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守正创新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守正创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处处闪耀着守正创新的光芒,其不仅毫不动摇地坚守着马克思主义正经、科学社会主义正道、无产阶级先锋队正气、为人民服务正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根,还与时俱进地在理论、实践、制度和文化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原创性的贡献。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守正”
“守正”的基本含义即坚持真理、坚持正道,这里“坚持”是行为准则,“真理”“正道”是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把“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明确提出坚持守正创新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分析整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可以清晰地看出,“守正”一直是它的鲜明特征。
(一)守“正经”:坚信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
马克思主义一经产生,就因其自身的真理性科学性而深深扎根于人类历史进程之中。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当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更是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威力,成为人类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并取得辉煌成就的过程,其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判断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坚持唯物史观,坚信资本主义克服不了自身的根本矛盾而必然要走向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行动的根本准则;坚持奋斗精神,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积极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坚持革命理想,坚决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等等,始终以求真务实精神保持着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2]8“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3]
(二)守“正道”: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4]
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5]新时代以来,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走自己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好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要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6]59
(三)守“正气”:坚定立党为公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是一个地大、人多、历史悠久的大国。崇尚圣贤,见贤思齐,修齐治平,养浩然之气,注重培养和依靠一批胸怀天下、风格高尚的“士人”治国,是辉煌历史所留下的宝贵经验。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勇担大任,以追求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为指导思想,立志代表劳苦大众,与一切剥削压迫和不平等做斗争,以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苦难辉煌,百炼成钢,最终被历史和人民选择成为全民族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强起来的历史契机,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中华民族能够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最为根本的原因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完善,受市场经济冲击,一些党员尤其是部分领导干部思想滑坡,出现了人民痛恨的腐败现象,影响了党的形象。再加上国门打开以后,西方国家“政党政治”“西式民主”等不符合我国历史和国情的思想,严重扰乱了民心。针对这些现象,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坚决惩治腐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塑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并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实践教育活动,树正气、杀歪风,扭转党员形象,凝聚党心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分析苏东剧变教训后,旗帜鲜明地指出,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没有党的领导,国家就会解体,人民就会遭大难。[7]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8]318
(四)守“正义”: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中国“民本”思想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有无数的“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思想,如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民贵君轻”和荀子的“君舟民水”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宗旨,并始终如一地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4;“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10]10,11;“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1]17;“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2]14。这些论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把人民性看作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其坚持人民是生动的群体,而不是抽象的概念;主张人民是有血有肉的,是创造财富、创造历史的主人。这种人民观,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明确了党作为人民主心骨带领人民积极实现自身主体地位的根本途径,是人民能真正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将党与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9]368。党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与人民水乳交融,血浓于水,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人民是党做工作、干事业的最大底气,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14]73
(五)守“正根”: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并且使之保留并传承下去。如果抛弃自己的文化,就会失去精神支撑,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以来我国曾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辱,加上一些人长期对西方文化的吹捧,导致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不自信,文化自卑感严重。甚至有些人以西方后现代主义为指针,大搞历史虚无主义,肆意丑化中华文明,认为中华文明是落后的“黄土文明”,不适应现代化生产模式,应该完全丢掉。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华文明的污蔑。他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根、文明之源。[16]10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把文化建设提到重要地位,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文化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17]4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明确提到2035年要建成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指出,“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14]67。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创新”
创新是人们为了发展,运用已知条件,突破旧有思维定式或常规戒律,进行某种新颖、独特的发现或实践,从而产生出更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政党。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锐意进取、大胆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实践、制度和文化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一)理论创新:对科学社会主义内涵有了“新”理解
从文字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的“新时代”指明了这一思想的历史方位,它清晰地表明社会主义是发展的、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中国特色”表述了这一思想的基本形态,突出了社会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不存在定于一尊的标准模板;而“社会主义”则是这一思想的鲜明底色,表明了这一思想理论的本质特征。
1.“新时代”的意蕴具体而深刻
“新时代”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新时代是一个必须要积极奋斗的时代。它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近几年,以新材料、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始露端倪,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剧烈竞争使我国各项发展都正面临着新的客观情势;世界经济出现逆全球化、民粹主义兴起引起西方各国政治撕裂,使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产生许多不确定因素;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我国还面临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中等收入陷阱”等考验。这些都决定了在新时代必须保持初心继续奋斗。
