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其他

祝贺!清华SIGS多位教师获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通报颁发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我院共获得3项奖励。刘碧录获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奖;我院作为第三完成单位,杨余久、王好谦、李秀分别作为第四、第九、第十完成人参与的“多层次金融风险智能预警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我院作为第四完成单位,朱小山作为第四完成人参与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全链条精准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奖。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奖刘碧录刘碧录与研究生在实验室刘碧录主要从事二维材料研究,并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2023年10月11日
其他

一起来看!清华SIGS近期科研进展

Award)。IEEE电力与能源协会是全球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电力与能源专业学术组织,拥有会员4万多名,遍及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下设17个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深视新闻:以光为媒 清华SIGS打造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基数研发应用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当前深圳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后召开的多场重要会议部署都瞄准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圳卫视《深视新闻》从10月1日开始深圳卫视《深视新闻》特别策划推出《以新引质
2023年10月8日
其他

我院多位教师荣获2023年度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为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发布2023年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公示名单。我院贺艳兵、张灿荣获“优秀教师”称号,张丹获“优秀班主任”称号。贺艳兵贺艳兵,材料研究院长聘副教授。长期从事固态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2023年10月7日
其他

看亚运,清华SIGS与你一同拥抱多彩亚洲!

印度尼西亚大学古老的文化遗产在青年学子们的镜头下焕发勃勃生机绽放时代新韵讲好亚洲文明传承发展的故事为古老的亚洲文明赋予新的活力和创造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清华人在行动!背景介绍亚洲大学联盟(Asian
2023年9月28日
其他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普通招考招生说明

复试为专业综合考核。满足我院各专业(项目)入围复试要求的考生都必须参加复试,考生资格审查于复试期间统一组织,具体安排另行通知。同等学力考生,按照《清华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执行。五、
2023年9月27日
其他

亚洲大学联盟“亚洲文化遗产之光”摄影展开幕

9月26日,亚洲大学联盟(Asian
2023年9月26日
其他

清华SIGS“从游•导游•伴游——理想型师生关系构建”导学互动沙龙举办

为深化“从游”理念,积极为师生“从游”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温度,增强导师“导游”责任和“伴游”意识,9月21日下午,由院工会、培养处、学生工作办公室与教职工工作办公室联合举办的导学互动沙龙在信息大楼一楼书吧举行。活动由深伯克利博19党支部、深材硕232党支部承办。沙龙现场本次活动以“从游·导游·伴游——理想型师生关系构建”为主题,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瑞东出席活动并发言,数据与信息研究院教授张灿荣、副研究员吴志勇,材料研究院副教授贺艳兵受邀进行分享和交流,来自我院各学科的60余名中外师生参与交流。沙龙由未来人居研究院副教授、教工办副主任(挂职)张一主持。杨瑞东发言杨瑞东将梅贻琦校长提出的“从游论”理念娓娓道来,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研究生学习生涯中“最亲的人”。他提出,导师学生应共建学术共同体,师生从游,教学相长,共同作答“如何促进导学关系良性发展”这个重要命题,并对分享教师嘉宾进行了深入介绍。师生代表分享(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为张灿荣、贺艳兵、吴志勇、曹承然)主题分享环节,张灿荣以“热爱”和“执着”为关键词,介绍自身教学与科研指导经验,以及与学生“亦师亦友,同学共进”的良好关系;贺艳兵聚焦激发学生自我驱动力,针对研究课题选择、培养良好导学关系以及如何做好职业规划给出有效建议;吴志勇从导师、学生、实验室三个主体角度阐释“伴游”理念,三者通过共同积累与储备,实现互相成就;来自院团委的曹承然从学生视角下的导学关系切入,针对导学思政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议。互动交流中,同学们围绕导学交流、学术选择、职业规划等问题与三位老师展开了热烈交流。参与师生表示,活动设计新颖有趣,内容丰富,让大家深受启发,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增添了信心。活动中还穿插了师生共答校史与师德知识,师生精准快速的答题引起阵阵掌声。导学互动沙龙自2021年至今已举办三次,成为我院师德师风宣传月的精品栏目之一,旨在进一步丰富导学互动平台,营造融洽导学氛围,助力构建良好导学关系,传扬教学相长、师生相宜的导学文化,发挥好师生关系的教育力量。参与沙龙师生合影往期回顾为中国患者实现无创检测,他在实践中开启医工交叉的“盲盒”点击图片查看原文领客(LINK)计划之第十四届学生创新领袖训练营举办点击图片查看原文欢迎报考清华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点击图片查看原文文|徐远平图|黄尹思编辑|叶思佳审核|陈超群排版|张妮
2023年9月23日
其他

为中国患者实现无创检测,他在实践中开启医工交叉的“盲盒”

