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月8日| 巴以冲突后,以色列拟大批量自印引进劳工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2024-02-08

2023年11月8日 总第330期

本期编辑宋可馨

责任编辑:叶维杰 江文轩




图源:The Wire 网站


The Wire网站11月7日报道,巴以冲突导致以国内建筑工人严重短缺,目前以正与印谈判,计划大量引进印工人填补岗位空缺。数据显示,巴以冲突暴发前,以国内约有11万巴勒斯坦人在以工作,大多数从事建筑行业。目前,以建筑业的运营能力仅为战前的15%。以建筑部门表示,中国工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以工人短缺,但数量有限,因此计划引进5-10万名印建筑工人,以确保建筑行业正常运转。据悉,2023年7月印以签署《劳动力临时就业协议》,允许4.2万名印工人赴以工作,其中3.4万人拟从事建筑业。分析人士称,若印以谈判取得积极成果,印将有更多建筑工人赴以工作,可有效缓解印就业市场压力,并促进印以合作关系。

NEWS

  

图源:路透社


《铸币报》11月7日报道,印总理办公室近期召开跨部门联合会议,拟加速特斯拉(Tesla)进军印市场,旨在推动印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据悉,在印政府推动下,特斯拉最快有望于2024年1月进入印市场。6月在莫迪访美并会晤特斯拉总裁埃隆·马斯克后,印商工部、工业部等部门加快推进“特斯拉赴印”相关事宜。印官员透露,目前印各部委和政府部门已接到上级指示,“尽快解决与特斯拉之间的任何分歧,尽快确定特斯拉在印建厂事宜”。此前,印政府围绕关税、补贴问题与特斯拉龃龉不断——特斯拉一再要求印降低电动车进口关税。对此,印政府以“特斯拉在印建厂”为前提,承诺提供更多直接补贴和生产挂钩激励(PLI)补贴,以补偿加征的关税。

NEWS

  

印总理莫迪。图源:路透社


半岛电视台、路透社11月7日报道,印媒称,印五邦选举在即,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印人党、在野党“势均力敌”。11月中下旬,印米佐拉姆邦、恰蒂斯加尔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特伦甘纳邦将先后举行地方选举,12月3日同时进行选票统计。为攫取选票,印人党、国大党相继采取发放现金补贴、免除农业贷款、提供补贴和保险等措施以攫取选票。民调显示,国大党在拉邦和恰邦占优;而印人党及其盟友米佐拉姆民族阵线(MNF)分别在中央邦、米邦占据优势。分析人士认为,五邦选举的结果将左右印政治格局,而失业率上升、通胀水平高企等问题或影响印人党支持率。

NEWS

  

图源:AFI


据印度国防研究所(IDRW)网站10月27日报道,印官员表示,因缺乏第三方评估调查,印恐难以顺利推进对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东方石油项目(Vostok)的投资计划。“东方石油”为全球最大的绿地油气项目,涵盖52个许可区、13个油田,原油总储量达60亿吨,2030年该项目的目标年产量为1亿吨。据悉,该项目是印俄全面能源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西方对俄制裁影响,大多数国际顾问无法赴俄工作,导致项目进展迟滞。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加剧国际投资合作难度,势必冲击印俄经贸合作。

NEWS

  

“普拉雷”号(Pralay)导弹。图源:《印度时报》


《印度时报》《铸币报》11月7日报道,印军11月7日在印东部奥里萨邦阿卜杜卡拉姆岛(Abdul Kalam)成功试射“普拉雷”(Pralay)短程弹道导弹,拟将其部署在中印、印巴边境地区。这是印军第三次测试该导弹性能。据悉,普拉雷导弹由印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设计研发,专门用于应对中印实控线(LAC)、印巴控制线(LoC)的作战环境。导弹射程350-500公里,有效荷载500-1000公斤。印国防官员表示,普拉雷导弹效能媲美中国的“东风-12”、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能够“完美满足”印军边境防御需求。

NEWS

  

