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开播,让无聊的内娱终于有了点意思。第一期节目诞生了几个焦点人物:甜美翻红的王心凌;靠搞笑出圈的徐梦桃。还有遭受不少非议与批评的于文文。网友为于文文总结的“罪状”如下:不爱说话,即便是前辈主动搭话。见张天爱第一句话是:“你(瘦得)跟个骷髅架子似的。”其他姐姐在讨论美甲,于文文突然来一句:“我不是女人,我从来不做指甲。”结果被人扒出她涂了指甲油的照片,还不止一张。可能是太有个性,在选组长的环节,两位领队那英和宁静似乎都不太想选她。那英担心自己“摆弄”不了于文文,表示自己更喜欢吴莫愁。宁静则觉得于文文像以前的自己,担心把持不住她。于文文反问:有什么把持不住的呢?宁静和那英赶紧解释,我们只是觉得你不爱聊天,担心沟通不畅。但看起来已经把“你不要过来呀”,写在了脸上。于文文还是不肯给台阶下,问道:“那怎么办呢?”那英只得说,“那你想选谁就选谁呗。”最后,于文文决定让吴莫愁先选,自己自动归入了宁静组。后来聊到每一组的组长选人的话题,于文文说“被选到又不想要的时候,请问老师是学到刚刚那招比较好用是吗?”,似乎仍对刚才的事情不满。有人说于文文太拽,情商低,卖人设用力过猛,做事不够“体面”。也有人觉得她罪不至此,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权利,心理素质挺强大的。提到于文文,90%的人第一个反应是电影《前任3》中流泪吃芒果的林佳。以及那首主题曲《体面》:“分手应该体面,谁都不要说抱歉。”于文文走上音乐路,还要感谢她的父母,在她出生前便为她买好了钢琴。9岁,于文文又迷上了弹吉他。移民到加拿大后,于文文有了更多去音乐节的机会。有一天,她在看完一位吉他大神的演奏会后,特意堵住对方,要求对方听听自己弹得怎么样。对音乐的极大热情,于文文触类旁通地接触了其他乐器,又学会了作曲编曲。陶喆夸奖她,吉他造诣比我还好。李荣浩也曾说,于文文是电吉他弹得最狠的女歌手之一。但于文文最初走到观众面前,却不是靠着音乐,而是电视剧《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在剧中,于文文饰演冷艳寡言的女二号舒晴,和韩国演员尼坤有一段遗憾的擦肩。直到2年后,于文文带着原创歌曲《心跳》登上了《中国好歌曲》的舞台。随着旋律摆动的秀发,一开口是与外表反差的沙哑嗓音,于文文的表演视觉和听觉效果双重满足。但在6进3的比赛中,于文文却遭淘汰。评委将晋级名额给了另一个不那么美的女孩。理由是希望能鼓励更多外形不那么出色的音乐人;于文文长得好看,机会还有很多。又被打回娱乐圈小透明的于文文,继续拍低成本的影视剧,流连于音乐选拔节目。直到2017年《前任攻略3》票房大卖,主题曲《体面》大热,于文文才迎来转机。很长一段时间,于文文走到哪里都在唱《体面》。她的“创作才女”人设,也因为《体面》变得稳固。于文文变得忙碌起来。《天赐的声音》《蒙面唱将》《新生请指教》《隐藏的歌手》《无限歌谣季》……市面上能看到的音综,一半都有于文文的身影。她还为《幻城》《我的真朋友》《仲夏满天心》等影视剧创作ost。当然,随着热度而来的还有负面新闻。被传“整容”、和华谊高层的绯闻,以及有关她性格的争议……于文文的人设,不是在“浪姐”里才养成的。她的“拽”也曾被人解读为凶、难以相处。连她自己都承认,性格有古怪的一面。看不惯就怼。《无限歌谣季》里,有一期是张绍刚希望“改造”于文文,把她从“女汉子”改成“淑女”。在节目中,于文文大口吃肉,不爱穿淑女裙,还透露大学时期没和男孩谈过恋爱。张绍刚觉得她挺“可怜”的,为她支招:“要(学会)示弱,文文。”于文文却说:“我太强悍了。”于文文走路甩手,张绍刚吐槽道:女孩子甩手居然比我甩得都高。于文文则夸张地使劲摆了两下臂,问道:“你不觉得把手甩起来,很健康么?”因为大学期间没有男生追于文文,张绍刚提出帮她找到恋爱的感觉。他的方案,是骑车载着于文文逛胡同。张绍刚脑补着,自己身上是有光芒的。于文文的回应却是:“大热天你为什么要蹬车,你真的有自虐病。”最终,张绍刚的改造计划落空。节目中于文文一直怼张绍刚,但因为在反矫情和打破女性刻板印象,所以这份“低情商”操作,反倒为她赢得了好感。像“浪姐”那样没人选择和她合作的经历,于文文在《中国新说唱》担任帮唱嘉宾时,也曾体会过。当时每位助演嘉宾有25分钟的排练时间,但因为第一轮没人选于文文,她只排练了一遍歌,就下台了。并提出希望能把自己的时间,让给其他歌手,以防他们的排练时间不够。后来,杨和苏与她组队表演。拉票环节,于文文解释道自己这首歌(没有鼓)很难搭rap,所以全都是杨和苏本人的功劳。这里的于文文,给人的感觉反倒很温和谦虚。其实,一个节目很难看出一个人的全部个性,矛盾冲突有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观众也逐渐学聪明,以吃瓜看戏的心态去看待综艺。吐槽张天爱太瘦,或许是因为彼此熟悉,早就习惯了这种吐槽模式。后来张天爱还让她帮忙拽袜子,能看出二人关系不错。饭桌上那英、宁静互相踢皮球的时候,于文文提出“尊重吴莫愁的想法”,也推动了选人流程进行下去。她的“拽”之所以令观众讨厌,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地位作为支撑。作品是艺人的底气,这句话是不变的真理。奖项、路人缘、经典代表作,就像是着一层层的盔甲,保护着艺人的滤镜不碎。当你是业内翘楚,资历深厚,拽就是一种个性;反之,就成了没礼貌。2017年,于文文的《体面》流传于街头巷尾,人们以为她是下一个蔡健雅。但5年过去了,于文文仍然没能创造一首超越曾经自己的歌。浪姐花絮里,阿kenn问她:“如果节目组让你再唱一次《体面》,你会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