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笼罩,中国人人均62.5元的一笔大开支,其实可以不花一分钱
昨天,炁子身边的一个孩子,刷完手机,唉声叹气地趴在电脑前,没精打采地说了一句“疫情啥时候是个头啊,人活着真没意思。”
这话让我一震。一个花季少年,生活无忧,人生的大戏还没开幕,何出此言?
再一想,疫情海啸闹的,心情压抑,不开心。
1
2022的新年刚过,世界的新冠疫情信息像海啸一样铺天盖地:欧洲走向“失控”啦,米国单日新增确诊超百万啦,全球单日确诊猛增到170万啦……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炁子喜欢的一个数据源,是牛津大学的一个公益平台“从数据看世界”(Our world in data)。这个平台不仅免费、数据丰富、更新及时、出处清晰,还可以自主灵活定制。这里就顺便向习惯于理性思维、而不是被情绪控制的君子,推荐一下这个数据源。
关于世界新近的疫情海啸,炁子在这个平台上定制了世界主要国家的数据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各国的疫情对比。数据图基于各国每百万人口日均确诊人数数据,时间跨度从2020年3月以来近两年,数据来源是米国发布疫情信息的权威机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就是下面这张图,请你看看。曲线到了2022年1月,法国、英国、米国的线头,突然像火箭发射那样一飞冲天。
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也被有的君子戏谑地称为“世界五大善人”。法国、英国、米国,就是这“五大善人”中的西方国家。其他两国,中国、俄罗斯,在疫情海啸的曲线图上都很低调,特别是中国,垫底。
如果,把新的疫情海啸和元旦假期发生的一件事联系到一起看,就很值得玩味了。
元旦假期,“五大善人”突然就核战争发表了联合声明。啥意思呢?一种自然的逻辑推断就是,大家先设好底线,谁也不许用大杀器,然后呢,法英米、中俄两大阵营,就可以放开手脚“内卷”了。
疫情下还搞“内卷”?
全球经济普遍缺乏增长突破口,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内卷”是避免不了的。问题是,不明不白地的疫情已经两年了,不先把疫情搞定,再去“内卷”?
是的,“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只是我们的道义观,并不是地球上所有人都认同。
有饭吃、有自由,比不染病更重要,这是地球上很多人的看法。还是看一个具体案例。
据《纽约邮报》(2022年)1月10日报道,澳大利亚一名准新娘,为让自己的婚礼正常进行,竟想出“奇招”:提前感染新冠病毒,以避免让新冠病毒破坏自己的婚礼。报道说,那位准新娘1月9日在网上发布了一段15秒的短视频。视频显示,该女子在墨尔本的一家夜店中多次与陌生人拥抱、与他人交换饮料。报道称,这些举动是在试图感染新冠病毒,以获得对病毒的免疫能力,防止病毒破坏她即将举行的婚礼。
她所发布的这段视频的浏览量已经高达到12.1万次。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一些网友在评论里称赞了该名女子。一名同样身为准新娘的网友评论道:“很好!我是将在2月5日(结婚)的新娘,我在很多方面都感受到(应该马上感染新冠病毒)。”
很多西方人就是这样,他们很容易被垄断资本驱动着、裹挟着、蛊惑着,把染毒不当回事儿。而且,更有恶意者把病毒当成盟友,去祸害人类的另一部分。垄断资本有足够的动力,加速病毒的全球蔓延,让全部79亿人都染上,把中国的疫情曲线给拽上去,遏制中国的复兴进程,同时浑水摸鱼,借疫情获取暴利。
啥啥?借疫情获取暴利?有证据吗?
来来,炁子给你看证据:
据米国《福布斯》杂志在2020年3月18日和2021年10月15日两次统计,前后不过19个月时间,米国富豪的个人财富平均增长了70.3%。其中首富埃隆·马斯克,财富暴增751%!
看到上面的这些情况,你心里是个啥滋味?不说西人的意识形态傲慢、种族傲慢,见不得中华文明复兴,单说现实利益,疫情就能带给资本家狂欢。他们,和代言他们利益的政客、社会体制,是不是有足够的动力,把地球上全部79亿人、包括中国的14亿人,都给毒了?
