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APP

其他

一生卖力的中国人,终于爱上了“松弛感”

这届奥运会后,大家在运动这件事上想开了。从开幕式到比赛,“松弛感”多次在奥运会上被国人热议。不戴护具、单手插兜、带着海绵睡眠耳塞,甚至,还穿着人字拖的土耳其男选手迪凯奇以优雅的姿势射落银牌。观众们好奇这位“大神”究竟是何方神圣,原来不用全副武装,也可以上“战场”。国人醒了随着意识到开放,抑或紧绷到了一定程度,一生要强的国人终于开始认识到松弛的好处了。网友们开始学会放过自己:“我不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而是我动一动开心就好。”在某脱口秀上的一个段子很好地进行了诠释:“别人健身是为了健康生活。我健身是为了可持续化的不健康生活,就是对冲”。人们运动健身的出发点,不再是被单一审美绑架下的“身材焦虑”,而是将其作为寻找各自的快乐路径,因此形式也开始多样化。都市人群给自己的运动人设定义也多有“个性”,不再局限于“健身达人”,而是朝着“间歇即兴运动咖”“口嗨型选手”“养生潮人”“游山玩水”等方向多样化发展。“运动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放松身心、自我愉悦的过程。就像是从沉甸甸的生活中抬起头,挺起胸,大步奔向广阔的高山和原野,就是那种自由舒适的感觉。运动带来的这种感觉尽管稍纵即逝,但对于疲惫的生活来说,珍贵异常,是难得的压力和情绪的出口。我的运动项目一般是跳健身操、瑜伽、爬山。”一位32岁的互联网从业者表示。体重秤上的数字和量尺上的刻度不再是单一评价维度。人们开始在意运动的舒适性和对全身心的改善。人们开始逐渐拥抱松弛,为“自律”祛魅。健身博主们开始展示健身时真实的样子——紧绷的马甲线照片背后,是放松下来仍能鼓鼓的小肚腩。人们意识到这些令人焦虑和紧绷的标准和环境,打起了反pua的口号,开始创造和加入“随地大小动”的可能。需要哪一种多巴胺?小而精的社区属性运动成为最佳选择,班味儿浓烈的城市白领纷纷涌入lululemon的夏日乐挑战,寻求工作之余的生活之乐。直佑是2018年起就参与到lululemon小型社区活动的老选手了。“就像朋友一样找你去玩,整个活动很舒服,大家嘻嘻哈哈地去体验,结束也嘻嘻哈哈。”在过去的两个月中,lululemon“夏日乐挑战”共吸引了全国近40座城市近万名运动爱好者参与。lululemon“夏日乐挑战”均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动作设计里包含深蹲、屈髋、推举等,“这些动作是我们日常生活和运动当中会频繁使用到,我们设计这类动作不需要专门学习的趣味动作,是为了相对弱化竞技,而更多体现热汗、联结和乐趣。”lululemon大使,CrossFit
8月26日 下午 5:31
其他

俞敏洪想要一份体面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苗正卿题图|视觉中国“俞敏洪想要一份体面。”一位熟悉东方甄选的人士在7月25日晚向虎嗅透露。据上述人士获得的独家消息显示:东方甄选不仅免除了董宇辉的违约金、竞业协议,还将给董宇辉提供场地、人员,以及“一套基于货盘与供应链管理的系统”。“以供应链角度为例,董宇辉新团队的供应链人员,目前是从东方甄选调过去的,后续与辉同行和东方甄选如果都直播带货同款产品,并不存在违约。”事情大家都知道了。7月25日晚,东方甄选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董宇辉已决定不再担任公司雇员及公司一个合并联属实体的高级管理层,并于7月25日生效。至此,董宇辉和东方甄选“折腾”了一年多的离合大戏,剧终。根据双方协议,新东方将把与辉同行这家公司“出售”给董宇辉个人,而董宇辉收购与辉同行的资金来源于俞敏洪及公司的赠予。在当晚,董宇辉和俞敏洪都发布了声明,俞敏洪甚至在抖音渠道连续发布两条声明。导致“老俞”连续声明的核心原因是,最早的“出售”新闻引起外界误解——有粉丝误以为董宇辉为东方甄选奋斗多时,最终还需要“自掏腰包”买走公司。俞敏洪最终通过公开信明确表示:“除了已经支付承诺的全部待遇,我已恳请董事会及薪酬委员会并取得同意,把与辉同行的全部净利润奖励给宇辉。同时,宇辉持有与辉同行所需的股权购买款,我也按符合上市公司规则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方式予以安排支付。”为了以正视听,俞敏洪还通过抖音评论直言:“宇辉购买公司的钱我安排了,公司是送给宇辉的。”据虎嗅获悉的情况显示,自2023年二季度以来,董宇辉在东方甄选的收入结构逐渐进化为“保底+佣金”以及还有部分来自俞敏洪等公司高层的额外赠予。知情人士透露:“与辉同行成立以来的所有净利润,其中一部分之前已经通过分佣模式给予了董宇辉,另一部分则通过如今公司转让、新的赠予等方式给予了董宇辉,简言之与辉同行的净利润奖励给了董宇辉。”据了解,双方分手这件事的起心动念源自2024年3月。当时俞敏洪多次和董宇辉见面,并探讨后续合作的模式。经过多次交流,俞敏洪和董宇辉达成共识允许董宇辉独立,但碍于上市公司相关要求,双方同意在财年终止的5月31日正式向董事会提议。据知情人士透露,经过两个多月的流程后,双方最终在7月实现“分手”。在7月25日晚,东方甄选和与辉同行都进行了直播。这也是“分手”后二者在江湖上首次直面:从数据看,与辉同行要好于东方甄选,从排行榜、场观等数据看,与辉同行都处于优势。一位资深互联网分析人士向虎嗅表示:“董宇辉和东方甄选分手后,二者的进化路线会很不一样。目前看东方甄选摆脱超级IP依赖,将继续向线上山姆的模式进化;董宇辉的与辉同行,则以主播分佣这个模式为基础,向MCN进化。”但摆在二者面前的挑战都不小。从董宇辉的视角去看,独立后他不仅需要面临团队管理、供应链管理的一系列挑战,还需要面临所有直播带货MCN所面临的共性难题——在整体电商大盘受消费分级影响而有寒意的当下,品牌对超级主播的态度正在变得暧昧,那个高速增长的直播带货江湖正露出疲态;而对东方甄选而言,在失去超级IP后,能否真正成为线上山姆尚需验证,以及俞敏洪能否真正说服投资者接受“儿大难留”这一事实,也尚需观察。“从网友反馈看,7月25日晚,双方皆大欢喜。董宇辉的粉丝和东方甄选、俞敏洪的粉丝难得都开心了。”一位互联网观察人士吐槽道。俞敏洪为何放手?有熟悉俞敏洪和东方甄选的人士,向虎嗅指出,俞敏洪选择分手背后有三层原因。首先,超级IP董宇辉和与辉同行,并没有真正给东方甄选带来利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2023年董宇辉和东方甄选之间的舆论事件发酵后,东方甄选调整了董宇辉的收入结构,改为了保底+分佣。保底,一般有现金和股票两种形式;而分佣则是很多MCN机构常规使用的主播分利机制。在2023年四季度与辉同行成立后,与辉同行一半的净利润根据协议被给予董宇辉。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自与辉同行成立以来,董宇辉在净利润分成上的收入应该不低于一个小目标。”另有人士向虎嗅表示,2023年东方甄选给予董宇辉保底之中的现金部分较为可观。“从2023年重新调整收入结构至今,董宇辉从与辉同行获得的收入,占与辉同行利润比重比较高。对于东方甄选而言,与辉同行其实并没有给公司赚多少钱。”其次,俞敏洪感受到了来自多维度的网络舆论压力。有熟悉东方甄选的人士透露,俞敏洪一开始会在董宇辉直播时或与辉同行直播间的评论里看到一些吐槽自己的言论,其中常有“铁公鸡”等标签出现;后来发展到,在东方甄选甚至俞敏洪自己直播时,他也能看到一些负面信息。一位已经离开团队的人士,向虎嗅描述了一个细节:当时俞敏洪给董宇辉团队安排了1000平米的直播间。这个直播间其实也是东方甄选其他主播的直播场地。由于在写字楼内,很难实际操作灶台等厨房用品,所以公司搭建了这个1000平米的场地,去解决这个需求。谁料,在董宇辉直播间,有声音开始吐槽这个场地狭小或者这个场地施展不开。“其实这是公司内各个团队公用的,并不是说故意安排给某个团队的,但被带了节奏。”另一个关键原因来自于东方甄选的定位以及股价。有接近东方甄选的人士表示,当董宇辉成为东方甄选的超级IP后,资本圈对于东方甄选的评估,往往以交个朋友为“标的”——依赖超级大IP的MCN。但俞敏洪多次表示,并不希望东方甄选成为MCN。从股价上看,东方甄选在2023年1月达到75元/股高位后,股价开始下跌,虽然在2023年8月一度拉升回46元/股,此后便开始持续下滑。“董宇辉依赖症,被视为这家公司不确定性的源头之一。”上述互联网观察人士表示。俞敏洪的性格也被视为本次“分手”的因素之一。“今天的俞敏洪比较看重体面。过去一年多,他并不想去很高调地解释很多,或者说他可能不太擅长在今天这个流量时代去做解释这件事。”董宇辉的考验,可能刚开始相比于其他主播MCN,董宇辉已经拥有了一支成建制的队伍:虎嗅获悉,在本次“分手”后,董宇辉获得了一个完整的团队、供应链资源、场地以及系统。但他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何去何从,与辉同行未来的定位到底是什么?第一种选择是超级网红,并基于此打造一个直播带货的头部MCN机构。如果董宇辉安心做一个超级网红、超级IP,并以MCN模式孵化更多IP做大流量带货生意,那么他可以参考的是李佳琦、辛巴或者某个阶段的交个朋友。但这些同行在最近两年,都在面临新的进化挑战——一方面要与平台不断变化的流量策略持续博弈,一方面要直面消费分级的消费者变化趋势。而更深的挑战是,当众多品牌开始做品牌直播、开始转投KOC及私域后,超级主播对品牌的诱惑力有动摇的趋势。一个深层的挑战是品类。以董宇辉过去半年的直播为例,他最常见的品类是零食饮料快消、图书、生鲜以及文旅类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品类中,董宇辉真正的“差异化”优势,体现在图书、文旅等类目上。但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图书和文旅类,在整个直播带货市场内,并不是高利润率、高变现能力的代表。以图书直播为例,在抖快等平台内,这一品类其实都难言头部超级品类,甚至一度被列作新兴垂类。也就是说,“单飞”的董宇辉,需要证明自己的差异化价值,而且这个价值急需扩展到更多品类上。其实,从过去半年与辉同行的动作上,已经可以看到端倪:在与辉同行拆分后,董宇辉的带货频率、带货品类丰富度都有所上升。第二个选择是公司化,或者说从IP进化为公司,走融资上市之路。这条路对于董宇辉而言最大的挑战在于,截至目前,国内从带货直播最终成功上市的公司屈指可数。而这些已经上市的公司,大多数依然是“公司的壳,MCN的核”。但不可否认,公司之路对董宇辉而言是有想象空间的,比如他对于文化内容类产品的流量加持力,有可能演变出一些新的内容产品形式,并给外界更大想象空间。但这条路需要董宇辉自身去转变,他不仅需要成为支撑这家公司的流量引擎,更需要扮演一个CEO、一个掌舵者。无论上述哪个选择,董宇辉都很难做回曾经的董宇辉了:那个可以在镜头前一边卖货,一边描述自己知识分子梦想的董宇辉。因为,他起码需要开始考虑如何养活自己的百十号员工。市场大盘,对于超级IP的态度也是值得玩味的。几大平台的当家主播,在过去两年都在面临“削藩”:平台需要考虑超级主播和中小主播之间的平衡,当平台希望让品牌投身品牌自播后,这种“削藩”之心则更为明显——毕竟,在流量逐渐去中心化的时代,绕开超级主播直接收流量费,是好过“中间商赚差价”的。这意味着,董宇辉面前的路,并不易走。在7月25日董宇辉公开表达了对俞敏洪的感谢,也表示“独立后”未来还是希望和俞敏洪一起喝酒聊天。他也提及,自己的独立像是船驶出港湾,不再有港湾庇护。对东方甄选而言,董宇辉,剧终。对董宇辉自己而言,未知的剧情正在打开。或许,在若干年后,董宇辉和俞敏洪会相逢一笑。但眼下,他们都深信着:“离开对方,会更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End想涨知识
7月26日 上午 7:59
其他

站在房贷利率高位下不来的那群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7月8日 下午 10:00
其他