樊志鹏,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在深圳市脉度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专业实践,第八届专业实践奖一等奖获得者,与团队开发出无创血红蛋白浓度检测仪。2023年6月获得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回炉”深造,深埋创新创业之种2018年6月,本科毕业的樊志鹏在上海市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工作。公司副总裁沈斐毕业于清华电机系,通过面试交流,樊志鹏从沈斐的描绘中第一次感受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朝气,以及身为创业者在这个行业改革创新的决心。“进入公司后,我参与了多个岗位的轮岗,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自己需要更多知识和锻炼,来融入科技革命的浪潮。”因此,樊志鹏决定“回炉”深造,他顺利通过考研,来到了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在这里,樊志鹏遇到了他的良师益友何宏辉副研究员,与团队共同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难忘的回忆。樊志鹏表示,学院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的办学特色和深圳市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一直深深感染和启发着他。研一时,樊志鹏从“高新企业的创办与管理”这门课中学到了创业方面的知识。他和舍友也积极参加实践,陆续参加了包括SDG创新创业比赛在内的多项比赛并获奖。通过专业实践,开启医工交叉的“盲盒”研一暑假期间,何宏辉找到樊志鹏并向他介绍了毕业于物理系的师兄周勇博士。受到深圳创新创业氛围的吸引,周勇从国外带回了一个创业项目,主要聚焦无创血红蛋白浓度检测方面的研究。“这个项目既是基于我们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又是我们第一次真正踏出实验室大门,将工科技术用于解决实际医学问题的尝试。”何宏辉表示,这其中遇到的很多方法学、工程甚至用户交互等问题,不仅对樊志鹏是一个巨大挑战,对身为导师的他也提出了很多全新的问题。考虑到樊志鹏拥有企业工作经历和基础工科知识背景,同时也受到了学院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在这方面有着想法和热情,何宏辉选择让樊志鹏加入这个项目。血红蛋白浓度检测仪主要用于帮助贫血患者测量血红蛋白浓度,受众包括但不限于尿毒症患者、孕妇、新生儿等。樊志鹏表示,常规的血液检测往往都是患者到医院抽血进行。顾名思义,无创血红蛋白浓度检测仪不需要患者抽血,而是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日常的检测,可以极大减少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和频繁往来医院的成本。“目前国际上受到认可的无创血红蛋白浓度检测仪主要来自美国的一家公司。但是该设备成本高昂,全英文菜单也为国内患者的使用带来了不便。”樊志鹏介绍道。为了研发出适合国内患者使用的产品,结合实验室的工程研究方向和实际的医学应用需求,樊志鹏以“创业者”的身份加入公司,围绕这一课题开始了为期36周的专业实践。多地辗转,设计研发与数据采集并行和许多初创项目一样,樊志鹏的专业实践之路并非如想象般顺利。缺乏经验的他需要在反复试错中探索“如何真正实现从实验室方法到设备产品的‘医工交叉’顺畅转化”这一难题。在项目初期,公司也面临着人员短缺、技术储备不足等问题。为此,樊志鹏和师兄一起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做了很多调研,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他主要负责算法的设计和优化,同时兼顾结构设计和材料设备的采购。逐渐地,公司在半年时间里发展壮大,有了一支团结协作的团队。而拥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樊志鹏也靠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成员较好地磨合,及时找到了正确的研究方向。“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充满了热情和信心。”2022年春节期间,樊志鹏选择留守公司,抓紧推进项目进度。经过不断地测试、调试、改进,他先后解决了几个关键性问题,从血液中两种主要的血红蛋白(含氧血红蛋白和无氧血红蛋白)对光的吸收特性曲线出发,设计了一种基于7波长PPG信号预测血红蛋白浓度采集方案;在硬件上通过灯板的自定义设计来减少空间误差;软件上采用电流的反馈调节来提高信号的信噪比,获得了高质量的信号。所研发设备的基础光学理论所研发设备的硬件设计和算法难点樊志鹏提出的基于智能手机的无创血红蛋白浓度检测方案同时,项目需要樊志鹏辗转于深圳总部-长沙生产基地-耒阳临床医院各处,完成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采集临床数据各个环节的任务。他在湖南省耒阳市人民医院的血液中心进行了三个月的数据采集,采集群体多为尿毒症患者,每位患者采集时间120分钟,获得了大量的临床数据。樊志鹏对样机的软件进行调试在数据预处理方面,为了提高预测准确性,樊志鹏设计了PPG信号质量评价流程、采用包络法去除呼吸的影响。经过不断地算法优化,团队成功实现了初代设备的研发,目前在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这一成果将有望帮助我国更多贫血患者方便、快速、无创地进行日常血红蛋白浓度检测,极大降低患者频繁往返医院检查的成本。同时,该设备的动态检测功能也能够帮助患者持续观察血液指标的动态变化。对研发的样机进行测试为实现“健康中国”而努力,他们一直在路上回望过去一年的实践经历,樊志鹏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在这一过程中,他更好地了解了人们的实际应用需求,也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这一创业项目给了我展现自我和不断成长的机会,让我经历了产品从0到1的研发过程。”樊志鹏还说,学院为同学们提供的专业实践机会,让自己真正体会到了如何将实验室所学工程知识用于解决实际医学问题。何宏辉说:“在这个过程中,樊志鹏从开始阶段的简单完成团队任务,到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并主动提出解决方案,真正成长为了团队骨干,他也变得更加有想法、有抱负。”“这次实践经历让我更加坚信并理解‘行胜于言’的意义。”樊志鹏表示,300个日夜的努力,让他真正地明白了坚持的力量。“只要坚持不懈,困难就有解决的一天,这段经历让我终身受益。”过去的成果或许只是团队研发目标的一小步但对于樊志鹏来说他通过专业实践收获的不仅是一台新设备的研发从学校的实验室步入企业研发团队从理论知识学习到充分了解和立足民生回顾整个实践过程樊志鹏真正学习到了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何用实验室所学的工科知识解决实际医学问题导师何宏辉说“这也是工程硕士项目希望培养同学们的关键能力之一”编者栏: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中的必修环节,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我院2010年开启专业实践管理的建设工作,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以高效服务师生为原则,不断完善全流程实践管理体系,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工程人才培养道路。近期,第八届专业实践奖评优完成,旨在表彰我院在专业实践中表现优秀、成果突出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本年度共有1120余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各培养项目组织的初评答辩。最终,167名同学获得第八届专业实践奖,其中一等奖14名、二等奖28名、三等奖125名。往期回顾他将海洋垃圾变成艺术作品,获全球设计大赛金奖!点击图片查看原文领客(LINK)计划之第十四届学生创新领袖训练营举办点击图片查看原文欢迎报考清华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点击图片查看原文来源|工程教育中心素材提供|樊志鹏、杨劭暕图|樊志鹏、何宏辉编辑|叶思佳审核|陈超群排版|张妮
2023年9月22日
其他

欢迎报考清华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清华大学2024年硕士招生简章正式公布欢迎报考清华大学!1总则清华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有关信息请浏览
2023年9月20日
其他

SIGS一周讲座预告 | 9.19-9.24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新型UF管式膜在厌氧MBR(AnMBR)的应用及一些思考时间:9月21日(周四)16:00-17:30地点:能环楼
2023年9月19日
其他

清华SIGS与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Technology)的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在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长欧阳证,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Tony
2023年9月19日
其他

同行者,是我们共同的名字 | 清华科技创新MBA宣传片

任何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过往时光人生的航线一路向前是时候抛弃自己的固执从
2023年9月1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乌干达医疗及公共卫生研修班正式开班!

