本地。梳毛板六付,自做每件一元。织袜机两架,购自太原,每架四十元,其馀则为洗染整经等全套用具,羊毛则为本县产,现有女生二十人,男生十人。
山西沁州友爱会所派送之赵鸿文,于民国二十二年五月毕业后,即返本地工作,筹办家庭工业,其进行结果如下:(一)石盘村内有五家,备有手梳毛板两件,彼此合用。所纺的线织的布,打得袜子和衣服虽不精良,但堪自用;(二)鱼头村有三家,情形与石盘村略同;(三)东良村及蒲池村各去一人去沁县工厂内实习;(四)山曲村及故城镇各有一家,然家皆甚穷,无力购买梳毛板。以上各村各家是提倡起来的,但是工作时停,总不能有若何进步,原因乃为经济困难无力购买织布机、羊毛、颜料等。
保定同仁毛织厂完全为同仁中学学生练习而设,现任指导员为马泽长,马于二十二年八月返该校成立工厂。资本五百元,由学校经费内拨用。仅有针织课程,无毛呢织工,备二十四寸宽横机一架,专为织羊毛衣裤、围巾、手套等,价九十元,一百八十针织袜机一架,价六十五元,皆购自北平信成厚记。所用羊毛系自工业改进购来,所出成品无光泽,无弹力,染色尤不鲜明,视之不似毛织物,反似棉织。该厂原拟用学生制造成品,但初以购来原料过多,恐无成品出售,乃雇工人二,女工三十六,每日工资以件计。每人每日可得两角五分上下。但工人皆贪求物量而轻质,是以出品优劣不一。学生入厂工作后,又多迟到早退,其感最大困难者则为染色。颜料配好后,结果常与应得彩色相反。
河南汲县香泉师范学校试验毛织班成立于民国二十三年春,负责指导即为北平受训练之四人:王廪、郭守善、申芝秀及崔得瑞。该厂现在为完全试验性质,以备将来提倡乡村工业。资本无定,临时酌定,但颇感经济困难,现在只有针织机械一架,即横机一架购自北平,价八十四元,手梳板两付,及其他整经工具一套。尚无出品亦无工人,皆由该四人担负。
安徽宿州福音堂启德女校,民国二十二年九月间,王百镕在毛织部训练班毕业返该校成立手工班,该校长赫女士及教员谢女士为手工班经理。该科之设立,即在训练织毛人才,开办资本为二百元。现有手纺车八架,自本地制造,每架五角,梳毛板五付,自做三付,购来二付,每付自做者价合一元五角,购买者合二元五角五分。其他则为相当整经器具。无织机,仅出毛线,作练习手工之用,无正式销售。工人即为该校女生,共十馀人,每星期一、二、四、五,各日练习一二小时。该校对毛织不甚注意,且五又担任平民教育及农场推广工作,无暇顾及此事。
毛织部班练班自李连山辞职以后,亦未聘主任,未正式招生,现由该班毕业生刘耀担任指导工作,学生仅一二人。故自民国二十三年以来,工作实陷入无形停顿中。然即如此,经费仅能维持三月,即维持支至二十三年七八月。是以华北工业改进社最近工作计划即向罗氏基金委员接洽捐款,如该项捐款得到,则该社拟聘请一技术人才,专员研究改良自定县购来之八十八锭手摇纺机,以求不独能适于纺棉线且能纺毛线,同时视察以该社为中心之各处毛织事业,以解答技术上之问题。
第一节 结论
中国有近代意义的毛呢业,起始于机织毛呢工厂之设立。此种工厂之产生是外铄而不是内发的。在光绪二年的时候,左宗棠以远大之眼光、深沉之意志,为抵制“黄婆卉服”,为中华民族求生产,创立了甘肃呢绒织总局,机织毛呢工厂于此而发始,不独为中国新工业之开端,亦且为棉、毛机织业之鼻祖。至今五十八年中,除该厂工学院机织系及外商二厂外,先后官办、官商合办、商办之工厂共十六。