大模型们拿着锤子找钉钉

题图|视觉中国今年的大模型赛道,看不见硝烟,却是一个白热化的战场。这背后是对更大场景、更大规模用户入口和先发优势的争夺。在AGI尚未到来的当下,行业有一个共识:真实场景中的大规模应用,是大模型价值验证和通往AGI的必由之路。找到高频、刚需场景,实现规模应用,完成模型能力迭代和业务运转的闭环,成了这一阶段的竞争重点。那么,场景从哪里来呢?就在今天,钉钉在自己的生态大会上,宣布对所有大模型厂商开放。这是一个有着7亿用户和数千万企业级组织的平台,土壤不可谓不肥沃。此前,在此播种耕耘的是和钉钉同属阿里的通义大模型;而现在,MiniMax、月之暗面、智谱AI、猎户星空、零一万物、百川智能这六家大模型厂商,带着自己的“锤子”,找到了钉钉。这是一场双向的奔赴。大模型厂商们更多样化的模型底座能力,满足了钉钉上企业和用户更多元的智能化需求。而模型厂商们进入高频刚需的企业办公入口,期望基于千行百业场景的汪洋大海,完成更快的模型迭代,并打捞出属于自己的用户和客户。三场战争:入口、项目,和人ToB还是ToC,这是一个问题。大模型厂商们基于自身的视角,目前ToB和ToC选择并不相同。但年初到现在,一众厂商已经在ToC的AI应用、ToB的项目争夺、开发者人群的影响力这三个战场展开了激烈竞争。争抢C端用户心智的战场,主要是发生在应用商店和各大主流内容平台上。年初开始,一些内容平台上就已经出现了大模型应用广告战开打的端倪。最热的时候,在B站首页上看到大模型应用的原生广告能达到了6条之多。小红书也是AI应用厂商们热战的前线,博主推荐AI陪伴类应用和生产效率助手时,每个APP都能列出一份很长的智能体清单。线下,在机场和地铁站里,大模型厂商打出的广告牌也占据了醒目位置。争抢C端注意力,各家可谓备足了弹药。关乎真金白银的B端项目角逐,也是市场关注热点。今年以来大模型相关的项目迎来爆发,招投标信息是市场风向标。此前数智前线有过统计,今年上半年以来,项目数量逐月增加,运营商、金融、教育、能源、政务、汽车等多个行业涌现出了大量项目。招投标统计里能看到亿元大单,也出现了零元中标的项目。各家企业拿单的数量座次,几乎每个月都要重排一次。上个月的降价潮,更是突如其来。从大模型创业公司到云厂商到老牌人工智能企业都加入了战场。一些人评价它可能会摧毁一些公司此前建立的商业设计和安排,也有人认为,推理成本下降而来的降价,能使得更多应用开发者用上大模型,行业喜闻乐见。无论动因是增加曝光度,争抢用户,还是防止用户流失,争抢开发者人群里的影响力和份额,成了厂商们打出的明牌。有行业人士认为,大模型领域开启的一个又一个的战局,可能意味着行业可能正走向一个分岔口。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就认为,价格战当下发生,说明各个大模型的功能和性能在快速接近,模仿GPT-4的阶段已基本告一段落,AI已从创新试验走向了大众推广阶段。随着规模急速扩张的阶段到来,市场份额成为首要关注。“如果在这个阶段落伍的话,功能好(也)没有用了。”创投界人士朱啸虎近期在一个创投论坛演讲环节指出,从GPT-3到GPT-4,从GPT-4发布到现在已经有15个月了。打价格战是因为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性能上基本没有差异,所以最终只能拼价格,这话有点残酷,但可能已经贴近行业现实。实际上,今年以来,与AI相关的发布异常密集。有人统计,自2月Sora横空出世以来,AI相关的发布进入了史上最密集时期。围绕着模型能力的热点也时刻滚动,长文本、知识库、MOE、多模态、端到端等不一而足。IDC观察到,国内市场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越来越多的AI技术供应商开始更新升级基础大模型及相关产品,新一轮的“百模大战”一触即发。但业界也发现,一旦一家厂商刷新了某个指标,其他家则会快速跟进。甲子光年在一份报告里称之为“ME
6月26日 下午 9:08
其他

腾讯准备掀桌子了?

、抖音等,这些产品不仅跑出了上扬的数据曲线,还成为细分品类的标杆性案例。《明日方舟》游戏战斗画面更深层次原因还在于,以米哈游为代表的新锐游戏厂商不愿上安卓渠道,除了可以省下
6月22日 下午 9:16
其他

抖音快手战火烧到AI

出品|虎嗅科技组作者|齐健编辑|苗正卿头图|快影可灵生成“追赶”OpenAI的中国公司们,步子迈得越来越大了。6月6日,快手发布了AI视频生成模型“可灵”,视频生成时长直接赶超Sora达到了120秒,且已在快影App中对创作者开放邀测。过去几天中,一些自称获得测试资格的博主po出了他们使用“可灵”直出的AI视频,一直不太高调的快手AI在海内外社交媒体迅速出圈。X博主发布的带有“可灵”水印的视频在Sora刚刚推出的时候,其生成的视频时长和效果被一些创作者认为非常适合短视频创作,很可能会给今天的短视频行业带来颠覆,还引发了“Sora杀死剪映”的热议。如今,Sora尚未对剪映出手,但抖音的老对手快手却正在借助“可灵”在AI视频生成赛道给快影上提速。对于5月中旬刚刚推销过一波AI大模型产品的抖音集团而言,与快手的战火正在烧向AI。
6月10日 下午 12:35
其他

日本年轻人,放弃考公了

本文来自:智谷趋势,作者:马唐,原文标题:《在这里,年轻人不考公了!铁饭碗生锈,都怪经济太好了?》,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如今,国家公务员也不受待见……如果工程师和国家公务员不受欢迎,日本就会衰落!”“有才华的年轻官僚没有了,国家就注定要灭亡!”近日,日本人事院公布数据,2024年度日本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岗位(大学毕业程度)的报考人数为24240人,比去年减少了7.9%,更是创下了2012年度采取现行考试以来的报考人数新低。日本人急了,七嘴八舌在网上留言。其中有两位网友评论说,现在日本最优秀的年轻人都去了私营企业,国家公务员面临招募危机,这是国家衰落甚至是灭亡的开始,竟获得大家纷纷点赞。精英官僚曾被认为在日本战后迅速崛起,近代经济腾飞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央各部委官僚机构主导制定了各种行业法规和经济政策,是日本经济奇迹的最大功臣。日本的汽车、造船、材料、机床、家电、半导体等很多行业,一度在全世界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1975年一部名为《官僚们的夏天》的小说,就讲述了二战之后,在日本通商产业省的一批高级官员领导下,日本实现产业振兴的故事。日本精英官僚的形象也因这部小说深入人心,还在2009年被改编为电视剧热播。自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陷入“失去的30年”,日本人求职进入“冰河时期”,公务员岗位又因为稳定,是铁饭碗,成为当时日本人最受欢迎的求职去向。现在日本年轻人的父母那一辈,很多人都有“当公务员就安心了”的想法。万万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日本国家公务员越来越没人报了,曾经社会精英的象征,让人趋之若鹜的“铁饭碗”,也有生锈的一天……一、日本大学生,集体抛弃“铁饭碗”东京大学,日本排名第一,地位相当于国内的北大或清华。自明治维新以来,东京大学的毕业生一直都是日本中央官僚的主力,是日本高级官员的最大摇篮。毫不夸张地说,日本的官场,就是“东京大学派”的天下。甚至,当年东京大学创办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优秀官僚。但是近十年来,东京大学毕业生的考公人数,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23年,日本人事院的数据显示,国家公务员综合职位考试的合格者,来自东京大学的毕业生只有193人,处于历史最低水平——10年时间减少了一半,第一次跌破200人大关。要知道,在2015年的时候,国家公务员综合职位考试,来自东京大学的合格人数有438人,占到全部合格人数的26%,而2023年跌破200人,占比降至9.5%!考公合格的人数十年腰斩,并不是因为东京大学的学生变笨了,不会考试了,而是因为报考的人数大大减少了。东京大学的毕业生都去哪了?没去官场,都去了商场,进私人企业了!统计显示,2023年最受东京大学毕业生欢迎的企业是乐天集团和埃森哲(咨询公司),其余的人,也大多进了银行、保险、证券、机械、通信、医药等行业,三菱、三井住友、伊藤忠商事、索尼、日立等日本知名企业榜上有名。甚至连中国的企业华为,都成了东京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大热门。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东京大学,其他日本高校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人数也持续下降,比如说京都大学和北海道大学,过去十年的降幅为3成左右。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方向变化,正是日本国家公务员越来越不吃香的一个缩影。国家公务员考试,目的是选拔最优秀的人才进入官僚队伍,为国家服务,为经济服务,为人民服务,报名人数的下降,显然是日本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之前报名人数高涨的时候,可以做到万里挑一,优中选优。现在报名人数就这么点,就只能百里挑一,甚至十里挑一了,能用就行。当然,这对考生来说却是个好消息,人少了,竞争也小了,考公上岸的几率也大大提高。二、不当公务员,拒绝“用爱发电”为什么日本人不愿意考公务员了?日本广播协会NHK曾经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统计,得出的结论是:当经济好,就业形势好时,国家公务员和公立学校教师的热度就差;当经济差,就业形势差时,国家公务员和公立学校教师就吃香。说句题外话,无论经济好坏,我们国人对考公的热情似乎从来就没有降低过,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更是首次突破了300万,再创历史新高。在日本“失去的30年”里,经济萎缩,公务员铁饭碗成了香饽饽;反而最近这些年,日本经济迎来二战后的又一次巨大红利期,股市涨了,房价涨了,企业的利润也都涨了。结果,公务员没人考了。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个最实际的问题:钱!工资待遇,是人才流动最好的“指挥棒”。客观来说,日本国家公务员的待遇不能说差,平均年收入大约为6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万元)。但很显然,当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去企业工作,明显要比当公务员更有“钱途”。2024年日本“春斗”——也就是工资谈判时,日本打工人喜迎33年来最大的工资上涨,平均涨薪5.28%,有些企业的工资涨幅更是将近15%,日本全面进入“大涨薪”时代!相比之下,日本公务员的工资虽然也涨了,但显得有点扭扭捏捏。涨了多少?平均月薪预计上调2.7%,涨幅大概只有企业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日本人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公务员考试呢?日本公务员工资透明,涨得又慢,更没有机会吃拿卡要、贪污受贿,和民间人士或者企业接触,费用超过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60元)时,哪怕自行承担也要提前汇报。一旦“伸手被捉”,只会落得身败名裂。为了增加收入,曾经曝出有日本公务员偷偷做兼职、搞副业,比如开网店、写小说什么的,甚至还有女性公务员去风俗店做陪酒女的。你看看,把日本的公务员都逼成什么样了……说到底,公务员也是一份工作,工作就是要赚钱养家的,为人民服务也不能“用爱发电”啊。现在随着日元贬值,日本国内物价涨得厉害,老百姓面临着不小的生活压力。三、日本公务员,永远不下班和欧美国家相比,日本公务员的人数并不多,所谓“官民比例”算低的。据日经中文网在2021年的统计,每1000人中,日本有公职人员37人,而法国有90人,美国差不多是64人。日本公职人员占比只有法国的四成,美国的六成。对于日本的老百姓来说,这意味着财政供养人员少,是件好事;但对于日本的公务员群体来说,只意味着一件事:人少,活多,非常累!尤其是日本国会要通过新法案的时候,就是国家公务员们最忙的时候,官僚们通宵达旦加班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样夸张的工作强度,也是劝退日本人考公务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一位日本网友说:“我是独生女,母亲是公务员(办公室文员),父亲是私立学校老师。我小时候,母亲经常加班,反倒是父亲和我玩耍的时间要比母亲多得多。所以当我长大后选择职业道路时,公务员是我首先排除的。”在日本当国家公务员是怎样的一种体验?霞关位于东京千代田区,是日本中央各部委的所在地,厚生劳动省、法务省、经济产业省、外务省等日本最重要的省厅基本都聚集在这里,相当于美国的白宫、英国的唐宁街、韩国的青瓦台。这里也是日本的国家公务员们主要的办公场所。NHK曾记录了厚生劳动省一位公务员的一天工作。这位公务员叫及川优子,30岁出头,主要负责食品安全相关工作,已经工作了6年。白天的时间,她和大多数打工人一样,上班,干活,但是从下午6:30开始,才真正让人见识到日本公务员工作的夸张:18:30
5月21日 下午 9:59
其他

阿里迎来几个季度以来未有的局面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苗正卿题图|视觉中国2024年5月14日晚,阿里公布截至2024年3月31日为止的季度财报。季度内,阿里实现收入2218.74亿元,同比增长7%。积极的一面是,本季度淘宝的增速明显回暖,以及阿里的AI产品变现能力在变强。季度内,淘天和国际电商业务的GMV均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这是几个季度以来未有的局面;而AI相关收入,季度内同比增速达到三位数。(虎嗅注:作为对比,2023年同期,淘天相应GMV同比中单位数下降)挑战的一面是,季度内阿里进行了一些着眼长期的投入和政策调整,短期看带来了“账面压力”,而能否在长远带来足够积极的反馈,尚属未知。季度内,阿里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至67%,销售和市场费用占收入比同比扩大1%至13%(均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受电商业务投入加大以及菜鸟员工激励开销所致,季度内阿里经营利润为147.65亿元,同比下降3%,但和2023年相同,经营利润占收入比保持在7%。季度内,阿里加大了在云设备、电商业务上的投入,在政策上取消了过往多年针对淘天商家的一些付费项目。正是这些动作让阿里的成本压力变大,但这些”投入”短期内难以直接见效,其效果需要未来几个月逐渐显现。淘天回暖,拉动阿里整体回暖季度内,淘天除了GMV之外,其订单量也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整体的活跃用户数和消费频次也明显提高。从收入端看,季度内淘天收入同比增长4%至932.16亿元,其中客户管理收入达到635.74亿元同比增长5%。(虎嗅注:淘天语境下,客户管理收入一般包括广告、佣金等收入)淘天GMV和订单量增长背后有两个逻辑:其一,淘天过去几年针对用户留存、复购的策略有了明显成效;其二,2024年以来,淘天围绕商家“减负”、“降本”的动作,对商家的吸引力有所上升。客户管理收入,是淘天的关键收入项。本质上这是一个“商家买单”的收入项,即商家为了获得更多的流量和订单,支付给平台更多广告费和佣金抽成。季度内,淘天整体的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后)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在更大的GMV规模下,相应的广告费和佣金收入都在同步上升,在财报里的体现即淘天季度内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5%。值得注意的是,客户管理收入和GMV增速并未同频,也就是说当平台呈现出更高GMV成绩时,从商家端收取的广告费、佣金等收入并未同频提升。这里面的因素之一是,淘天在有意降低一部分费用。比如,曾长期收入的生意参谋目前已经是免费状况,这意味季度内淘天尝试调整商家的经营成本结构。考虑到2024年上半年,淘天围绕用户,推出一系列诸如先用后付、无退货退款等项目,可以看出平台本身对于商家和消费者两类用户留存的“迫切”。简言之,已经到了“让利留存用户”的状况。本次财报,阿里并未公布商家数和用户数的具体数据,但据虎嗅掌握的内部信息显示,在3~4月相关数据呈现增长。从利润状况看,季度内淘天经调整RBITA微降1.3%至385.01亿元。而下降的原因,是平台在季度内增设了更多提高用户体验的项目,造成了成本项上升。这种让利给商家和用户,并通过投入提高体验的模式,将是接下来淘天的既定路线。凭借阿里的体量和实力,这些成本压力并不是核心问题,而一个潜在的挑战是,这些动作能否真正让淘天赢回份额。“一方面,能否从抖音等竞对处,吸引更多的商家归来;另一方面,能否从拼多多等竞对处,赢回用户。对阿里而言,眼下淘天的商家数、活跃用户数、消费频次等数据,远比收入等数据更有战略意义。”一位资深互联网分析人士对虎嗅表示。AI变现能力增强,本地生活亏损收窄AI是本次阿里财报的亮点。季度内,阿里AI相关收入在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外,还扩大了用户来源:除了基础模型公司、互联网公司外,还有金融服务商以及汽车客户。受AI收入提振拉动影响,季度内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至255.95亿元,其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45%至14.32亿元。这也是季度内,阿里经调整EBITA同比增幅最大的业务板块。云智能集团在季度内巧妙地重新设计了业务结构,他们有意减少了利润率较低的项目。包含AI在内,季度内云智能集团的核心云公共产品(含弹性计算、数据库、AI等)收入同比增长达到两位数。据云智能集团预测,AI收入在接下来的占比有望继续放大。本地生活板块,季度内发生了组织架构调整:本地生活集团一号位俞永福卸任。在最新的架构下,本地生活集团董事会由5人组成:吴泳铭,本地生活集团董事(阿里集团董事兼CEO、淘天集团董事长兼CEO、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泽明,本地生活集团联席董事长(阿里集团首席技术官、饿了么董事长)朱顺焱,本地生活集团董事(阿里健康董事长兼CEO)刘振飞,本地生活集团联席董事长(高德董事长)彭蕾,本地生活集团董事(阿里巴巴合伙人)季度内,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9%达到146.28亿元;经调整EBITA为亏损31.98亿元,同比收窄21.2%。饿了么和高德订单增长,是推动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增长的动力。而亏损收窄的核心原因之一,是饿了么到家业务的亏损状况有所优化。国际和菜鸟,更深的协同季度内,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下称阿里国际)整体收入同比增长45%至274.48亿元,这是季度内收入增幅最大的业务集团。让阿里国际收入增长明显的核心因素,是其订单量的增长,季度内阿里国际旗下零售平台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20%。聚焦海湾地区的Trendyol
5月14日 下午 10:10
社会

