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求是撷英 | 王云路:“云雨”漫笔

王云路 ZJU古典文献学专业 2024-03-13

“云雨”漫笔

在汉魏六朝以来的文人诗中,常见“云雨”一词。如刘宋鲍照《登云阳九里埭》:“宿心不复归,流年抱衰疾。既成云雨人,悲绪终不一。”“云雨人”谓与家乡亲人分离者,即流落异地之人。梁何逊《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入塞长云雨,出国暂泥沙。握手分歧路,临川何怨嗟。”“长云雨”谓长久分别。隋姚察《游明庆寺》:“何言遂云雨,怀此怅悠然。”“何言遂云雨”意思是谁料竟分别。

“云雨”为什么能表示分离、分别义呢?“云雨”实际是“云雨散”的简缩。魏王粲《赠蔡子笃》:“济岱江衡,邈焉异处。风流云散,一别如雨。”魏曹植《名都篇》:“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齐谢朓《和刘中书绘入琵琶峡望积布矶》:“山川隔旧赏,朋僚多雨散。”北周庾信《岁晚出横门》:“明朝云雨散,何处更相寻。”陈江总《别袁昌州》:“黄鹄飞飞远,青山去去愁。不言云雨散,更似东西流。”以上例中“云散”、“雨散”或“云雨散”意思都是像云雨飞散一样。将“云雨散”一词简缩,就凝固成“云雨”了。

可称“雨散”,也可称“雨绝”。晋傅玄《昔思君》:“昔君与我兮形影潜结,今君与我兮云飞雨绝。”晋左思《悼离赠妹》:“送尔涉塗,涕泗交集。云往雨绝,瞻望弗及。”梁江淹《杂体诗·潘黄门岳述哀》:“驾言出远山,徘徊泣松铭。雨绝无还云,华落岂留英。”梁张率《长相思》:“长相思,久离别,美人之远如雨绝。”皆其例。“雨绝”实际上是“雨绝天”之义,谓雨水与天分离。晋郭璞诗:“君如秋日云,妾似突中烟。高下理自殊,一乖雨绝天。”即其证。

前人已注意到“雨绝”等词,如《文选》曾载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唐李善注:“《鹦鹉赋》曰:‘何今日以雨绝。’陈琳《檄吴将校》曰:“雨绝于天。”然诸人同有此言,未详其始。”今人钱钟书先生也为之增补两例:《全三国文》卷十九曹植《文帝诔》:“永弃万国,云往雨绝。”又卷四十一文钦《降吴表》:“常隶魏国雨绝于天。”钱先生又曰:“《全梁文》卷六四张缵《与陆云公等书》:“京洛游故,咸成云雨',即割裂此类语,六朝犹不以为亵词也。”

显然,李善和钱钟书先生似乎都未探明“雨绝”或“云雨”之义。“雨绝”与“雨散”同。还有其他说法:刘宋颜延之《和谢监灵运》:“人神幽明绝,朋好云雨乖。”鲍照《和王义兴七夕》:“暂交金石心,须臾云雨隔。”梁荀济《赠阴梁州》:“已作金兰契,何言云雨别。”“云雨乖”“云雨散”“云雨隔”或“雨绝”“雨散”用法都相同。吕延济在王粲诗中已注释得很清楚:“言此别离,各恨时乱,如风流云散,无所定止;如雨之降,不还云中也。”

另外,“云雨”或“雨散”等词,不但“六朝犹不以为亵词也”,唐宋时期诗词中也不以为亵词。如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归》:“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柳永《曲玉管》词:“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晏几道《生查子》:“坠雨已辞云,流水唯归浦。”陈亮《水龙吟》:“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各例皆言分别,可为明证。

“云雨”本指分别,但人们常常会理解成亵词义。唐张泌《浣溪沙》词:“独立寒阶望月华,露浓香泛小庭花,绣屏愁背一灯斜。云雨自从分散后,人间无路到仙家,但凭魂梦访天涯。”一个选辑唐五代词的注本曰:“云雨,用宋玉《高唐赋序》中的传说,喻指男女欢会。”实际上这首词写别后的愁苦心绪,“云雨自从分散后”,就是“云雨散”的展开,指分离。

事实上,宋玉《高唐赋序》中的“云雨”一词,似乎本义也并非指男女欢会。原文是:“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李善注:“朝云行雨,神女之美也。”此说甚确。由“朝云行雨"简缩成“云雨”,可代指巫山神女的传说,可代指所爱的佳人,似乎也无亵词之义。

我们看唐宋诗文中关于巫山神女“朝云行雨”的记载:李贺《湘妃》:“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这里隐含对恋人的思念之情。李珣《吴山一段云》词:“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又《河传》:“去去,何处?迢迢巴楚,山水相连。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柳永《倾杯》:“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贺铸《小梅花》:“妙通神,绝知音,不知暮雨朝云何山岑?相思无计堪相比,珠箔雕阑几千里。”宋佚名灯下闲谈·行者雪怨》:“收泪书之曰:‘妾闭闲房君路歧,妾心君恨两依依。魂神傥过巫娥伴,必逐朝云暮雨归。’”以上诸例都用《高唐赋序》中巫山之女的传说,“朝云暮雨”可代指相恋之人,也可以表示恋人离别之苦,或表示对佳人的思念。唐刘禹锡《巫山神女庙》诗则径直用“云雨”一词:“星河好夜闻清珮,云雨归时带异香。”“云雨”代指美女,含义很明确。而《汉语大词典》将此例归入“男女欢会”义项下,恐未安。

清人吴有光对“云雨”一词有精彩的解释:“大禹治水,至瞿塘,帝女瑶姬助之,以告成功。瑶姬即云华夫人,封于巫山。其神或为轻云,或为霏雨;或为游龙,或为翔鹤;既为石,复为人。是云雨者,变化无方之谓。宋玉作赋:‘朝为行云,暮为行雨。’后人袭讹,竟作男女交媾解,譔入淫词秽史,真百劫不超升者也。”吴有光说虽有过于偏激,但也不无道理。宋玉文中神女所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是显示其神奇变幻的能力,本义并无男女欢会义。上引唐宋诗文各例也可以说明,当时人们并未把“朝云暮雨”或“云雨”视为亵词。

究竟何时起“云雨”含有男女欢会义,成为亵词了呢?还不清楚。柳永《婆罗门令》词:“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敧枕难继。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这里的“云雨”当即指《高唐赋序》中先王梦见巫山神女一事,是否已含有男女欢会义了呢?不敢断言。

简言之,汉魏六朝时期,“云雨”多为“云飞雨散”等词语的简缩,是用比喻方式构成的新词,其含义是分别、分离;由宋玉《高唐赋序》中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记载简化为“朝云暮雨”或“云雨”,可指对佳人的思念,也可代指所依恋的女子。这两类来源不同的“云雨”均不含亵词之义。只是大约到了宋元时期,人们才由宋玉《高唐赋序》把“云雨”附会成男女欢会义,成为亵词。明清小说中则运用更广泛了。

注释:

①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三卷第1071页。

②清吴有光《吴下谚歌》卷一“云雨”条,中华书局1982年版。



本文发表于《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49-50页

作者丨王云路

编辑丨汪靖姗

审核丨边田钢



往期回顾

温故知新 | “地”“土”“田”“壤”词义辨考

转载 | 张小艳:浙大古籍所求学琐忆

温故知新 | 黄金贵:“波”“浪”“澜(涟)”“涛”词义辨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