开班仪式合影为响应《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助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9月6日上午,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委托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与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共同开展的“乌干达医疗及公共卫生研修班”正式开班。黄天荫主持开班仪式乌干达卫生部常务秘书长戴安娜·阿特婉(Diana
2023年9月8日
其他

喜讯!清华i-Space益心联项目获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

给了我们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在这里我们能有前沿和洞见性的输入、探索和创造性的输出。这里适合有想法的实干家,碰撞交流,把想法变成现实,探讨思索,把构想变成机会,只要有对于创新创业的热忱,走进和迈出清华
2023年9月7日
其他

终于迎来你!2023级研究生新生

“你好,新同学!”清深来相聚“清”春再启航9月4日早晨清华SIGS迎来了1800余名朝气蓬勃的研究生新生他们是这片土地上的新生力量将为SIGS注入新的血液谱写全新的筑梦篇章
2023年9月4日
其他

校长王希勤在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自强为学 厚德立业

厚德立业——在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清华大学校长
2023年9月2日
其他

@SIGSers,教师节祝福短视频征集活动等你来!

饮水思源感念师恩老师是照亮我们前行的引路人也是点亮我们心灵的智慧明灯在第39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为了向全院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的老师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和感激我们面向所有SIGSers征集有创意、有温度、有爱心的祝福视频请把你想对老师们想说的话拍成一段视频分享给我们我们将制作成一份教师节的礼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你的视频将成为SIGS教师们最暖心的祝福!视频征集要求1.征集对象全体清华SIGS学生(已毕业的同学也可以参与)2.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3年9月5日3.拍摄形式1)准备摄影设备或手机,用你喜欢的方式创作一段短视频,表达你对清华SIGS老师的感激和祝福(不限于自己的导师)。可以是一段独白、歌曲、舞蹈、手绘,也可以是你和老师在一起的特别时刻。2)视频结尾录制你对老师的一句话祝福或最想说的一句话(时长不超过3秒,可以配合做一些手势)4.拍摄要求1)手机或相机横屏拍摄,清晰度在1080p以上;2)
2023年9月1日
其他

健身房、舞蹈室、学习空间……在这里,你期望的全都有!

八月末的南国洋溢着青春热情的气息很快清华SIGS将迎来一群新主人校园里也充满了各种惊喜“哇,高大上!”“环境太棒了!”“能来到这里真是太幸运啦!”新学年将有更多SIGSers在国际一期学习生活想知道国际一期有哪些宝藏空间吗?快跟随小编一起先睹为快!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一期(简称“国际一期”)工程项目由中国著名建筑大师崔恺院士团队领衔设计采用“本土建筑”设计理念与保留山体形成“依山就势,望山理水”的绿色生态校园以“搭积木”方式结合景观、采光、交通、功能要素打造“无边界立体校园”以清华本部最为经典的“红区”作为基调通过有历史感的红砖建筑环境与岭南特色植被景观的有机结合共同塑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成为百年文化传承和延续的“文化校园”教
2023年8月31日
其他

还有2天!即将到来的新生们,请查收SIGS校园生活大全

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这个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迎新季2023级研究生新生们即将来到清华SIGS开始新的“研”途旅程为了帮助大家尽快融入校园生活小编为提前准备了校园实用信息清单快快收藏这份攻略提前探索一下校园吧校历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回复“校历”即可查看最新清华校历SIGS手绘校园地图舌尖上的大学城新学期,一起约饭吧~在深圳大学城师生可以品尝荷园(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燕园(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荔园(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三校食堂的多种美食荷园一食堂设一层、二层就餐区黄焖鸡、手工水饺、汤粉米线原盅蒸饭、粤式烧腊、兰州拉面健康轻食、咖啡奶茶、麻辣香锅……多种美食饮品供你选择营业时间7:00-13:3016:00-19:30荷园二食堂目前还在装修阶段预计9月中下旬恢复营业很快就会和大家再度见面敬请期待!国际一期食堂一层、二层为公共食堂用餐区可提供约480个座位微信扫码自助取餐丰富菜品美味健康无感支付智能结算方便快捷智慧用餐此外位于清华荷园生活区的银茶AGTEA占美嗒糖港式茶餐厅肯德基餐厅以及北大、哈工大园区的多样美食都等着你去探索发现在银茶AGTEA就餐清华师生凭校园卡享受九折优惠住行在SIGS我院学生公寓包括荷园1号、2号、4号、5号楼集悦城、云谷、国际一期学生公寓楼每套公寓内都有独立卫生间和空调也有自习室、休闲健身场地、洗衣房等设施空间招手即停、免费穿梭的SIGS校园环线电瓶车运行路线1.
2023年8月30日
其他

「SIGSwalk」校园打卡攻略来啦→

水木不老,清华常新初秋的SIGS校园充满喜悦与希冀伴着温热的南风南国校园即将迎来一批“新主人”2023级研究生新生们来到清华SIGS以后最想先去校园的哪里看看?放下你的“Citywork”来和淼淼一起「SIGSwalk」!清华SIGS的大门见证了学院发展的重要历史也是每个第一次来SIGS的学子必到的“打卡点”夜幕下的SIGS大门闪耀着熠熠光辉这里是你我梦想开始的地方!2019年3月29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正式揭牌同年5月11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碑揭幕院碑背面刻有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激励着一代代的清华人在清华园大礼堂草坪的南端立着一座古典的计时器日晷这是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等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礼物也是所有来清华园旅游参观考察的人必到的“打卡”之地日晷的下部底座上镌刻着四个大字“行胜于言”“行胜于言”已经成为清华的校风成为清华人的一种精神象征SIGS校园里也立着这样一座洁白的日晷时刻提醒着我们脚踏实地,言行合一漫步在SIGS校园随处可见清华校歌灯箱和道旗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清华文化与精神在南国校园的各个角落熠熠生辉照亮清华学子的追梦之路高校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正在茁壮成长的清华SIGS将清华精神和文化在南国扎根于2021年12月落成《君子》雕像以继续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为国家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君子》雕像位于C楼东南草坪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鹤创作约320名校友慷慨捐赠1914年11月5日正在清华“假馆读书”的梁启超先生为清华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君子》的演讲他引用《周易》中乾、坤二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校训《君子》雕像的树立充分体现了清华“三宝”校训、校园和校友的影响力《君子》雕像将勉励更多的清华人继续发扬校训精神“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位于我院信息大楼一层前厅的展厅定期展出不同主题系列的展览校史展、党史展、师生摄影作品展等等SIGSers无不在此驻足了解清华人丰富多彩的故事太阳树旁的“I
2023年8月29日
其他

2023级新生,收藏这份SIGS入学报到指南就够啦!