2.“中国特色”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回顾历史,党的十二大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大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用法所表达的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强调的是共性中的个性,主要突出我国社会主义模式与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模式的不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把中国的历史经验、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进一步融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中,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成熟,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这一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的认识:首先,从时代的角度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也是新时代最主要的特征。同时,这个矛盾变化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这个实际,因此今后的工作都必须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其次,从实践的角度强调历史使命,共产党人要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的富裕幸福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积极作为。这就要求在接下来的实践中继续努力进取、大胆开拓,并结合新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不断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最后,从文化的角度认识“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2]2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要从完整意义上、完全形态上与中华文明融合发展。
3.“社会主义”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时代和国情的角度,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坚持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人民满意、生命至上作为评判工作的根本准则。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指出党在国家发展和建设中的绝对核心地位,并在加强党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下,提出“两个维护”“四个意识”,使全体党员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持社会主义目的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胸怀天下的视野,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当前实际相结合,在积极发展自己的同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开放包容、全面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大业,为创造人类未来美好社会贡献方法智慧。
4. 对当今世界的时代问题给出了中国解答
时代是思想之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凝结时代精华,回答时代之问,对所面临的时代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和系统性的回答,为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有鲜明的中国内容、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14]25实践证明,这里的“中国特色”已经不仅仅是共性中的个性,而且成为事物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成为能够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矛盾,即事物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其不断成功的实践和逐渐完善的制度正日趋走向成熟。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念变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实践,它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功典范,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实践了道路。
(二)实践创新:为世界落后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的时代坐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意识、底线思维,积极实践创新,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目标激励式定位:提出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及实现路径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制定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目标,并通过这些目标激励人心,团结人民,从而不断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首先,它指明我国在新时代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和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理想。其次,它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明确“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式发展道路的最为本质的特征。再次,也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表达得更加清晰。“四个全面”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从总体上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标引领举措。其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后者为前者提供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最后,确定新时代“两步走”战略,明确提出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 问题解决式发展:强调人民的需要就是奋斗方向
坚持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具体体现。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能够准确回答时代问题,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重视问题的解决,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强调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奋斗方向,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际进程中,提出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提出核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提出核心问题是精准扶贫,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实现共同富裕;在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时指出,核心问题是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好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通过不断精准地抓住时代主要问题,并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3. 底线思维式保障: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例如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他强调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19]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又强调,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要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全面做强自己。[20]这些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体现了鲜明的特点:首先,是一种主动意识。强调对事物进行客观全面把握的主动精神,以及按照客观规律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做好先手准备的自觉性。其次,是一种斗争智慧。反映了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形势时如何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科学方法,体现出一种战略考量和忧患意识,具有主动斗争的特点。最后,体现一种人民情怀。这里强调要坚守的底线是人民底线,它的价值取向是人民至上的思想。这是一种积极辩证的思维,它所坚持的底线既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强调主动实践而进行的积极作为,是一种在动态中把握和处理事物的科学治理智慧。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从容应对国际国内各种挑战,打赢精准扶贫和反腐攻坚战,将我国带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发展阶段。
4. 建设实践式推进:坚持扎根中国大地进行建设性实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党在道路探索方面的主动建设精神和实践创新品格,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进行许多理论和实践创新。“建设”是主观追求,代表一种积极、正面、理性的态度,含有对之前发展的肯定,是对以往发展的继承和进步。其既不同传统决裂,也不另起炉灶,更不是改天换地,而是在原来基础上对未来的一种积极构建和创新性发展。这种发展是渐变的,是缓慢量变后的阶段性质变,强调按照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科学和谐地发展。而“实践”是客观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中,主动调整改革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旧体制、旧思想,并使之全面适应新发展阶段而沉淀下来的、被历史证明正确的经验总结,其鲜明地体现了实践“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这一哲学品格。
(三)制度创新:构建政通人和的国家治理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在许多领域实现了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日渐成型。仔细梳理发现,新时代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 在指导思想上,突出制度“改革总目标”的位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做出明确部署,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每一个都同制度建设息息相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全面总结了党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历史经验,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图谱及发展方向,这是党在历史上第一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建设的问题。2021年10月13—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21]17。这次讲话再次突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将制度建设提高到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
2. 在建设方向上,指出要“扎根中国土壤”
衡量一个社会制度的好坏,必须与本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只有扎根本国土壤,得到本国人民拥护的制度才最可靠最管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22]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植于广袤的中国沃土,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和发展形成的,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23]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中国人民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24]
