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规划院

其他

从欧洲水城到江南水乡,对现代岭南水乡空间营造的借鉴|城市眼

十九大以来,国家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水乡地区拥有水网交织、河塘密布的独特地貌,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城市自然空间被迅速蚕食,水网密集地区的自然风貌受到较大破坏。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塑造水乡特色魅力城市,成为新时代国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通过对瑞典“欧洲绿色之都”斯德哥尔摩与国内苏州水乡两个案例进行总结,以期对营造岭南水乡特色魅力提供借鉴。01可步行的水城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拥有曲折的海岸线和良好的水环境,城市内部岛屿密布、水道纵横,是首个被评选为“欧洲绿色之都”的城市,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1)保护“以水为脉”的原生环境斯德哥尔摩的城市规划强调水网的空间骨架作用,“以水为脉”组织城市、岛屿、绿地等建设空间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高度重视原生环境的保护,制定“斯德哥尔摩公园计划”,构建由生态走廊、大型公园、邻里绿地、住宅庭院、自然地区和海岸线组成的公园体系,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营造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城市环境。在水系与公园体系的控制和约束下,斯德哥尔摩形成星形绿楔结构,建成区占47%,水域占10%,其余以自然绿地为主,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空气和水源质量,对维持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平衡和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斯德哥尔摩星形绿楔结构的形成(图源:作者改绘)(2)营造可行走的城市空间适应人的尺度和速度,建设人性化、安全、环境友好的水城。城市建设以老城为中心,通过活力街道和绿色走廊将城市的不同街区联系起来,沿途规划运动、游憩和对话的积极场所空间,在考虑不同群体需求和地区特点的基础上,融合老城中心与城市近郊的社会文化差异,营造人人共享的、有活力有吸引力的城市环境。整个步行动线依次穿越不同空间,在陆地和水体、商业空间和展览空间、街巷空间与广场空间、现代建筑和历史建筑中进行场景转换,不仅解决了大片水域和自然空间的割裂问题,还达到“一步一景”的效果,营造在各异空间游览中的多层次完整体验。可行走的斯德哥尔摩(图源:作者改绘)(3)以水为中心的主题设计充分关注城市与水的交互关系。斯德哥尔摩超过80%的海岸线对外开放,设有步行和自行车通道。公园、滨水林地、栈桥步道等游憩场所沿绵延迂回的河流和运河布置,加入朝景观面倾斜的观景平台,运用框景的形式,预留水景的视觉通廊,将人的视线向水景引导。另外,结合芦苇荡在湖面设置海鸟栖息地,在海滨引入了浮动码头、防波堤和阶梯公园,给市民提供烧烤、游泳和漫步休憩的城市海滨公园,给予人们可接近自然的空间和设施。以水为中心串联游憩场地(图源:作者自绘)海滨游憩空间设计(图源:作者自绘)02因水而生的江南水乡江南水乡因水而生,因水而发展。其特殊的地理、经济、社会环境造就了独具一格的生活文化和营城模式,“小桥、流水、人家”的空间格局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1)“水陆并行,人家尽枕河”的特色人居空间苏州古城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镇。古城内外水系通过环古城河互联互通,交通体系与水网体系充分衔接,基本保持着古代
2023年6月20日
其他