内北平及上海各先后成立三厂,天津、辽宁、哈尔滨各先后成立两处,武昌、芝罘、吉林、西康各成立一处。然多经营不善,或因人才资本互缺、或因社会不宁,现今仅存商办机织毛呢工厂计有六处:在上海有章华、达隆、六合三处,共计资本约一百万元,织机七十五架、线锭若干枚。北平有军政部北平制呢厂及开源呢绒地毯工厂,共计资本约二百万五千元,织机五十八架,线锭四千八百八十枚。天津有任立公司毛织部一处,该部有资本二十万元,织机十六架,线锭一千二十枚。以上三处工厂,共计资本约二百二十万元,织机一百三十三架、线锭枚。然上海六合工厂仍在试验期间,虽用电力但主张用手织。
手织毛呢业应以北平及绥远为中心。然北平手织之历史,已有二十三年,绥远第一个工厂福绥之成立为民国九年,是绥远已有十五年之历史。然瑞士牧士在该省之传授毛织技能,则实早于民国九年。
自民国二十一年华北工业改进社以手织毛呢业为提倡农村副业而号召以来,手织毛呢业之地位骤增,至今该业之种子已散布了八省三市:河北、山西、绥远、河南、安徽、陕西、江苏及北平、天津、上海。总计以营业为目的之工厂现有十三,已成立之提倡农村副业及以教授职业技能为目的之训练及实验机关共约三十二。除三、四个工厂及工学院机织系外、及甘肃毛呢业不明外,其余各厂各机关、无不直接间接受教会之影响,或为其所主办、或为教会机关所主办,或为其人所主办。今将北平手织毛呢业之现况列下:
(一)种类与性质:北平之手织毛呢业可分两种,一为以营业为目的之工厂,一为以提倡农村副业或教授职业技能为目的之训练或试验机关,两者之不同有六:
(1)前者之终目的为求得个人之最大利润、因而有无代价的血汗被压榨了,是以学徒制成了最大的特征。后者之最终目的为是手工毛呢业成为农民副业以增进其生活程度,无压榨与被压榨意义之存在。
(2)前者之设备是营业式的,后者之设备是标本式的、试验式的。
(3)前者之发展区域为城市,是城市手工业,将来的最后发展是机械化。后者之将来的发展区域是农村,是农村手工业。
(4)前者的工作人员是就向机械,后者是机械就向工作人员及工作家庭。
(5)前者的组织原则基于营业、后者的组织原则基于合作。
(6)前者之工作范围、仅包括呢织的工作、不包括纺线。后者的工作范围包括了毛呢工业之整个的手绪,自原毛之购买至毛呢之修成。
属于前者有长兴织染工厂、恒兴织染工厂及宜有织呢厂。属于后者有华北工业改进社、毛织部训练班、鹫峰毛织厂、崇慈女中职业科、协和医院职业治疗部、贝满女中职业科、聋哑学校毛织科、及华北工程学校毛织科、家庭毛织业训练班、鹫峰毛织厂及华北工程学校毛织科为已入乡村本提倡副业之目的而工作的三处。属于两者之间的为工学院机织系。
(二)发展之历史与途径:民国元年工学院机织系成立、经营纯手工毛呢,民国八年因纯手工呢失败,停织呢改制地毯。民国十四年长兴织染工厂成立织棉部,民国二十年十一月长兴出品毛呢。民国二十一年二月恒兴织染工厂成立、七月协和医院职业治疗部成立、十月华北工业改进社毛织部训练班成立,宜有织呢厂成立、十二月恒兴出品毛呢、清河试验区家庭毛织训练班成立,民国二十二年二月华北工程学校毛织科在门头村成立、三月鹫峰毛织厂成立、崇慈女中职业科成立。总之,手织毛呢业之兴起是近两年的事情。