3. 在实施方法上,重视制度与治理的有机统一
2019年,为筹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积极思考“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指示明确了制度“发展”的前提是“坚持”“巩固”和“完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25]。制度好不好,重点要看治理效果怎么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将“完善制度”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联系起来,成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险挑战的有力保证。制度与治理相辅相成。其中,“制度”规定了根本方向,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治理”规定了实现途径,指出完善制度必须要完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历史任务。这个表述是一个整体,如果只讲治理,不讲制度,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反之就会使制度完善变为一句空话。
4. 在工作部署上,提出全面发力、重点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必须进行全面改革,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向前。党推陈出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设立国家监察机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等制度,全面加强了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提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根本保障,建立以党的领导贯穿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的法治体系,等等,在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
5. 在发展标准上,明确了政治清明和人民幸福的“政通人和”标准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看一个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要从政治上、大的方面去评判和把握。他还引用邓小平同志1980年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党和国家的各种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必须用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三条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24]这些论述明确将制度好坏的评判标准主要集中于政治先进和人民幸福两方面,形成了“政通人和”标准,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也反映了唯物史观的政治观念,为我国制度创新和治理实践提供了准则。
(四)文化创新:构筑了具有中华底蕴的话语体系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经过除旧迎新的革命年代、以新改旧的建设年代和新旧融合的改革发展年代,走到了需要创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思想;科学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特质,精辟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及推进治国理政的基础作用;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中的重要价值;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创新指明了方向。
1. 提出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使自信成为新时代最为突出的文化现象
自知者明,自信者胜。古今中外,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崛起、民族兴旺,都必须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之上。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拓展为“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是国家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和“独特的精神标识”。[25]“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华民族在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奋斗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扎根于中国土壤的文明之花,包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正因为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历经的道路、理论和制度才有了真正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最为根本的自信。
2. 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中华底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形成历程,经历了从“两个文明”建设到“三位一体”建设,再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建设,最终构建了与“五位一体”相对应的“五大文明”协调发展格局。此过程是对文明形态、文明程度、文明范畴不断认识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6]这是一个具有重大世界和历史意义的判断,其一方面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文明的新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途大道;另一方面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迈向了新的历史起点。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协调发展,强调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文明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文明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具体表现为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强调共同富裕、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注重法治规范,力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倡导和谐幸福,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文明建设方面,注重公平正义,社会长期稳定;在生态文明方面,推进绿色发展,提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这是一条处处体现着中华文化、中国智慧的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新方案。
3. 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开拓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
共同体指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人,或在宗教、种族、职业等方面具有共同特性的人所组成的团体,也可以是基于某种共同的利益、态度、价值及情感认同的人组成的团体。它还可以扩展为由国家组成的团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中国实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题,并由此演绎出丰富的“共同体”思想。如双边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以及新型国际关系等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宗旨是“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它包括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公平、开放、包容、共赢的发展观,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观,以及尊重自然、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观,等等。这一理念将马克思主义的联系发展观、为民谋利性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天人观”“大同观”以及“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理念巧妙结合,构建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和谐发展的新文明形态,倡导将建立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和构建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追求,用新的“和谐共生”理念取代资本主义所宣扬的“物竞天择”理论,将人类文明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4. 凝练红色精神谱系,丰富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内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6]纵观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砥砺前行,锻造和培育出许多伟大精神。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张思德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救灾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抗疫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等等。这些精神虽各有内涵,但都一脉相承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理想和人民立场,具有强大的传承力和时代感召力,成为中国共产党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最为珍贵的红色基因。精神的力量无穷,正是凭借这些精神的引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百折不挠、发愤图强,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27]在中华民族大步走入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必须传承好这些宝贵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红色血脉,以昂扬的斗志书写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史诗。
三、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很多重要讲话、指示中都体现了守正创新,他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实践中所体现出的守正创新品格深刻地感染了大家,从而使守正创新发展为新时代的标志用语,体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品质特征。
(一)守正创新的世界观意蕴
