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丨张卓玉:新课标指向下的教学、作业、考试
整理丨 中小学老师参考
本文约9000字,阅读需10分钟
本文综合汇编了张卓玉教授的几篇讲座文章,方便大家从更深维度学习和了解新课标指向下的教学、作业、考试趋势。
新课标指向下的教学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将会带来小学、初中阶段一场很深刻的教学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新课标将会引领未来10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这也要求教研员、教师、校长等,真正学习、领悟、落实新课标,需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这次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是:
1) 修改了课程目标。从三维目标走向素养目标。2)调整了课程内容。各学科都减少了一定比例的知识型、技能性内容;各学科都增加了体现素养要求的能力内容,如实践能力;各学科都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占总课时10%。3)增加了学业质量、命题建议内容。4)突出了课程实施要求。提倡真实性、实践性、综合性。
(一)大观念
1、大观念的核心是关注碎片、零散知识背后的结构、联系、规律。现在的教学太碎片化,太零散化了,要通过零散的知识来看背后的结构、联系和规律。
2、追求知识能力的应用和迁移。只要是观念上的东西,就有应用和迁移的可能。如果是停留在碎片上的知识点,就很难有根本性的迁移。
3、大观念追求的是知识能力、道德价值和力量升华。这一点太重要了,如何让学生把知识和能力转变为一种价值观和力量,就是大观念所要追求的东西。
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我认为不一定,如果知识没有通过深化,就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力量,只有转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念、追求,知识才能变成力量。
(二)大任务
有了大观念就有大任务,大任务是大观念的承载体,所以大单元教学应运而生,将来小学、初中的教学改革也会是走向大单元、大任务、大观念的路子。
什么是大任务?
1)将学习内容统整在一件事,一个问题,一项任务中。
我们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好,技能点也好等等,要想方设法地把一个环节,一个单元,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统整在一件事情或一个任务中,这是老师备课中的首要工作,即能够用大任务囊括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2)在完成任务中学习,做中学。
不是老师一直讲,不是学生一直做作业,而是根据老师锁定的大任务,学生在完成大任务的过程中,把该学该记该理解的都完成。相应地,大任务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提出了新的要求。
3)学习结果的可视化、共享化:一件作品,一个成果。
大任务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是简单地做作业,尤其是辅助性作业,学生学习结果是可视化、共享化的作品或者成果,能够分享,能够交流。
(三)真实性
请大家高度关注,真实性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高中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修订,要求在过程中追求真实性,主要有三点:
1)增加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的情境性。(既在,且为,境况,事件,问题)
有情境化考试的原因就是情境化学习,要增加内容和过程的情境性。学生的学习是基于情境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也是为了解决境况,为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而学。
2)建立真实生活与学科知识的连接,以连接点为学习点。
教材、课标,所呈现的是知识的逻辑。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给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逻辑体系找到一个连接点,以这个连接点作为学习的起点,就能做到真实性。
3)像专家那样真实面对,真实思考,真实解决问题
不是虚假的,不是为了应试而学习,学生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真实性问题。
比如,语文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任务,下学期某礼拜要组织全校的运动会,同学们要为运动会制作广告标语、邀请函等,面对这些真实性的问题,学生会认真思考,不是写作业、写作文,而是基于真实的任务,去思考、设计。
(四)实践性
实践性和真实性是关联的,但是还不完全一样。
“大观念”、“大任务”是理解、实施新课标的重中之重。
如果说核心素养是此次课标修订的灵魂,那么支撑核心素养这一灵魂的就是大观念,大任务。没有大观念、大任务,核心素养就是空的,就立不起来。也就是说,新课标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围绕“大观念”、“大任务”展开。“大观念”、“大任务”是理解、实施新课标的重中之重。
一图概括新课标的关键内容
课标中对于大任务的表述,不完全一样,但背后追求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比如,课标中和大任务有关系的表述如下: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性学习,情境化教学,大单元教学,跨学科主题(10%),学科项目,整本书阅读,活动建议,任务群,主题学习,深度学习等。
首先,构成大任务(项目)有5个要素,脱离这5个要素的大任务是不完整或存在问题的。
第一,任务形态上, 任务有完整的结构、必要的体量、真实的来源。
第二,任务对学生有吸引力、挑战性和适切性。在设计任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给学生设计的任务,学生拿到手里后,是什么感觉。很有趣?很好玩?愿意和你一起做?还是感觉到很无聊、无可奈何?设计任务的时候,要有吸引力、挑战性和适切性。
第三,任务的解决蕴含知识、能力和学习。原来是靠老师讲解,传递知识,靠课后做作业,来训练能力。现在是通过任务的完成,同时学到知识和能力。
第四,任务的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大观念)。在设计大任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大观念。决不能仅仅满足了学生的考试。新时代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其表现在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第五,任务的解决有社会进步意义,有助于培养责任感,满足成就感。多年来,很多老师一味让学生进行各式各样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学好知识,应付考试,但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他们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成就感?是否感受到了责任感和价值感?目前新课标的导向之一是让学生能够像专家一样学习和思考,而非仅仅是为了讨好老师、满足家长。