院参编的《广东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指引(试行)》正式印发

一直以来,重大项目建设是扩内需、促投资、稳增长的“引擎”和“压舱石”,但在实际工作,也存在着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慢、质量不高、缺乏标准化指引等问题。3月初,广东省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由我院主要参与编制的《广东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将着力加强广东省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方面的指引,助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高质量发展。此次印发的《指引》突出“靠前”服务和“精准”服务,是国内首个聚焦项目前期工作的工作指引,是广东近年来运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机制和并联审批专班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实践成果。一是覆盖重大项目主要类型《指引》涵盖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环境、市政、建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7大领域,并细化到30个行业分类,覆盖主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工程。二是贯穿项目前期全过程《指引》贯穿项目策划生成到开工建设前的全过程,清晰地为项目选址和用地审批、可研立项、初步设计、施工许可等关键环节提供办事指南和服务指引,详细标识各关键环节可能存在的堵点、难点、风险点,并以“一图一表”(“工作流程图”和“工作要件表”)形式,为项目单位提供清晰的标准化流程指引,通过优化流程为项目单位疏堵解难。“一图”“一图”指前期工作流程图,包括“主流程图”和“子流程图”。主流程图是项目前期工作的总览,子流程图是主流程图中复杂关键环节的详细说明。“一表”“一表”指前期工作要件表,包括“主流程要件表”、“支撑事项要件表”及“前期工作风险表”。主流程要件表说明审批审查环节所需要件;支撑事项要件表展示需业主单位编制或审查的材料;前期工作风险表提供风险预警提示及参考做法。三是服务项目全主体《指引》重点站在项目业主单位视角梳理流程,厘清项目业主单位(代业主、筹建单位)、政府主管部门、第三方机构等各类角色的工作关系,清晰反映各类主体的职责任务。三是发挥自然资源领域信息化优势,为《指引》下一步信息化工作建言献策。充分了解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对信息化系统的需求,并提出《指引》信息化系统建设、应用和运营方面的建议。二是为七大行业提供全过程规划用地支撑服务。针对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核发、用地批复及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等复杂流程,我院以子流程图方式进行详细的工作步骤说明,并提出风险警示提醒和建议。一是发挥多专业优势,参与统筹《指引》编制工作。我院作为编制组总体咨询单位,为水利、交通、能源、生态环境、市政、建筑、电子信息工程七大行业编制《指引》提供全方面技术支撑,对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要点、时间顺序、衔接关系、建议开展和完成时间等进行最优化的梳理和表达。《广东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由我院市政规划研究所、国土整治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中心、番禺分院、建筑设计一所联合参与编制。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公众号“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图提供|市政规划研究所国土综合整治与规划设计所技术审核|总工程师办公室编辑版式|办公室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202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院承办的“社会治理和疫情防控分论坛”顺利召开

8月11日-12日,202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在合肥召开,我院承办大会“社会治理和疫情防控分论坛”。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事,院总经理助理、地理信息中心主任何华贵出席并致辞,特邀国际欧亚科学院张新长院士主持论坛,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邬伦,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华意,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席岗位教授陆锋,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教授杜培军等多名地理信息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并做主题报告,对地理信息行业的发展趋势、新技术、新做法,以及在社会治理和疫情防控等领域的应用等前沿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导张新长主持论坛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事,院总经理助理、地理信息中心主任何华贵致辞邬
2022年8月17日
其他

读懂广州·粤韵丨云山珠水广州城,循图溯源两千载

”,深觉此处“宜为都邑”,便将交州治所从现梧州一带迁到广州,恢复了广州的岭南政治中心地位。步骘重新修城,并向北扩大。唐宋·雏形唐旧城改造
2022年4月27日
其他

守护生物多样性|海珠湿地打造超大城市“城央生命共同体”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恰逢大会开幕之际,由我院主导设计实施的“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荣获2021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大湾区城市中心,该项目坚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已实现植物种类增加541种,鱼类增加50种,鸟类增加108种,昆虫增加346种,城央再现鱼鸟成群的壮观景象,为我国超大城市生物多样性修复贡献“广州方案”。广州城市中央的海珠湿地01项目背景超大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升一直以来是我国生态修复面临的难题。中国三十多年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成区与高价值的生态空间冲突日益严重,逐渐重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城市开始探索与生命共享生活的城市建设新模式。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央的海珠湿地,是广州在城市快速扩张中保护着的珍贵生态空间。城市发展轴线从湿地穿过,周边环绕广州塔、互联网聚集区、大学城等功能组团,形成了独特的城市自然的共生格局。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研究选取
2021年10月13日
其他

