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事”随想录之八: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
俄乌战争已经开打100多天了。
对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人,100多天不过是100多个周而复始的日子。但对战场上以命相搏的战士来说,却是由无数个惊心动魄、希望和失望组成的。
对双方自开战以来的胜负趋势,我画了两个曲线图。
乌克兰的角获胜趋势是这样的:
俄罗斯的获胜趋势是这样的:
无论具体战况中的攻守之势如何、得失如何,这两条曲线都在按照既有轨迹运行,最终结果必然是乌胜俄败。
我每写一篇俄乌战事,都会有百八十号读者“取关”我的号,究其心理,无非是见不得乌克兰的好。
他们似乎不明白,乌克兰的好是乌克兰人民英勇抵抗侵略、用鲜血换来的,而不是我的文章写出来的。
乌克兰不会因为我希望他们获胜而获胜,正如俄罗斯不会因为俄粉普粉希望它获胜而获胜一样。
如果说有人对我认为乌克兰必胜感到愤怒的话,我则对有人竟然会认为俄罗斯必胜而感到困惑。
不仅无数无知之徒认为俄罗斯会赢,甚至许多有知识、有理性的人也认为乌克兰会败。
下面的截图就是一位这样的朋友在后台对我的发问:
哪里看得出乌克兰会赢?
他认为,美西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只是象征性的,不是真心的,力度也不大。
我的理由是:文明世界不会允许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获胜,那将颠覆二战以后世界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理性竞争的秩序,重新回到“力大为王”的丛林时代。
一西方的援助
如果没有西方国家的援助,俄罗斯1小时28分钟拿下乌克兰还真不是吹牛,至少乌克兰挺不过3天。
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并非自今年始。早在2014年顿巴斯事变之后,美西国家就开始实施援助计划,尤其是美、英、加,他们已经为2022年2月24日这一天准备了至少5年。
具体方法主要是援助常规防守武器,培训武器使用方法,培养军官的现代战争理论,训练出数万名掌握美西战术战法的士官。
战争暴发后,美西国家的武器援助并不是一下子就全部到位,而是像老头撒尿一般滴滴溚溚,就拿美国援助海马斯远程多管火箭炮来说,其过程可谓一波数折,令人感觉似乎舍不得。
事实上,他们不是舍不得,当然更不是某地媒体所善意造谣的那样,尽量延长战争以拖死俄罗斯。
真实原因是,美西国家援助的尺度是不让乌克兰被打败,只保证乌克兰拥有比俄罗斯实际使用的武器先进那么一点点。
低于这个标准,乌军可能会溃败;如果乌方武器对俄有压倒性优势,又可能在将俄军赶出乌境后报复性反攻,从而导致战争扩大化。
如果界定这个标准?美西的决策习惯是由专业人员提供精确的评估报告,而不是由领导拍脑门。
提供数据精确的评估报告是需要时间的,不像某些地方只需统计局在电脑上改改数字就行的。
在保持有限优势的情况下,若俄军不升级武器级别,美西也不会升级,当俄军拿出新家伙后,他们就重新测算。
这就是为什么乌方的宣传中的战斗要比实际的战场更艰难的原因,目的是索取更多、更好的武器。
反之,俄方为了面子等原因,宣传的成绩要明显超过真实的水平。
一方高调、一方低调,即便是打个平手,看起来就显得俄方占据明显的优势。
二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
开战以来国际社会最诡异之处,就是北约内部美英和德法等国的态度对比。
在某地人的眼里,英国历来是美国的小弟,一切行动听美国的指挥。不管最初说这话的人目的是什么,他自己肯定是不会当真的;而相信这种说法的人,除了傻,没有别的解释。
因为英国原本是美国的母国,美国文化不过是大英帝国文化的衍生物。
盎格鲁-撒克逊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最大的特点是包容、敏锐。作为岛屿国家,其利益来源靠的是商业;而商业,需要的是和平互通的环境和敏锐的感觉。