·数学 语文
·物理 地理
·化学 生物
新课标对大概念的表述也不统一,比如有大观念、大概念、核心概念、主题等等,虽然表述不一样,但背后都是一种价值追求。一定程度上讲,核心素养可以理解成一种更上位的大观念。
比如,生物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提炼了九大观念——
概念1 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概念2 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概念3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概念4 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并维持碳氧平衡
概念5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概念6 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概念7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概念8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来自共同祖先,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概念9 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通常需要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等学科的概念、方法和思想,设计方案并付诸实施,以寻求科学问题的答案或制造相关产品
新课标下的作业改革
在分析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构成中,我们发现,现在很多教学内容缺少与学生兴趣、爱好、生活、成长的关联;教学方式缺少对学生好奇心、探究欲、成就感的关注。教学内容不管多与少,学生都不感兴趣,会觉得是一种负担。学生进了学校、进了课堂,就感觉是在受罪,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新课标的落实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样,双减也是。双减的治本之策在于改变教学内容与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变学业负担为学习享受。
借助落实双减政策,校长也好,老师也好,需要认真思考和梳理一个问题——学生的负担和压力到底有哪些?
借这个机会,我们需要做基础性的工作,梳理下学生压力和负担到底有多少。
一,来自学校的负担与压力(作业、成绩要求、荣誉要求,等等)。
作业是最显性的,还有来自学校层面的许多无形压力,比如荣誉要求,许多学校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对学生荣誉、班级集体贡献、年级贡献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
二,来自家长的负担和压力(补习、成绩要求、压力氛围,等等)。
校外补习非常显性的,已经发展到必须采取措施治理的阶段,实际上来自家庭、家长的压力,远远不止校外。
几乎所有的家长对学生的任何考试,都有成绩和排名要求。还有是家庭形成的压力范围,父母有形无形对学生的学业要求很高,孩子回到家里,没有感觉到家庭的温暖,没有享受到他所在年龄段相对安全的避风港,反而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我曾和一名初中生聊过,他说自己最怕的是在家听到父亲的叹息,每一次叹息,感觉是对自己的不满,对学习成绩的压力。
三,压力原因:生存所迫、文化传统、政绩要求、教育观念(命运、面子、苦学、排名、功利、双基)。
给学生构成的压力背后,能够追问的原因很多,如生存所迫、文化传统、政绩要求、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叫做“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命运”,这句话对学生的负担太重了。
大家想一下,一位小学生和初中生,当他投入学习,是为了改变命运,而不是为了健康成长、兴趣学习,而是为了改变命运,小学生、初中生一旦有这样的想法,试问孩子们能够承担起这样的一种压力吗?
许多家长不是只关注孩子自身的幸福,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面子,为了他在社会上对亲戚朋友有交代,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或者上不了好的学校,就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这是一种表面上对学生负责,实际很自私的传统观念。
再有就是苦学。苦学是中国优良传统,但一定程度上过度了,如传统的头悬梁锥刺股,其实对学生无限制的苦学要求。而在今天,对于正在面临应考的初中生、高中生而言,他们所承受的苦学的压力不亚于头悬梁锥刺股。
我们是时候要对这些问题做出反思。
还有来自政府部门,学校校长的政绩要求,他们一味关注排名,给学生的压力非常大。
还有特定时期形成的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老师根深蒂固的“双基”思维,因为对双基的过分重视,导致了学生的刷题任务非常重。
我认为要利用“双减”政策落地非常难得的契机,从根本上采取措施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关键是建立相关机制,减少负担和压力,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生动力。
1、从家长层面,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家长培训手册(负面清单,陪伴,交流)
有必要编制研发家长手册,教会现在的家长如何做家长。尤其是我国从温饱社会、小康社会到现代化社会发生根本变化的过程中,家长观念,家长教育小孩的方式也应该发生变化。通过家长手册,积极倡导家长更多地陪伴孩子成长、学习,关注家长和孩子们的交流等等。
2、班主任:研讨,形成系列措施。
班主任和减负非常密切。利用这次双减落地的契机,深入展开系统的研究。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的动力,效果,每个学校应该对于班主任工作形成系统的措施,并长期坚持下去。
3、学科教师:统筹三改——教学、作业、评价
我建议“统筹三改”,要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作业改革、评价改革,三种改革不到位,学生的压力本质上不可能减少。
4、管理层:形成整体、持续的改进方案
从教学行政部门、学校层面,我觉得应该制定各个层面系统的研究方案,整体设计,持续推进,通过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真正解决学生负担和压力的关系。
新课标下的考试命题改革
新课标背景下的命题改革趋势什么?学校和教师该如何应对?