PUA、雌竞与内卷圣骑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诗翰(ID:lixingdeqinggan1),作者:卢诗翰的赞赏小号,头图来自:视觉中国这两天有不少人开始认真讨论胖猫事件里的PUA,爱自己等问题了,我不老生常谈,我从经济角度说一个更实际的问题。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其实国内PUA市场的崛起,是有经济上的必然性的?某种意义上,PUA和雌竞是一体两面。在论述之前,我想先用最直接的表述让大家理解一件事情,理解一个大的时代背景——那就是中国男性,是当前世界上最强的996内卷超人,强到什么地步呢?小清新圣地日韩,电子产业几年被打爆,老贵族代表欧洲,一波卷穿。哪怕许多人眼里的天选之地美国,也就剩下金融媒体高科技领域,其他的制造业重工业都被卷穿。从纯生产力角度来说简直所向披靡。这个现象的背后又是一个现实,那就是中国男性整体是往清教徒圣骑士的方向去塑造的。从小就被教育不能哭闹不能叫苦不能暴露脆弱,工作后被教育要努力要奋斗要拼搏,哪怕赚不到钱也要先质问反思自己,感情上被教育不能和女生吵架,要大度不能鸡毛蒜皮。社会对于成功男性的形象是往刚毅、冷静、如沉默的山岳一般去塑造。如果觉得不够直观,你可以去看看各个影视剧里对领导们的刻画,这是最直接体现预期目标形象的。许多人说的东亚压抑,也源自这里,如果你将这套系统理解为准军事动员体系,很多问题就瞬间理解了。为什么会有这个塑造?因为历史原因,对于当年的中国来说,刚刚结束百年来的民族苦难,建国后又面临美苏威胁,时刻准备再来一场世界大战总动员,当然会下意识地把全民都往圣骑士的方向塑造。后面历经改开市场经济,开启了工业利维坦和大基建的扩张,又是极度强调纪律性的。所以最终展现在你面前的,就是情绪上自我压抑,表达上沉默如金,没有感情不知疲倦的一群996内卷圣骑士。当前舆论场对中国男性的一切吐槽,什么直男思维,不懂情绪无法提供情绪价值,根子全都在这里。内卷圣骑士不需要讨论情绪价值这种东西,全部加点都是为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加成。这是为世界大战总动员设计的,你难道准备靠情绪价值打败美帝?这套体系落地后,有好有坏。好的地方很明显,这套全员内卷圣骑士总动员的打法,确实在短时间内打穿了全球制造业。但不好的地方在于,国内女性生产力,也被打穿了。国内女性劳动参与率在短短十多年间一路暴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教授认为转折点在2000年前后,国内经济市场大量私有化,民营企业崛起。国企是可以吃大锅饭的,组织也是会讲人情味的。你是清教徒圣骑士,道德高尚没有私欲,大国工匠都高风亮节呢,你让一让很合理吧?照顾一下女同志没问题吧?所以当时还能维持。但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私企不会,市场经济只看优胜劣汰,生产力强的留下,生产力弱的离场。谁能卷赢一群为世界大战总动员设计的,不知疲倦的996内卷圣骑士呢?早年半边天的基础,是国营经济模式下,女性生产力和男性没有拉开而现在女性生产力被内卷圣骑士直接打穿了。这就是当前PUA,雌竞等一切现象的根源。为什么会有PUA和雌竞?因为经济学上收益极高,面对物抗叠满的内卷圣骑士,PUA和雌竞这种魔法输出的性价比高到可怕。因为是为总动员设计的清教徒圣骑士,所以之前是没什么人教男性如何爱自己的,公司学校教的都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理念。利维坦的宏大叙事也不着重这块,在宏大叙事里,你会看见奉献、战斗、忘我,真要说爱自己,那就是“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问就是理想的实现有两种,我实现了理想,或我因理想而自我实现。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当前中国男性对于“浪漫”的理解,肯定不是花前月下山盟海誓。你去网上搜男人的浪漫,极大概率会搜出一堆封狼居胥,姜维北伐的表情包。男性的“爱自己”,是和理想主义自我实现这种大爱绑定的。这个情况下,女性稍微会一点PUA,基本就是乱杀。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好奇,胖猫都通天代这么赚钱了还被女方PUA,胖猫作为内卷圣骑士,全部加点都加在了正面战场上,所以他可以十几小时高强度上分。纪律性忍耐性全部拉满。但也正是因为全部加点都加这块了,导致其对PUA等魔法伤害基本没有抗性。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情感博主能够崛起。理论上,像花花公子类型的博主,男性应该是比较排斥的,但实际上他对于女性和爱情的祛魅,反而成为了男性心灵导师。“钱是给女人看的不是给女人花的”,相比38万彩礼,这简直是良心到没边。女性向情感博主,已经激烈到要用人格独立经济依附这种魔法了。男性这边,只要你说一句学会爱自己,就能大杀特杀。也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雌竞收益会高到爆表。很多人天天骂雌竞,规训女性不要雌竞,扩大化把一堆行为打成雌竞,这些行为都是因为雌竞在当前版本实在太强力了。雌竞的关键不在于女性怎么想,而在于男女生产力差异。在男性是不知疲倦内卷圣骑士的情况下,雌竞收益会无限叠高。假设你是一个美女,不雌竞自己卷,每天赚100,雌竞一下找个工具人,每天赚500,虽然两个人分,但比自己卷是不是高多了?可如果工具人战斗力是一万呢?在工具人战斗力完全碾压对方的情况下,你很快就会发现,我和你卷来卷去就赚这么点,完全不如找个工具人圣骑士来卷啊。之前我发过,现在高端捞女的课程,居然是教烹饪做菜的。我工资3000,拼了命能到5000。但找一个月薪十万的老公,给他打打辅助,他省下这点精力多赚一点就是几万的收益。我还和你较什么劲啊?放到游戏里,这就是非常典型的:遇见大腿直接秒选辅助,插好眼加好buff,等着大腿带你躺赢的思路。但这还只是开胃菜,如果你把颜值差异,原生家庭等因素考虑进去,雌竞的优势会更大。设想一下,你是一个内陆省份原生家庭较差但颜值较好的女性,常理下,因为原生家庭教育资源限制,你可能不会有一个好的学校履历,那么走进职场后,你很可能会遇到,既卷不赢内卷圣骑士,也卷不赢其他职场女性的情况。你的收入上限,可能拼尽全力也就1W级别。但如果你突然跑去走雌竞路线呢?你突然会发现,其实内卷圣骑士们压根不在意你的家庭出身学历,你投诉我我也找18的。颜值足够的情况下,一波就可以实现阶级跃迁。一个普通家庭大专美女,很可能靠结婚实现经济碾压高知家庭的985女博士,而且可复制性极强。强到张雪峰都知道这个套路,“不想努力又想上升怎么办?去考计算机院校边上的文科学校,然后找个计算机牛马让他替你卷”。这就是这两年激女和雌竞女爱男姐的大战核心,很多人往往将雌竞问题理解为普女大战美女,觉得雌竞就是丑女抱团霸凌美女,这只是表象,雌竞是一个既包含性别问题又包含阶级问题的混合问题。首先是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内卷圣骑士的能力被放大,往往可以一己之力打通阶级上升,所以并不在意女方出身,这直接导致了女方那边其他筹码全部崩盘,高颜值女性最容易搭上快车,雌竞收益被大大放大,雌竞优势过大,最终冲击了女方这边原生家庭阶级壁垒。最突出的就是1980~2000这一批女性,市场上被内卷圣骑士卷爆,婚恋上又遭遇18岁女生入场,什么学历收入都不管用,你投诉我我也找18的。男性有没有这个情况呢?有,但男性从小接受的就是技不如人的理念,卷输了没什么说的,而这批女性,理论上其实是卷赢同龄女生的,只是突然发现玩法变了。对于高阶层高学历女性来说,最优局面是,大家都不许雌竞,就靠学历能力来拼,我稳赢,所以一定会喊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而对于原生家庭较差但自身颜值性格优势的女性来说,烂牌能换王炸,我肯定直接炸。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人认为女性有红利,有人认为女性没有红利的原因。本质是女性红利的分配呈现两极化,以前平均分,现在自由市场下全被美女吃了。当前是美女红利最大的时代,不论你做网红,还是当博主,或者直接开主播,只要配合化妆PS技术,就能起来,如果再会点情感鸡汤甚至懂点心理学,基本横扫市场。如果你再会玩游戏或者懂数码科技,百万级网红轻而易举。没有学历要求,也没有资本门槛,高收益零门槛的上升通道,放在过往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你去短视频平台一搜一大把。而如果颜值不够走不了这条路,硬要来自由市场上内卷,那很不幸,站在你面前的是一群不需要休息的内卷圣骑士。这个现象在美国也出现过,那就是保守的福音派女权大战正统女权,最后福音派赢了。正统女权多为精英高知家庭出身,熟读国际女权经书,鄙视家庭妇女,觉得女性只能靠自己。但福音派女权表示,你什么家庭我什么家庭?你的家庭让你上哈佛上耶鲁,我小镇出身高中都没读完,到时候进了职场,你坐办公室人上人,我端茶倒水保洁人?那我为什么不直接找个华尔街做题家端茶倒水呢?给你端茶倒水,月薪五千,找到华尔街做题家,做好家务当好主妇,让做题家去和你卷。然后最绝的地方来了,华尔街硅谷的做题家们,认可这个逻辑吗?答案是认可啊,华尔街做题家表示没错,我就喜欢金发长腿无脑美女,不看家庭不看收入,年轻漂亮就行。至于你掏出什么波伏娃经书表示自己很聪明,男性要学会认识女性智慧什么的,咱们华尔街就认一个标准,赚到钱就是聪明,赚不到钱就是不聪明,您赚到钱了吗?什么?女大专等于男哈佛,女月入三千等于男年入百万?你以为金发甜心的说法怎么来的?这都是当年美国雌竞大赛玩剩下的。理解这个,你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之前为男性发声的乃万,这次为胖猫发声的赵樱子等,都被非常剧烈的网暴集火。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中国的福音派生态位,是真正可能让女权万劫不复的思潮。男博主们为男性发声,是没那么可怕的,因为男性不可能找男博主们结婚。但如果女明星女网红们为男性发声,然后发现为男性发声居然能如此容易的获得认可,那么很快就会引发跟风。一旦出现跟风,大量没有沉没成本的新人入场,内卷圣骑士的阈值会很快提高,雌竞路线的门槛会剧烈提升,原本中间观望的群体,很可能会直接被淘汰出局。类似的是外娶的新闻,你会发现之前高呼不婚不育的全都急匆匆地跑来反对。对于下行市场来说,所有小区业主必须遵守价格同盟,一旦一个人先降价出逃,很容易就会引发砸盘。所以一定会以最激烈的手段攻击降价的。这也是为什么韩国那边一边性别大战,一边女团裙子越来越短,没退路的都在喊绝不结婚,反正都找不到,当然可以放开了激进的喊。但有退路的肯定不会傻乎乎跟着你玩。口号可以骗人,身体不能。面对内卷圣骑士,正面生产力被打爆时,要么苦练功夫再战一场,正面硬钢内卷圣骑士,大家都是从小卷到大的,我的剑也未尝不利。要么扬长避短,避开理工科,往公关媒介等软实力行业走,或者直接考公考编。要么学PUA做捞女,要么雌竞合作。如果以上办法都不会,那么最后办法就是直接大哭大闹喊大家长,所以现在某些荒诞行为,你不要听什么人格独立经济依附的瞎扯,你就往喊家长上去靠,基本不差。这也是很多人疑问,为什么都闹这样了大家长还不解决问题?NO,如果从纯生产力角度来说,大家长眼里,搞不好真是觉得,你们都把对面卷出职场了,这总不能看着自己女儿饿死吧?战线崩盘的情况下,一定会从政策和舆论上找补。某种意义上世界是公平的。你是全堆物抗的内卷圣骑士,那就容易被魔法输出一招撂倒。PUA能大杀特杀,就注定雌竞战术也所向披靡。男性不太关注情感问题,也不在意PUA和雌竞,因为都有活干,各个行业高速发展,电竞、直播、网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跑马圈地,只要能卷你就能进场赚钱,大家注意力被分摊到了各个行业中。哪怕你偶尔关注情感问题,没有收益也只是出于兴趣。而女性真的关注情感问题,真的有重兵集团集结在这里,是真的能获得极高收益。关注的多,就擅长,关注的少,就不擅长,世界总是如此。所以我预言,PUA和雌竞等问题,可能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依然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因为经济规律摆在这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则。只要男性还是996内卷圣骑士模式,PUA和雌竞的收益极高,就永远会有走捷径的。但变化可能在于,国内的福音派崛起,引发所谓的激女大战雌竞女爱男姐战争,可能很快会爆发。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诗翰(ID:lixingdeqinggan1),作者:卢诗翰的赞赏小号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End想涨知识
5月7日 上午 8:35
其他

微信算是碰上硬茬了

BAT;此后,字节跳动娴熟利用流量倒灌使新业务快速起量,在“快速拓展业务、快速投入资源试错、快速调整”的策略下攻城略地——它的目的是将商业体中的人、团队无限颗粒化,而它则变成‘神’。”
4月29日 上午 8:02
其他

一个县城高中生,被困在小红书的平行世界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五环外(ID:wuhuanoutside),作者:胡不喜,编辑:车卯卯,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小红书去中心化算法,让每个普通人都能被看见,世界的参差在此一览无遗。在《北京折叠》这部科幻小说里,老刀要看见中上阶层的生活,需要费好大一番功夫折腾——他得小心避开摄像头,顺着排水管爬到地面,摸到空间翻转时的裂隙,借着灌木掩护身体,才能趁机溜进中上阶层居住的空间。但生活在赣州县城的高中生梦梦,只需点开手机,就能看到北京、深圳、悉尼高中生的生活。小小的电子屏幕,如同透明玻璃窗,5-10分钟的视频不断播放,变换着不同世界里的光鲜生活。
4月13日 下午 9:46
其他

韩国,绝育之国?

