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呈祥 | 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 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精神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艺术教育》
本期关注
和美学精神 仲呈祥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过去我们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但是这次加了“根本制度”,强调这是“根本制度”。“根本制度”就是毋庸置疑的,必须坚持的。然后提到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于繁荣发展文艺,新时期以来的提法是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接着提“古为今用”,这是就历史的纵向而言;再提“洋为中用”,这是就横向的世界范围而言,最后加上“推陈出新”。现在后面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并到一起,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概括——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文艺,行稳致远。
文化自信的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讲得最多。之前讲,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是“三个自”,《红旗文稿》杂志曾发表长篇文章论述过(《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2010年第15、16、17期)。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这个“文化自信”,我领会与“历史自觉”有关。没有历史自觉,不懂得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是无法实现文化自信的。同理,就文艺评论而言,不懂得中国文艺评论的历史和现状,也是无法坚定中国式文艺评论自信的。如何实现“文化自强”?当时,文章提出要靠两个“轮子”,一个“轮子”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文学艺术和审美思维拓展了新的空间。新时代的文化艺术要与科学技术结缘互补,相映生辉,才能自强。后来的实践证明,如果不把人类先进的科技思维与先进的人文思维、美学思维结缘互补,就会走偏方向。单凭科技思维,可能会妨碍人文思维和美学思维的发展,甚至造成艺术表现本体的萎缩,不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建设。所以,要全面辩证,兼容整合,坚持新的科学发展理念,自觉实现科技思维与人文思维、美学思维的结缘互补。这是一个很深刻的哲学课题和现实课题。另一个“轮子”是市场经济。毋庸置疑,市场经济不仅激活了物质生产力,也激活了文艺创作资源和审美想象力,但它对发展文艺同样是一把双刃剑,笼统地把文艺推向市场,一味市场化,势必导致唯经济效益论,有悖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三个“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可以这样说,科技思维只有与人文思维、美学思维结缘互补,才能真正践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学艺术是践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催化剂。离开了文学艺术,包括文艺评论,就很难真正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很难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进而落实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第一”。
下面,我联系当下文艺评论的实际,谈几点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初步体会。
一、要遵循二十大精神,把准文艺评论的方向盘
作为一名文艺评论工作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在哲学思维层面真正领悟二十大精神,践行新的科学发展理念,全面辩证地把握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孕育文艺创作的伟大实践,以此来推动文艺评论持续繁荣发展,保障其行稳致远。
首先,文艺评论既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遵循文艺评论及审美鉴赏的独特规律,又要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精神,坚持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这样才能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其次,要摒弃长期影响我们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好走极端、不左就右的单向思维。比如,宏大叙事与平民叙事都是需要的,理应互补生辉,文艺评论不能用平民叙事去否定宏大叙事;讴歌英雄与为普通人立传都是为时代画像,文艺评论要防止非此即彼;注重青春化表达以满足广大青年观众的审美情趣是需要的,但不能因为一味迁就和顺应青年人的时尚口味而削弱历史的沧桑感和生活的真实性;科学技术为新时代审美开拓了新天地,但不能因为片面强调现代传媒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开掘和美学品位的提升,当然,也不能因为古板固守原来的表达方式而不敢越雷池半步……
国内这几年的创作活动,如建党百年、建国70周年、抗美援朝70周年,这些重大节庆的文艺活动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无疑是正确的、必须坚持的。因此,在一段时间里,我们理直气壮地把宏大叙事摆在文艺评论的重要课题上,这没有错。但是后来我们又逐渐发现,单一的宏大叙事还不能很好地实现审美化、艺术化和增强艺术魅力,所以又补充了平民叙事的视角。这两者本来是互补、和谐、统一的,但是我们的文艺评论却出现了一种情况:用平民的叙事去否定宏大叙事。这种思维方式很不好。