这几年中高考命题主要有两大变化:命题的结构性变化和命题的功能性变化。
第一,命题的结构性变化。
从重考查有什么到重考查能怎么。
过去我们的考题主要是知识立意,主要考知识,关注的是学生有什么,学生学了3年、6年,最后学生到底学了什么?记住了什么?理解了什么?现在考察的重点是考察学生能怎么样,最后能干成哪些事情,能不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考试命题的落脚点在学生能怎么。
从重考察知识回忆到重考察思维过程。
过去,教给学生的更多是拿到题,能马上在记忆深处找到知识的答案。现在中考也好,高考也好,不是考学生记住了哪些知识点,而是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的思维。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再适应现在中高考的新要求。
从重定量测量到兼顾定性评价。
过去我们依据测量理论,认为考试必须是定量、准确的,所以客观性的试题非常多,都是标准化的。最近几年,客观性试题越来越少,主观性试题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关注定性评价。
从答卷取向到作品取向。
过去中考、高考试卷主要是ABCD标准答案,是答卷取向,现在许多主观题不是让你回答问题,是让你解决问题。比如说作文,就是一份作品,而不是回答问题。这一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第二,命题的功能性变化——强化以标命题,教学导向。
过去中高考,更多关注的是选拔功能,是从高校的需求来选拔高中生。中考,过去是学业水平考试和毕业考试分开的,是为高中选拔学生。现在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明显增加,中考两考合一,既是毕业考试,也是选拔考试。高考尽管以选拔为主,除语数外三科外,其他学科和学业水平考试也逐渐走向一起了。
它反映了命题功能的变化,就是强化以标命题,强化教学导向。
最近几年我们参加中考命题,评价各地的中考命题对教学的导向,是正向导向还是负导向?背后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国家课程标准。
其次,中高考命题改革还呈现以下几点变化:
第一个变化,改进知识测试方式,扭转死记硬背现象。
比如,
1)知识性试题比例和难度的调整,降低比例,降低难度。
2)减少对考试熟练度的要求,题量合理,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
我们在评估各地试题的时候,有些题目提得很碎,问题很多,学生在考场上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拿起笔就快速写,这种导向就是学生要刷题,要熟练。最近几年也在扭转这种趋势。
3)客观性内容的主观化测试。题是客观性的,但测试形式是主观性的,把客观性知识放在特定情境中考,而不是孤立地考学生的某一点知识。
第二个变化,改进情景化命题,推进情境化教学。
在教育改革中,情境化教学也是一大趋势。
最近几年中高考命题中越来越重视情境化,在情境中考察学生。
主要表现在:
1)减少裸考知识,客观性试题的情境化测试。孤立的、问答型、选择性的题越来越少了,更多是一种情境化。
2)提高情境设置水平,让问题生长在情境中。有些情境设置水平低和最后的考察内容没有多少关系,把这些内容切掉,完全可以。最近几年各地命题情境化水平越来越高了,要考的问题都扎在情境里面。
3)丰富全景内涵,多角度使用,分层次使用(做中考)。每一个情境,从多层面多角度来考虑,这种题最近几年呈现增长的趋势,表面上看题量少了,但题的角度,问的层次越来越多。
第三个变化,增加开放性试题,推进深度学习。
这也是最近几年中高考命题的趋势,逐渐增加开放性的试题,它的宗旨就是要落实课程标准,引导学生的深度学习。
具体讲,核心有这么几点。
第一,让学生评价、改进,解读已有的结论。
很多题不是考学生知不知道某一种知识,而是把这种知识摆出来,了解学生如何评价这种知识,认为这种知识有没有改进的空间?如何改进?学生对结论的理解是什么?以类似深度、开放性的特点,来考察学生的思考能力。
第二,面对问题,提供问题解决方案。
最近几年,理科文科都在采用这种办法,不是让学生直接回答问题,而是把问题摆出来,让学生提供解决方案。比如,描述一种现象,让学生根据现象来设计一种物理实验。通过这样的方式,测试学生深度学习的情况。
第三,对学生活动的个性化测试,如阅读,地理考查地方史。
从发布的系列文件,可以中央、教育部发现高度重视学校评价能力。因此,我认为学校评价工作或学校评价能力很可能成为教育的软实力。
但我国学校评价现状如何?我认为不是很乐观,总结成三句话:评价观念偏旧,评价能力偏低,评价秩序偏乱。许多地方尽管有了先进的评价观念,但老师也好、学校管理者也好,其评价能力跟不上先进的教育观念。尤其是最近一个时期的评价秩序,学校各种各类考试过多过滥,实际上已经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如何衡量学校的评价能力?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我做这么几点归纳。
