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现场|《石史诗》导演王申:人和物的流动,背后是文化和文明的碰撞

CDRC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2024-04-01

第二十届“半夏的纪念”大学生影像展“抚今”单元

王申导演纪录片放映活动现场


6月3日下午,第二十届“半夏的纪念”大学生影像展“抚今”单元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展映。现场放映了青年导演王申的两部纪录片作品《离乡》和《石史诗》。着眼于人或物的流动,两部作品背后既是王申导演对世界、对自我认知的不断深化,亦折射着一位纪录片创作者十年以来的创作成长。放映结束后,王申导演以远程连线的方式为现场观众解读了影片背后的创作巧思,分享了十年以来的创作体会。


导演简介


王申


纪录片导演。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赴荷兰学习当代艺术。


学生时期的纪录片作品《离乡》获2013年第三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大学生作品奖、第十一届“半夏的纪念” 大学生影像展最佳导演奖、第十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纪录片最佳导演奖。纪录长片首作《芳舟》提名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最佳荷兰影片,并入围捷克One World、韩国EIDF等国际影展。第二部纪录长片《石史诗》提名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最佳荷兰影片、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金椰奖,获平遥国际电影展制作中单元向上评审奖、冰岛雷克雅未克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等四项奖项,并入围墨尔本国际电影节、瑞士真实影展等四十余个国际影展,并于西班牙艺术院线发行,于德法艺术台Arte、日本NHK及瑞士、希腊、韩国等公共电视台播映。


展映片目


《离乡》

2013年



宁夏西海固地区生态恶劣,政府组织生态移民。2013年5月,回民聚集的阴洼村村民迎来了搬迁的卡车。他们离开了自己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园。这次告别家乡、告别黄土坡的搬迁,是变迁的时代的缩影。


《石史诗》

2021年



《石史诗》以一种超越个体经验的视角,追随一块希腊白色大理石,见证其如何在希腊和中国的石材与旅游产业链上历经搬运、变形、挪用和解构,于中国螺旋上逐级上升。借着这趟机械复制时代的拜物奥德赛,对全球化晚期的食物链和众生相进行描绘,回望那个中国在物质增量上狂飙突进的过往年代。


QA&

主持人:请您简单回顾一下《离乡》的创作过程。


王   申:《离乡》是我们大三《DV创作课》的结课作业,在2012年下半年拍摄的。我们的团队由四位同学组成,有我和我同专业的两个室友乔建勋、曾益洲以及电视摄影专业的袁勋。这部片子前期最关键的工作是袁勋做的。读大一时候,他曾去宁夏西海固支教,到了大三,他又听说那里准备做“生态移民”。袁勋比我们提前一个星期去到宁夏,拍了一些素材,也得到了当地的信任,之后让我们过去一同参与拍摄。


《离乡》讲述宁夏西海固“生态移民”的故事


我们四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有很明确的分工。当时我们拍纪录片也不太有分工的概念。一方面,大家都是学生,都要交作业,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是作为创作小组来创作的;另一方面,我们当时不像专业电影创作那样讲究效率,话语权的结构是很自发、平等的,我们四个谁拍的镜头好谁就拍,谁剪辑好谁就剪。


QA&

主持人:十年后的今天,当您再次面对《离乡》,面对同样的题材和故事,您会不会采用不同的影像采集和处理方式?


王   申:我觉得肯定会非常不同。首先,我这些年在非虚构的创作框架下,一直在声音、画面这个方向上不断探索,我会选择完全不同的电影表现形式。


《离乡》剧照


其次,我对这个题材的价值判断可能会大有不同。因为我有了更多的认知,对语境的判断也更为成熟。倘若再进入这个题材,影片可以提供的价值面向会远比学生时代丰富。因为我自己是回族,学生时代的我碰到这类题材会有非常本能的、身份认同式的链接,但无论是对中国语境下少数民族的论述,还是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生活传统和时代发展之间关系的把握,二十多岁的我做出的是一种浅层次、单向度的判断,现在在这个方面肯定会有所深化,这也是决定影片的最重要一层。


QA&

主持人:《石史诗》中,观众可以体会到两种不同的感受:一种是大理石生产和流动过程中呈现出的史诗感,另一种是部分片段影像在审美和现实层面错位所带来的间离感。请问您是如何处理这两种不同的感受?这是您特别设计的吗?


《石史诗》中展现的大理石矿山


王   申:我的第一部纪录长片《芳舟》是一部非常现实主义的影片,我做完那个项目其实并不满足,我希望能做一部在声音、画面上更有趣的纪录片。当我做《石史诗》调研,看到了大理石矿山、义乌小商品城、山寨西式建筑等视觉“奇观”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文化的错位与堆叠,这种直观的审美感受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觉得这部影片可以建立在这一点上。


《石史诗》从大理石切入展现出文化的错位与堆叠


《石史诗》是高度控制或者说观念先行的。从镜头的具体构图,到全片的叙事结构,我们都力求精确把握。进一步说,整个影片的视角不是和具体的个体齐平的,有时它大于个体视角,有时又更微观。影片中既有大量巨幅的全景、远景,又有如冰箱贴、石材纹路等微观特写,以此呈现大量复制、增量、炫目、廉价的景象。我们这样处理的目的是,想给提供一个超出个体经验的视角,跳出传统影片依赖的共情机制。


《石史诗》以“极致”的景别达到超越个体视角的效果


QA&

主持人:在《石史诗》的创作阶段,哪些作品或作者对您的审美取向产生显著影响?