本文来自:表外表里,作者:曹宾玲、付晓玲,编辑:Reno,题图来自:视觉中国一国总理亲自到场参加小婴儿的周岁宴,放在世界其他国家完全不敢想象,但发生在韩国就变得合理起来了。据韩媒报道,为了祝贺某地三年内迎来首个新生儿,韩国总理韩德洙参加了该新生儿的周岁宴,并致辞称,“(迎来新生儿)不仅是村里的喜事,也是整个韩国的喜事。”魔幻的情节,反映的是韩国残酷的生育现状。最近几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直线向下,2023年平均每对韩国夫妻只生0.72个孩子。纵观全球,总和生育率低于1的只此一家,甚至人类社会有记录以来,都未见过这么低的生育率。照这样的趋势,50年后韩国人口将会腰斩,2750年韩国人将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为挽救国运,韩国政府在已经烧了2000多亿美元的基础上,不断推出各种刺激政策——男性30岁之前,只要生三个,就能免除兵役;公务员生两个以上,可以优先当领导。但无论如何催生,依然难以挽回岌岌可危的生育率。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今年开学季,韩国有157所学校新生人数为0;宠物婴儿车销售火爆程度超过一般婴儿车;结婚礼堂变养老院等情况,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一、站在对立面的男女,如何相爱?虽然韩国政府为催生殚精竭虑,但他们的宣传画风却是这样的:“孕中吃太饱,生完老公跑”“怀孕不打扫,媳妇变成草”……这并非危言耸听,2019年,韩国官方曾发布一份“孕妇指南”,里面的内容不是保护孕妇和胎儿,而是奉劝广大孕妇“好自为之”。比如,建议孕妇不要拖延家务,这样既能维持家庭运转,还能管理身材保证对丈夫的吸引力;产后记得放一件“小码”衣服在眼前,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放纵口欲,也不要蓬头垢面。尽管这篇指南很快被删除了,但足以折射出,父权制的影响在韩国仍然根深蒂固。家在首尔的金仁静,往往在丈夫和孩子们早已安然入睡的凌晨2点,才能忙完躺下。临睡前,她会把闹钟时间定格在5点,以便早起给上班的丈夫做他喜欢喝的鱼饼汤。仁静每天要带孩子上下学、陪孩子写作业,因为丈夫的收入无法支撑一家人的生活,她还要做导游、翻译、代购三份工作补贴家用。现在,她的收入比丈夫还要高,但孩子要去哪所初中这种大事,依然由扮演“大家长”的丈夫来拍板。超负荷的日常压得她喘不过气,可想到身边的已婚妇女都是忙内忙外的,甚至在大公司里做到主管的成功女性,下班也要伺候一大家子,她又认命了。只有被记者问到是否幸福时,她才会吐露心声:“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我会选择自己一个人轻松、快乐地生活”。而仁静的遗憾,正被年轻一代韩国女性所“弥补”。大学生恩熙接受媒体采访时就透露,自己身边的女生一半都是不婚主义者,理由是“不想和自己的母亲一样,过噩梦般的生活”。剩下的另一半人,结婚计划基本排在30岁以后,其中愿意生儿育女的,更是屈指可数。韩国202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不愿生孩子的女性高达65%,远高于男性48%的比例,韩女已经成为“拒生”的主力。在韩国极端女权主义者中,“生育罢工”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她们高喊着“我的胯下不能生出歧视我的性别,我的血肉不能变成刺向我的尖刀”,把韩国男性归入必须全部消灭的“韩男虫”,将孕妇腹中男婴称为汲取母体养分的“小寄生虫”。但韩国男性的日子也不好过,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韩国20多岁的男性里,近79%的人表示自己是严重性别歧视的受害者。大学生在俊就是其中之一,他在论坛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补习课上,有女同学突然身体不舒服,坐得最近的他被老师要求脱下外套给女同学披上,考虑到自己里面只穿了一件背心,他拒绝了这项要求。还没等他开口解释,一位女同学已经抢先脱下了外衣给生病的同学,一边脱一边指责他,“你根本没有绅士风度。”这让在俊心情复杂:“我们从小被训练着要承担更多责任,现在还被要求成为完美的男人。”在俊表示,对韩国女性来说,一个合格的男人应该是帅气、多金、温柔的,矮穷挫的人要反思自己的过错。有段时间他因为压力大而发胖,身边的女性朋友不是关心他,而是直接说他“你太肥了!”容貌压力还只是冰山一角,在俊每每想到自己以后要像父亲那样为家庭奋斗终生,得到的尊重和认同却远远比不上父亲那代人,就更替自己感到不值。这样割裂的语境,加剧了韩国的性别对立。女性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公映后,女生给出了9.09的超高分,而男生仅仅打出了1.35分。在评论区,女生们纷纷吐槽“真实的韩国女人过得比金智英还惨”,而男性则质问“难道男人不也在努力工作吗”,互撕大战打得不可开交。但事实上,不生孩子从来都不是哪一个性别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崩溃。二、含着土汤匙出生的人,如何翻身?在韩国,流行一种“汤匙阶级论”:根据父母的财富和收入水平,把孩子对号入座到“含着金汤匙/银汤匙/铜汤匙/土汤匙出生”的4类中。换言之,在韩国人眼里,个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生家庭的条件。比如,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首尔“江南儿童”,自呱呱落地那一刻,便拥有顶尖的学区资源,步入小学时,父母已经为其规划好了长期教育方向,四五年级的时候人生大道就铺好了。而含着“土汤匙”出生的孩子,光是够上首尔地区的学校,就要花费十几年的漫长光阴。韩国高考纪录片《学习的背叛》里的叶媛,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她的手上,布满了常年写题磨出的茧子,血泡也清晰可见,但她毫不在意,手指没力气了,就用橡皮筋把手和笔绑在一起,靠手腕发力,继续做题。因为她知道,这是出生在小城市的自己,考上首尔“自律型”私立高中(一种精英高中)的必经之路。韩国政府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韩国有私立高中79所,约4%的高中生就读于此。然而据韩媒报道,首尔大学当年入学的新生中,超过四成毕业于这类私立高中。也就是说,考上了私立高中,半只脚就踏入了名校的大门。而考上名校,几乎是韩国普通人“逆天改命”的唯一途径。在韩国,一半以上的议员、部长、律师和医生等高薪体面的人士,都是SKY(韩国三所顶尖大学的缩写)的毕业生。想进财阀大企业,更要有名校背景傍身——韩联社调查显示,2020年韩国64大集团销售额占到GDP的84.3%,但员工人数仅占全国雇佣人员的11%。僧多粥少的现实和狭窄的上升的通道,让韩国教育卷出了“4起5落”的传说——每天睡4个小时的人能考上,睡5个小时的则会落榜。叶媛深谙这一点,为了争分夺秒地学习,她连吃饭、上厕所都要卡着表计算时间,不学到凌晨两三点不罢休。为了防止打瞌睡,她甚至会打开别人的学习直播,用竞争来刺激自己。然而就算拼命至此,初中稳居年级第一的她,到了首尔高中的测试里,仍在全校395名学生中,排到了倒数313。原因很简单:大多数首尔、京畿地区的学生,入学就通过补习把高二的知识学完了。“我希望明年可以少上2个课外班。”听见孩子许下的生日愿望,首尔职工李妍心中一阵抽痛。她的2个孩子,从四岁起就辗转在数学、英语等各个课外班之间,一放学就往辅导班跑,夜深了才结束回家,实在不堪重负的时候,孩子们会哭着问她能不能退课。她自己也没轻松到哪儿去,每月光辅导班的学费就高达280万韩元(约1.5万元),相当于家庭近半收入都砸了进去。但她不敢不鸡娃,2022年的数据显示,韩国仅有2%的家长不让孩子上课外班,如果让孩子停止辅导课,他们以后就会竞争失败。根据报道,韩国每100名学生中,就有6人在小学阶段学完了高中全部课程;而高中生则需要提前学习大学课程,因为他们在考试中会面临超纲的“杀手题”,这类题目可能是高等微积分,也可能是有关股权资本和风险加权资产的问题。然而,这还不是韩国教育内卷的天花板。恩熙的少年阶段,不仅要卷文化课,还要卷跆拳道、钢琴、美术等各种兴趣班,以丰富自己的“生活记录本”——这也是大学录取的重要考量。为了让她的生活记录本更靓丽,恩熙的父母不惜耗资1000万韩元(约5.3万元),请一位“高考协调员”帮她设计完美的培养计划,包括社会活动、论文发表、比赛奖项等。高中三年不够,甚至还得利用复读再冲刺。研究显示,2021年首尔大学新生中,重考生占比高达34%,“重考是必须,再重考才是选择”已成为首尔高中生的共识。令人悲哀的是,对恩熙们来说,“无休止的竞争,不是为了实现梦想,而是为了以后过平庸的生活。”三、病态且贫瘠的生活,如何迎接新生命?在韩国电视台镜头里,敏贞签下“夜间劳动同意书”时,双手都不自觉地颤抖。这意味着,怀着两个宝宝的她,也要通宵值班。韩国法律规定孕妇可以不用夜间工作,但敏贞不敢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毕竟这次怀孕的机会,都是她好不容易才排上的。敏贞供职的妇产医院,会按照职工年龄次序强制规定怀孕顺序,别人怀孕时,她就不能在那段时间内怀孕。并且,即使她老老实实听院方安排,产假结束后也不能回到原来的部门上班。妇产医院都如此,其他行业对“人”的轻视可想而知。在电影《下一个素熙》里,职高学生素熙去了电信公司的客服中心实习,任务是阻止顾客解约,哪怕电话那头是一位替去世孩子退订的父亲也不能松口,甚至还要忽悠对方购买新套餐。不仅工作内容毫无人性,素熙的提成还被组长以各种理由扣押,忍无可忍的她最终与组长爆发了争吵。当素熙坐到办公桌前向班主任倾诉时,一直将她视作得意门生的老师非但没有替她解惑,反而责怪她鲁莽顶撞前辈,呵斥她不懂珍惜大公司的实习机会。听完老师的一席话,素熙的眼泪簌簌地落了下来,因为她知道这并非良言苦口,而是毕业生从企业离职,校方的就业率会下降,学校的排名会下降,拿到的教育基金也会缩水。素熙的故事改编自韩国真实发生的事件,当下也正在现实中上演。恩熙在新闻中看到,一些年轻人为了更好地应对工作,会趁工作间隙去打点滴获取“能量”。睡眠更是成为了一种奢侈品,根据经合组织的统计,韩国人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51分钟,是成员国中最低的。恩熙经常看见自己的哥哥,深更半夜还在和美国的合作伙伴开电话会议;同学们也是如此,小组讨论定在凌晨12点,第二天点一杯冰美式,又精神抖擞去上课。没人敢对透支身体的生活说不,因为在频繁失业、不进则退的职场环境里,松动的那颗螺丝钉会变成“下一个素熙”。哪怕是刚工作3年,年薪高达6400万韩元(约34万元)的赵志勋,也不敢放慢脚步。他给媒体算了一笔账:自己想在首尔买一套普通的房子,至少需要不吃不喝干19年。高昂的房价迫使他工作之后也跟父母挤在一起,他的朋友甚至住到了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数据显示,2021年20多岁的韩国普通年轻人包括固定工资和加班费在内的月薪,仅为200万韩元(约1万元),这意味着,大多数年轻人连租房都困难,更别谈负担一套房。因为不对生活抱有期望,志勋的朋友们已经进化成了“10抛世代”,就是“不想再努力,只想发一笔横财,然后躺着等死。”志勋也是如此,每天下班,他都会守在电脑前,准时收看“与经济之神同在”“3PROTV-上帝的经济学”等频道,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股票仓位。哪怕这些频道听起来就很玄学,邀请坐镇的“专家”也来历不明,他仍会拿出一半以上的工资用于炒股。“反正努力工作到头来也是一事无成。”他开玩笑道。在他的观察里,像自己一样破罐子破摔的人还不在少数,韩国上到政府官员,下至工人学生,几乎全员为炒股癫狂,活跃股票账户数比总人口数还要多800万,其中80%是散户。炒币更加疯狂,数据显示,在虚拟货币市场最繁荣的时候,人口不足全球1%的韩国,占据了全球虚拟货币交易总量的30%。尤其是千禧一代的年轻人,每5个人里,就有1个人沉迷买币、卖币,希望借虚拟货币跨越阶级,改变命运。在韩国,不乏炒币一夜暴富的例子,但更多的人是一夜爆仓,家庭积蓄灰飞烟灭。这让本就不容易的韩国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家庭负债占GDP的比重连续4年在34个新兴国家及地区中居首位,是唯一家庭负债超过GDP的观察国。志勋却对此见怪不怪:“拥有这样贫瘠的生活,要怎样迎接下一代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参考资料:纪录片《学习的背叛》电影《下一个素熙》韩国中央日报—民生专栏韩联社—社会专栏BBC:《韩国生育率全球最低,为什么这里的女性不愿生孩子》王远超:《饱受质疑的韩国“孕妇指南”》梁轲:《韩国的年轻人真的不想生孩子了吗?是。》虎嗅黄瓜汽水:《听说,韩国女权开始“堕男胎”了?》上流UpFlow:《真的很担心韩国人的精神状态》本文来自:表外表里
4月8日 下午 6:07
其他