发展途径:开源是北平第一个用手工毛呢到市场去求售的工厂,它所走的路线,是否暗示了中国整个的手工毛呢业将来命运必然性?这引起了我们最大的兴趣。
它所走的路线是如此的:第一是手纺线手织呢及机器修成时代:这时自购原毛,由选毛而纺线而织成各工作程序全是手工的。正如今日的华北工程学院毛织部及以其为中心的各机关所做的一样,但修成工作比这些机关还进一步,就是用机器。虽然有毛织专门人才,但一年的成绩只有失败,因为手工线太粗略了,当时出品直存至今日。因此不得不更换毛线,乃购用英国机纺线。于此机纺线、毛织呢,机器修成便构成了第二时代。此时虽有微小赚的利,但仍不足以赔偿前失,且机线成本之重,以及线内之掺杂复制毛、使购买梳毛洗毛纺线及织呢的机器、现在已经完全的机械化了。这是现在的第三时代。但现在毛呢之织造仍是极小量的,因为在织地毯及床毯羊毛中,选出最优的羊毛时,才纺线织呢。
长兴、恒兴及宜有的开端,就是走开源的第二时代路线,用机纺线、手织呢,但对于修成工作,自己还没有机械用,所以长兴及恒兴的有请开源代办之举,宜有现在已装置电力,但其织机仍为手机,不过设有安置动力的设备而已。但是,无疑的,这三厂最低的希望,是发展大开源第二时代的极点,就是用机线、手织呢、机械修成。
开源、长兴及恒兴,出织呢外,仍同时出品其他棉毛制品,我们认为这样有更大的伸缩性、平衡性,不致因毛呢业失败,而工厂整个倒闭。
家庭毛织业训练班、华北工程学校及鹫峰毛织厂是在乡村工作的三个机关,他们的开端工作就是开源的第一时代路线,但在毛呢修成工作上,它们还是用人力,还没有赶上这一时代。不久的工夫,他们又走上了开源的第二时代,但修成工作仍是手工的,同时看到毛呢之不能销售,不得不购线织棉,于此,便与长兴、恒兴两厂同路而行了。但在修成上,虽然全用手工仍不及该两厂精妙。并且华北工程学校毛织科已早停止毛织,今后只织棉布,鹫峰毛织厂亦拟不再织毛。那么,家庭毛织业训练班是否继续织毛,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鹫峰毛织厂拟自购棉花,用本地女工纺线,但棉花于今春(二十三年)每斤五角,棉线每斤四角五分,因此,不得不停止原有计划。
(三)资本与组织:各手织业工厂之设立,皆由亲朋三四人合组而成,开办资本皆约一万元。用于洗染织等工具者约七百元;在组织上,实为主匠制、商人雇主制与工厂制三种组织间之各种过渡制。北平之织布厂盖皆如此。
此种组织之好处为:(1)手织机织业与力机织业不同,所需之资本甚微,故各厂皆不过一万元,且手机可以购诸市场,取价甚廉。凡工人能筹款数百元购手机数架、即可开工;(2)此种组织富于伸缩性,织匠可随意解雇、棉毛同织、尤有伸缩性,夏季织棉、冬季织毛,一种销路畅时,即集中力量织造这一种,如此,颇能顺应变幻不测之经济状况。中国内乱频仍,市况尤不稳定,采用工厂制之工业,甚难经营,盖工厂制之工业,所需固定资本甚巨,非市场稳定可恃,难期获利。