【我为群众办实事】海珠“田野小调查”,社师给“长者饭堂”支招~

“一日三餐皆是诗最爱人间烟火气”近年来,海珠区持续推进长者饭堂建设,通过“4个一点”办法多方合作在街道社区设立长者饭堂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健康、惠民的餐食,切实解决“银发族”就餐难问题。目前已建设完成55间长者饭堂,实现全区18个街道全覆盖。日前,海珠分院社区设计师们走进海珠各个长者饭堂进行“田野小调查”,开出多个小妙招,为爸爸妈妈能“吃出晚年的幸福味道”我们还能做得更好!(*注:“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简称“4个一点”办法)来咯,《长者饭堂多彩小记(202X-2035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国老年人口增加很快,老年服务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所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海珠的长者饭堂加米、加面、加智慧吧!海珠社区设计师将以专业力量为支撑,结合区社区设计师平台,继续发现身边的“田野”,展开田野小调查!(注:“田野调查”也称“田野研究”,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指“直接观察法”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实践与应用。)
2021年9月6日
其他

河与城:水陆共治打造城市新六脉

文章转自《南方日报》2021年7月23日AII05版阅江路碧道边,数个新时代驿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为市民提供休憩的小型空间。鸭洞河碧道旁,生态设计小镇迎来一波又一波的会议参会者和游客……最近,广州碧道建设再迎喜讯:今年,广州市水务局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联合组织申报的《广州市碧道总体规划和实施》项目参与国际设计大奖评选,分别获得了世界景观建筑奖的“建成类-城市空间”奖和国际景观奖的“基础设施类”奖。这是来自国际的肯定。从治理水陆本体,向水陆统筹治理转变,广州的碧道规划和实施项目为全球城市在高速城市化背景下,如何处理河与城的关系提供了经验和模板。广州的河与城自古以来相互依存发展。早在宋代,广州开挖的六条大水渠成为广州城的主要水系网络,被称为“六脉渠”。自2019年以来,广州高起点高质量规划建设千里碧道,截至今年6月底已建成人水和谐的美丽碧道609公里,以碧道为纽带,打造了城市的“新六脉”。高速城市化下的河流治理
2021年7月23日
其他

前方多图|趁荷花正好鸣蝉不燥,来碧道吧!

胜日寻芳珠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这几天的广州,零星疫情让人揪心。作为普通市民,除配合做好各种检测以及积极接种疫苗外周末不妨带着家人到开阔的户外空间走一走,增强体质之余,也能更好地感受美好生活,提高心理韧性,为战胜疫情蓄力加油!近期,广州新增多条
2021年5月28日
其他

从0.05到7434平方公里,广州城是这样长大的......

地图,纳百川而不止,涉时空而不息,载地物于方寸,谋伟略于千里。地图是世界上三大通用语言之一,作为重构复杂非线性地理世界的“百科全书”,被誉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创新思维。它浓缩了历史,记录了现在,同时也在不断描绘着未来:公元前2500年,古巴比伦人在粘土片上勾画山川城镇,河流入海;夏禹治水成功铸造九鼎,铭刻九州图像;郑和手握一纸地图纵舟入海,乘风万里联通世界;魏格纳透过地图跨越万年窥探大陆漂移的远古秘辛......伴随人类生活,地图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者,探索开拓的助力者,乡情文化的寄托者。翻开广州地图的历史长卷,那些活跃在广州城市发展节点上的人物事件、场景地点,从一张张地图中鱼跃而出,又在精准的历史地图映照下定格在大时代脉络中,让人既感人物之鲜活,又叹历史之宏大。一、从历史地图上看广州发展1背山临水,海纳百川岭南古为百越之地,长期以来,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犹如一个天然屏障,阻碍了岭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交通与经济联系。自唐朝宰相张九龄在大庾岭开凿梅关古道后,岭南地区才逐步开放。广州处于珠江入海口处,东江、西江、北江三江交汇,滨江临海,城内河网密集,形成具有陆向和海向腹地相结合的扇形地理格局。由于山海阻隔,偏居一方利于自身民族文化的积淀与发展,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时也形成了安逸和平的政治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长期的临海中外通商,广泛吸收了外来文化和先进技术,更是开创了多元共生的文化局面,形成广府人开放、务实、创新、进取和海纳百川的性格特点。图1
2021年3月8日
其他