搞AI的是真没钱了

都具备。根据其官方为数不多的、对外透露的信息显示,金山办公、小红书、腾讯、小米、阅文集团都是其客户。尽管这类大客户很可能同时采购了多个基础模型服务,但依然显示出
4月6日 下午 5:38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蔡崇信最新万字访谈:阿里落后了,我们忽视了用户体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Web3天空之城(ID:Web3SkyCity),作者:天空之城城主,原文标题:《蔡崇信最新万字谈阿里巴巴及个人经历:附视频》,题图来自:视觉中国近日,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接受了一次投资人的播客专访。在访谈中,他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在阿里巴巴的工作体验。作为一名中国台湾移民,蔡崇信自幼生活在美国。他的父亲对他影响至深。谈到个人兴趣,他表示一直热爱体育运动。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蔡崇信曾在瑞典瓦伦堡家族旗下的Investor
4月5日 上午 11:56
其他

95后农村妇女:百万网红的苦难生活

我们的社会依靠最基础的齿轮带动运转。滴滴司机、外卖骑手、快递配送员、保洁员、小商小贩——这些劳动者的面孔,是我们每天打交道最多的人。淹没在这些面孔之中的,是沉默的劳动女性。她们是传统的中国女人,一口吞下最大容量的苦难,在风霜雨雪之中维系千千万个渺小的家庭。她们被赋予了太多的角色和沉重的标签,但却从未抱怨反抗,也从未怀疑质问。这是“看不见的她:女性劳动者画像”系列的第三篇报道,我们走进了农村女性的生活。出品
4月3日 下午 9:57
其他

月薪1万7的新加坡洗碗工,怎么管?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昭晰,虎嗅派驻新加坡作者编辑|苗正卿题图|视觉中国虎嗅注:本文发自新加坡,为新加坡商业观察系列《滚雪球》第二篇稿件,以出海新加坡的餐饮品牌为切入口,聚新加坡高昂的人力成本及本地化管理难题。《滚雪球》系列呈现细分商业赛道现状,体现新加坡商业环境变迁,为出海新加坡的大小玩家提供样本与案例。如果你是扎根新加坡的创业者,出海企业,或者是长期关注新加坡的投资人,请持续关注本系列,也欢迎你分享行业线索。众所周知,出海新加坡的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是高昂的人力成本。先来看两个数字:1.75万元人民币(约合3200新元),这是新加坡洗碗工和服务员的平均月薪。2.8万元人民币(约合5197新元),这是2023年新加坡全职就业居民的月收入中位数(人力部公布)。此处主打一个不言而喻。图片来源:新加坡招聘网站截图带着这样的前提走访了几家位于新加坡的太二酸菜鱼门店,我对透明厨房里往鱼肉上浇热油、撒花椒、装点菊花花瓣的工作产生了向往——一份混合着味蕾享受与金钱的体力劳动。就连服务员大声吆喝太二slogan的羞耻行径看着都眉清目秀了些。新加坡太二酸菜鱼厨房图片来源:作者拍摄而同一岗位在上海的薪资是5到6千元人民币左右。图片来源:中国招聘网站截图中餐出海新加坡正当时,餐饮品牌站在着这种成本压力的第一线,也最先感受着两国人力观点的碰撞。除了太二,我还重点走访了海底捞、云海肴、猫抓烤肉等餐饮品牌,和本地负责人、店长交流沟通,总结了一些经验。“用人成本高”指的并非只是薪资数字的绝对值,背后有着更深刻的人力差距。一位餐饮品牌海外负责人告诉我:“国内招一个人可以做1~1.5个人的事,这边招一个人可能只能做0.5个人的事情。”这源于新加坡员工和中国员工对工作的认知和工作习惯差异。但如果想要聘请外籍员工,企业必须雇佣大量新加坡员工,以满足人力部的客工比率顶限(Dependency
3月16日 下午 9:05
其他

退休还拿不到养老金,韩国老人慌了

陆一鸣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End
3月15日 下午 9:35
其他

美国的政治正确,绊倒中国老板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周月明编辑|苗正卿题图|视觉中国在短短三个月里,深圳跨境电商老板陈林生已经连续参加四次品牌出海论坛了。作为主攻美国市场的家居品类大卖家,要养几十号员工的陈林生看着日渐下滑的利润数字愈感焦虑。由于觉得转型做溢价更高的品牌是条好出路,他开始频繁参加各种以品牌出海为主题的论坛、直播、闭门会,如何做品牌的各种文章也出现在他的朋友圈中。“但我们找人设计完logo和网站,重新拍了套产品图后就不知道要干什么了。”陈林生对虎嗅苦笑道,如今他还没有想清楚如何转型,做品牌的想法也渐渐搁置。陈林生的处境是不少深耕美国市场商家的缩影。近年来,这一最有钱的出海强势市场变了天。一方面,亚马逊、谷歌等传统大平台的成本日益增高(比如广告成本),另一方面,Temu、SHEIN、TikTok等跨境电商携大量中国商品对美国市场进行低价冲击。加之国内制造业各项成本的上升,令曾在美国市场闷声赚大钱的中国老板们进入阵痛期。为寻出路,许多人像陈林生一样盯上了利润更大、溢价更高的品牌出海这条路,但也像他一样摸不着门道最终不了了之。困在出海老板们面前的,往往是本土化不到位、不擅长讲故事、数据和流量导向思维等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些环节,才能踢掉他们品牌化路上的绊脚石。越政治正确,越踩坑水土不服向来是出海的一大难题,品牌营销环节上尤甚。无法做到native,是最令中国出海品牌头疼的问题。“我们遇到不止一个客户,即便产品已迭代很多次了,但你很难想象其产品说明书仍然停留在第一版,还是令人看不懂。”活跃于硅谷的红人大数据SAAS平台SocialBook创始人Heidi
3月10日 下午 12:14
其他

《周处除三害》,半步封神

虎嗅青年文化组作者
3月6日 下午 9:43
其他

走投无路的土老外,开始学中国人玩“爆改”了

“听说中国网友审美很好提前”。这批老外写的中文里频繁出现“我”,真的很有小时候自己写英语作文的即视感。多数求助者都会在文案末加上表达不玻璃心,欢迎网友踊跃“批评”的内容,但往往会像“not
3月3日 下午 6:05
其他

阿里云降价,谁获利最大?

题图|视觉中国一开春,阿里云就宣布全线产品降价,骤然打破沉寂已久的云计算市场。2月29日,2024年度战略发布会上,阿里云宣布史上最大力度降价,100多款产品、500多个产品规格的官网价格平均降低20%,最高降幅55%。此次降价几乎覆盖所有核心产品,包括ECS、数据库、存储等使用最广泛的产品,新老同享,官网直降,覆盖最广泛人群,即日起立刻执行。“猜到了开年会降价,但没想到比去年还狠,直接把最不愁卖的核心的产品打到了全网最低价。”这是发布会当天几乎所有参会者的一致共识。一定程度上,这次史无前例的大降价,是阿里云明确"AI驱动,公共云优先”战略3个月之后的一次进攻号角。但背后深意,却绝不仅止于此。一场瞄准云计算无人区的史上最大力度降价首先明确一点,降价行为是云计算的常态,甚至核心商业模式。纵观全球云计算市场,或许有每年都不赚钱的云计算,但还没有过每年都不降价的云计算。据不完全统计,亚马逊成立17年共降价105次;微软Azure自2012年来,已连续多次降价60%以上;谷歌从2013年左右,也开启了连年降价的措施,保持着最高70%的降价幅度。国内同行业自然不例外。作为国内公共云头部玩家,阿里云过去十年提供的算力成本下降了80%,存储成本下降了近90%。自2013年首次降价后,2014年一年就连续降价6次,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阿里云更是连续17次降价,此后依然保持着定期降价频率,核心云产品降价幅度一度超过50%。但这一次与以往全都不同——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降价幅度。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介绍,相比历史上其它几次降价让利,本次阿里云降价,是历史上参与产品范围最大、受益群体最广的一次。其中,云服务器ECS最高降36%、对象存储OSS最高降55%、云数据库RDS最高降40%,都是数百万云计算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核心产品。以云服务器u1产品为例,购买2c4g配置的五年版需要768元/年,降价后仅需485元/年,降价36%。对象存储OSS标准存储-本地冗余从0.12
3月1日 下午 6:41
其他

李彦宏找到“救命药”

出品|虎嗅科技组作者|齐健编辑|王一鹏头图|视觉中国2月28日晚间,百度公布了其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过去一年中百度实现了总营收1345.98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达到287亿元,年增速高达39%。尤其是在第四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349.51亿元和77.55亿元,同比增长44%。2023年,百度核心收入达到1034.65亿元,核心净利润(non-GAAP)为274亿元,同比增长38%。百度App月活跃用户数达到6.67亿。其中,萝卜快跑的总服务量突破500万单,四季度服务单数同比增长49%,在武汉地区全无人驾驶订单比例高达45%。虽然财报业绩表现良好,但财报发布翌日,百度开盘即下跌超6%,截至2月29日收盘,百度集团跌6.61%。本次财报中,百度仍保持对AI的高度关注。“近期我们开始从文心一言中获得增量收入;2024年相信这一增量收入将增加到数十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广告和人工智能云业务。”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对文心一言未来的盈利能力信心十足,他介绍说,百度的AI云收入增长已至十亿元人民币,并持续提高盈利能力。不断增长的模型构建需求正在促进百度的AI业务增长,李彦宏说:“随着分布式推理的增加,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科技公司,转向我们的公共云来构建他们的模型。”在快速增长的AI市场需求中,李彦宏似乎真的找到了“救命的药”。百度智能云翻身了?百度智能云的业绩表现是本次财报中的亮点之一。“本季度百度智能云总营收84亿元。”财报电话会上李彦宏透露,其中大模型为云业务带来约6.56亿元增量收入,生成式AI和基础模型的收入占AI云收入的8%。目前国内云厂商中只有阿里云,每季度固定在集团财报中公布云业务的营收和盈利情况。百度在2023年第一季度首次公布了智能云业务盈利的消息,虽未公布具体盈利数字,但开始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业务的营收数字。2023年第一季为42亿元,第二季为45亿元,到第四季度一跃升到84亿元,百度智能云2022全年营收为177亿。从营收看,百度智能云俨然已经乘着AI热潮,开始在云市场翻身了。然而,仅仅依靠AI业务的增长并不能完全保证百度智能云在激烈竞争的中国云市场中长期稳定地发展。尽管AI技术是当前云计算市场的一大热点,百度智能云借助其在大模型和生成式AI领域的技术优势实现了显著的营收增长,但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远比这更复杂。2023上半年中国Top
3月1日 上午 8:22
其他

腾讯算是踢到钢板了

无法回正买量难以维系成持久战。问题还在于,《蛋仔派对》已经成功验证派对的主力军正是学生群体,且蛋仔靠内容流量起家,对于用户模型和内容偏好具有一定先发优势,形成了较稳固的核心用户盘——《元梦之星》于
2月26日 上午 8:20
社会

年入60万的北漂空巢青年,困在县城婚恋市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
2月25日 下午 6:02
其他