在对应宿舍楼下扫“我的入校码”确定已线上签署住宿协议、缴纳住宿费,办理资产和水电单,领取钥匙/门卡、入学资料和院衫。THREE其他事项1.
2023年8月25日
其他

酷!VR全景畅游清华SIGS校园!

酷!清华SIGS的VR全景来了!点击以下任意图片或戳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VR畅游南国校园!校园风景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期待与清华SIGS早日相见!”

“怀念每一个时期的自己,包括考研时的熊样子!“庆幸自己即将来到清华SIGS,感谢自己的不放弃!“期待与清华SIGS在这个秋天早日相见!”……前不久来自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陆续抵达各位SIGSer的手中一封录取通知书蕴藏着清深学子对未来的憧憬更标志着人生新程的启航萌新们纷纷“晒”出他们的幸福与感动一起来分享他们的喜悦吧!朱邦怡2023级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感言:仍记得2023年春天看到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宣传片时激动的心情,视频里浓厚的学习氛围、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体活动都深深吸引着我,从那时起自己就偷偷地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下一年后一定要来到这里。今年夏天,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拿到了录取通知书,成为了一名SIGSer。期期待汲取新的知识,期待和小伙伴一起逛遍深圳,期待与清华SIGS在这个金秋早日相见!孙丛2023级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感言:备考的过程,是不断怀疑自己,又一次次尝试相信自己的过程,是挫败感袭来,又一次次重拾自信的过程。有些人像兔子,一下子蹦到了岸上,有些人像乌龟,也可以慢慢爬上岸。而我,收到录取结果的一刻,是一只开心得像兔子的乌龟。回头看去,会喜欢每一个时期的自己,包括考研时的熊样子,加油!宋振杰2023级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感言:清华梦想,如愿以偿。从备考到考试,最后再拿到录取通知书,这一路走来,有高兴,有心酸,但最后都化为了打开录取通知书那一刻的感动和喜悦。本以为自己会有很多话语来表达自己一路来的经历,最后发现真正想说的只是那一句“清华SIGS,我来了”。李梓晨2023级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感言:一路走来,诸多不易。考研这一路遇到很多困难,也得到了很多的帮助。感谢家人的陪伴与支持,也感谢本科同学们的帮助。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希望能够在南国校园遇见更灿烂多彩的自己!姜远程2023级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感言: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我感到深深的感慨和期待。我将带着这份感慨和期待,进入清华SIGS去追寻新的知识,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坚信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力量,就一定能够走得更远!一路走来,有欢笑,有泪水,有遗憾。以后的日子,继续加油!孙铬遥2023级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感言:21岁的风还是吹向了祖国之南,年少时想走的路,开始慢慢成为要走的路。特别感谢一路上帮助过我的老师、学长学姐、并肩作战的朋友还有一直支持我的爸爸妈妈,感恩能遇到这么多爱我的人!再见少年拉满弓,不惧岁月不惧风!未来,我和清华海洋的故事,将继续书写!王艳2023级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感言:一直很喜欢北野武关于改变的那句话:“我还有改变的可能性,一想到这一点我就心潮澎湃。”拆录取通知书时,手有点抖着,直到瞧见照片和名字,心情才雀跃了起来——属于我的清华通知书终于切实地来临了。兴奋地拿着通知书在SIGS校园外面散步一圈,让它和学校的建筑标识开心地合影了。在备考遇到瓶颈时,我最常做的事就是离开备考的出租屋,围绕着SIGS校园散步。这一次的散步与众不同,我18岁时许下的清华梦终于实现了,那时的天空也终于放晴了。最终庆幸自己即将来到SIGS,有幸与清华SIGS结缘,感谢自己的永不言弃!张倩宁2023级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感言:要说上岸清华的这一路,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在努力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奋斗的同时遇到了陪伴同行的他,期待在SIGS开启我们人生的下一程。李楠舟2023级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感言:“压力山大,好好学习,不然被女儿笑话了。”1END1亲爱的SIGSer们感谢与我们分享你对SIGS最美好的期许和祝福照片的背后承载着你们奋斗过的青春记忆感言的字句表达了你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愿你们的付出和努力成为今后在清华SIGS的好运和惊喜即将入学的SIGSers你对自己在SIGS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特别的期待?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往期回顾清华SIGS与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祝贺!清华SIGS康飞宇教授获第十八届中国炭素杰出成就奖8月20日,与清华MCFO项目在深圳面对面!出品|宣传与公共关系办公室文案/编辑|戴雨静素材来源|2023级新生投稿审核|陈超群排版|李欣瑜
2023年8月20日
其他

清华SIGS与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

2023年8月18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以下简称“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与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克拉玛依市委书记石岗,市委副书记、援克总指挥(援疆)董爱华,市委常委、克拉玛依区委书记张煜,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袁新洋等领导;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武晓峰,院长欧阳证,副院长马岚、张传杰及相关部处代表出席签约仪式,并就双方合作展开座谈。欧阳证发言武晓峰发言欧阳证首先对克拉玛依市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将发挥好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克拉玛依市携手为西部地区乃至国家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武晓峰表示,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将发挥好其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化办学等优势,与克拉玛依市紧密合作,同时也期待探索克拉玛依市成为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在“一带一路”战略的纽带和走向世界的桥头堡。石岗发言石岗表示,希望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能够发挥好“国际化”“产业化”“市场化”等相关优势,与克拉玛依市共同扎实推进相关合作内容,期待早日达成卓有成效的合作成果。签约现场在双方人员见证下,袁新洋和马岚作为双方代表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会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产学研用合作、国际合作交流、教育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会议现场会后合影往
2023年8月19日
其他

祝贺!清华SIGS康飞宇教授获第十八届中国炭素杰出成就奖

2023年8月14-16日,第十六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在太原市召开,该会议是中国炭材料学科代表性的学术交流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我院康飞宇教授被授予“第十八届中国炭素杰出成就奖”,以表彰其在炭材料领域所作的杰出贡献。“中国炭素杰出成就奖”是我国炭材料领域的最高学术奖励之一,旨在奖励长期在炭素领域工作并为我国炭材料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科学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专家。该奖两年颁发一次,年均一人获奖。成会明院士(左)为康飞宇颁发第十八届中国炭素杰出成就奖第十八届中国炭素杰出成就奖证书康飞宇,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储能用碳材料和先进电池研究。解决了天然石墨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阶结构调控和解理难题,推动了我国石墨深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发明了水系锌离子电池,开拓了高安全性多价态离子二次电池研发领域。研究成果在Nat.
2023年8月18日
其他

8月20日,与清华MCFO项目在深圳面对面!