碧道山河图,讲述广州城的水故事

广州水系以10%的国土面积滋养了近2000万人形成独具特色的山河景观这里有——9大流域,贯通南北1368条河流,奔流入海5542公里水系,川流不息380余座湖泊及水库,烟波浩渺广州市水系格局图它们跨越南北200公里串联起7434平方公里的广袤空间上游的人们见识过它的清澈广州市从化区流溪河碧道中游的人们见识过它的婀娜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涌碧道下游的人们见识过它的大气磅礴广州市南沙区虎门水道碧道它们,还串联起绵延的时间上下二千二百年沧海桑田,文明长河勾勒起古老广州的空间脊梁岭南文化的精神家园广州市前航道碧道万水汇聚、通山达海广州碧道形成跨越千里的极致山河勾勒出广州这座全球活力之城的精致模样1山河集结,让鱼鸟回归河流纵观岭南地理全局,莽莽群山孕育了三条大江,按方位分别名为西江、北江、东江,三江奔流,如同岭南血脉,是为珠江水系,三江在下游交汇,冲积出珠江三角洲,三角洲的中心即是广州所在,这里曾经“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富饶土地是万千生灵的乐土。古广州历史水系格局图多元地貌塑造了广州多样的河流形态,形成了北部山水、中部现代、南部水乡的千里碧道格局——北部山溪性河流,汇群山之水,蜿蜒而下,聚水成湖,形成山环水抱的美丽国土,中部半感潮水系,穿城而过,公园密布,形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城央美景,南部感潮河段,海陆相汇,水网纵横,素有“岭南水乡”之称。自广州北部九连山脉汇流,经流溪河-珠江西航道-前航道-狮子洋水道-虎门水道-凫洲水道-蕉门水道汇入南中国海,广州绘就了一幅长达476公里,纵观南北,通山达海的碧道“新六脉”格局,塑造了“溪-涌-河-江-海”最具岭南特色的水系,将古广州城的六脉渠延伸拓展,像多条绵延不绝的碧绿蓝线,分分合合蜿蜒而下,串联起广州的秀水青山,也串联起1300平方公里城市绿地,59座江心岛,11条城市风廊,15种鱼类洄游生态圈,山水城田海在此集结。广州碧道新“六脉”布局图河流的馈赠带来了多元的生物栖息,广州南沙以南是伶仃洋,海水的潮汐作用,使泥沙在河口岸边堆积,大片的淤泥质潮将这里塑造成了一片动植物的家园,衍生出一片茂密的“水中森林”——红树林。它们用密集的根系紧抓滩涂,对抗风浪,每年,数十万只往返于东亚和澳大利亚的候鸟们,选择在这里休憩过冬,并沿着珠江水系一路向北,形成穿越全城的16条水鸟廊道,16处水鸟栖息地,鸟类云集,戏水觅食,场面颇为壮观。广州市白云区鸦岗河碧道广州市花都区巴江河碧道2魅力动线,让生活回归水岸近年来,广州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由过去黑臭水体治理滞后区,到2018年荣登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再到2019年全市147条黑臭河涌基本消除黑臭,车陂涌、双岗涌、景泰涌整治入选全国治水典型案例。2020年,广州更是一次性通过省黑臭水体治理验收,国家监管的147条黑臭水体和50条重点整治河涌全部消除黑臭,并达到“长制久清”标准。五年来累计拆除涉水违法建设1380.58万平方米,累计“洗楼”约172万余栋,“洗管”约1.6万公里,“洗井”约60万个,“洗河”4209条次,清理河道垃圾杂物约16.79万吨,清理河岸立面约6196.21万平方米。