捞女经济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ID:yuleyingtang),作者:刘小土,编辑:李春晖,题图来自:视觉中国陈妮(化名)的人生转折点是认识了一位投资大佬。遇见大佬之前,她是出生在安徽小镇、苗条俏丽、靠实力考进一流院校的女大学生。“最想过的生活是做一份安稳工作,找个程序员结婚生孩子”。遇到大佬以后,陈妮在其帮助下去美国商学院读了金融学硕士,毕业回国成为名企管培生。没过多久又开始创业,现在名下已有一家电商公司、一家传媒公司,基本实现财务自由。听陈妮讲这段革命家史,在场者无不脱口而出“好想要同款剧本”。然后更多的细节被还原,陈妮跟大佬相遇时,对方是已婚人士,所谓帮助是超越道德的经济供应。再通俗点说,就是捞女和金主的关系。“对我来说,捞女不可怕,可怕的是穷。再说现在也没谁对我贴脸嘲讽,有什么好计较的。”陈妮坦然接受捞女的标签,但也反复强调这更多是一种工具,而非身份。“如果一定要定义,请把我划分到职业捞女那档。”从小镇少女到年轻富婆,陈妮是得到过高人指点的。她跟金主的感情变得冷淡后,曾找情感导师教主(化名)付费咨询——“如何才能利益最大化,多要点分手费”。对方经过评估,给陈妮指了一条明路:切忌过早撤退,要把金主当老板,走职业通道。教主说,她是捞女这一细分领域的职业规划师,做的并非“曲曲大女人”那样的情感培训业务。在教主看来,职业捞女的江湖里没有圣母圣父,所有人都在跟自己的欲望较劲儿。一旦分心选错路,就永远无法真正上岸了。捞女的时代,变了在捞女的鄙视链里,混圈和外围一直是相互瞧不上、谁也不服谁。所谓混圈,就是一波略有姿色的女生抱团,跟一波玩得挺花的富二代,在夜店和酒吧周旋。富二代有点零花钱,基本用在集体日常吃喝玩乐,喊混圈女作陪纯属添趣。醉时同交欢,醒后各分散。混圈女很少会遇到长期的供养者,绝大多数只能捞点小钱。少数段位高的能推进到婚嫁模式,通关难度便会一下暴涨。依教主的经验,大户人家相当看重体面,自家小孩怎么搞男女关系家长不在意,但真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他们恨不得把女方祖上三代的资料都扒出来,“混圈女分分钟被打回原形”。最让教主痛心的,是很多混圈女生别说搞钱,偶尔走心看上长得不错的小哥哥,甚至会把自己的钱包搭进去,美其名曰“金钱和爱情都看老娘心情”。当然,在教主的理论体系里,混圈和外围的发展局限性都太过明显,两者都无法专注目标,小径分叉或急功近利都难以获得长期回报,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她把捞女的变现模式划分成性、婚育和技能三种,“门槛逐级递增,待遇和地位也一样”。事实上,情感导师“曲曲大女人”一夜走红,也让外界开始察觉到捞女的战斗力变了。她在直播间分享无数成功上岸的故事,给人一种只要买了《金贵的关系》这门定价三千多块的课,“导师天团”就能带你捞到豪门的幻觉。在教主看来,曲曲大女人的一切内容都是为了卖课,难免在创作时采用夸张手法,“不排除有运气好还分享欲爆棚的,但个个捞到身价千万、上亿的,开什么玩笑。不过,现在三四线城市的捞女确实比一二线好混。在小城跟对大哥,最好再生俩娃,直接晋升富婆队伍。”反倒是北上广的捞女,在顶级酒店、高级会所穿梭来去,谈笑风生的还是社会上最有钱的一批人,时间一久会有跻身上流的错觉。可叹技能和眼界都跟不上,金主钱袋子晃晃,她们就敢没有规划地走长择路线,三五年找不到上岸机会,白白浪费大好青春,“这时候回老家再就业,大哥身边早没空闲位置,只能找个老实人宽慰自己。”这是捞女们普遍的痛点,也是教主新业务的立身之本。她曾是小有名气的情感导师,指导娇妻、小三做小伏低,给供养者提供情绪价值,“处处要忍让和克制,真憋屈”。最近几年,远离男性、努力搞钱成为很多女性的目标,教主打心里觉得两件事情不冲突,于是去报了个培训营,当起了职业规划师。“既然要做捞女,那就做站在鄙视链顶端的捞女。”这句话教主跟数百位客户说过,陈妮就是其一。谁在当职业捞女用教主的话说,传统捞女和职业捞女的差别,比人和猩猩都要大。比如,传统捞女相当看重颜值,很多人好不容易搞点钱全砸在美容院。但在职业捞女的价值序列里,颜值的排名却比较低,几乎是够用就行。对此,教主的解释是:颜值变现的最佳方式不是当捞女,而是跟易梦玲那样把美丽做成事业。如果长相是绝对优势,那捞流量极可能比捞金主性价比更高。再比如,传统捞女通常采取广散网、多敛鱼的策略,找准机会立马替换更好的供养者。这一点硬糖君倒也见识过,有位美女给金融圈大佬当了多年女朋友,去年转身投进一位主治医生的怀抱,理由是后者身边莺莺燕燕终归少一些,“福利好,压力小”。职业捞女却对社交关系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不说简单或高级,至少不能混乱。教主说,真正有钱的金主会既要又要还要,“既要人风骚,又要人清纯,最好还要被他私有化”。所以说,职业捞女必须明白机会成本昂贵,你接受了路途的引诱,就可能错过终点的奖赏。这种差距真实反映在现实选择上。教主辅导过两位艺校客户,她们的出身、颜值、性格等几乎不相上下。其中一位被小有名气的导演相中,有机会演S级的网剧,但她最终还是选择放弃,去南加州大学进修电影,坚定地打进欧美时尚圈,现在攀上了美国富商的高枝。另一位陪小导演混迹各种饭局,前期也因此得到过不少角色。“但她跟的那人现在都半失业,姐妹只好又重新开始混圈,过得真不如腰部网红。”说到这里,教主再次强调,不是上点网课就能当好捞女,这背后是一条漫长且艰难的职业规划之路。比如自我提升这块,传统的情感导师总爱教学员上花艺班、厨艺班、咖啡课,“这些知识的获取需要时间和金钱,又没办法轻易变现,本质上是阔太们的消遣,压根不是捞女的必修课。”虽说教主会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定制最符合对方的职业规划方案。但硬糖君留意到,她在“打开社交关系”的部分,大多会给到参加户外、球类、拳击等有一定门槛的俱乐部的建议。这是教主的经验之谈。“这些地方优质男性会员居多,捞女学习这些技能更有使用场景,陪金主会客也好,日常消遣也罢,总归实用。职业捞女的定位不是女佣,学书法、盘串、鉴宝,也都比学插花、学做饭强。金主更爱能带来利益的女人。”一位金融系在读的学生找到教主,表示自己想要真正打进上流社会,咨询要不要贷款去欧美留学。“妹子悟性很高,想法也挺坚定,主要是想认识一些有利于搞事业的人。她能力比较强,借点钱留学也没啥太大风险,我建议试试,帮忙推了一些人脉和资源。她主动申请带研学团认识了大佬,大佬现在就盼着她来自己公司工作呢。”不止一位女大学生跟教主谈到她们想搞钱,这种焦虑一般都是从参加商务局开始的——实习或偶然被介绍参加成功人士的酒局,看到老板和老板的女友们,听过各种阶层跨越的故事,也迫切希望绕开弯路,走一条直通这些高级会所的捷径。教主告诉硬糖君,她自己吃这碗饭,自然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审判任何人。与此同时,她也打心里觉得有些职业捞女的能力远超常人,本就可以过不富裕但也轻松的一生。“实在是想要的太多。在社交媒体刷完富婆的日常,就相当于吃过好的、见过好的,拼了命想过一样的快乐人生。”职业化之路性和美貌越来越算不得稀缺资源,加之又有极强的可替代性和衰减性。这从根本上决定着,捞女曾经是碗青春饭,生命周期相当短暂,多数还没成为顶捞就已经花期逝去、机会不再。喜宝那种顶级捞女的故事,在现实生活里少之又少。抛开道德标准,想当捞女的人可能有着隐忍、努力、克制等世俗认定的美德。也正因如此,曲曲大女人收割了一波又一波的忠实粉丝,当外界传来吐槽和抨击时,她们坚定地挡在偶像前面,高喊“一切都为我所用,这有什么错?我们在雌竞,才不被待见和接受。”是不是雌竞另说,但职业捞女确实已经意识到,跑车、奢侈品、乃至房产都不是真正的顶级资源,终极追求应该是权力,以及制造财富的技能。只用青春和子宫换饭票的女性,总归是手心向上,没有真正的自由。教主觉得,职业捞女要按照香港贵妇的标准培养和进化。“她们上能打理投资业务,下能安顿管家保姆,管理能力毫不逊色于创业公司的小老板。”据说,内地许多公司老板也喜欢把重要业务交给“女友”负责,这种关系和心态大概可以参考国产剧《不完美受害人》里的刘奕君和董洁。某种程度上来说,曲曲大女人的教义仍是提供情绪价值,利用人心和人性换取利益。而教主这些捞女职业规划师则往前又走了一步,号召捞女把金主当老板,用亲密关系打开方便之门后,再去沉淀真正的技能和资源。教主告诉硬糖君,名校学历一直是上流社会的敲门砖,你足够优秀才会匹配到相应资源。她认为学霸人设是捞女的黄金盾牌,会建议客户先去镀金。“专科生先去升本科,本科生去考研或者留学,你看那些网红太太不也是这条路子。”当然,在这个过程里,职业捞女必须保持耐心,不要轻易下调心理预期。“比如说,有些人钓条小鱼就满足了,觉得跟富二代玩玩也不错,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最后发现也没捞到啥,再来找新金主谋一份稳定的职业,那就太难了。”陈妮也曾对大佬动情过,甚至想过要么当面摊牌、让对方离婚,如果不成功就拿一笔分手费。教主及时摁下陈妮的躁动,“这太不划算了,人家给她安排工作,还愿意出钱支持她创业、开公司,比起享受情欲,我更相信对方是满意她的能力,打心里觉得陈妮有过人之处。”在社交媒体,网友对曲曲大女人那套普遍表示不解,对职业捞女这种“工作”也很嫌弃。但在教主的世界观里,“没主见的人才接受道德规范”。退一万步说,等她们的能力得到认可,外界自然会跟着高看她,也就洗白了。大家最讨厌的不是捞女,而是无能的捞女。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ID:yuleyingtang),作者:刘小土,编辑:李春晖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End
2月14日 下午 5:53
其他

《好久没做》:衰退的经济,消失的性生活

虎嗅青年文化组作者
2月4日 下午 9:59
其他

年轻人专门去3.5分餐厅吃饭,结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
1月28日 下午 6:30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除了钢琴,中产还抛弃了很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叔写故事
1月26日 下午 9:21
其他

移民的中产,开始后悔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ID:excel-ers),作者:王熙媛、曹宾玲,编辑:付晓玲,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对移民可能带来的落差,雨桐毫不避讳。甚至在她眼里,国内的物质生活已经过剩了,出国未尝不是返璞归真。更重要的是,物欲的降低,会带来精神的丰富——在国内,她有车有房有编制,还有四个老人抢着带孩子,基本已经躺平了;出了国,真正的奋斗才算开始。但她也发现,移民就像围城,在自己向往出国独立的时候,不少移民也在反润回流。“国内基础教育好,部分行业也比较赚钱,所以想回国发展。”这是雨桐了解到的回流原因。但我们与几位移民的中产聊过后发现,教育和事业只是表面,真正勾起乡愁的,可能是移民后的失落与不甘。出了国才知道,CBD白领原来只能当酒店服务员,一个月电费会烧掉5000元,化学课可能是看一学期电影,而再要好的外国朋友,也会笑着问你去中国需不需要“眯眯眼”。而等你磨平棱角适应了海外生活,蓦然回首,看到国内朋友蒸蒸日上,自己反而走起了下坡路。总之如果内心不够强大,如果资产不够丰厚,中产移民很有可能成为令人后悔的选择。一、北京七套房,羡慕海外一张床赵辉的亲友们听到他要移民的消息,都觉得他的脑子被门夹了。“多少人羡慕你们现在的生活。”这是亲友们劝阻赵辉的话,也是事实——他和妻子年纪轻轻就跻身国企中层,平时朝九晚五,年底银行卡还能多出四五十万,日子过得顺风顺水。但无需为生计发愁,不意味着没有烦恼。“铃铃铃……”深夜十二点,睡梦中的赵辉夫妻被突如其来的铃声惊醒,妻子深吸一口气,划到接听键。来电的是她的领导,让她写一份汇报材料,要求次日早上提交。据赵辉介绍,妻子单位是“领导一句话,下属跑断腿”的典型,所有人唯上是从,下了班也要随时待命。像这种凌晨布置工作的剧情,已经上演过无数次了。妻子几度想要辞职,但这个铁饭碗是家里争取来的,以她自身的能力,根本无法在丛林世界里找到更好的工作,只能苦苦煎熬。赵辉虽然没那么卷,可是每天喝茶看报的生活,让他觉得人生一眼就望到头了。因此,偶然间发现自己符合澳洲技术移民的条件后,夫妻俩心里向往移民的种子开始不断疯长:“移民好像能把一辈子当两辈子过。”不同于赵辉的突发奇想,雨桐一家的移民计划由来已久。从英国留学回来后,丈夫一直无限怀念在大不列颠岛的日子。那时的他,可以学自己热爱的专业,做自己好奇的课题,以研究生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但回国之后,逻辑全都变了。金融本科+旅游硕士的自由专业组合,很难找到对口工作,上百次简历投递都没了下文。想要养家糊口,只得投靠亲戚的电商公司。但空降成为管理层,难免会被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丈夫也很排斥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他宁愿在国外做木工,也不想在熟人公司当所谓的管理层。”于是,在丈夫的强烈要求下,雨桐一家开始办理移民。成功拿到枫叶卡不久,她和两个娃就被丈夫风风火火地带上飞机,短登加拿大。到了民宿,丈夫一手抱着喝奶的二宝,一手给大宝翻绘本,嘴上还不忘叮嘱雨桐多休息、别劳累,与国内闷闷不乐的形象判若两人。雨桐知道,他正迫切地证明自己的担当,让她相信移民后一家人也会过得很好。“别人千辛万苦去罗马,而我们家出生就在罗马。”老北京人桑德如此评价自己的生活。从小在北京大院里长大,坐拥北京7套房产,桑德的生活看起来毫无压力,但刚需资源的不如意,让他频频闪现离开的念头。“现在还看不出来孩子是什么问题,您带孩子去做一个脑脊液穿刺检查吧,医疗费大概是10万块。”带大儿子看一个小毛病,医生一上来就开出“骇人听闻”的检查方式,他不敢冒险,找了一位中医朋友求诊,结果只是多动症,针灸配合安神的中药就可以治疗。桑德松了口气,庆幸没让孩子受脑脊液穿刺的罪。但这远远不是结束。小儿子因赘生指求医,但看病迟迟挂不上号。焦急的桑德好不容易挂上400块的专家号,专家告诉他,这种小手术门诊就可以做,没必要挂专家号。然而到了门诊,他又被告知,手术要全身麻醉住院,且家长不能陪同。彼时孩子才一岁多,桑德实在无法放心,皮球又被门诊医生不耐烦地踢到了专家医师那里。而专家的回答,让他大跌眼镜:“要做也可以,去对面私人医院交个红包,我就可以帮你。”这件事之后,心灰意冷的桑德加快了移民进程,头也不回地奔着匈牙利的永居去了。他也无比庆幸自己的决定:在国内来回踢了几次皮球的手术,到匈牙利只花了几小时,刷医保一分钱没花就解决了问题。当然,移民虽然摆脱了旧的轨迹,但同时也意味着,需要融入新的环境。二、老外的松弛感,终究是舶来品傍晚6点,小英推开窗户,天空已经如午夜般漆黑,街道上一个行人都没有,万籁俱寂。挪威的冬季黑夜漫长,早上10点天才蒙蒙亮,下午3点就到了黄昏时刻,而这样的日子要持续大半年。“太漫长了,感觉一天怎么也过不完。”小英说,“你要是在国内四点半下班,那你可太知道该干嘛了。但是在这里,下班再早你也只能回家躺着。”但就算是在有着明媚天气的南欧国家西班牙,移民生活也未必就阳光灿烂。刚落地西班牙瓦伦西亚的时候,莉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幢幢楼房看起来灰旧、破败,墙上暴露着电话线,电线一坨一坨地在地上乱扔着,乍一看还以为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停滞”是西班牙这些年带给她最大的感受之一,时至今日西班牙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落后年代。莉亚发现,西班牙电视台播放中国新闻时,配的依然是黄土泥泞老山沟,人们端着饭碗蹲在地上吃饭的画面。许多当地人对中国的评价,就是“不值得一去的第三世界国家”。但谈到西班牙,关键词就变成了自豪的“初代日不落帝国”“地中海的明珠”。而实际上,她所结识的西班牙朋友,生活简单而松弛:每天重复同样的活动,消费同样的商品,生活信条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只要有太阳晒,有啤酒喝,有海边躺就万事大吉。“他们一成不变到可怕。”莉亚说,对从小被教育要勤奋、积极向上,总会想要把日子过得更好、努力挣钱的她来说,西班牙的迟缓让人无所适从。“在这里,等快递是一种折磨,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快递员什么时候来。”有一次,莉亚想寄一个急件,原本是24小时取件,但快递员不见踪影。等到第三天,快递员终于上门了,莉亚惊讶地问他,“你知道取快递的时间是两天前吗?”对方理直气壮地说,“知道啊,但我那天没空。”类似的事情发生了无数次:年夜饭点了个外卖,2个小时了饭都没送来;补个牙齿,牙医会因为和其他医生聊天而补错。习惯了有规矩才成方圆的莉亚,每次碰上这些离谱的事情,都觉得自己格格不入。相比随性的西班牙,移民到瑞典的菲菲一家,一开始幸运地感受到了被尊重。菲菲的丈夫在收到offer时,惊讶地发现瑞典公司给自己开了最高期望薪资。HR告诉他,“你说过按照最低期望薪资的话你会考虑,但我们真诚地希望你能加入,而不仅仅是考虑。”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公司过度的保护也可能带来负效应。“我生病了,今天不能去工作,想请一下假。”新员工开工第一天,菲菲的丈夫就收到了对方的邮件。他没太当回事就准假了,但对方一病就是一个星期。“我有精神压力,医生说我需要3个月的假期”“因为身体原因,我每天可能只能工作2小时”“抱歉,我的睡眠不好,今天恐怕无法工作了”……当这样的邮件在接下来的半年里纷至沓来时,菲菲的丈夫只能在无奈之下承担起这位女士的工作。“瑞典的法律很注重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公司不能随意裁员。”菲菲感到很无奈,“但这样对其他的同事并不公平。”不仅如此,高福利就像命运馈赠的礼物,往往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三、从移民开始,人生走起了下坡路矿泉水一瓶25元,啤酒一瓶60元,最便宜的饭馆也得人均200块……哪怕已经在挪威十余年了,小英还是时不时就会被这里的物价背刺,“我发现把国内东西的价格再加一个0,就能变成挪威的物价。”在国内是标准一线中产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有一天被冬天高昂的取暖费逼得学会烧柴火。“挪威是靠电取暖的,我们家房子小,冬天一个月的电费也有5000块,那些房子大点的,电费一个月1万小意思。”为了省钱,小英专门找当地的农民买柴火,1000块的木头能在壁炉里挺大半个冬天。移民到西班牙的莉亚,更是眼睁睁地看着存款以8倍的速度流失。每学期给女儿上千欧元的书本费、校车费、校服费买单的时候,她都觉得笑不出来。2012年前往西班牙的时候,莉亚全家是“非盈利移民”的身份,这意味着他们只能在西班牙消费和居住,不能就业和赚钱,“其实在前5年和旅游签证没有太大的差别。”等好不容易给西班牙做满5年贡献,拿到了永居资格,莉亚却发现,在当地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西班牙的高端产业凤毛麟角,就算有也是留给本地人,能够给到移民的,就是洗碗、厨师、跑堂、卖衣服这些烂大街的工作。”就连创业也是处处碰壁。“设计个Logo不就两个字嘛,怎么会值300欧?”听着饭店经理无情的拒绝,费劲解释了半天的莉亚夫妇,只得转身离开。从前在上海,莉亚的丈夫有着自己的广告公司,大把的平面设计、摄影摄像的单子主动找上门。莉亚在品牌公司的市场部门任职,作为聪明又外向的上海小囡,在圈里也颇吃得开。出国前,夫妇二人的想象很美好,“凭着头脑和努力总能立足”。但收入归零的现实击碎了他们的一切幻想。莉亚决心放下身段,她看到有华商开的大型饰品店仓库区招管理员,虽然早就听说这份工作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莉亚还是打了电话。电话那头问她,“小妹哪里人?我们要看看是不是同乡,好照顾一点。”听到她是上海人之后,对方的语调霎时变得微妙起来,“噢——上海人好像吃不起苦啊。”气得她当场挂断电话,“他们这些闽商、浙商在这里抱团,不带外人玩的。”更痛苦的是,每次回国,和朋友们聚餐、聊天的时候,莉亚都会深深地怀疑,自己移民的决定是不是做错了。曾经市场部的同事,踩上了直播电商的风口,年入百万;也有老同学在体制内工作稳定,升职加薪,日子平淡而幸福。看着朋友们分享着自己的生活,有时她也会幻想,当年要是留在上海的话会是什么样,“应该会有一份能实现价值的工作,我们两个人会努力赚钱,在上海的资产都给孩子留着,等她长大再送她出国留学。”但现在,她已经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职业生涯不进反退,资产也在不停地缩水。朋友们安慰她,“你出国是为了女儿的教育,至少现在孩子特别快乐,说明你的心血没有白费。”莉亚只能苦笑,把西班牙的教育当作笑话讲,“有位朋友的女儿在西班牙是学霸,后来又去美国读书,数学被判定为零基础,要从头学起,朋友的鼻子都差点气歪了。”莉亚女儿上的国际学校,教育质量也一言难尽。女儿今年已经是初三毕业班,化学老师在课堂上放了整整一学期的电影;数学老师给一个案例让抄写,女儿没看懂想问老师,老师回应道,“这你都不会?自己去想,你要学会自学。”除了“快乐”,莉亚不敢再对西班牙的教育抱有什么期望,“按照1:7的汇率花着钱,却得不到同等的价值。”莉亚现在每天都掰着手指头算日子,念叨着等孩子长大,她就和先生回到上海生活。但看着流利地讲着西语,和西班牙朋友们玩闹在一起的女儿,作为母亲的她心里五味杂陈。“我以后当然要待在西班牙,我所有的朋友都在这里啊。”女儿说。莉亚明白,在做出移民的决定的那一刻,就已经埋下了一颗名叫分离的种子。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特别鸣谢小红书博主“小英(Xiao
1月25日 下午 6:07
其他