再看看我们自己的疫情吧。我们一直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但2022年元旦以来,疫情也出现猛烈反弹。先是西安、郑州破防,后有全国各地多点冒头。
而且,刚刚看到多处信息源转转引中新社、新京报的新闻说,1月12日及最近,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区域负责人、周口市扶沟县某医院副院长等多人,因有引起新冠疫情传播的严重危险被河南警方立案侦查。据传,“金域”背后有断想公司、流量院士的影子。
全国人民在卯足了劲儿抗毒,而这些人却在主动投毒,你说这是什么性质?而且,还是在春运已经开始的情况下。
今年,大家还能回家过年吗?已经有多地出台了就地过年政策,天津、沈阳、辽宁、北京、上海、内蒙古等地强调“非必要不离开”,或者鼓励“就地过年”。有的地方还给补贴,有的要求持核酸阴性证明。总之,很多人今年恐怕难过团圆年了。
疫情啥时候是个头?迄今为止,还看不见到头的希望。
所以,花季少年才下意识地感叹一句“人活着真没意思”。
2
她的情绪,实际上代表了我们社会、整个世界,面对长期疫情的预期,四处蔓延的焦虑、压抑、恐慌、孤独。
炁子尚未找到新冠疫情对精神疾病影响的全球数据,只是看到了一些局部数据。数据表明,疫情对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以及自杀率,都有着重要影响。
疫情会带来经济凋敝、常规诊疗的减少甚至中断、隔离常态化的心理阴影,一方面会让正常人,特别是一线医务人员、未成年人、老年人以及女性,患精神疾病的风险提高,另一方面,也会加深原有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
这里炁子呈现给大家两组调查数据。数据尚未确认翔实出处,仅供参考。
一组数据是,对国内194个城市受访者的研究发现,16%的受访者报告在疫情期间出现了中度到重度的抑郁症状,28%出现了中度到重度的焦虑症状。
另一组数据是,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一线医务人员报告的抑郁症、焦虑症以及持续失眠的发病率分别高达50%、45%和34%。
其实,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精神卫生问题,疫情之前早就相当严重了。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40年,10倍速快进走完了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每个人也由此承受着10倍速的社会变革,应激水平升高,感觉“压力山大”。
2019年2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等在《柳叶刀·精神病学》在线发表研究文章,报告了中国首次精神卫生调查(CMHS)的数据,其中终生患病率为16.6%。以13亿的人口基数计算,这个数据意味着中国有2.158亿人会遭遇精神障碍。
而且,中国人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并没有10倍速地跟上西方发达国家,很多有精神问题的人并不觉得自己有问题,所以实际患病的人数,只会比2.158亿更多。
中国如此,全世界的精神健康状况如何?
据米国华盛顿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机构 IHME 的研究成果,2017年,全球有7.92亿人生活在精神健康紊乱状态中。
这些数据说明,在中国,在世界,大家都心情压抑、不开心,特别在新冠疫情看不到尽头的今天。
怎么办?
对精神疾病的诊疗,已经形成包括手术、药物治疗、心理、饮食四种方法在内的一个庞大产业。在中国,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数据,2021年的产业规模约为875亿元。
这笔钱如果平均到14亿人口身上,每个中国人要掏62.5元。
但是,有一种被忽视的疗法,可以不花一分钱。
3
是的,你没猜错,这种疗法就是——革命乐观主义,如果你看过炁子上篇原创文章《健康长寿?110岁传奇红色女特工的秘诀》的话。
传奇红色特工黄慕兰,一生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没有被痛苦、焦虑、压抑、恐慌、孤独压垮,反而活出了超过常人的110岁高寿。她自己亲口透露的秘诀,就是这六个字。
黄慕兰周南女校的校友、友人李士璜女士,曾这样评价:她将一生的命运、前途、婚姻、财产,甚至不惜抛夫别子,全身心奉献给红色事业,作出了彻底牺牲。
她是数以千万计的红色“疯子”里的一员。
炁子已写过两篇原创文章,致敬那些真正的人类精英、那些追求利他大义的红色“疯子”:《炁子终极思维模型,如何看那些曾来过人间的“疯子”?》《作为血肉之躯的普通人,那些红色“疯子”的人生,圆融吗?》。
红色“疯子”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革命乐观主义。
这也是红色团队百年逆袭、创造人类史奇迹的一大秘诀。
秋收起义失败后的红军,流落到湘赣边界,前途未卜,连中高级军官都纷纷当逃兵。一个80人左右的连队,一餐饭只有3斤米。没有营房没有床,睡稻草盖稻草。但这种日子,红军官兵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1929年秋,毛教员已被迫离开他一手创建的红四军、“流放”到闽西。他身患严重疟疾,被担架抬到上杭城,住在临江楼二楼的东厢房。重阳节那天,面对楼外满眼的菊花和滔滔江水,他吟出一首《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历史上词人心中的“黄花”,不是凄凄惨惨,就是柔柔弱弱,比如“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憔悴黄花总带愁”。
而在逆境中的毛教员,感受到的却是“战地黄花分外香”。
长征过雪山草地,红军衣衫褴褛,吃草根树皮,但毛教员的诗情却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就连普通的红军战士,也是“雪山高,但没有我这根木棍高”的劲头。
《从炁子终极思维模型,看毛教员如何靠一张地图预测太平洋战争走向?》一文曾写到,1936年元宵节那一天,在陕北的毛教员,凌晨从清涧县袁家沟出发,踏勘黄河边山貌河谷状况。一行人踏着厚厚的积雪, 到达高家洼塬。就在那个时空下,毛教员留下“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当时,长征后的红军,在陕北立足未稳,蓝军围困之下,缺乏粮草,毛教员正在谋划东征以改变困境。
1961年,新中国连遭三年自然灾害,政策失误,粮食严重短缺,经济极度困难,米西反华猖獗,苏联单方毁约、撤走专家,印度乘机不断蚕食中国领土。具体情况,炁子曾在原创文章《中印边界1962终结篇:血色规定、雷霆一击、潇洒快闪,毛教员的国际版“四渡赤水”》里有介绍。就在那样的时空之下,毛教员留下了一首《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火红的梅花花枝,傲立于百丈之冰。
对这样一幅美景,谁能不受感染?