水的质变让鱼鸟回归,也让城市重新拥抱河流。在原有绿道及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基础上,广州优先贯通2000公里水岸空间,巩固水质环境,完善便民设施,合理布设休闲、体育、娱乐、科普、文化、创意等多元功能,形成与岸边城市功能带互补互融的滨水公共空间带,拉通全市游憩系统一张网,形成9条碧道特色主题游径,串联6类220处最能体现“广州味道”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活动空间,诉说广州故事,建设珠江世界级滨水城市客厅,迈向世界级滨水区。通过沙滩换沙修复、堤防绿化、红树林种植等方式,整治超过4.4万平方米的生态环境,将受到侵蚀的海岸修复成为兼具生态与游赏价值的碧道滨海公园,全面提升江堤海堤堤防,371.71km珠江堤防全部达到200年一遇防洪(潮)标准。广州市南沙区凫洲水道碧道还岸于民,还水于民,将珠江防洪堤局部后退,形成可坐、可赏、可用、可游的海绵式下沉广场,全程无障碍贯通,建成全市第一条集水道、漫步道、慢跑道、骑行道、有轨电车道于一体的“五道合一”的城央风景休憩带——阅江路碧道,榕树下的儿童活动场、桥下极限运动场、多功能党群综合服务驿站已成为珠江边最具人气的活动场所。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路碧道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路碧道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路碧道广州还悉心保护11平方公里万亩果园,恢复垛基果林湿地风貌,修复感潮河网,营造良好动植物生境,为大量珍稀鸟类提供重要的觅食停歇地和栖息繁衍地。海珠湿地水质已基本从过去的V类提升到Ⅲ类,鸟类从2011年的70余种增加至约180种,昆虫种类从66种提升至325种,获得联合国人居署、国际湿地公约等国际机构的高度评价,并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会员单位的国家湿地公园。广州市海珠区海珠湿地碧道3江海造湾,让城市回归滨水广州市是珠江三角洲水系的中心,堪称“万水汇聚”之城。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通不仅代表着内河航运技术的完善,也令广州水系借助黄埔港、大通港,沿西江、北江而上,借武水道、桂阳道、灵渠道、大庾岭道、贺州道进入全国运河联运系统。因此,水是广州的都市之魂,因水而兴、临水而居,优越的区位优势成就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世界名城。历经千年的持续探索,如今,广州的滨水空间复兴不再是单一功能的简单置换和单一要素城市实践,而是通过嵌入公共交通、公共空间、景观体系,力求将滨水空间重新纳入到整个城市的生长与更新体系中,形成一种渐进的、综合的开发模式。用生态修复将鸟留住,以产业导入把人留住,373km水上运动产业带,4类85片已有产业园区,3类48片生态、文化、经济价值地区,以期通过产业导入带动碧道周边经济发展,反哺沿岸居民,从而实现为碧道持久“造血”。广州市从化区鸭洞河碧道建设前后对比绵延
2021年3月6日
其他