国内有些专家指出,不要用后三十年去否定前三十年,却常常出现这个问题。比如,我们写英雄、写伟人没有错。英雄是时代的坐标,是需要的,后来又写了普通人,写了平凡的小人物,也没有错,因为要以人民为中心,这都是需要的。现代文学评论家、作家邵荃麟先生当年提出的“中间人物论”就已经指出了这个问题。但是现在有的评论出现这种倾向,用写凡人去否定写英雄、写伟人,这是不对的。同理,否定写普通人、为普通人立传,也不对。文艺评论不能搞片面性。
又比如,近几年我国的很多影视作品,包括舞台艺术作品,都喜欢运用一种青春化的表达方式,这是好事。因为我们的文艺要征服青年人,同时也要引领青年人。但是有一些评论却一味强调青春化表达,这就有问题了。为什么?人民是包含着老、中、青的。文艺需要征服青年、引领青年,因为青年是我们的未来,这是对的,但一定要有度。某些作品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就是一味迁就和迎合青年人的口味而削弱了历史的沧桑感和生活的真实性。这是不对的。
再如,我们强调现代传媒技术的应用,却又有人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开掘。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古板地固守原来的表达方式,不敢越雷池半步,这都不对。我认为,要强化为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贡献文艺评论的力量,在方向把握上,重要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文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文艺评论的优秀传统相结合,包括同中国的古典文论和现当代文论相结合,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只有真正把这些落实了,我们文艺评论的方向盘才有望真正把准。
总之,文艺评论要把准方向盘,就要全面把握生活和作品,实事求是,科学分析,兼容整合,辩证地处理好专家评论和大众评论的关系。
二、文艺评论一定要有权威性
文艺评论要有权威性,要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而发声,这是很关键的问题。文艺评论要有权威,就要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文艺理论方法,要自觉地在哲学思维层面学会用全面把握、兼容整合、辩证和谐的新发展理念,去对待文艺现象、文艺作品,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这是文艺评论的根本任务。
文艺评论的权威性从哪里来的?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评论家白烨同志都师从于新文学评论家朱寨先生。朱寨先生评论的权威性是哪里来的?是实践中来的。1977年刘心武发表了短篇小说《班主任》,当时教育界有人要进行批判,是朱寨先生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写了一篇理论文章《从生活出发》,为刘心武的现实主义创作正了名。后来,谌容发表了《人到中年》。当时我和朱寨先生正在撰写《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朱老读罢《人到中年》,中断专著写作,连夜赶写评论《人到中年》的文章。从此,奠定了刘心武、谌容两位作家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像朱老,还有我的老师——著名文艺评论家、电影美学理论家钟惦棐先生等,他们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论都是在实践当中形成的。这种权威性很重要。
我们也要辩证地处理好专家评论和大众评论的关系,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不要只强调专家评论,或者又只强调大众评论。恕我直言,如果把舆情也看成一种大众评论,那么就既要重视舆情,因为里面有民声,有民众的声音,有民众的情绪,但也绝不能当舆情的尾巴;又要遵照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陈云同志说的“要实事求是,科学分析”,这样才会有权威性。
说到这一点,对于当下的评论界,我想谈点个人看法。比如,国家对现实主义的创作提出了要求,要大力扶持;并且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创作要有深度、广度、力度,这都是讲的要直面人生,要揭示矛盾,要勇于有艺术家对生活的独到的思想发现和审美发现;同时,也要有温度,指的是要让人们看见光明,看见未来,增强信心。连贯起来,就是辩证的思维:既直面人生,又开拓未来。
但是,现在评论界有人提出“新时代温暖现实主义”,现实主义能用“温暖”作定语吗?我表示质疑,因为它很容易滑向伪现实主义。只讲一面行吗?他们举的例子是电视剧《人世间》。我请问:《人世间》里面揭示的严酷的社会问题,如知青问题、“文革”问题,包括那位志愿军的退伍军人把爆炸物品捆在身上要自焚的问题等,仅仅用“温暖”能够概括吗?毛泽东同志用的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是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把现实主义提升到精神的层面,强调现实主义不只是一种创作方法,而是作家、艺术家贯注在审美创造全过程当中的一种对时代、对历史、对人民极端负责任的精神。谁都没有用“温暖”给现实主义作定语。文艺评论不能这样乱抽象使用概念。我们的前辈、作家秦兆阳先生,当年提出的是现实主义广阔道路论,讲的是广度、深度。邵荃麟先生说,英雄需要写,反面典型也需要写,他认为作家柳青的《创业史》里写得最好、最活的人物不是英雄,也不是反面人物,而是梁三老汉这个中间人物。因此,他提出了在写英雄引领人民、刻画反面典型警示当今的同时,还要关注人民的大多数,写芸芸众生的中间人物,这讲的都是广度、深度。
再举一个例子,总结年度经验是完全需要的,但有评论把一个年度的创作称为“新主流电影”“新主流电视剧”,作为一种概念的权威性,大家想一想,其经受得住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吗?我表示质疑。须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源远流长,有源才有流,珍视源才能发展流。一个年度就以新旧划分,抽刀断水,了了分明,这能行吗?这个年度是“新主流”,那么此前的《长征》《延安颂》《大决战》是否都成了“旧主流”呢?不能这样啊!