王   申:2018年到2021年,也就是在做《石史诗》那段时间,我对带有景观性的当代摄影,或者说具有趣味性的纪实影像最感兴趣。对我影响较大的作者有奥地利的尼古劳斯·葛哈特(Nikolaus Geyrhalter),他是一个相当著名的纪录片作者,主要拍景观,他的代表作《我们每日的面包》对我影响很大;有俄罗斯的维克多·科萨科夫斯基(Victor Kossakovsky),当代最重要的纪录片中生代导演之一;还有一位我非常喜欢的智利导演,名叫帕特里西奥·古特曼(Patricio Guzmán)。


尼古劳斯·葛哈特的代表作《我们每日的面包》


QA&

主持人:从《离乡》到《芳舟》,再到《石史诗》,您的作品一直在关注人和物的流动。未来您会继续关注这一话题吗?


王   申:未来不一定。但物和人的流动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议题,它是全球化时代的表现形式之一,背后有着文化及文明间的相互碰撞。中国因为很多复杂的原因,像一个巨大的岛屿。中国也是参与全球化的重要国家之一,把人或物的跨国流动讲述出来,我觉得也是打破这种岛屿状态的一种尝试吧。


《石史诗》中“物”的流动:全球流通的大理石


《离乡》中“人”的流动:宁夏西海固的生态移民


QA&

主持人:您是中传电编本科、北电编剧硕士,现在到荷兰学习当代艺术。不同专业背景和学习经历,对您作品的审美取向是否有影响?


王   申: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我主要花功夫在看大量的、多形态的纪录片,越到后期看片的类型就越多样。因为我本科学习的是电视,如果是严肃创作的话,纪录片是一个最独立的方向。当时我对纪录片的认识非常肤浅,认为纪录片就是用纪实手段拍人物故事,加上手持摄影等等


研二之后,我参加国际电影节的机会变多了,也参与了国外相对专业的创投会。很多国际纪录片只有在电影节才能看到,像上海国际电影节、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就囊括很多国家(不只是西方)、各个形态的纪录片,这是一个打开对纪录片认识的重要窗口。后来看到的纪录片完全颠覆了我此前既有的、非常肤浅的认识。


王申导演参加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


近几年,我慢慢转移自己对电影的绝对关注度。一方面,我将自己的部分精力投入到看展。我在来荷兰读当代艺术之前,就已经对节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看展、看包括影像在内的各种形式的艺术,让我看到创作的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这几年我在横向知识拓展上花功夫比较多,相较于电影史知识,我需要补充更多有关文学史、思想史的内容,看电影的时间比原来少了。


QA&

主持人:对于本科或者研究生阶段的纪录片新人来说,您认为如何才能确定一个值得深入发掘的纪录片选题?


王   申:选题调研的过程真的非常重要。当然,这也取决于纪录片创作者所选用的创作方式和风格。我觉得我们并不缺少有关日常生活的题材,有很多人选择将镜头对准身边人,尤其是家人,这类题材也比较好操作。我觉得目前国内纪录片创作中可能比较稀缺的一种思路是:纪录片创作者要先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社会学、人类学及历史学、新闻学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再去找题材。然而在国内,无论是学生创作还是专业创作,这可能都是一种占少数的思维方式,但在国外这种方式是很常见的。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和纪录片产业的成熟度有关,也与创作者知识系统和创作系统衔接的紧密程度有关。



QA&

主持人:您现在会把自己定义成一个纪录片人或纪录片职业创作者吗?


王   申:的确是。我毕竟拍了两部长片,接下来也会继续做纪录片,而且我已经不是自掏腰包进行创作了,会去参与国外相对专业的创投会或节展,我的确是在纪录片的框架下展开工作的。但我也一直在试图拓展自己,现在学习当代艺术也是一种尝试,这里面包含了几种可能性,比如说纪录片和学术研究、教育系统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纪录片和当代艺术的关系,以及和剧情电影之间的关系。未来我觉得自己不只会是一个纪录片创作者,但非虚构影像对我而言,是我表达自己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方式。



QA&

主持人:您有丰富的海外创作经历。您认为在纪录片创作层面,欧洲与国内否存在理念或观念上的显著差异?


王   申:国外的确有专门开设纪录片专业,而且比国内要多,比如在荷兰的电影体系下,它的纪录片就比剧情片强很多,荷兰电影史上的很多著名导演都是纪录片导演。但在国内,纪录片可能就是一个相对边缘的方向。国内外在具体的专业设置上也有很大差异,比如《石史诗》在希腊拍摄的摄影师,是一个西班牙人,他在巴塞罗那教书,教的就是纪录片摄影专业,不是一门课,而是纪录片摄影专业,从这一点上讲,国内外在认识上就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王申导演及团队在希腊拍摄


QA&

主持人:对于未来的纪录片从业者,您有什么生涯发展上的建议吗?


王   申:在二十来岁的阶段,创作会有一定的自由度。大家不妨去尝试一下,即使不能拍出一个完整的片子,但只是通过纪录片这个工具,进入一段和自身生活轨迹完全不同的人的生活,或者深化对自我及世界的认识、反思,这对于人生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更多精彩内容,请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王 侯 李金斋

编辑:李汇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