清华大学会计硕士项目包含两个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项目:清华大学高级财务管理与大数据硕士项目(简称MCFO大数据项目)和清华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首席财务官会计硕士双学位项目(简称MCFO双学位项目)。8月20日,与MCFO项目面对面!项目介绍,招生政策,更有一场精彩的名师公开课等着您!扫码报名时间8月20日(周日)14:00-16:00地点深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报名审核通过后,通知具体地点)日程安排14:00-14:10
2023年8月17日
其他

清华金融硕士推出Plus版,金融安全硕士项目申请已开启

自2011年起,清华经管学院开始举办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为目标的金融硕士项目,把培养信念坚定、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顶尖金融人才确立为项目的培养目标,受到国内外学界、业界高度认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波诡云谲,中国面临的金融安全形势日趋严峻,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对中国金融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国家对更顶尖金融安全人才的巨大需求,在已有金融硕士培养计划的基础上,2023年清华经管学院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全新推出金融安全硕士项目,致力于培养信念坚定、立足中国,具有扎实的科技知识和金融知识,着眼于政治+经济+科技的多重视角,拥有国际视野并能应对各类金融风险的战略型金融安全专业人才。项目概况培养目标:培养信念坚定、立足中国,具有扎实的科技知识和金融知识,拥有国际视野并能应对各类金融风险的战略型金融安全专业人才。学习年限:2-3年培养方式:全日制学习授予学位:金融硕士学位学籍及教学地点: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经济管理学院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联合培养)项目特色
2023年8月15日
其他

SIGS毕业生故事丨江凯: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

江凯清华大学高级财务管理与大数据硕士项目(简称MCFO大数据项目)2023届毕业生,现任深圳市农科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副部长,负责深业集团资金管理、财务报账业务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相关工作。曾任深圳机场股份公司预算管理经理、深圳机场集团公司资金经理,期间负责过股份公司预算管理系统建设、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系统建设、财务核算系统优化项目工作,并深度参与深圳机场数字化转型规划项目,输出财务管理领域数字化转型规划。江凯(左一)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3年毕业庆典上身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转型与业财融合的浪潮中,江凯与MCFO大数据项目的相遇成为必然。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与经济管理学院的联合培养下,两年的学习不仅为他建立起财务与大数据融合的知识图景,更让他收获了珍贵的同窗友谊、培养了数据思维。“项目让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带着这份收获,他坦然面对挑战,拥抱新技术与新机遇。收获知识与视野江凯对MCFO大数据项目的了解始于朋友的转发。彼时的他正在参与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转型规划修编工作,需要思考财务管理与数字化转型的融合路径。MCFO大数据项目将财务会计与大数据知识相结合的特点,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还记得当时自己带着好奇参加项目招生宣讲会,“对项目的培养模式感到很震撼。”没有多少犹豫,他就决定报考MCFO。江凯在MCFO项目开学典礼上“希望对企业的财务数字化转型形成更加完整的认识,同时拓展自己的管理技能,开阔视野。”这是入学时江凯最主要的期待。两年学习过后,项目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方式没有辜负他的期待。集中授课之后,他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在孟庆国老师讲授的“大数据治理和政策”课程中,他建立起大数据治理的宏观视野和知识体系。通过李丹老师开设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课程,他在微观层面了解到基于决策场景搭建数据价值体系,通过分析数据价值链,构建数据创造价值路径,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于增彪老师讲授的“管理会计与价值创造”课程,不仅为他展示了管理会计理论,更带给他企业数据驱动价值创造的实际案例。谈及这门课程时,他印象深刻,“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本质是企业内部管理方式及管理机制的变革,不仅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自动、高效的业财信息反映,还需要从管理维度建设开放、共享的多维价值信息反映体系,推动管理变革提升。”江凯(第二排,左六)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学习期间,从马旭飞老师的“战略管理”课程中,让他重塑了战略管理知识体系,课堂上的大量案例及课堂小组作业,使得他的“战略思维”得到训练,并对他财务管理工作产生较大影响。林健武老师讲授的“金融科技导论”课程,让他对金融科技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了解到金融科技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大量应用场景,为他填补了此领域知识的空白,开拓了视野。江凯(右四)在项目实践课程“走进优必选参访”活动多元课程体系的目的,不仅是为每一位同学勾勒出大数据与财务融合的知识图景,更要让理论成为大家工作时的有效助益。在深圳机场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中,江凯便深刻体会到了项目所学到的大数据与业财融合。在他参与数字化转型规划的修编工作时,除了关注财务管理领域的信息规范化,他也开始关注财务与其他业务领域的关联,开始思考如何基于数据支撑决策。“总体来讲,对全局有了更好的掌握,对每个阶段都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他说。课程之外的培养环节也让江凯收获颇丰。他记得项目曾经带领大家前往顺丰进行参访,企业详细分享了成本精细化管理方法,这为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进行成本核算提供了借鉴。在项目邀请的行业导师分享环节,他学习到许多企业财务管理实例,也对财务人员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深的思考。江凯(左一)在项目实践课程“走进顺丰参访”活动数字化转型中的新可能如今,江凯的工作岗位有所调整。离开深圳机场后,他到深圳市农科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财务部副部长,同时深度参与深业集团财务数字化转型,除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之外,还需要投入到集团资金管理、财务报账等业务数字化转型项目中。江凯(左一)与同学合影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往往是长期且综合的过程,江凯对此深有体会。在确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后,便需要统筹各个业务板块执行规划。由于深业集团横跨多个业务板块,且不同业务板块之间的工作场景差异巨大,因此整个集团层面上的财务数字化转型,首先需要统一多个业务板块的财务信息收集标准,在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标准化处理后,才能基于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并以数据为基础进行业务决策。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需要克服重重阻力。多年的工作经验和项目学习,让江凯能够尽可能清晰地把握工作节奏。江凯(右一)与同学在一起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在规划数字化转型战略的过程中,江凯对新技术始终保持好奇。ChatGPT发布后不久,他就尝试是否能将其与企业业务结合起来。“它所提供的思路,对于企业的数字化建设有所启示,未来如果提供足够的数据进行训练,有可能对企业业务流程和决策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他也讲道:“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需要考虑数据安全,技术的应用范围终究需要考虑社会因素。”江凯(右一)和学习小组成员合影对新技术与新事物的好奇推动江凯关注新的业务领域。如今,他在关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公司大力推行农业业务发展。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自己对于农业相关财务问题的了解还很少。”但江凯充满信心,“MCFO项目让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和解决问题。”对未来满怀期待站在毕业的路口回望校园生活,总会舍不得说再见。在江凯看来,项目的同学们来自各行各业,岗位覆盖公司的各个角色,大家不仅会在课堂上分享自身经历,也会在课堂之外交流见解。即使即将毕业,老师和同学也会在微信群里分享课程和论坛信息。活跃的班级氛围总是能为大家提供支持,他曾和同学讨论过数字化转型的相关问题。“在清华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认识到优秀的同学们。”
2023年8月14日
其他