评价内容可以分为:
1)学生学业测评沟通,读题,命题,评卷——单元,期末,模拟,中高考。
2)学生表现性评价能力:小组合作,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探究性作业。
3)学生成长评价能力:评语撰写能力,口头评价能力——品质,性格,心理,方法,思维,生涯,潜能。
评价管理上,未来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机制,采取措施,提升学校评价管理水平。
我认为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点:
1)班科协同机制: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对一位学生进行评价,有些是学科的评价,有些是班主任层面对学生成长的评价,包括德育方面的评价。有了协同的机制,才能够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共同坐在一起研究每一位学生,形成对每一位学生科学负责任的评价结果。
2)教务、政教协同机制:学业评价与成长评价的协同
3)教师评价素养提升机制。需要学校建立这种机制,采取措施,真正能提高教师的评价素养。
4)评价工作的研究、改进机制
评价工具上,借用信息技术,提升评价效率和水平。
1)学业的数据采集与分析:作业数据,学习参与数据,测评数据等
2)成长数据采集与分析:班级参与数据、社团参与数据,个性特长潜能数据等
我认为评价理念是最重要的。
包括:
1)校长、学校对评价工作的态度与定位;
2)测试内容的定位: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
3)评价功能的定位:从甄别、施压到改进、发展。
4)评价能力的定位:需要研究、学习的专业素养;老师的评价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会教书就会评价”,而是一种需要研究、学习的专业素养。只有有了这样的定位,才可能有开发课程、组织培训等行为。
5)对学生、家长的反思素养、评价素养的态度。学校所以要高度重视评价,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反思素养、评价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习惯与能力。同样的,我们也希望促进家长评价素养的提升。
评价能力是学校的软实力。我认为评价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标理解能力和落实能力。老师知道如何评学生,实际上就是认真研究了课程标准。有助于提高教师对试题立意的理解,减少负导向,发挥正导向。
具体到一所学校,老师的评价能力是什么?如何提高老师的评价能力?
1.研修内容
1)学习命题常识:原则,程序,标准,测量理论与工具
这些对于一线老师来讲,尽管很多一线老师很少参与到大规模的考试命题,但这些基本的命题素养应该了解。
2)研究中、高考试题。
3)新课标依据,导向,对策
研读国家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研究中高考试题,不是说中高考结束后,老师立刻拿出来看今年考什么,而是要深入研究中考高考试题、命题立意,包括每道题课程标准的依据,这道题的教学导向是什么。
2.学校研修方式
我提这么几点建议,
1)将教师评价能力纳入学校教研计划。尽管学校的校本教研内容非常多,但过去很少把老师的评价能力作为教研的重要内容。我建议要把评价作为教研的重要内容。
2)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专项的培训。
3)确定相关课题,开展重点研究。如建模能力及其测试。
4)建立机制,优选,改造、自命各种考试试题。
现在不少的学校,实际上老师们连命题的体会都没有了,很多考题都来自外面,这样的做法有利有弊。我建议学校首先要建立机制,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学校自命各种考试。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直接阅读
张卓玉:从国家近年的密集政策来看,未来教育评价有这几大趋势……
《中小学老师参考》是由产学研媒联合发起成立的教育领域新媒体,专注于基础教育领域,聚焦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方向,为中小学老师群体提供最前沿的信息与知识,引领大家关注最新的教与学模式,让改变从课堂发生!
联系我们
孙文敏: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swm2329
张沉浮: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