清河试验区家庭毛织业训练班、鹫峰毛织厂及工程学校毛织科对于司账、购买皆为一人担负,无跑外的一人,尤为特殊。以华北为中心之各机关之资本最多为四千余元,即家庭毛织业训练班一处。余以四五百元为多。
(四)工作人员之分析:工厂之工作人员、连厂长计内,共一百零五人,最多时约达一百六十四人,少时可至七十六人。一百零五人中,除三厂长一技师外,工资工人四十六,约占全工作人员百分之四十。学徒五十五人,约占全工作人员百分之五十二。
以生产地而言,三个厂长皆为高阳人,技师一人为蠡县人,司账三人,一为任邱人、一为高阳人、一为蠡县人,工头三人,一为高阳人、一为蠡县人、一为三河人。在工资工人四十六人中,之调查了织匠三十九人,除山东德平一人外,余皆为河北及北平人,计高阳九人、宛平六人、三河三人、任丘二人、定兴二人,顺义、北平、通县、昌平、大兴。河间及三河各一人。在学徒五十五人中,只调查了五十人,内任邱十一人、蠡县六人、北平七人。高阳五人、昌平五人、大兴二人,通县二人,余为顺义、定县、三河、新城、密云、新安、平谷、曲阳、良乡各一人。
总之,在全体人员中,调查了九十人,以生产地而言,除山东德平一人外,余皆为河北及北平人:计高阳人十七、任丘人十四、北平人九、宛平人九、蠡县人八、三河人六、昌平人六、通县人三、大兴人三,良乡、三河、定兴、顺义各二人,定县、新城、密云、新安、平谷及曲阳各一人。
高阳、任丘、及蠡县三地相连,此地居民素以织布为业,所以在九十人中,三县人共三十九,且工学院机织系现主任亦为高阳人,无疑地,高阳土布区域人统治了北平以营业为目的之手工毛呢业。
至于以提倡农村副业为目的之各训练各试验机关,除聋哑学校外,皆直接的或间接的为教会所主办。至各毛织指导员,皆为工业改进社毛织部所训练之学生。
以工资言,司账的、跑外的、及工头皆略同,即每月八元、每年按营业赚利之多寡,馈送约百余元,工资的计算法,或以时计、或以件计,或以二者合计。各部工头、厨役及杂务皆以时计。打轴女工资,则以件计,织匠则以件计、及时件合计,其法即定每月工资若干,视工人每月工资多寡,而为之增减。在调查之二十九织匠中,每月工资由三元至三点九九者二人、四元至四点九九元者一人、六元至六点九九元者一人、七元至七点九九元者三人、八元至八点九九元者三人、九元至九点九九元者一人、十一至十一点九九元者三人,十二至十二点九九元者六人。
学徒是没有工资的,其工作重者,于每年终馈以数元。每年假期之长短,视工作多少而定,大约共计十七日,膳宿皆由厂方供给。
其训练及试验之各机关,因为学校性质,工人称为学员,一切待遇皆佳。如家庭毛织业训练班之工头每月工资为十四元、熟练织匠每月九元、学徒于三月后,亦有工资三、四元,其工资以工作之能力为标准,以时计。宿舍与煤火由该班供给,饭食自备,每日工作九小时半,教育一小时。
(五)原料:为试验所用之原毛多由华北工业改进社购买或托仁立公司代购。机纺毛线则全数由倪克及东亚两厂供给。北平力资毛业社为一试验机关,仅能供给小量为试验之用,利中亦将开始试纺毛呢线,颜料则由德孚及礼和两洋行供给。