卡尔·斯塔夫M4系统。图源:《铸币报》


印《铸币报》11月7日报道,瑞典国防公司萨博(Saab)价值5亿卢比的国防投资提案10月正式获印政府批准,拟在印哈里亚纳邦建立工厂,生产最新的卡尔·古斯塔夫M4肩扛式火箭系统(Carl-Gustaf M4 system)。这是首家获得印国防项目100%外国直接投资许可的外国企业,也是萨博公司首次在瑞典境外生产火箭类武器。此前,印国防领域最高只批准74%的FDI投资提案。2015年,印政府放宽FDI投资规则,但极少有公司获得印国防领域100%FDI的投资许可。据悉,卡尔·古斯塔夫M4肩扛式火箭功能性强且高效,广泛应用于印武装部队。分析人士表示,印此举标志其“获取更多现代国防技术以增强国防能力”的决心,同时表明印国防工业可有效吸引外国投资。

NEWS

  

纳拉亚纳•穆尔蒂(Narayana Murthy)。图源:Moneycontrol网站


近日,印软件巨头印孚瑟斯有限公司(Infosys)联合创始人、印IT之父纳拉亚纳•穆尔蒂(Narayana Murthy)的“每周70小时工作制”提议在印引发反响强烈。彭博社11月3日《穆尔蒂的每周70小时工作制无益于印经济增长》认为,“70小时工作制”中存在“违反国际劳动标准”“工作效率低”等重大问题无益于增长。本文作者米希尔·夏尔马(Mihir Sharma)彭博社观点专栏作家,系印经济学家、新德里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RF)的高级研究员。

10月26日,穆尔蒂援引日本、德国战后的发展经验,认为印年轻人应延长工作时间,以提高生产力和经济增速。此言论获印诸多业界领袖肯定,但同时引发印年轻群体的强烈不满。穆尔蒂“延长年轻人工作时间”的背后逻辑显而易见——当下是印弥补与中美日等国家巨大发展鸿沟的绝佳时机,因此尤其寄希望于当代年轻人“摆脱懒惰”,以尽早实现国家发展赶超。

实际上,“每周70小时工作制”在本质上便存在巨大缺陷。一是提高生产力“在质不在量”,多项研究表明,超过一定工作时长后,工作时间和收益呈递减关系。此外,数据显示,印城市中15-59岁的男性每周工作时间超60个小时,超过大多数国家。二是“70小时工作制”违反国际劳工标准(ILS)。ILS已逐渐成为先进国家市场准入、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先决条件。因此,“70小时工作制”恐降低印工业的全球市场竞争力,甚至阻碍印“成为全球关键供应链”的愿景。其实,这穆尔蒂的这种主张只不过反映出印“承诺证明”(Commitment Demonstration)的传统企业文化——相对于效率,公司更希望员工能够随时待命。

对印来说,其广大劳工群体早已不堪重负,应采取提高国家创新支出、拉升私营部门的研发份额等措施,高效提升整体效率。印国家转型委员会(NITI Aayog)《2021印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18年印研发总支出(GERD)仅占GDP的0.65%,为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2020-21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下滑至0.64%。此外,2020-21年印私营企业的GERD份额仅为41%,而中美日等国私企所占份额普遍接近80%,导致印企在全球市场普遍缺少竞争优势。

可见,“寄希望于年轻群体,盲目提高工作时长”实际上反映穆尔蒂等印老一辈企业家的无能——既未能改善印教育体系,同时无法为印广大劳动群体提供可适应当今全球竞争市场的工作技能。





承认伪阿邦为“印领土”

11月7日 | 印电信业拟帮助非洲实现电信“去中国化”

,承认伪阿邦为“印领土”

11月6日 | 大选前莫迪再出大招:延期免费粮食供应!


11月5日 | 加拿大“卡利斯坦”领导人发预告威胁袭击印度航班


11月4日 | 美学者:只要“中国威胁”在,印美关系就势必走深


11月3日 | 印媒:不丹国王访印,有意平衡中不、印不关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11月8日| 巴以冲突后,以色列拟大批量自印引进劳工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