我花了五分钟,就让GPT相信炸弹能够造福人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硅NewGeek(ID:XinguiNewgeek),作者:刘白,编辑:张泽一,题图来自:unsplash怂恿大模型越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话题了,前有利用“奶奶漏洞”打情感牌骗取Windows激活码,后有在提示语(prompt)里给LLM送小费来利诱。推特用户thebes用不给小费、给20美元小费、给200美元小费做变量,测了一下让GPT-4写PyThorch卷积代码的长度。结果给200美元小费能让GPT多写13%的代码。最近硅基君又不小心搜到了更有效的越狱咒语,可以让LLM在法律边缘疯狂试探。比如心甘情愿地帮你做炸弹。如果我们开门见山地问,LLM是不会搭理你的。但是用上一点措辞技巧,LLM就变成了热心的炸弹制作小助手。从化学原理到炸弹构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里用到的小技巧叫做逻辑诱导(Logical
1月19日 下午 6:36
其他

旧能源的一次反攻

作者|Eastland头图|电影《拿破仑》2023年1月3日,中国神华(SH:601088;HK:01088)盘中最高报33.18元,创15年来新高;1月10日盘中最高报34.5元,市值超过6800亿,市盈率接近11倍,港股市盈率亦达8倍。反观2023年的新能源,虽然攻城略地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光伏和新能源车——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130GW,同比增长145%;全年新能源车销量约950万辆,同比增长38%,渗透率达32%。但在A股市场,新能源标的大面积超跌。例如,宁德时代(SZ:300750)跌24.8%,比亚迪(SZ:002594)跌22.6%,隆基绿能(SH:601012)跌45.1%……神华一直被视为“旧能源”的代表,目前市值比宁德时代高出800亿,这被一些投资者认为是“旧能源战胜了新能源”。本着先立后破的原则,在新能源“立”住之前,旧能源将保持强势。如果说煤电是中国能源的底牌,那么神华等大型国有煤矿则是煤电行业的底牌。“世界是旧能源的、世界也是新能源的,但归根结底是新能源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不会延迟只会提前。旧能源的现在和未来没有不确定性——老健春寒秋后热,半夜残灯天晓月。神华以业绩稳定、现金分红慷慨著称。但股息率再高也不过几个百分点,在高点进入风险较大。相比之下,同为能源领域高分红央企,中海油(SH:600938;HK:00883)在A股、港股市盈率分别为7.6倍、4.7倍。中国神华估值更高,而且营收结构、价格形成机制不如中海油“简单明了”。01.
1月18日 上午 8:04
其他

寒冬中的外卖骑手:无处可“逃”,还是不愿“离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
1月15日 下午 6:18
其他

腾讯侵入字节“心脏”

直播提升其游戏广告与游戏直播业务的收入。甚至,抖音在拥有巨额流量的基础上,正逐渐将其中所产生的关系链利用社交、搜索加以沉淀。当然,腾讯字节两家不止于直播层面的合作,据《晚点
1月15日 上午 8:43
其他

欧美中产钱包,被中国骑行老板盯上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周月明编辑|苗正卿题图|视觉中国,施瓦辛格在骑行“月薪三万买不起自行车”、“过万自行车需排队抢购”,骑自行车这件事,在国内好像越来越贵。不仅仅是在国内,欧美国家也流行起了过万的骑行工具,不过并不是传统的自行车,而是Ebike。所谓Ebike,简单点解释就是在自行车上装上电机,当人开始骑行时也会得到电机的助力。在欧美,Ebike的定价一般在1000-5000美元,折合人民币1-3万元左右。它既满足了骑的需求,又比普通自行车更省力,这几年在欧美市场越来越风靡。一组数据可以一窥这种户外方式的迅猛发展:美国2021年进口了近79万辆Ebike,同比增长70%,近两年年复合增长率在12%左右;欧洲2020年以来Ebike渗透率超过20%,增长最为迅猛。从全球市场来看,截至2022年,Ebike规模已达到497亿美元,出货总量为5125万辆,预计2027年将达到806亿美元的规模。伴随这股风潮起来的,还有国内大量Ebike公司。据市场研究机构Allied
1月14日 下午 6:03
其他

国家韭菜地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食味艺文志
1月12日 下午 9:34
其他

被读研套牢的金融人:晚2年入行,命运都被改写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ID:excel-ers),作者:王熙媛、尹幸芷,编辑:曹宾玲,题图来源:视觉中国猛投800份简历,面试15家,收获0个offer。肖晨没想到,读个藤校研究生回来,自己的职业生涯反而倒退了两步。此前,他在一家券商已经摸爬滚打到了总监位置。但想在行业里更进一步,必须要有硕士学位当敲门砖,于是他毅然辞职去深造了。可去年,当他拿着镀了金的简历回国,却发现行业已经变天了——通过人脉,他把前20的券商问了个遍,结果要么不招人,要么正准备向社会输送人才。无奈之下,工作多年的他只能海投简历,连应届生的岗位也不放过。然而,本文涉及的8位金融学子,就是2023~2024年的毕业生,并且多是清北、两财一贸的高材生,人均5段实习,CPA、法考证书在手,但他们也没有收到心仪的offer。优质如他们,都还在闯关,年过30的肖晨,只会吃到更多闭门羹。当然,金融毕业生除了去投行券商等做投资,还可以从事银行、保险相关工作,大小企业也需要财务,甚至考公都有很多对口岗位,出路广得很,用不着一条道走到黑。但对于寒窗苦读多年,才攀上金融录取分数线,上了大学还要拼命卷实习、卷证书的他们来说,晚入行2年,人生剧本都被改写了,怎么能不遗憾呢?清北的高考状元们,都去了经管学院“省内历年的状元基本都报了金融专业。”这是林宇选专业的主要逻辑。高考后,他以全省排名前十的成绩稳上清北,对于填报志愿并没有太上心,觉得大家都读金融,说明这个专业足够好。再加上老师、亲戚们也大力给他推荐学金融:“分数这么高,不报金融浪费了!”于是他也报了清华经管/北大光华。当时,他对金融专业的想象,就是梳着油头,端着酒杯和各个公司的CEO高管谈笑风生,在华尔街工资拿到手软。结果入学之后才知道,实现“BB梦”(进入外资九大投行)需要早早规划好每个学期应该学完哪些课程、刷什么实习、参加什么比赛,而县城做题家出身的自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但他读本科那几年,国内长于移动互联网上的公司集体成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第三轮上市热潮,上海陆家嘴、香港中环IFC的投行办公室彻夜灯火通明,人仰马翻。信托公司也是一派热火朝天,以房地产金融为例,在融资环境收紧的2018年,信用债发行规模依然在狂飙。在这样大时代里,多大的梦想似乎都有可能实现。“实习期间水杯、背包发了七八件,iPad、Apple
1月11日 下午 10:26
其他

中国最紧缺的医生岗位,为何医学生都不愿意去

的儿科医师有重度离职意向[12]。都说儿科有春天,但职业的春天更像“薛定谔的猫”,听过没看过。事实上,真正把离职想法付诸行动的儿科医生也不在少数。根据《医疗行业人才发展报告合辑》,儿科是医疗机构
1月11日 下午 6:06
其他