SIGS毕业生故事丨张翔宇:奔向广阔天地,绽放青春之花

读研期间张翔宇在导师的带领下深度参与了多项海洋新能源项目并致力于研究新型浅海漂浮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设计与动力响应分析领域的相关难题努力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2023年8月5日
其他

速览!清华SIGS近期科研成果

李佳课题组在二维拓扑材料的生长机理和性质调控上取得新进展我院牵头的西太平洋黄昏带生态系统研究计划获批为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计划项目
2023年7月20日
其他

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国际合作联合行动深圳行之碳中和学术论坛举办

李水清、鲁玺主持论坛(从左至右)6月9日上午,“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国际合作联合行动”(下称“联合行动”)碳中和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下称“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举办,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科研院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联合举办。联合行动企业理事单位、观察员企业单位、专家委员会委员及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师生共计60余人出席活动。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李水清教授和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鲁玺教授共同主持。高虹致辞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高虹致开幕辞,她对参与学术论坛的相关单位代表表示欢迎,并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不仅是气候问题,更是发展问题,需要各行各业联合行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康飞宇、郑向远、郑博、窦天芳作报告(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康飞宇教授、郑向远教授、郑博助理教授及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窦天芳分别作“双碳背景下的新能源材料发展”“海上风电制氢若干进展”“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碳中和监测评估技术研究”“通往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开放科学助力联合行动的缘起与设想”主旨报告。嘉宾参观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多相流实验室学术论坛结束后,与会嘉宾参观了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多相流实验室、可燃冰实验室、海洋工程实验室及材料与器件检测中心。下午,与会嘉宾前往合一智控、南山能源生态园参观。本次“联合行动”来到深圳,不仅促进了碳中和绿色理念的传播和行业内的交流共荣,也为大家提供了互相借鉴学习的契机。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战场。深圳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同时是全国超大城市中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最低的城市,在节能减排、零碳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编制《海洋碳汇核算指南》,率先在全国启动碳市场试点,在碳中和集成示范和碳中和产业转型中取得了大量宝贵经验。会议合影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作为清华大学服务深圳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生院,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特色,通过对“6+1”主题领域的建设,围绕新能源、海洋双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保护与固碳增汇等重点方向,积极参与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加强碳中和人才培养和引领碳中和技术创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供稿|科研处编辑|戴雨静审核|陈超群排版|罗旋中文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英文微信公众号:Tsinghua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第一届“清华海洋”研究生学术论坛暨清华大学第721期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

2023年6月8日是第15个“世界海洋日”。当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下称“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第一届“清华海洋”研究生学术论坛暨清华大学第721期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本届论坛以“探索海洋,探索未来”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长姜培学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清华大学能动系系主任胥蕊娜,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高虹、党委副书记关添,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晓浩、副院长陈道毅等出席开幕式。姜培学致辞姜培学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海洋工程研究院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作出的探索性创新,他强调,本届论坛作为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首个以二级研究院师生为主体开展的大型学术论坛活动,在营造学术氛围、拓宽学术视野、践行“导学思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姜培学寄语同学们积极投身于海洋领域的科学研究,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陈道毅致辞陈道毅作为论坛主席在致辞中回顾了海洋工程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对工作人员的辛勤策划与筹备表示衷心感谢,期望同学们能借助论坛的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师生参观交流本届论坛收到来自海洋工程与物理海洋、海洋装备、海洋能源与电力、海洋信息、海洋生态与环境等领域投稿58份,参会师生超200人,共50余名同学作墙报展示,择优选取10名同学作口头报告,最终评选出墙报展示、口头汇报总计9类奖项。学生作口头报告问答环节颁奖环节论坛墙报展示交流与评选环节中,师生积极与展示者交流,为喜爱的研究成果投票,现场学术交流气氛浓厚。论坛现场,10位同学作口头报告,现场师生积极提问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报告结束后,评委老师和观众共同打分评选出论坛获奖者。海洋工程研究院老师为获奖学生颁奖。活动现场参会人员合影本届论坛受到了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由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海洋工程研究院、研究生会主办,海工院研工组承办,旨在通过学术成果评选与展示的形式,拓宽学生学术视野,激发科技创新思维,促进学科交流。本次活动不仅为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涉海专业的研究生搭建了深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了清华海洋学子在海洋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学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共同进步的机会。文|王婉琳、袁家敏、黄洋图|海洋工程研究院编辑|叶思佳审核|陈超群排版|李欣瑜中文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英文微信公众号:Tsinghua
2023年6月9日
其他

征图!#SIGS Plog·说出你的故事

所有来稿均须是应征者原创作品,此前并未以任何形式发表且未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若照片中涉及多人肖像,投稿前应取得照片中人物的知情同意。3.
2023年4月18日
其他

诚聘英才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3年全球招聘

Fields: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回收、污水近零碳生物处理与循环、海域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新污染物健康效应与环境风险、环境系统分析与数据科学、环境政策管理与经济、双碳与未来气候变化Solid
其他

诚邀关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2国际创新交叉学科论坛等你来!

