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陆军:转型 创新 探索 ——中新社在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新作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记者 Author 陈陆军
转型 创新 探索
——中新社在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新作为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立意深远,是一篇建党百年来首次由党的最高领袖专题性系统性地论述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文献,是新时代新时期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的根本遵循。
当前,我国国际传播工作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居高易致远,水涨船更高,我们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更有信心、更有底气、更有力量。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但“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话语困境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与“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目标还有距离。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百年未有之大疫情相互交织且持续发酵,国际舆论交锋斗争尖锐复杂,这是当下国际传播工作面临的现实语境,也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的宏观情势,中国声音的对外传播和中国立场的国际表达面临比以往更为严峻的外部压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当前国内外形势,系统总结集成了跨文化传播及国际传播工作古今中外的做法和经验,提升了国际传播工作的定位站位,拓展了国际传播工作的布局视野,丰富了国际传播工作的内涵外延,是对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最完整、最系统、最集中的概括和阐述。
讲话谋新篇、拓新局,擘画了“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的方向和路径,强调用战略传播思维推动国际传播的转型升级。
从某种意义上,这次讲话将国际传播工作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战略,要求集中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工作再出发,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挨骂”的问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中国新闻社作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重点对外传播媒体,始终坚持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为报道和工作对象,以海外华文媒体为服务和合作对象的独特定位,在差异化发展中践行传播中国、影响世界的使命任务。
面对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时代课题,中新社立足特色定位和禀赋优势,不负星光、守正创新、锐意转型,积极探索富有“中新风格”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展路径,以构建新时代的全球华文资讯传播共同体为方向,打造新型国际传播主流媒体,为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一、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打造学理型国际传播品牌,探路中国话语体系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对汇聚中国人文社科力量,发挥智库专家资源,服务国际传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新社积极发挥在长期新闻实践中积累的高端智库思想资源优势,倾力打造集针对性、学理性、通俗化为一体的高端政治文化类特稿,2021年伊始推出学理型融合专栏《东西问》,聚焦文、史、哲、政、经,以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重点,创新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积极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东西问》专栏创建半年来,已推出重点报道60多篇。
文章着眼中国与世界在大变局下的新互动,突出针对性、可读性,围绕文化、民主、人权、中美关系、法治、涉疆、涉藏等主题,着力创新话语表达,探索建立既体现我立场观点和价值观念、又为外国受众理解和接受的对外话语体系。探索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说的和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中国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认同。
《东西问》专栏在内容生产和传播形式上努力向“深”“融”“宽”“活”转型,充分体现中新社在“尊重国际传播规律,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上的积极作为。
以创新思维探索国际传播方式。
首先,《东西问》专栏聚焦优质内容,补“交流场域”短板。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以平等为前提,以包容为动力,推动文明交流。这就要求外宣媒体加强能力建设,通过更多优质内容产品供给,在国际传播中构造更多的非对抗性场域,为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更大空间。
其次,用好中外智库,补“学理深度”短板。讲好中国故事,化解文明冲突,需要内容生产者在文史哲领域具备深厚功力,只靠采编队伍自身力量显然不够。《东西问》专栏给出了解决思路——依托智库学者、国际人士、各界精英和采访力量,持续作出深度回答,为东西方文明对话搭桥。
再次,扩大传播势能,补“品牌影响”短板。避免对外传播自说自话、产品石沉大海、提高外宣的传播能级是当务之急。《东西问》专栏系列报道一经推出,中新社各平台矩阵化推送,影响力大大增加。
以多样化叙事为跨文化交流创造空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部分民众对涉外部门、外宣媒体“硬起来”“怼回去”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海外舆论场中污蔑、打压我方的声音,当然要坚持原则、敢于亮剑。
但是,外宣媒体不能一味刚硬,还需要刚柔相济、举重若轻,通过寻找最大公约数,在非对抗语境下构造交流空间的能力。
以《东西问》开栏文章《中国领导人为什么在元旦而不是春节发表新年贺词?》为例,当时部分西方媒体通过夸大“抵制圣诞”,试图构造我国“排外”“傲慢”形象,该文在解读新年贺词时,绵绵发力,对这一抹黑进行有力回击。面对西方媒体的攻击,文章没有陷入“中国是否应该过洋节”的对抗性框架,而是用讲故事方式,润物细无声地突破西方媒体的话语体系,既介绍新中国诞生之初就用法定方式确立公历纪年来实现与世界接轨,也介绍中国领导人始终在公历新年发表贺词来展开与世界交流。这样叙事能够让海外公众基于“同过一个新年”的认知,与中国共情,从而修正其被外媒扭曲的认知。
对外讲中国故事,有时也容易陷入忽视国内民众感受的境地。在信息连通度越来越高情况下,外宣媒体在国际传播时必须统筹国内外舆论场。
《中国领导人为什么在元旦而不是春节发表新年贺词?》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在解释中国领导人为何在元旦发表新年贺词时,介绍“中共中央、国务院会在春节前夕举行春节团拜会”;在聚焦“中国对外来文化包容”同时,还注重讲述“中国对自身文化认同的加强”。在文中,强调本土化的春节与全球化的元旦没有好坏高低之分,有的只是平等包容。这一面向全球推送的稿件,在国内也取得积极正面的传播效果。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1年第7期
文章转自:中国记者
编辑:魏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