广州三月,花都开好了!

春天如约而至。三月广州,也拉开了一年一度百花争放的序幕。而今年春天,似乎更多的花都来赶趟儿——火红的木棉、粉红的宫粉紫荆、明黄的黄花风铃木、绯粉的广州樱、橘红的虞美人......一个个赏花打卡点让社交媒体被花城的春天霸屏!
2021年3月5日
其他

一文解密广州山水格局,带你重新认识这座城

(图片来源:网络)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自然环境和城市之间的协调,城市建设往往与周边的山川河流有着紧密的联系。提到哪些城市有着好的山水格局时,很多人都会忽略在珠江流域还有很多山水城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广州。一、五岭之南、三江交汇塑大山大水广州所在的岭南地区,历史上一直是与中原地区相对隔离的区域。受地形限制,岭南与中原地区交流不便,便独立发展出与中原文化不同的珠江流域文化。广州北面所靠越秀山、白云山是五岭中大庾岭的延伸,南面珠江直通入海,“云山珠水”的山水格局造就了独特的城市特质。自秦代纳入统一版图并设有建制以来,广州一直是岭南地区的首府,唐宋时期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明清时期更有“一口通商”的优势地位,商贸交往千年不衰。广州之所以成为千年商都,与它所在的三江交汇的地理区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历史上,岭南与北方联系的通道主要是西江和北江,广州处于西江、北江和东江交汇之处,成为岭南与北方联系的枢纽。广州位于三江交汇之处正是凭借三江交汇的优势,广州成为岭南地区水运中心,也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联系的重要节点。二、亲山近水千年古城焕发活力三国时期,东吴交州刺史步骘初见广州城时,便认为广州城“负山带海,博敞渺目,高则桑土,下则沃衍”,意思是,这里是海岛上肥沃之地,是宜于建立都城的地方。广州城北部山脉发源于五岭的大庾岭,顺着九连山、南昆山,到达白云山、越秀山。山脉既远,形势雄大,越秀山正是山势的聚结之处。古城选址于此处,结合了南侧珠江水系与北侧白云山脉,形成了“背山面水”的格局,这正是古人对山水格局的理解。越秀山、白云山形势广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城南临珠江往上游可经西江、北江与中原联系,往下游可出狮子洋至海外,使广州自然而然成为水运中心。受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珠江在北岸泥沙堆积成滩,形成大片陆地,又为城市扩展提供了广阔的腹地。珠江主干经石门进入广州城区,在城南转而向东,与东江汇合后南下在虎门处出海。石门与“三塔三关锁珠江”示意图上游石门处有石门山、杨梅岗、浔峰岗等山岗形成紧凑的空间,阻碍西江和北江的急势,使得进入城区的水流速得缓,形成与市民生活紧密融合的亲水环境。石门景观(也是历史羊城八景“石门返照”之地)下游多处江水汇流,与江心岛的岛端组合形成了若干水面开阔的景观城市开敞空间,明代一些有识之士依次选择了三处洲头水汇之地修建了“三塔”——琶洲塔、莲花塔、赤岗塔,形成了“三塔三关锁珠江”的格局。除作为景观标志外,三塔还具有灯塔引导船只的作用。琶洲塔
2021年3月3日
其他

多元生态,活力广州

南岭之南,珠江水系自西向东蜿蜒流入南海,山江海交接之处,即是广州。生态是文明的根基。大自然造就了此处山水林田湖海的多样生态,也赋予了这座城市开放包容、和谐共生的人文特质,令广州历经千年生生不息、活力蓬勃。广州区位(图片来源:项目自绘)1山水林田湖海齐备的自然本底
2021年3月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5个好去处,遇见广州美好生活

山水风貌、四季花开、历史深厚、物价近人作为一线超大城市的广州一向有着“最适合生活”的美誉。近年来广州朝着“美丽宜居花城”而不断努力让山水更加宜人让城市更有品质走读广州精选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好去处一起感受广州宜居、宜游的美好生活吧
2020年9月30日
其他

广州市规划院空间规划实践

通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不同区域国土空间的特点和属性,开发现状、潜力和超载状况,从而实施差异化的管控与管理措施。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硬约束为基础,构建面向全域的空间管制体系。
2018年4月12日
其他

欧洲杯,除了帅哥美女,还能看啥?这些场景简直美翻了……

【下一期】主题:越秀山体育场的前世和新生,与大家分享同样特色鲜明,见证广州体育运动发展60余年的越秀山体育场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敬请期待……
2016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