扫码进入论坛专用报名平台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上图二维码预约报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诚邀全球英才加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报名加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来源|人事办中文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英文微信公众号:Tsinghua
其他

SIGS科研 | 王勇团队在全球深渊微生物的分布和生态功能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王勇教授团队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团队合作,通过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地球海洋最深处沉积物中微生物的基因组特点、生态潜能和物种新颖性。深渊(深度>6000米)是地质构造上相对孤立的深海环境,由地球板块俯冲挤压形成海沟。研究如此深的海域中的生命活动,面临采样困难的问题,这使深渊区成为目前探索最少的海洋环境之一。挑战者深渊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达10909米,是已探明地球海洋中的最深处,也是地球的第四极。活跃的地质活动引发频繁的浅层地震,而海沟的“V形”地形导致富含难降解有机物和有毒重金属元素的深海表层沉积物和火山物质向深渊底部汇聚。以往认为这些海沟里聚积的海洋“垃圾”只能被回收到地壳中熔解成无机物和小分子,而微生物的作用似乎微不足道。因此,深渊微生物极端环境适应机制,及其介导的地球物质循环的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图1
其他

SIGS科研 | “海洋浮游生物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系统优化”项目通过科技部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

2022年3月31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绩效评估会,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牵头的“海洋浮游生物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及系统优化”项目通过视频会议汇报了项目执行情况,并回答专家质询,通过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项目组从浮游生物成像仪的应用需求出发,围绕浮游生物种类多、大小差异巨大和近岸环境浑浊度高等特点,对传感器进行全面系统优化,研制出可以在近岸高浊度复杂环境中对40微米到5厘米大小的浮游生物进行有效监测的浮游生物成像仪(PlanktonScope);自主研发的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浮游生物智能识别系统,可以对多种浮游生物进行有效识别,识别准确率大于93%,可以实现从原位监测到生物信息的近实时提取。研制的产品已经在全国多个水域的致灾生物预警和生态调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他

SIGS科研 | 张建民、胡振中团队发文分析了福岛核废水在太平洋的扩散机理

为了缓解日益增长的核废水存储压力,日本内阁会议于今年4月正式通过了将福岛核废水排入大海的议案,这一决定引发了周边国家乃至全球对于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等问题的担忧。尽管日本政府表示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中基本不存在除氚以外的放射性核素,并且氚的浓度也会降低到相关标准的1/40,但核废水在排放之后将如何扩散、对周边国家乃至整个太平洋将产生哪些影响等问题均有待证实。此外,日本核废水排放计划将持续30-40年,在此期间是否会出现放射性物质聚集问题也尚未得到确认。为解决这些疑问,我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胡振中团队从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的角度分别建立了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模型,并实现了福岛核废水排放计划的长期模拟。
其他

执行院长高虹在清华SIGS 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21级的新同学们、老师们: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南国清华园的新主人。虽然由于疫情原因,还有部分同学暂时不能来到校园,但是无论此刻同学们身在何地,你们都共同开启了一段人生的新历程。首先,我代表全院师生员工,对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学们,今年对于学校和学院来说,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4月,我们隆重庆祝了建校110周年。110年的耕耘奋进、110年的积累沉淀,学校开启了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新征程。今年也是学校在深圳办学的第20年。从2001年创办深圳研究生院,到2015年与伯克利加州大学合作共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再到2019年开启国际研究生院新征程,20年来,南国清华人一直在探索和实践,培养国际化、复合式、创新型人才,贡献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天,国际研究生院在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好形势下,从新的起点再出发,你们的到来为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与希望。希望你们不仅仅是学院未来发展历程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三点期望。一是期望大家做胸怀天下的有为青年。同学们,你们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行的一代。伟大的时代为你们提供了可以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伟大的事业需要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希望你们拥有家国情怀,心怀“国之大者”,情系民生冷暖,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将服务国家、奉献人民作为崇高的使命和矢志不渝的追求。希望你们胸怀远大抱负,主动融入时代发展洪流,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当代青年的责任,将个人的成长目标、职业发展、理想追求,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在为推动国家繁荣富强、服务人民生活幸福、促进人类共同福祉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身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世界,既有和平发展的机遇,也有诸多的挑战和风险。新冠疫情的发生,让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希望你们拓展全球视野,关注世界局势和人类命运,增强对环境、能源、健康和安全等全球议题的认识和理解。希望你们保持开放包容心态,主动拥抱变化的世界,秉持文化自信,尊重文化差异,不断提升跨文化理解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增进国际友好合作。二是期望大家做求真守责的实干青年。同学们即将开始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学习,这是你们未来职业生涯的起点。希望你们沉住气、潜下心来做学问,把专业知识学透彻,把专业技能练扎实。希望你们有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伦理,遵循学术规范和专业准则,诚实守信,不打擦边球,不触碰红线,做风清气正的学术共同体文化的守护人。同学们,你们将成为所在行业领域的专业工作者,责任重大,容不下半点马虎大意,要不得丝毫侥幸心理。希望你们能有恪尽职守的实干精神,从现在开始,无论是课程学习还是专业研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空谈,做实事。希望你们以人文关怀投身专业工作,常怀对大众的保护之心,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比如你做的方案是否考虑了“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努力做到负责任地从事专业工作、负责任地做出专业判断,以实际行动承担起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三是期望大家做勇敢坚韧的创新青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正在重整重构,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需要技术的持续创新,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跨学科团队和国际合作,需要学校与企业的携手。希望你们敢于突破、跨界创新,有勇气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去找到真问题,去寻求解决方案。学院也在努力为大家创造条件,设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群,开辟易于交流的公共空间,建立国际合作和企业联系等等,希望可以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国际交流和产教融合。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保持好奇心和自驱力,保持求知探索的热情和开拓创新的勇气,在与不同学科、不同文化背景师生的跨界交流中,不断激发新的灵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同学们,创新绝非一片坦途,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家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和困扰,也许研究停滞不前、或者个人情感不顺、也可能职业选择不定,这些都是研究生学习生活要经历的过程状态,也是人生道路上的起起伏伏。希望你们坚韧自信、勇敢从容,拥有即使跌落谷底也可以复原反弹重回峰顶的韧性,不断壮大内心,直面挑战,不畏惧、不退缩,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他们是你们科研道路上的同行人,希望大家以平和坦然的心态迎接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同学们,你们可能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来了就是深圳人。就在前几天,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了成立41周年的纪念日。在41年的时间里,深圳创造了太多奇迹,带给人们太多惊喜。如今,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正在全力推进,深圳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为南国清华学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清华有1万多名校友在深圳工作和生活,校友人数仅次于北京,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深圳,留在大湾区,投身“双区”建设。希望大家在学习之余,多出去走走看看,去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无限魅力,去寻找自己与这座城市的契合点。同学们,你们正在翻开人生的新篇章,希望你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坚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将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国家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祝愿同学们在清华、在深圳度过一段无比精彩的青春时光。期待大家学有所成,成为有勇气、有毅力、有责任、有担当的清华人,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人类进步贡献你们的聪明才智!谢谢大家!中文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英文微信公众号:Tsinghua
其他

