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艺术机构

其他

陈向兵 | 城市、影像与叙事 ——读《影像-城市-历史1891以来深圳的变迁与重塑》有感

​本文曾发表于中国摄影报2022年4月29日本文作者陈向兵,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副主任兼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院长、深圳大学美术馆馆长。个人专著包括《另一面: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文化与政治》《艺术现场:当代深圳的视觉图像与叙事》等。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快速变迁的不仅是城市建设和变换不断的城市功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心理状态。城市形象作为一座城市的无形资产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城市精神则蕴含着丰富的符号元素与信息时代的重塑与符码编织,蕴含着城市的表意、甄选与深层次的内在机制。追寻城市的历史与记忆,不仅需要我们自发对城市进行影像化塑造,还要注重其自身的内在意识。正如德国社会学家奥尔格·齐美尔曾指出的,城市生活是由“快速转换的影像、瞬间的中断与突如其来的意外感”所构成,而影像更是满足了城市纪实与记忆的城市视觉的多样呈现方式。可以说,无论是为了记录抑或或是记忆还是表达对城市的情绪与深层情感,影像都可以说是最适恰的方式。应当说,城市的动态变迁需要一种包含人类关怀的方式来呈现,而影像本身也在呈现城市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拓展更多视觉呈现的可能性。​《影像-城市-历史:深圳1891-2020》展览现场关山月美术馆
2022年12月30日
其他

洄游:从中山到珠三角水域的记忆考古

“洄游”一词源于在珠三角水域鸡鸦水道上长期观察时所遇到的西江黄鱼。作为洄游型鱼类,它会受到自身生理条件和外在环境变化的影响,做出定向的周期性往返运动。珠三角被大大小小的水道切割,密布的河网使得陆地逐渐被侵蚀。从沙田开发到农业生态建设,水陆的交替更迭塑造出城市的历史与记忆,更映射着有关基建、填海等更深远的城市议题。河流是庞大而古老的力量,孕育着我们的文明,而洄游正象征着发生在这里关于生命、关于文明的独特运动。这种运动依赖于发生在表层的地理环境,更暗含着关于情感、归属、身份、命运、流动与秩序的哲理思考。继格子空间2021年“过海·时间”展览以中山渡口为主题之后,我们再次围绕河流城市中山乃至珠三角水域的历史与现状展开了调查。本次展览共由9位艺术家,14组数十件作品组成,构成了珠三角流域考察与研究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我们将通过文献档案的梳理,学者的观察、调研,以及出版和论坛等方式,开启更多的对话和思考。滑动查看更多驻地记录照片
2022年9月20日
其他

百年影像:关于深圳的另一种叙事

Baudelaire)记录了搭乘货轮“波德莱尔号”从深圳盐田港前往香港葵涌港的旅程,“家”的概念和身份的归属在流动的视频影像中越来越清晰。《我的珠三角档案(1995—2005)》©地图署
2022年5月11日
其他

展览预告 | 《影像-城市-历史:深圳1891-2020》

影评人大奖。2010年获改造历史(2000-2009年中国新艺术)学术大奖。李燎1982年生于湖北洪湖。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和工作在深圳。曾开展或参与“艺术是真空”、“The
2020年6月16日
其他

玛格南新任主席精选的2017,深圳也在其中

Dworzak的手中,并由他亲自进行最终的编辑。这些作品呈现出众多迥异的个人感受力和视觉风格,它们构成了今天的玛格南。玛格南眼中的世界历来都是以其独特的融合了摄影的报道性和艺术性所著称。
2018年1月4日
其他

Christopher Anderson: 这些影像永远不会伪装成代表深圳的故事

Lab现场实验室期间,Anderson便通过曾经感同身受的逐梦经历来做作品情感注入的切入点,并在深圳的年轻人肖像为基础框架,融入深圳的城市之光,逐步形成他与深圳之间带有个人视界的影像对话。
2017年11月28日
其他

2017国际城区影像节活动导览|这一次,我们一起讨论城市与影像的关系

艺术家:冯梦波、高俊宏、毛晨雨&周净&芬雷(孔德林、鬼叔中、杨韬、谢英俊、童末+张婧艺、张星、握手302、黄成、张学波)、康赫、吴超&夏维伦、汤南南(阳巧、阮陈金、姚纯纯、林宏佳、徐珺)
2017年10月9日
其他

张乾琦:摄影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两个项目的主题都是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分离和聚合”的主题。这源于张乾琦自身的经历。童年的举家从相邻都是亲戚的故乡搬离到陌生的台中市,以及长大后的移民的经历,无不在张乾琦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记印。
2017年9月28日
其他

“我与玛格南”导览活动及讲座即日起免费报名

内容:杨延康老师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摄影历程,分享他眼中的玛格南、玛格南对他的影响,以及历时十年创作以藏传佛教为主题的《心象》系列作品的故事。
2017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