4
其实,红色团队汇聚了数不清的中国真精英。能诗善词的文化人,不只毛教员一人。
比如陈毅元帅,就是一位著名的“儒将”。陈元帅在青年旅法时期,开始大量文学创作。其诗歌、通讯、杂感等作品,陆续发表于上海、北平的报刊,回国后还出任了《新蜀报》的主笔。
但是陈主笔、毛教员,还有名门闺秀黄慕兰,在山河破碎的年代,都主动放弃了正常的人生轨迹,献身到生死不测的红色事业中。
陈元帅当年在三年南方游击期间,就是五死一生。
游击队遭遇蓝色团队军事“清剿”、经济封锁,没吃没穿,没有通讯工具,没有医药,没有弹药补给。他们要同几倍于自己的敌人周旋,还要同内部的叛徒作斗争。
那一年在赣粤交界的梅岭,游击队和伤病在身的陈元帅,被蓝军围得铁桶一般。一连20多天,游击队不敢起烟火,实际上也因无粮没必要起烟火,只能嚼野果、野菜充饥。艰苦程度,堪比后来“东北抗联”杨靖宇将军的弹尽粮绝。
在此时空下,陈元帅不得不做好了“断头”的思想准备,写下绝笔诗《梅岭三章》,藏进贴身衣服内。
诗作有句前言,交代了当时的时空环境:“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梅岭三章》太有名气了,大家应该都知道。但在这里,炁子还是引用诗作第一首的全文。
今人回望历史,是站在上帝视角,或者像看球赛重播,已失去悬念,削弱了对历史智慧的汲取。为弥补这个缺憾,这里请君把节奏慢下来,沉浸到当时时空下,一个字一个字地品,尽量感受在死亡气息里,陈元帅的心境: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诗中最让炁子震撼的,是“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再想想110岁黄慕兰的那个唯一健康秘诀,体味一下,什么叫“革命乐观主义”?
此外,全诗短短六句,也已经揭示了无数红色“疯子”,抛弃正常人生路的缘由——为了“人间遍种自由花”,不惜“此头须向国门悬”。
5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君子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红色精英,都喜欢诗词?
这里就岔开一下话题,略讲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不只是红色精英,出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读书人,包括常凯申,都天然爱诗词歌赋。常凯申一生也留下不少诗作,像1935年的一首《游峨眉口占》:
朝霞映旭日,梵贝伴清风。
雪山千古冷,独照峨眉峰。
步上峨眉顶,强消天下忧。
逢寺思慈母,望儿感独游。
“峨眉峰,还TM独照,颇具浪漫主义气质啊。”看过谍战电视剧《潜伏》的君子,应该都记得军统吴站长的这句话。常凯申当年指挥围堵红军的时候,忙里偷闲,游览峨眉山留下这个诗作。
在炁子看来,诗词歌赋,是中华文化传统里的瑰宝,是表达人精神世界的一类上上载体,言志抒情叙事均可,字简意丰,文辞优美。
出生在五四运动之前的读书人,受的是四书五经私塾教育,传统文化功底深厚。对他们而言,吟诗弄词,和毛笔书法一样,顺手就来。
为什么1945年毛教员在重庆谈判,他的《沁园春·雪》会引起常凯申震怒、还发起一场文化围剿?