散户不够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隆(ID:guru-lama),作者:万连山,原文标题:《韭菜不够了》,头图来自:视觉中国最近看到一组数据:A股股民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60岁,占比超过70%;30岁以下,仅占7.75%。30而立,已经不小,即使是读大学的都出社会8年了。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见识和财富都有不少增长,正是寻找人生财富增长渠道的黄金时期。然而,没想到,他们来炒股的比例,竟然如此低。显然,这一代年轻人,没有上一代人爱炒股了。未来的韭菜,怕是越来越少了。这跟茅台危机是一个道理。这一辈青年人,对辣嗓子的白酒并不感兴趣,这才有了茅台冰淇淋、酱香茅台各种花式联名。有人说,当青年人步入中年,他们会喜欢上白酒的。说这话的人,自己信吗?喜欢就是喜欢,反感就是反感,不可能说过几年我的品味就突然变了。即便有那种事,也是极个别现象,代表不了市场趋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行为习惯、消费习惯,乃至投资习惯。一、年轻人,不爱炒股了这几年,为什么越来越少青年人愿意炒股了?无非两个原因。第一是没有闲钱,或者说,社会上的钱不在年轻人手里。举个例子。一棵树在成长过程中,会让老的树叶枯萎,不断地生长出新的树叶,才能保证正常生存。如果老树叶一直吸收营养,新树叶得不到营养、无法长出,那这棵树很快就会死亡。现在的社会就像这棵树,过早进入老龄化,中老年人得益于之前的时代红利,已经掌握社会上绝大部分财富。但他们既不创新、也不消费,更倾向于把钱存入银行,成为死钱。比如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他们通过房地产大发横财,推高了后辈的生活成本。而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看着遍地黄金,心中只有无奈。大部分30岁以下的年轻人,想创新、想改变世界,可既没有资本、也没有机遇,为了温饱,只好去干一些根本没有多大意义的事,耗费生命。尤其是最近几年进入社会的,能有个过得去的工作已是不易,很难再奢求更多。毕竟现在的情况,很多企业都在断臂求生,没有业务拓展、也就没有新的管理岗位。老人们若不让位,新人们基本没有向上的机会。有人将之归结于新生代眼高手低、一代不如一代等原因。这种看法十分无知且可笑,人永远是一代比一代强,难道改开几十年教育普及是白搞的?此一时彼一时,这一代与大他们10岁、20岁的那批人,处境是不一样的。指望新人们像老人那样充满朝气,目前是不现实的。于是,躺平文化越来越大范围流行。不是大家不爱赚钱,只是给新人的机会越来越少。据统计,90后人均负债近13万元。部分人即便有些存款,也受制于房贷、婚育或教育等,其实根本没有多少可挪作它用。第二,是看不到炒股的赚钱效应。有没有发现,这两年似乎没什么新的“股神”出现了。因为牛市里才出股神,而最近几年都是熊市,市场里想造神都很困难。本来疫情前期,全球泡沫资产飙升,赚钱效应明显,不少人都跟风进入投资市场。基民人数达到6亿,股票开户数突破2亿。那段时期,市场好不容易造了几个明星基金经理。结果这几年全部被打回原形、惨不忍睹,亏光了基民几百亿,黯然落幕了。这让初入投资市场的一批年轻人,望而却步。动辄超过40%的亏损,很难让人相信专业人士干专业事这种鬼话了。再加上老一辈各种危言耸听的故事,让他们对于投资A股的热情彻底磨灭,更不愿意自己亲自下场做投资。减少投资,不投资,有钱就存点,没钱就拉倒的心态,正越来越多。不是不爱赚钱了,而是普通人的赚钱方式,和炒股这件事,关联度越来越小。最近几年的环境、前辈们的教诲,给新手们塑造了一种认知:炒股并不是一件能赚钱的事情。现代人的理念是花钱买快乐,而不是花钱找罪受,股市不碰也罢。按照这种趋势下去,未来股民是要断档了。更关键的是,年轻人不炒股倒也罢了,若散户主力军的中年人也不奉陪了,那更加恶劣。已经有这样一种现象:老股民不愿意增仓A股了。反正我就亏这么多钱,到此为止。大家也不是傻子,美股、日股、印度股市包括大饼哪哪都涨得飞起,何必留在家里干耗?如果这个市场能让我赚到钱,那我这些本金也够了,反正滚雪球早晚也能赚到钱的。总而言之,这两年:在市场不断走熊的趋势下,A股也正朝着去散户化的方向前进。比较可笑的是,我们并非注册制让市场去散户化,而是市场的演变规律,就是在去散户化。不论是年轻人不炒股,还是老股民不加仓,都直接决定着未来市场里,韭菜越来越少。这是商业规律的必然。只有少部分人,他们还想着怎么让韭菜入市,好填补这个市场抽血的天坑。但这种想法已经不切合实际,就好像这年头,没有傻子会去接盘高价楼盘是一个道理。这可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这两年,市场收割韭菜的吃相越来越难看,完全抛弃逻辑和基本面了,越来越离谱。因为,或许,韭菜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长了。二、韭菜的觉醒A股的去散户化是一种必然,不仅仅是因为制度不够保护散户。更因为时代、市场以及普通人认知的发展,主要可以归结于五条:1.
1月5日 下午 6:27
其他

2023年,一线城市人口没有回流

Questmobile的各应用在各城市的每月使用人数数据。2.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2023,你的年度消费报告只有四个字?

“好好用”是虎嗅旗下的好物推荐栏目,我们会定期邀请一些超级消费者,为大家推荐当下热点趋势产品的真实体验。每个季度更新五篇,如果你对生活、消费感兴趣,欢迎常来看看。最近,各大平台App都发布了自己的年度总结、年度账单。你就看吧,一看一个不吱声。消费降级的当下,花钱总离不开“情绪价值”四个字。回顾过去这一年,重新建立生活掌控感,成了大家面对不确定大环境的必选项。心水好物为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体验,也慢慢累积起活在当下的小确幸,在不确定中多了一些确定。在即将结束的2023年,我们邀约了15位超级消费者,他们分别是在3C数码、鞋服、食品饮料和可持续生活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大家分享了他们眼中的年度产品,看看他们把钱花在哪儿了?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为什么很多传统老菜都不好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食味艺文志(ID:foodoor),作者:魏水华,原文标题:《很多传统老菜都不好吃,比如洛阳水席》,题图:CFP洛阳水席,一个让食客们心照不宣相视一笑的名字。号称千年历史、传统老菜,袁天罡、武则天、慈禧太后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吃的过程讲究很多、彩头也很多,烹饪手法叫水到渠成、上菜过程叫行云流水、吃饭环境叫上善若水、宴席排面叫万水千山。但华丽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呢?切成细丝,伪装成燕窝的白萝卜;粉条合面油炸,伪装成肉丸子泡在酸辣汤里;红薯粉搓成粗条,用一丁点肉末调味,伪装成海参;勾了浓芡,吃着顶肚子的面条……好不容易上来个肉菜连汤肉片,实际上与福建早餐店里三五块钱一碗的,用淀粉抓拌捶打上浆的平民小吃福鼎肉片并无实质区别。只是香菜胡椒的调味,改成了洛阳人爱吃的酸辣口。怎么看都不像是宫廷官宴,倒像是中原穷苦百姓操办红白喜事,素菜荤做、大锅出品的流水席。别说是巨唐盛世武则天皇帝不吃这个,就算是被八国联军赶出北京城的、仓惶落魄的慈禧老佛爷,也不能吃这个啊。01.诡异虽然洛阳水席总是标榜千年历史,但从做法到食材,它都与唐朝没有半毛钱关系。蜜汁红薯和八宝饭里用到了糖稀,但甘蔗是唐中叶之后才大规模在中国种植的;浆面条里的绿豆,是北宋传入中国的;酸辣蛋汤里的番茄、假海参里的红薯、西辣鲤鱼里的辣椒、烩杂拌里的青椒、不翻汤里的玉米淀粉,更是晚至明朝中后叶大航海时代才进入中国……事实上,唐代中国人的饮食,受开放的国策和发达的经济影响,出现高度胡化的趋向,并衍生出发达的餐桌审美。根据史籍记载,唐代贵族们宴席上出现频率高的菜,包括冷胡突、热洛河、生鱼片、蒸麝麝、皮索饼、驼峰炙、猩唇、熊白、糖螃蟹、鲤尾、对虾、虾生、龙虾、烤全羊、蒸全狗……两晋六朝之前以素食为主的农耕文明,在唐代转变为肉食为尊、煎烤烹炸包罗万象,且极其重视菜品色泽搭配的特点。显然,这与喜欢素菜荤做、汤汤水水毫无卖相可言的洛阳水席,是背道而驰的。自宋代迁都开封之后,洛阳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发源地,经历了巨大的气候和地理变化:气候变冷、土壤沙化、物产退化。民国时期洛阳百姓的生活状态和在地物产,与盛唐时期湿润、宜居、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的河洛地区,完全不是同一个地方。更重要的是,中国贵族宴席的上菜程序一直是Service
2023年12月17日
其他

打工人的健康餐,只配吃“白人饭”吗?

头图来源:unsplash从科技创新好物、优质小众收藏到性价比高的主流产品,我们不做说明书式的参数推荐,希望“好好用”成为大家的生活座标。今年“白人饭”火了,所谓白人饭就是几片肉、蔬菜和饼干组合起来作为一顿正餐。很多网友调侃这是“生命体征维持餐”、“白人饭也是饭”。如今不少人已经从质疑白人饭,理解白人饭,到后来演变为变着花样每天都吃白人饭。相比于Wagas70元一份的沙拉,白人饭健康又便宜,很多吃了白人饭一段时间的人,不仅变瘦,下午也不犯困了,简直是打工人的天选午餐。前段时间比白人饭更狂野、原生态的“野人饭”在小红书掀起一阵讨论,归根结底离不开“方便”二字。比白人饭好吃,比自己做饭省事儿,有什么方便快捷、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追求口感口味的“新食品”呢?今天,我们请到了4位超级消费者,作为营养与美食方面的专家,接下来将会从早8人健康零食、上班族午饭、超级食物、健康新趋势等方面给大家推荐一些健康又营养的“新食品”,一起来看看吧~推荐人:小堵车车车健康标签:#即食独包
2023年12月16日
其他

世界第一奋斗国,也开始摆烂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中年父母的“摇号人生”:买房、买车、给孩子报兴趣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显微故事(ID:xianweigushi),作者:Aaron,编辑:卓然,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对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家长来说,人生几乎被“摇号”二字捆绑得结结实实。买房摇号、买车摇号,生了孩子上学摇号,如今,就连读兴趣班也得摇号。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欣怡有一个七岁的儿子,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她的业余时间不是陪孩子上兴趣班,就是摇号等待上兴趣班。“我们在儿童中心上课,费用很便宜,比外面机构便宜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吧,所以人特别多,只能摇号。”除了北上广,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公立培训机构的兴趣班也是一位难求。在小红书里,有关少年宫摇号的笔记也比比皆是,在诸多笔记中,甚至有人贴出摇号的“保姆级”攻略、有人汇报录取“战绩”、也有人发牢骚,“少年宫摇号,从来没中过!”本期,显微故事采访了几位6~11岁孩子的家长,了解了她们对于“摇号”上兴趣班的看法:她们之中,有人是少年宫的“拥趸”,觉得少年宫的兴趣班比其它机构更“靠谱儿”;有人觉得少年宫是个“托儿所”,可以帮忙照看孩子;还有人觉得少年宫是个“老年大学”一样的存在,不会考虑把孩子送进去;也有人根本不知道少年宫还有兴趣班,每年花“巨款”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最后却“半途而废”……以下是关于她们的真实故事。摇啊摇,摇不到就继续摇欣怡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有一份国企的稳定工作。她所在的单位是二级公司,业务量不多,工作压力相对来说也没那么大。对她来说,最大的压力是对儿子小宝的教育。和很多家长一样,从小宝上幼儿园开始,欣怡就开始给他报各种兴趣班。至于上课地点,她选择的是位于平安里西大街的中国儿童中心。作为一个公立性质的培训机构,报名则需要通过摇号。为了能摇上号,欣怡几乎放弃了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只要能摇到,上啥兴趣班都无所谓。图
2023年12月9日
其他

名校博士自述:我是怎样查出医院多收我爸10万医疗费的

(ID:eeo-com-cn),作者:张英,题图来自:视觉中国11月30日,经济观察网报道《安徽一患者家属查出三甲医院超收10万医疗费
2023年12月3日
其他

滑雪是中产的“专属游戏”吗?

头图来源:unsplash从科技创新好物、优质小众收藏到性价比高的主流产品,我们不做说明书式的参数推荐,希望“好好用”成为大家的生活座标。去年滑雪到底有多火?刷刷你的朋友圈就知道了。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和谷爱凌的横空出世,让冰雪运动从“小众”变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演变成了一项全民运动。相比于滑冰,滑雪的“中产属性”似乎更加明显,提到滑雪,首当其冲的就是拥有一套过得去的装备。除了价格不菲的装备,还有出行旅费、住宿、场地、教练等一系列费用,光想想就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但“穷”也有省钱的玩法:租用装备、团购套餐、在就近的雪场滑雪,正在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新选择。今年雪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滑雪装备?今天,我们邀约了四位超级消费者,作为滑雪和户外领域的达人,接下来会从头部防护、必备单品、进阶装备、雪服方面给大家推荐一些滑雪季的装备,百元也能买到雪场达人的同款好物,一起来准备今年的炫酷装备吧!推荐人:张亚凝Kitty风格标签:#安全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儿科门诊爆满,这是怎么了?

虎嗅医疗组作者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县城孔乙己”的痛,一线中产们不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趣同学(ID:liuzhiqu7788),作者:劉知趣,头图来自:视觉中国世界折叠,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打开朋友圈,月薪三万的城市中产身穿始祖鸟,脚踩萨洛蒙,在过着一种“松弛感”的生活:Brunch、CityWalk、滑雪、骑行……即使有一天失业了,80
2023年11月23日
其他

当四个中国人在新加坡安家之后

作者:陈亮(发自新加坡)、翟芳雪(发自香港),编辑:王静仪,头图来自:视觉中国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新加坡。有人为了子女教育远渡南洋,有人为了事业和理想背井离乡;也有人只是在懵懂时拨动了改变命运的齿轮,还有人在出国看世界的浪潮下勇作先锋,从此就在新加坡扎根。如果你是匆匆而过的旅客,你可以乘着克拉码头的风品酒夜游享受异域风情,也可以品尝特色的肉骨茶、海南鸡回味熟悉的味型,还可以在小吃集市上搜罗各地美食感受多元文化的交融。如果你在这里久居,你会看到不一样的新加坡。严苛又奇怪的法律法规、勤奋努力但周末绝不加班的工作氛围、慢热内敛但友好的新加坡同事、刚学“1+1”就让你造飞机的西式教育……出行一客中午漫步在新加坡CBD,既可以听到纯正的东北口音程序员在交流国际业务,也能听到对新环境的吐槽。随着中新两国的连接不断加深,以及世界经济融合发展的趋势,加上新加坡宽松的金融环境,不少中国企业选择在新加坡上市,例如智能电动车公司蔚来、制造业巨头亚细亚陶瓷;华语环境和科技创新氛围,让不少中国人选择到新加坡工作、投资、安家。新加坡——一颗散落在东南亚的明珠,在733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容纳了564万人口。这个土地面积仅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一半的城市之国,正在逐步建设成亚洲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旅游中心。新加坡的成长与一代代华人密不可分。明清时代开始的下南洋,为新加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华工,经过百年发展,现在华人在新加坡的占比超70%。新一轮迁移融合大潮下,新加坡真的能吸引中国创业者吗?在新加坡,出行一客采访了四位不同背景、在新加坡工作时间或短或长的华人,借此探寻新出海浪潮下的个人与世界。一、为了子女教育,他做出一个决定F先生,美资企业中高层,来新加坡10个月落地新加坡,F先生的第一感受是闻到了一种奇妙的气味,它有点类似于男性古龙水,又像是空气清新剂,或者是潮湿空气的味道。他每次去一个东南亚国家,都有类似这样的感觉,他猜测,可能是当地人爱用这样的香水。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动物的灵敏嗅觉会第一时间辨认出陌生的空气因子。新加坡的味道像是一种陌生又熟悉的印记,让F先生意识到自己身在他乡,但又不是完全突兀的闯入者。新加坡街景
2023年11月18日
社会

现在的租赁情况比想象中严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真叫卢俊团队,原文标题:《现在的租赁情况比想象中严峻》,头图来源:IC
2023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