第二次世界大战暴发前夕,张伯伦和丘吉尔分别象征着和平与对抗,其实这正是其海洋文明的一体两面。
张伯伦代表的是希望用和平维护商业;丘吉尔代表的则是是敏锐的判断力,他准确地判断出当时靠绥靖已经无法挽救和平。
当2014年克里米亚、顿巴斯事变后,英国就已经明白俄乌战争不可避免,所以英国对乌的战前援助实际是最充分的,这也是乌方能够抵挡住俄方第一波攻势的主要原因。
2022年开战至今,英国也是态度支持乌克兰态度最坚决、最稳定的。有人将此归功于约翰逊,其实,换个首相同样如此。
当初英国脱欧时,很多人无法理解——包括我——今天我们才看到英国脱欧的好处,否则英国的对乌援助会有很多束缚。
我们一般人对美欧事务的判断之所以会常态化错误,一方面是对其历史了解不深、对其价值观理解不透,另一方面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代入到对方的思维之中。
英国人明明是基于自己的文明特点和思维模式在做事,有人却偏要把它说成是美国的跟班小弟,难怪人家要专门对这些人声明他们的决策是基于英国的独立立场。
相对于英美的海洋文明,德法两国则是典型的大陆文明。如果也概括出两个特点的话,以德法为代表的大陆文明可以总结为僵化和爱面子。
如果说德国倾向于僵化,那爱面子则是法国人的标配。当初的戴高乐之所以一直不招丘吉尔的喜欢,就是他高高的鼻梁所代表的以傲慢为表现的爱面子特点。
戴高乐以一名校级军官的身份在英国成立并不算合法的流亡政府,美英带他一起玩就已经给足面子了,可他却因为底气不足而过于敏感,稍有怠慢就认为别人看不起他。
可能这一点是人类所共有的毛病:自卑的人更讲究尊严,越是地位不高越是要求得到尊重。
有一个小段子或许很能说明法国人的爱面子思想。
话说戴高乐成为法兰西总统后,他早前的一位战友谦恭地问他:总统先生,咱们之间是以“你”相称还是以“您”相称?戴高乐彬彬有礼地回答:随您的便!
俄乌战争以来,如果说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令人无法理解的话,那就是马克龙了。
战前,他巴巴地赶到莫斯科劝说普京免战,希望以一己之力缔造和平从而立下不朽之功。得到普京绝对的保证后,马克龙像当年的张伯伦一样喜滋滋地回国了。
然后战争仍然暴发了。我估计马克龙私下一定有被欺骗、被侮辱、被扇耳光的感觉,但他大陆文明中的僵化病又发作了,依然孜孜不倦地和普京见面、打电话,如同一个被负心女子背叛的浪漫而痴情的法国男人一样,据称通话时间已经超过100个小时,以致于俄罗斯人都觉得不耐烦了,创造出一个成语叫“马克龙的电话”,专门用来指那些烦人的事情。
有人要说了,不对呀,他不是爱面子么?怎么会不计较普京伤了他的面子呢?
人家是总统,爱的不是自己个人的面子,爱的是法国的面子。
俄乌战争,说到底是欧洲大陆的事务,作为欧洲大国,法法兰西理应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但现在美国和英国似乎在唱主角,这让法国情何以堪!
所以他要走不同于美英的路,美英“拱火”,他要当消防员,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俄乌战争。
如果马克龙的和平计划能够成功,那么就可以证明在欧洲大陆的事务上,美英说了不算,法国才起决定的作用。
德国的舒尔茨,总体思路应该和他差不多。但舒尔茨毕竟年龄大一些,吃过的盐比马克龙多得多,所以他现在已经意识到,想解决俄乌战争,还是得走英美这条路。
于是前两天,他一反常态地作了强硬表态,并且全然不顾德国的援助雷声大雨点小的现实,声称德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是最大的。当然——他最后补充说——美国也给了“一些”援助。
看来,当历史的车轮滚进21世纪时,相对于大陆文明,海洋文明的优势是越来越明显了。
写文不足糊口,专卖“古井贡酒”,产地一手货源,要啥系列都有。质价双优,可加微信或致电咨询:18121716807
关注本号,精彩更多
备用号,你懂的
本号好文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