诗词大战,看上去兵不血刃,但就像武功高手隔空对掌一样,比拼的是最上乘的内力。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几代中国人,没系统读过四书五经,对诗词的功底就差多了。像炁子这样用大白话絮叨的,非上乘之功。
但人生活在神州大地,年龄越长,受传统文化不知不觉的熏习越久,应该越爱诗词。你看看退了休的人,大都爱写个书法、做个诗。
回头我们再看红色团队里的其他将帅,也齐刷刷地会以诗词言志抒情。
朱德:“革命大旗撑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
彭德怀:“度过明天难关口,念二午时红旗新”
刘伯承:“遍体弹痕余只眼,寿君高唱凯歌旋”
叶剑英:“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
张爱萍:“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谭政:“喜爱旌旗红似火,星星之火要燎原”
许世友:“太行立马啸长夜,五台金鸡报晓钟”
细心的君子可能注意到了,上列将帅的诗作,最后一位是开国上将许世友?你没看错。是他。
许将军出身贫苦农家,8岁进少林寺习武,本以拳脚厉害、打仗勇猛著称,但在红色团队的大熔炉里多年下来,居然也会写诗、填词。上面一句,就出自他的《百万子弟唱大风》一诗。他传世的诗词作品,还有一首词《浪淘沙·解放一江山岛》。
上列将帅的诗句,无一例外,面对困境磨难,都透着豪气逼人的“革命乐观主义”。
红色团队从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信仰出发,流血流汗一百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百年的逆袭过程,一直是居弱对强的态势。
“小米加步枪”对“飞机加大炮”,凭什么就一路开挂,把一个个强敌打趴下?
分析起来,原因可以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坚定信念下的革命乐观主义。
中国红色团队的革命乐观主义,究竟从何而始,不容易考证,肯定不是一个因素一次形成,而是多从因缘和合、慢慢凝聚成一种浓厚文化。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毛教员的三篇重要文章,起了奠基作用。
1927年常凯申大肆屠杀红色成员,迫使红色团队开始武装反抗,但新生的红军是“小米加步枪”,与蓝色团队的力量对比十分悬殊。而当时红色团队内部,崇尚留洋派,机械跟随国际红色运动模式,从中央到基层官兵,看不起毛教员钻山沟的“旁门左道”,虽不怕为大义抛头颅、洒热血,但缺乏长期斗争的耐心,宁愿以卵击石、像十月革命一样攻占大城市,做着快速升级打怪、一举夺取政权的迷梦。其结果,自然是屡打屡败、屡败屡悲观。一时悲观情绪弥漫,许多人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那时,毛教员屡遭中央批评、罢职,刚刚恢复在红四军的领导权。他面对从上到下的悲观情绪,连写了三篇雄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苦口婆心,分析红色事业必胜道理,金口铁断,预见红色高潮必将到来,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断。
毛教员的理性预见和论断,鼓舞了无数红色成员的战斗意志,让他们能够笑对困苦挫折。
这种独特的乐观主义文化,有一个我们能感知到的体现,就是在几乎所有红色题材的影视、文艺作品里,主角只要是红色成员,无论是毛教员和他的战友,还是基层干部战士,都带着乐观诙谐的情绪。这种体现,是真实历史的自然展示。
寿至110岁的黄慕兰,作为把一生主动献给红色事业的大义之士,以乐观精神笑对坎坷一生,也就毫不违和了。
晚年的黄慕兰,以一首诗总结了自己的一生:
“一缕幽香,万般情意,沁入柔肠千结。回忆北伐扬鞭,年少风光卓绝。壮志豪情报国心,如荼火热。抛家出走忘朝夕,挥剑誓除荆棘。世间事,自多曲折。肝胆照,同仇巾帼。救死抚伤,神驰先烈。强敌崩溃,人民欢悦。又谁料风波再涉。感明镜,鉴我无私,还我本来清白。”
6
疫情啥时候是个头啊?
不管疫情到啥时候,如果你有如荼火热的壮志豪情、报国心,如果你有坚定的利他信仰,可以为此而抛家出走、忘朝夕,如果你准备好了世间事多曲折,你还会觉得痛苦、焦虑、压抑、恐慌、孤独吗?
你的人生有这样那样的压力,压力山大,但是,大得过随时掉脑袋吗?
乐观主义驱动的你,绝不会觉得人活着没意思。(完)
============ 返朴的分界线 ============
1. 关于炁子和微信公众号“炁子”
喜欢煽情文、喜欢以情绪代替思考的君子,请远离微信公众号“炁子”,谢谢。
炁子视给读者输出可信、有趣又有营养的信息,为自媒体人的职业道德。公号现宗旨“犀利思维,稳健人生”,倡导思维的科学理性,人生的通达圆融。纯个人创作,没有团队运营,没有吸粉营销,为了有缘君子持续看到炁子更好的作品,恳请各位以举手之劳,一传十十传百,把炁子介绍给更多的人!揖礼致谢!
2. 看不到、看不全炁子的原创文章,怎么办?
常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如果已经关注了微信公众号“炁子”,可能没有加星标。一个,是从其他平台读到的,而各平台有自己的审核机制,未必每篇都放行。对此,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是关注微信公众号“炁子”、并“设为星标”。
3. 微信公号“炁子”暂无留言功能,但有更便捷充分的互动途径
欢迎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移步到炁子QQ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