试想,一百年以前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有人认为只有西方传来的科学、民主才是“新文化”,而中华传统文化都为“旧”,才有吴虞站出来说“只手打倒孔家店”。一百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站在新时代来反思,孔家店是打不倒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时,还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要找到民族文化的根,才能有民族的自信、文化的自信。这些经验教训历历在目,怎能忘怀?况且并不是一两篇评论这样,这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此外,是不是科技发展了,就非要树起电影工业美学的大旗?对此,法兰克福学派早就进行过分析。现在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那么多,是不是将来要创建一个农业美学?美学作为人类以审美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事关全局、统领全局的,能够以行业划分吗?这都是评论界的现实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着眼于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外交理念。但是不是意味着文艺评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俄乌冲突激烈的当今,马上就要倡导一种共同体美学?对此,我也表示质疑。鲁迅曾精辟地说过,贾府的焦大是决不会爱林妺妺的。不进行科学思维,注重抽象概念的精准性、科学性,是不行的。理论思维上的失之毫厘,势必导致创作实践的谬以千里。
总之,要重视舆情分析而又不当舆情的尾巴,才能经受得住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文艺评论还要将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直面人生、开拓未来。现实主义不只是一种创作方法,更是作家、艺术家贯注在审美创造全过程当中的一种对时代、对历史、对人民极端负责任的精神。
因此,文艺评论,一是要把准方向盘,二是要增强权威性,这是当前文艺评论能否很好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
三、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孕育中国式文艺创作,也培育中国式文艺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里面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提法非常重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
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既孕育中国式文艺创作,也培育中国式文艺评论。
几天前,我参加了电视剧《大考》的研讨会。大家对《大考》的反映很好。这部作品实际上是写中华民族面临的一场大考,不仅仅是写高考。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孕育的一部剧作,《大考》里人类抗疫的中国故事,表现了中国精神、中国气概、中国风格。
我们要思考,对应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文艺评论面对文艺作品应该作出中国式的评价。最近我有机会看了很多优秀的舞台剧。我认为,舞台艺术工作者确实在很好地学习领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但是与此同时,文坛确实应防止那种用西方理论来裁剪中国人的审美的不良倾向。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不能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这真是语重心长,深刻精辟。我们决不能丢掉了中国式的文艺评论。
所以,我认为,未来的文艺评论要持续繁荣,行稳致远,就务必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END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2年12月刊||微信编辑:Mona|
AM 新媒体矩阵
(点开二维码长按关注)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勇担新时代新征程艺术教育的使命任务
巴图 | 以“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指导中国艺术教育的守正创新徐翔 | 汲取党的百年历史经验智慧 建设一流艺术院校俞锋 | 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为何做”“做什么”“怎么做”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冉常建 | 繁荣发展戏曲事业的历史使命与奋斗目标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