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战疫 | 对疫情的态度,反映着我们的心理韧性
关注公众号,查看分类心理科普
更多问题可后台留言或站内搜索
新年伊始,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天津首次出现本土感染病例,且青少年是此次疫情的爆发群体。
“通心粉家园” 在此期间将持续关心留校封闭、离津返乡、停课在家的青少年群体及疫情志愿者们,将一份爱传递给需要的人。
本期文章约2000字
大约需要 7分钟 来阅读
人们面对危机时的态度千差万别。
有人在疫情突发之下依然能够积极应对,也有人的生活因此被打乱,甚至出现强迫、抑郁、焦虑等症状。
这一差异背后,是人们各不相同的心理韧性。
什么是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是人们应对压力与困难的精神储备。
缺乏心理韧性的人却常常被困难或压力所淹没,迷失于问题之中,或采取逃避、否认等不健康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高心理韧性的人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心理韧性的一些关键特征。
高心理韧性者的特征
控制感
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吗?高心理韧性者的回答往往是肯定的。
一般来说,心理韧性高的人拥有“内部控制点”。他们相信自身因素,如自我信念、采取的行动等会影响事件的结果。
虽然有些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如自然灾害、新冠疫情等责任不得不归咎于外部原因。但高心理韧性者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影响自己现在与未来的选择。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心理韧性十分重要。
当危机出现时,心理韧性高的人能够迅速对现状进行识别与判断,发现最为安全合理的解决方案;而心理韧性较低的人则更容易在危机情况下表现出狭隘的视野,容易忽视重要的细节,或错过机会等。
社会支持
当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是否有能够为我们提供支持的人,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心理韧性较高的人,往往拥有一个由朋友、家人、同事等组成的稳定强大的社交网络,以保障他们在遇到危机与困难时,保持健康稳定的联系,获得必要的社会支持。
幸存者心态
在处理任何潜在的危机时,高心理韧性者倾向于将自己视为幸存者。
这样一来,他们能避免将自己代入受害者的角色,不无谓地自怨自艾,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幸存者心态还能帮助人们减少对事物消极面的关注,而专注于寻求积极的结果。
情绪调节
高心理韧性者还能够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他们能够准确识别自己的情绪反应、了解导致情绪产生的原因、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从而让自己专注于应对危机之下的现实情况。
自我同情
高心理韧性者往往对自己富有同情心。
他们会善待自己、接纳自己的情绪、注意到自己何时需要休息等等,这有助于个体维持身心的平衡状态,使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Q:
总是对外界的变化感到力不从心,还能提高心理韧性吗?
A:
当然,心理韧性在任何年龄阶段都是可以被培养的。
如何
建立心理韧性呢?
01
进行积极的解释
想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我们可以先试着用积极的话语来解释自己的处境。
比如,在全国各地与疫情对抗的当下,与其抱怨 “疫情打乱了我的工作、学习与生活,过年可能也回不了家了。” 我们不如试着去关注疫情之下的温暖与希望:“疫情本身是一件糟糕的事,但它让人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而放大了许多温暖与力量。”
02
保持乐观的心态
乐观主义者往往具有较高的心理韧性,即使处于危机或逆境之中,他们也能够将注意力集于如何使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好。
同时,乐观主义者的乐观并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对现实的准确评估。
海伦·凯勒曾说过:“乐观是在看到邪恶之后,仍旧相信善的力量并愿意与善为伍”。
03
把握内部控制点
研究表明,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人比那些不能解决问题的人更能解决问题。当我们陷入困境时,可以快速对现实情况进行判断,列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潜在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能否把握内部控制点,并利用它们十分重要。我们应当先找到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并采取行动。如何把握内部控制点呢?可以参考【往期文章】平衡内心“控制点”,在前行中保持不竭动力。
04
寻求外部的支持
个人的力量固然重要,但作为一种社会生物,人们心理韧性的形成离不开外部的支持。
一项对经历过重大困难的儿童的研究发现,生活中有成年人提供稳定支持的孩子,会比没有成年人支持的孩子有更强的心理韧性。外部的支持、安全的关系能够消除压力、困难、创伤等对人们潜在的负面影响。
05
拥抱挑战与失败
许多人难以接受失败,宁愿从充满挑战的环境下退出,也不愿冒险尝试。但是,当我们相信挑战会为我们带来或多会少的收获、增强我们的力量、让我们从成功和失败中吸取教训时,或许我们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它。
同时,拥抱挑战还会使我们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应对和处理危机事件的同时,我们也提高了自身的能力,无形中提升了自信,也培养了心理韧性。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1] Walker FR, Pfingst K, Carnevali L, Sgoifo A, Nalivaiko E. In the search for integrative biomarker of resilience to psychological stress. Neurosci Biobehav Rev. 2017;74(Pt B):310-320.
[2] Munoz, RT, Brady, S, Brown, V. The psychology of resilience: A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of locus of control to hope among survivor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Traumatology. 2017;23(1):102-111.
[3] Somasundaram RO, Devamani KA. A comparative study on resilienc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hopelessness among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curative and palliative care. Indian J Palliat Care. 2016;22(2):135-40.
[4] National Scientific Council on the Developing Child. Supportive relationships and active skill-building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s of resilience: Working paper no. 13. 2015.
往期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