守正创新主要表达的是人们对旧有传统的敬重传承和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一种行为态度。“守正”一般指准确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正确继承前人创造积累的优秀文明成果,完整理解历代遗留下来的精辟见解和宝贵经验。“创新”的要旨是“新”,它不仅提倡继承,更重要的是鼓励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大胆探索,敢于怀疑,敢于挑战,敢于创造,从而建立超越前人的思想体系、行为机制或新型事物。因此,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守正创新,其意大致可以归纳为:在特定环境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条件,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从而改进旧的或创造新的事物、路径、方法等实践行为。
1. 守正创新体现了唯物主义世界观意蕴
“正”即正道,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代表物质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新”即新生事物,是物质发展的最新形态,代表物质永恒发展的根本属性。“守”和“创”这两个动词,主要表达的是“人”的行为动作,代表人类对物质的主观能动性。综合起来,就是指人类在坚持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认识和实践活动。这里,守正是前提,其守的“正”,即事物的本质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鲜明地体现了世界的物质第一性原理;创新是目的,其创的“新”,即新事物,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既体现了物质的永恒发展性,也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事物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不断变化发展着。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是物质运动性的具体体现。守正创新意味着认识和实践的稳定性和发展性,体现了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只有坚守正道,人类的主观实践才可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发现新的真理性认识,进而指导再一次的实践,守正、创新、再守正、再创新,体现了深刻的唯物认识论原理。[28]
2. 守正创新深刻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方式决定人类社会的根本属性和发展方向,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后者对前者具有适应和阻碍的能动性。社会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社会制度与其所处时代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进而自身也会变得稳定。这个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非对抗性的,其同一性大于斗争性,发展也是渐变的,处于不改变其根本性质即质变之前的量变阶段,此时保持制度的性质不变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守正”也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然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变化了的经济基础又随时需要社会制度与其保持一致、协调发展,否则就可能会改变社会矛盾的根本样态,使其变得具有对抗性,甚至发生社会性质改变以及制度更替这样的“出新”,从而离开追求美好生活的“正道”。为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不能只一味地因循守旧,而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勇于开拓、大胆实践,积极地推陈出“新”,使社会基本矛盾始终处于互相适应的状态,从而保持社会的繁荣稳定和持续发展。显然,这个“新”不是无的放矢的新,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道”,按照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主动求变所“创造”出来的新。它体现了人类利用其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发展规律的主动适应和自我改造,是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的生动表现。
(二)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
“守正创新”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实践行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这里守正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守正与创新共生互补、辩证统一,组成发展的和谐乐章。其中,守正在前,是创新的前提,发挥主导方向的作用;而创新在后,是守正的完善,反映最终的目的和结果。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守正并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是坚守正道、实事求是,它不仅不排斥“新”,还积极地为“新”准备条件,其根本目的是让发展不走样、不变质,能够始终如一;这里的创新也绝不是标新立异、为新而新,而是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它是对“正”的提高和升华,必须建立在对客观规律,即“正道”的正确把握之上,其最终目的是让发展不僵化、不腐朽,能够永葆青春。
1. 守正与创新对立统一,相辅相成
守正表现为生存,创新代表了发展,守正与创新构成一对完整的矛盾统一体。守正表现为对传统的自信和坚定,创新表现出对发展的企盼和积极。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守正的目的。离开守正的创新,等于缘木求鱼,不可能真正创新。而离开创新讲守正,也会固步自封,不可能真的守正。只有守正才能保证创新,而创新也为守正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守正体现为“立”,只有立得正才能站得稳行得远;而创新体现为“破”,但“破”也是为了能更好地“立”,使改进后的“新立”比过去“立”得更稳定,从而也就走得更长远。
2. 守正创新反映了一种特殊的质量互变规律
守正代表坚持、稳定,相当于事物的量变阶段;创新意味着突破、超越,往往会有质的变化。创新与守正相结合,使其所发生的质变又不会是决定性的,而只是在“正”的限度内所进行的过程性的“小”质变,也就是量变。守正为创新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对“新”做出了限定;而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守正,同时也发展了原来的“正”。从这个意义上讲,守正创新并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表达,它所包含的“守”“创”精神,使其具有明显的目的性,这个目的就是为“正”而“新”,“新”上求“正”。这里的创新不是改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剧烈的、迅猛的“大”质变,它具有不间断的性质,是在“正”的范围内的一种承继性的、连续的、渐进式的发展形态,是“小”质变,是事物在最终质变到来前的量变形式。
(三)守正创新的时代价值
守正创新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前后相承的关系,深刻体现了新时代的主要特征。
1. 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说:“我们是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的原理。”[29]这里“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其具体表现就是“守正”;而“为世界阐发新的原理”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往往需要“创新”。其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提倡的尊重物质第一性及客观规律性就是“守正”,而发挥意识能动性和实践探索性就是“创新”。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守正创新也是动态的、随事物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守正”体现了事物质变之前的稳定性,是对原来规律的肯定和适应;而创新体现着对原来事物的扬弃式发展,即否定之否定。可见,“守正创新”一词鲜明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内涵,完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本质属性。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守正的保障,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地守正创新,才能永远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在一起,从而永葆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先进性。
2. 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接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持续的守正创新史。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共产生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三个重要的理论成果,它们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一脉相承、永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这个“正道”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并以此为指导胜利完成了中国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又提出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第二次创新的课题,对中国特殊情况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了实践探索。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正”,创“改革开放”的“新”,最终探索出震惊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沿着邓小平同志开创的道路继续实践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直接以守正创新为指导,实践并形成了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证明,正是一次次的“守正创新”才使其永葆活力,继续闪耀着伟大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光芒。
3. 守正创新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
理论的生命力来自于其对时代主要矛盾的解决能力,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来自于其对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揭示及其提出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解决办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功,也在于党能始终把握时代脉搏,不断产生能回答时代之问、解决时代主要矛盾的新理论。进入新时代,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些都需要给出时代的回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时代挑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破解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既从理论上回答了时代之问,还以成功的实践引领了时代潮流。这个潮流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守正创新”,它就像历史上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样成为这个时代的鲜明主题。坚持守正创新,就成为新时代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
综上,通过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守正”特点和“创新”内容,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守正创新已深深嵌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密钥。
注释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