(六)出品:除宜有织呢厂外,各工厂及各试验与训练机关皆同出棉布与毛呢,及半毛半线呢布,冬季则棉毛并织、夏季则仅织棉。鹫峰毛织厂拟不再织呢,华北工程学校毛织科已决定完全织棉不再织毛,个工厂出品之多寡,以销路优劣而定。
(七)销路:各工厂毛呢之销售尚称畅旺,原因则为(一)厂址即在城内。(二)有跑外的专司兜售。(三)工厂工头与工人之技能较佳及经验较多。至家庭毛织业训练班、鹫峰毛织厂、华北工程学校毛织科三处,出品皆无市场销路,故三厂货物直接存至今日。三厂销路停滞原因之一,则由于缺乏上述工厂所具备至三条件。
(八)织机:有三种,一为平面手拉梭纯木制机、一为平面铁轮机、一为提花机。各营业工厂所用者为平面铁轮机及二三提花机。以华北工业改进社为中心之各机关则用平面铁轮机及一二平面手拉梭纯木制机,此种织机皆由北平木厂购得。平面机价约三十五元,提花机价约七十元。
梳毛板每付约一元五角、或二元,可由华北工程学学校及信成铁工厂赚得,手纺车可由华北工程学校及花市赚得,每架约值二元以下。
第二节 建议
北平手织毛呢业之情形,大旨已如上言。此业方与,果能加以爱护,控制得法,以中国所产羊毛,在中国制成毛呢,普销内地,则中国自享其利。然仍有数点,不得不提出商榷者:
(一)关于手织工厂:
(a)稳定政治
平息内争,政治稳定,然后百业易举。“九一八”事起,北平各厂皆完全停工。未久,内战之声,又盈盈于耳。于此时局变幻中,各工厂不得不缩小其范围,限制投资,扩大组织之伸缩性,不顾工人职位之稳定性。若此,仅能谋其厂之存在。互依为生,否则厂主有亏本倾家之险,工人则失业流离。是以工作时间之延长,工人流动性之大,制度使然环境使然。是岂厂主个人之错误,各乡村试验机关,亦皆感时局不稳之困难。
“九一八”事变后,北平爱国学生涌上街头游行情愿。图片来源:《北平奇缘》,北京日报。
(b)取消学徒制
学徒制应即取消,以免剜肉切肤。学徒雇佣,为各工厂存在之重要条件,亦为其无价而得之劳工,各工厂之学徒皆占工作人员百分之五十以上,担任织布业工作三分之二,即整经工作及修成工作,其余三分之一的工作即织工,为有工资的织匠所担负。且学徒于三年四个月期满之后,工厂对其将来职业,毫不予以有相当保障。吾人认为工厂之童工制,惨无人道,然尚有童工法之制裁,此种工厂,有童工之残酷,而无法律之制裁,是以学徒制亟宜由中央或地方政府,从严取缔,务使学徒在习艺期间得充分学习机会,而给予相当工作之工资,免使学徒有“三年学徒,三年受苦”之叹泣。
(c)缩短工作时间及规定假日。十二、三小时的工作,毫无休息,毫无娱乐,是以织匠只有在机声高大时,唱小曲,偷闲,他们虽然知道“多织布多挣钱,少织布少挣钱,不织布不挣钱”,但“吐血”织匠所给予他们的印象,太使人伤心了。同时,他们又认为“作工的不挣钱,挣钱的不作工”,于是又认为他的命运是注定的了,只有这样工作下去吧:
十二、三小时的工作对于学徒也一律的实施。所以他们有的在黑暗的墙角里打瞌睡,或者是无精打采转动着摇车。他们的面部多半都是呈青白的、隆肿的胖。
旧历年假是一定的,其余的各假全都视工作之忙迫与否而定。两个年岁十三、四的学徒听说中秋节有不放的消息,便一边摇着纺车,一边相对着暗泣!
