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教育20年,我的孩子抑郁想自杀?
2022年1月24日,15岁少年刘学州在三亚自杀。
2021年11月23日,经济学家宋某的12岁儿子在深圳从17楼坠下身亡。
2021年3月5日,美国埃默里大学一名叫张一得的入学新生突然自杀身亡。他的父亲“一得他爹”,是备受“鸡娃圈”推崇的育儿博主。
2021年5月,成都49中16岁学生小林跳楼身亡,“天天想着49中楼,一跃解千愁”,去世当月,他用QQ号转发给朋友的聊天记录中有自我贬低的言论,表现出自我否定、多虑的情况。
……
层出不穷的青少年自杀案例让我们看到,这些祖国的花朵,他们病了。“学习压力大”“寒假作业未完成”“批评”“做错事”,这些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青少年自杀的根本原因是抑郁。
2018年,北医儿童发展中心曾发过一篇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杀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儿童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位死于自杀,还有8位自杀未遂。绝大部分自杀案例,都与抑郁症状或抑郁症有关。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2)》中也指出,中国有自杀意念的儿童青少年比例,2020年比2009年高出6.2个百分点,尤其是女生,高出2009年10.4个百分点。
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约1成,其中重度抑郁率检出率约1.9%-3.3%; 初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3成,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约7.6%-8.6%; 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4成,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约10.9%-12.5%。
就让你学个习,也不用挣钱养家,怎么就抑郁了呢? 明明孩子平时在家好好的,学校老师为啥说他有抑郁和情绪问题了?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脆弱,动不动就抑郁自杀,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孩子不听话对着干的背后,真的只是孩子叛逆吗?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也是在长期以来接受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影响下从积累到爆发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鸡娃教育与青少年抑郁。
前段时间还有个小笑话:
问:4岁孩子英语单词量1500个够不够?
答:在美国肯定是够的,在中国(海淀)肯定是不够的!
鸡娃,是近几年中产阶级家庭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意为:给孩子“打鸡血”。这种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以及课外班、兴趣班;不停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就叫做“鸡娃”。
而追求“认同”过程中长期的精神压力和压抑情绪,会一点点积累并且在到达一定阈值后爆发。
研究发现,慢性压力对大脑造成的伤害,和遭遇重大的创伤是相似的。如果压力荷尔蒙迅速上升,但马上能回落,这就是健康的压力反应。但如果压力一直存在、挥之不去呢?它会缓慢的、但永久地改变杏仁核。这就好像是在大脑中留下了“伤疤”,只需要越来越小的压力,就能触发它一次次的发作。最后,甚至可以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仍然触发抑郁。
那么,孩子抑郁,责任都是那些为了孩子们好的家长吗?
当然不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文章《名校生抑郁:“天之骄子”的价值困境》中曾提出一个观点:处于社会焦虑、压力链条最底端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出问题是全社会合谋的结果。
毋庸置疑的是,“鸡娃”和“青少年抑郁”的出现和社会环境的确息息相关。如果把视角拉大,我们便会发现:中国焦虑症与抑郁症的发病率爆炸式增长这些年,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
当然,“鸡娃”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从结果看,不少被“鸡”的孩子尽管没有达到“顶尖”“精英”的程度,但在成年后都有着相对不错的生活。但是“鸡娃”也要量力而行。
首先,家长“鸡娃”不该盲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会有明显的差异性。报班、竞赛,“别人家孩子”走的路未必能套用,“鸡娃”教育不能忽略孩子们本身的特质而盲目强迫孩子们都去走一条相同的道路。
同样,“鸡娃”也不该过度。让孩子成长在良好的环境之下,在合适的阶段学习适合的内容,超前、超量的学习很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
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能够愿意投身于自己的兴趣领域,并不断去创造和深耕,是这代孩子真正的使命。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灵魂,远比谋计他的前途更重要。
欢迎加入病友群
微信扫码或长按识别
响应病友多年呼吁,大话精神编辑部在半年前搭建了患者交流群和家属交流群,半年来,已经有数千病友入群,每个群每天多达数千条信息分享。
我们非常欣慰能为病友交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同时也欢迎更多病友加入我们的大家庭。请长按二维码扫码入群。青少年心理健康最棘手的9个问题的答案——大话少年
1. Peter M. Lewinsohn et al., “Natural Course of Adolesc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a Community Sample:Predictors of Recurrence in Young Adult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7, no. 10(October 2000): 1584-91.
2.《自驱型成长》作者:[美] 威廉·斯蒂克斯鲁德(William Stixrud) / 奈德·约翰逊(Ned Johnson)
3. 傅小兰, 张侃, 陈雪峰, & 陈祉妍. (2021). 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2019—2020).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 侯金芹,陈祉妍.(2016).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发展轨迹:界定亚群组及其影响因素. 心理学报,48(8),957-968.
5. Melvin, G. A.,et al. (2013). What happens to depressed adolescents? A follow-up study into early adulthood.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51 (1), 298-305.
6. 李海垒,张文新.(2014).青少年的学业压力与抑郁:同伴支持的缓冲作用.中国特殊教育,(10):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