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速览!河南特大暴雨后续报道指南

庖丁解news 2022-03-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传媒茶话会 Author 编辑部


7月16日以来,河南遭遇特大暴雨,并引发洪灾。截至目前,已造成郑州25人死亡7人失联。


河南特大暴雨的后续报道,媒体应该关注哪些话题?有哪些注意事项?


带着这两个问题,7月21日,《传媒茶话会》对话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展江,中国气象报副总编辑李丹,中国应急管理报时政部负责人闫静,自然资源领域某专家及某资深媒体人。


河南暴雨是一场媒体大考


遭遇大暴雨对河南是一场灾难,对媒体而言是一场大考,这不仅考验着媒体的响应速度、新闻敏感,更考验着媒体责任担当。

从7月19日夜间至20日上午,郑州市气象局接连发布了5次暴雨红色预警。河南地方媒体如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客户端大象新闻、猛犸新闻、河南新闻广播、河南教育广播、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等在收到预警后及时响应,跟进报道。

但也有个别媒体前期表现欠佳。

在郑州洪灾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河南某主流媒体在7月20日晚间依然在播放抗日剧,只在电视屏幕下方滚动播放了一条“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自7月20日17日起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信息。

播完抗日剧之后,该媒体继续播出歌舞节目。直到21日0点10分才开始直播灾情。


河南某媒体多个频道也是一片歌舞升平,有的播扑克牌、有的播唱跳节目,留给暴雨相关信息的仅仅是画面下方的一条滚动字幕。

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认为,此次河南郑州的特大暴雨,绝大多数当地媒体都进行了及时的报道,但也有个别媒体出现迟报、响应不及时,主要原因在于暴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且存在“暴雨不会导致灾害”等侥幸心理。

后续报道关注4大话题


1.跟进报道抢险救灾的部署、决策、灾后重建等问题

某资深媒体人讲道,该媒体对暴雨后续报道将侧重两方面:

 

一方面,重点关注抢险救灾,特别是各级政府部门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的部署、举措等。

 

另一方面,重点反映本地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受灾群众救助、卫生防疫部门防止“大灾后出现大疫”的工作和防止因灾返贫方面的内容等,都会加大报道量。


2.对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教育、“海绵城市”建设问题的反思

灾害发生后,反思应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疏漏,总结教训,有利于改进工作,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顾勇华认为,此次河南洪灾,反映出三点问题:

一是地方在应对突发灾害时,应急能力不强,应急预案不够科学;

二是平时缺少防灾知识、教育,也缺乏灾害演练;

三是郑州洪灾反映了“海绵城市”建设中设计方案、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

如何提升突发灾害应对能力?如何有效开展减灾防灾教育?如何增强“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性。这些问题值得媒体追问,跟踪报道。

3.关注次生灾害和因灾返贫

此次河南暴雨,由于降水持续时间比较长,且强降水发生的区域比较集中,导致地质灾害风险明显增高,中小河流、水库水位迅速上涨,另外还造成了大范围城市内涝、农田积涝。

自然资源领域某专家告诉《传媒茶话会》,暴雨还可能会在山区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在暴雨后续报道中,建议媒体紧密监测雨情水情灾情,关注应急值守和群众转移避险。

中国应急管理报时政部负责人闫静给出了相同的看法,她认为,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次生灾害具有滞后性,地方目前忙于救援救灾,很容易因想不到、防不到,而忽视了因雨情水情引发的新风险。

此外,河南暴雨影响范围巨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也明确“防止因灾返贫和‘大灾之后有大疫’”,媒体也应该关注这一话题。

4.加强安全知识的传播力度

闫静认为,媒体要特别呼吁全社会重视预警信息的发布与应用,扭转把预警不当回事、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等错误认识,政府的公共安全管理更应紧跟预警,采取针对性配套措施。


闫静以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为例告诉《传媒茶话会》,这场暴雨之后,北京从上到下对于防汛工作高度重视,对公众的宣传也在持续加力,公众对预警信息的接受度、执行力都在增强,尽可能减少外出、远离山区和易涝点等,政府采取的防范措施也非常有力,从而在遇到强对流、强降雨天气时能有效减少人员伤亡等损失。


后续报道5大注意事项


1.媒体需同相关部门做好联动

如何开展好此次河南暴雨洪灾后续报道?中国气象报副总编辑李丹从科学报道气象问题方面给媒体支招。

一是,媒体需同气象部门密切沟通,跟踪好夏季汛期的气象动态变化,做好前期的气象消息预报,让群众更广泛地关注到。

二是,从气象的预报到气象造成的灾情处理是一个上下游的关系,气象消息的预报是上游环节,一旦预警发出,下游就需要整个城市多部门联动,综合协调。气象预警一旦发出,媒体需要关注5个问题:

①预报准不准,如果不准,是不是观测站点出了问题,数据不够;

②城市各部门的联动到不到位;

③地铁的防洪物资够不够,学校是否要停课;

④暴雨是否会引发次生灾害,受灾严重的地方灾情有没有得到缓解;

⑤城市的排水系统,水利设施的泄洪能力等问题。

三是,根据预警消息与国家防总、城市的政府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卫生医疗部门等做好联动,利用好全媒体平台,将气象预警、救灾情况、防灾自救等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给群众,畅通信息预警渠道,配合做好气象信息的预报、解读、服务、科普的全链条工作。

在这方面,2013年辽宁省抚顺市的媒体做出了示范。

2013年8月16日至17日,抚顺市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浑河流量、水位均超历史最高,浑河清原段灾情尤为严重。

8月16日上午起,抚顺市区出现强降雨。电台、电视台、网络台的各组记者当即前往市防汛指挥部、气象台及市区易涝点进行采访,在画面未至的情况下,全台率先在电视台的3个频道以滚动字幕的方式发布灾情,随即在电台各频段进行灾情插播,网络台也以最快的速度实时进行文字更新,让外界及时客观地了解了灾情。

2.媒体要慎提“千年一遇”

此次郑州大暴雨,很多媒体都使用了“千年一遇”一词。


李丹提醒道,此次河南暴雨,媒体要慎提“千年一遇”,更不要过早将这次河南暴雨与1975年河南的“758特大暴雨”进行对比,毕竟当时的天气背景和救灾能力与今日不同。此次暴雨的等级需要后期气象专家和气象部门的科学研究才能下定论,媒体过早的渲染,处理不当会引起社会的恐慌。

在21日中央气象台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也谈到,所谓“百年一遇”“千年一遇”在目前没有得到可靠的、长时效的、有效的降雨记录之前,很难去谈这个问题。

3.选用权威信源

《传媒茶话会》注意到,此次河南大暴雨,网友在社交平台集中讨论的话题之一是无法从媒体获取准确消息,媒体跟媒体“打架”的现象明显。

比如,7月20日19时、20时分别有媒体宣布地铁5号线被困乘客已被救出,而新华社于7月20日22时24分发布微博称“救援正在进行”,郑州地铁5号线路有市民被困于列车中,被困人数不清。

某资深媒体人认为,重大灾害报道中信息披露非常重要,媒体报道时要引用权威信源。他分享了所在媒体的三点做法:

一是在本地信息方面,尽量多地安排记者直接从政府部门获取第一手信息。

二是与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处、郑州发布等密切联系,保证上级权威信息通畅,按要求传达发布。

三是,关注新华社、总台等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比如国家防总部署、从其他省份调集救灾力量等报道,摘编使用。

4.摒弃宣传思维,尊重新闻规律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认为,面对灾害,人命关天,媒体无论从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要划清新闻与宣传的界限,要尊重新闻规律,以人民为中心,及时跟踪报道洪灾的伤亡情况,回应公众关切,不要隐瞒真相。同时,要摒弃宣传思维和做法,不要将悲剧当作喜剧来报。

5.避免灾害“娱乐化”报道

2020年6月—7月,南方多个省份发生洪灾,导致3000多万人次受灾,100多人死亡、失踪。在严峻的抗洪形势之下,有媒体却用娱乐化手段玩起了“风光秀”——航拍观音阁,配上抒情优美的背景音乐,取名《水上阁楼》;拍到了浏阳河、湘江泾渭分明的场景,取名湘江浏阳河变“鸳鸯锅”。

把灾难当景观,用娱乐、猎奇的心态欣赏、消费灾难,这种苗头在此次河南暴雨洪灾中已经出现。

7月19日,河南某媒体在微博上发布“今天带你郑州看海”的短视频,观看量达到3.4万人次。


7月20日,某自媒体在微博上发布“郑州5个看海好去处”的短视频,并配上轻松、娱乐的音乐,极具戏谑色彩。



不管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面对灾难应该有正确的认知,不应该“看热闹”或者“凑热闹”。闫静指出,媒体要防止在报道中蹭灾害热点,过度消费悲情。


文章来源:传媒茶话会微信公众号

编辑:王婧



推荐阅读:

女记者“独闯”深山老林  上演零下50摄氏度的“美女与萌兽”

秘籍收好!史上最特殊奥运这样报道!!!

西藏过节=唱歌跳舞?别错过这些节日新闻“彩蛋”!

大象“北游”,猛虎下山,突发动物新闻怎么做?

记者眼中的中亚:近在咫尺,却又何以陌生?

地方新闻怎样“卡C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