总之,为工作效率之增加,及工人与学徒之健康起见皆应缩短工作时间,并规定假日。
(二)关于以农村副业为目的之手工毛呢业,因为下列的理由,应即停止提倡以手工毛呢业为农村副业:
(a)用机械的能力以替代人的体力,这是机械化的目的,也是人类进步的表现。纺织机械经过二百余年的改革,使纺织生产方式完全改变了旧有的模样。直到现在机械的构造与运转,还努力求日新月异,以期得到最大的效率。提倡手工是违反了进步的定律:木质手拉梭应当在被淘汰之列,就是脚踏式的铁轮机也不应有存在的余地,况且以人的体力去同机械斗争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如用手梳机每人只能管理织机一台,若用力机每人至少可以管理两台至六台,若用自动换梭织机,每人可以管理十数台。
(b)棉布是人民必需的,工作程序也比毛呢简单,然而高阳、潍县、南通及海门等区域的棉织业,现在只见日趋衰落。开源工厂完全手织呢之失败,长兴恒兴具种种之条件(如利用机线、就近市场与原毛料、熟练工人与学徒、有营业之组织等),方仅能维持工厂之存在,这一切指示了乡村手工毛呢业前途之绝望。
(c)原毛与手纺线,也是手工织呢最大的问题。中国羊毛宜于毛呢线的有寒羊毛。西宁毛虽佳,然中国尚未有能利用该毛之机械,但寒羊毛之物理的与化学的品质之研究、羊毛之分类等,皆非具有专门人才者不能胜任。若家庭毛织业训练班之处理羊毛方法,毫不能将原毛按其功用分清,不能梳匀,不能去净油质,因而染色不均、纺线粗细不齐,此种专门技术问题,绝非简单技术与简单知识与简单工具所能解决者。比如说:毛经手梳机梳完后,其中草屑仍不能去净,及至线纺成之后,此种草屑被综孔所阻,经线因而中断,如此费于接线之时间,往往与织呢时间相等,手纺毛线则更粗细不匀,拉力不齐一,用各种粗细不同、拉力不齐一之线,何能织成完美之毛呢。
(d)毛呢终非必需服料,且现在唯一市场,只限于城市,服用者亦为城市人民,所需亦有定量,农民仍未有服用之习惯,且毛呢价钱比较棉布为贵,更不易提倡。
(e)提倡此业者,皆以利用农闲为号召,但高阳潍县两区域之土布业,不独不为农民之副业,反变为正业。
总之,以华北工业改进社为中心的手工毛呢业是不合标准化和时代化的,工具与技术全是原始的。然为维持现在局面计、为试验计,华北工业改进社应暂止其他各机关一切试验而集中力量在高阳土布区域内,作初步实施试验。我们所以选择高阳的理由是:
(一)棉织与毛织在工作技术及程序上,有许多点是相似的,利用高阳已有的人才、织机及技术,是易见成效的。(二)各手工毛织厂及训练机关,所给予我们的教训是毛呢业应与棉织或其他毛织业相互而行,庶几伸缩性大,不致彻底失败。那末,使棉织与毛织合一,成为农村手工业最后的一条战线。
我们的办法要点是:(一)以合作社原则及组织解决棉织与毛织的金融生产、消费及运销各问题。(二)棉毛同购机线,制造工作,仍由各家庭担负,利用原有脚踏铁轮机,(此种织机仍须有改善之点)及提花机,但整理及洗染工作则由一中心或数中心机关担任,并在可能范围内,引用机械。(三)同时聘请专家,研究华北羊毛之品质及其利用方法。(四)在以上三点皆有相当的把握之后,可再自纺原毛。
高阳织布业已日渐衰败,当然衰败的原因有内在的合外在的。但用新的合理的工业组织与技术,并使毛织业加入战线,高阳的织布业,也许因此而开辟出一条新的出路。
现在工学院机织系代理主任张汉文,用他十几年毛织经验,利用他亲自督促的机纺线,而用手织机所出的毛呢,其成绩之佳,不能说不给予迷信机织的人们一个意外的惊奇。自然在另一方面,这也证明了手织毛呢业之困难。
终日高喊着什么什么的“自然法则”、什么什么的“失败的必然性”,因而自己对社会便毫无建树的企图,只等着这些“自然法则”与“失败的必然性”的自动来临,这是懒汉们的骗人法宝,但终日为“社会服务”,为“人类幸福”而带有伤感彩色的奔波劳碌,毫无理论的基础与指导的人们,最多也只能博得他人一部分的可怜。以伟大的“宗教热忱”,把握着“自然法则”与“必然性”之动向,在血汗中、在斗争中、用优胜的实际的成绩,去扫除一切社会进步的障碍,而奠定了人类幸福之基,这是现时代所需要的英雄。
文字编辑:钟玥、孙铭阳、雷培、孟祥婕、郅宇轩
推送编辑:侯安琪、周芯宇
审核:凌鹏
文字节选自燕京大学学士毕业论文《北平手織毛呢業之研究》,1934,注释与参考文献从略。
往期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社会学系官网“系庆·先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