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教师成长之路,选择和坚持哪个更重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老踏科研联盟 Author 老踏

广告

注: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作者老踏

#1

读博士那会儿,有一次我去听隔壁专业的博士毕业论文答辩,于是知道了一位师姐的故事:她曾连续报考某位导师的博士,坚持了五年之久还是没能考取。无奈之下只好换成了现在的导师,结果一次就考上了。这个故事,是那天这位师姐完成自己的答辩环节,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和我们大家分享的。


她报考了五次的这位导师我是知道的,无论在当年的学界还是官场,他都有着非凡的影响力。可想而知,报考他博士的人也一定挤破脑袋、竞争激烈。而这位师姐在电梯间里的那句话,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哎,在一个人的事业成长期,能有几个五年啊?”


这篇推文,我们来聊聊选择与坚持的关系。在我看来,选择比坚持更重要,也更能体现我们的智慧。

#2


运用概率思维做出正确选择。


说个生活中的场景吧。坐地铁,高峰时段一座难求,但也不是完全就没有机会——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站位”的选择。如果我们直接就站在车厢的门口了,这基本就等于放弃了拥有座位的机会;而如果我们选择穿过拥挤的人群,走到车厢的中段,站在过道里,那么我们的左右两侧都是坐着的人。这个时候,只要有人站起来下车,我们就有机会拥有那个座位。


其实这个“站位”的问题是在用概率思维来帮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没有座位的门口坚持,显然不如在座位最多的过道坚持。也就是说,想要拥有座位,坚持是一定要去做的事情,但选择在哪里坚持,以怎样的方式坚持,则有大不同。


还是回到刚才那位师姐的故事。连续五年报考同一位导师,只是在没有座位的门口坚持。其实她完全可以通过同时报考其他学校来增加考取概率,而不是如此悲壮地苦苦坚持。用并联的方式去对冲失败的风险,要远比用串联的方式死扛失败来得明智。


如此说来,在我们职业生涯中的每个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刻努力让自己做出概率意义上的最优选择,同时在可能的范围之内用对冲来降低风险,很有必要。


#3


“最好是好的敌人”。


知道做选择的方法论之后,还有一个更难的问题在等着我们:止损点该设置在哪里?也就是说,我们该在什么情况下继续坚持,什么情况下选择放弃?


比如,在一片漫无边际的玉米地里,怎样选出最大的那穗玉米?在茫茫人海之中,怎样找到自己的婚姻伴侣?


在数学学科里,这类问题有个共同的称谓叫做“最优停止”问题。也就是说,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停下来,做出选择,采取行动。然后,经过一系列运算和推演,“37%法则”诞生了。


它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比如,如果我们需要在一片玉米地里找到最大的那穗玉米,那么最优策略是在占这片玉米地37%的面积里不做任何选择,只进行观察。然后,一旦超出这37%的面积,只要发现一穗比之前地里更大的玉米,就果断出手,做出选择。

再比如,如果寻找婚姻伴侣的最佳年龄是在15岁到35岁之间,那么在这个时间段的前37%时间——也就是22.4岁之前不去做选择,而是进行普遍观察和广泛交往。然后,在22.4岁之后,只要遇到比之前更好的,就果断结婚。


#4


你会发现,所谓的最优停止,只是帮我们避开最差的和比较差的,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却永远无法帮我们得到最好的。


理论上永远会有最好的可能性,但是考虑到我们的职业生涯有限、时间精力有限,懂得在哪里停止要远比对“最好的”偏执要好。


伏尔泰说过,“最好是好的敌人”(thebestistheenemyofthegood)。


为什么走出玉米地的猴子一无所获,为什么剩男剩女那么多,为什么当我跳槽了两次而我的前前同事还在那里抱怨却没有采取行动?


很多时候,正是由于对“最好的”的偏执,才导致一无所获、无功而返。


这个道理其实还有另一面,那就是一旦做出选择,即使未来还有更好的,也不再为之所动。


还是回到高校教师向上发展的话题。37%法则提醒我们在职业生涯的初始阶段要尽量多去尝试、接触和了解,比如多去尝试不同授课方式去开展教学,多去接触本学科专业的不同课程及其知识体系发展脉络,多去了解本学科专业的不同研究领域与方向以及研究的进展情况等等。


之后,一旦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热爱的和擅长的,就做出选择并且坚持做下去。而只有满足以上三点——感兴趣、热爱和擅长中的至少一点,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把坚持这件事坚持下去。


#5


先做选择,再去坚持。


没有经过概率分析、风险管理和37%法则的洗礼就去盲目的坚持,其实是一种懒惰、逃避甚至自我欺骗。


这种情况之下的坚持往往表现为一种惯性和路径依赖,哪怕这种坚持并没给当事人带来任何好处,也会让他们觉得内心踏实,而且这样还可以很好地展现他们的“毅力”。


甚至他们还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执着于梦想,经常会把自己感动。梭罗曾经说过: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是的,他们宁可忍受平静的绝望,也不愿意选择新的领域或方向。


为什么?因为选择需要智慧与技巧,还有改变的勇气和决心,以及面对可能的失败。正是这些内容导致很多人宁可无望的坚持,也不愿意勇敢的面对选择。


另外,我所说的选择比坚持更能体现你的智慧,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坚持。要知道,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是坚持不懈、持续努力的结果。我这里强调的只是选择的重要性,而一旦我们做出选择,就要坚持下去。


重点在于,这是我们做出正确选择之后的坚持。这种坚持从概率上看,会极大提升我们取得职业成就的可能性;而无论结果怎样,这种坚持都会是自觉的、有价值的和充满希望的。


#6


好,让我做一个总结。


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之中会面临很多选择,选择不同,职业前景大不同。


先做选择,再去坚持是智慧的表现。拥有概率思维,懂得对冲风险,掌握最优停止策略,能帮我们做出最不坏的选择。


一旦做出选择,就要持续不断、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


如果这篇推文对你有所启发,欢迎你能把它分享给有需要的小伙伴,并且告诉他们:职业精进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战!


来源:老踏科研联盟
责编:Yolanda
审核:Yolanda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欢迎投稿,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

延伸阅读

四省多所高校,教师自爆正在降薪!

高校教师转岗&跳槽成功的第1步:放弃幻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学术桥Acabridge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