清华SIGS学生团队项目荣获第十届全国海洋航行器大赛特等奖

8月28日,第十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决赛在上海交通大学拉开帷幕。本次比赛由中国科协与工信部指导,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等单位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承办。我院学生团队(海洋工程研究院研究生王凯甬、舒明瑞、李明阳、荆宏政、王经纬)项目“水面球形航行器”荣获本次大赛新概念创意设计A2组冠军,并被授予特等奖。水面全向滚动球形航行器获特等奖(冠军)据悉,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今年大赛规模进一步扩大,设立“全国-区域-高校”三级比赛赛制,共吸引来自境内外38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8985名师生参与,最终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挪威斯塔万格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12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666件作品入围全国决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院士、“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舰载装备与运用工程知名专家邱志明院士等专家学者出席决赛,并激励青年学子积极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项目团队提出了水面全向滚动球形航行器这一全新理念,将航行器运动形式由传统的螺旋桨推进改为在水面滚动前进,能够适应情况复杂的海岸场景或在海面、潮间带、浒苔等多种近岸水陆交界水域上航行,并可携带多种遥测传感器,为海岸地区碳中和、碳达峰等科学问题的探究提供可持续、环境承受力强的观测手段。该项目能够为海洋观测、环境保护、海上科考提供移动观测节点和通信定位节点,既有浮标的功能,也具备航行能力,是对现有观测型航行器种类体系的补充,为海洋航行器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目前,该项目已经申请了PCT国际专利和多项中国专利。水面全向滚动球形航行器设计图该参赛项目依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深圳分部、深圳市海洋智能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项目团队设计的水面全向滚动球形航行器是实验室谱系化水下航行器的重要一环,是实现海洋智能化自主观测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奖项目团队与水面全向滚动球形航行器合影来源|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文/图|王凯甬、李强、梁钰莹编辑|黄萧嘉排版|姚诗诗中文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英文微信公众号:Tsinghua
其他

SIGS科研|陈道毅课题组在可燃冰降压开采联合CO2地质修复方面研究获得新成果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前景的替代能源,可满足我国能源经济的重大需求。但是大规模商业化开采还需要实现关键的两点,即高度安全性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经济性。基于我国南海可燃冰资源高度分散性的贮存条件,按照“安全开采,绿色高效”思路,以增大产气量、地质修复、温室气体储存为目标,将传统的降压开采方式与二氧化碳(CO2)封存相结合,开发新一代南海可燃冰开采、固碳和地质修复三联技术。考虑到我国75%以上的可燃冰分布在南海,但目前的海域水合物勘探表明,大多数海域水合物储层温度压力较高,现有的采用CO2置换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多在低温区域下进行,在此恶劣的环境下,CO2/CO2+N2水合物很难稳定的存在,这对CO2封存以及地质修复造成了巨大的挑战。自2019年以来,我院海洋工程研究院陈道毅教授团队主持了广东省自然资源厅项目,关于开展可燃冰开采联合二氧化碳地质修复技术的研究工作。该项工作主要针对我国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温度压力较高的特点,探寻CH4-CO2-N2混合水合物形成的热力学可行性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压可视反应装备开展CH4水合物生成,降压产气以及CO2/CO2-N2气体注采实验研究。并结合CCD照相机实时观测水合物形态变化和自由水的迁移分布等。根据体系中温度、压力变化和气相色谱等测试结果,开发出了一套可实时量化各组分(CH4,
其他

世界首条清洁能源±800kV外送通道人工短路电流测量成功

12月21日,一则“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外送通道人工短路试验完成”的消息在无数电力人的心中激起千层波浪。此次试验检验了±800kV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高端投运后对系统接地故障的抵御能力,也标志着世界首条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通道具备了在±800kV电压等级下能够将来自青海的清洁能源送往河南负荷中心的能力。我院能源与电工新技术研究所王黎明教授团队参与了河南驻马店和青海共和县两个试验现场。图为现场极1侧输电线路(加装了短路试验门型框)王黎明教授团队研制的短路电流测量设备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成功测量到了±800kV特高压人工短路试验的完整电流波形,为实现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电弧去游离特性研究及控制保护参数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图为视频监测设备现场调试在试验现场,团队利用固定绝缘支架铺设了近七十米的引流线,将短路电流引向杆塔塔脚的接地点。另外,地面还铺设了绝缘板,以防短路电流导入大地被土壤分散。短路电流测量是此次试验的核心环节之一,为了实现对波形的精准测量,团队人员从测量装置的设计到试验前的运行准备都倾注了大量的心力。由于现场环境温度过低(-20℃)、电磁场环境极其恶劣,短路电流测量设备需要用棉被包裹保温、多层屏蔽、隔离信号光电,测得的短路电流信号通过光纤将被传送到100米外的监测平台进行分析与展示,从而完成对短路电流波形参数的测量工作。图为短路电流测量设备现场布置待一切准备工作就绪,随着短路弹的发射,一条明亮的火花通道出现在地面和门型框之间,短路电流的波形也随即出现在监测平台的屏幕上。人工短路试验视频图为短路电流现场测量波形国网青海电科院现场试验负责人宋瑞表示,此次人工短路试验是一次青豫直流在±800kV电压等级下运行的故障扰动演习试验,验证了±800kV青豫直流高端投运后,青海电网交直流系统的抗扰动能力。试验的成功表明,青豫直流高端投运前完成的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的调相机工程和大规模新能源参数关键性能改造工程卓有成效,同时也为国家电网公司分析青豫直流近区新能源场站的运行特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此次试验中,王黎明教授团队虽然面临了种种困难,但团队以丰富的现场经验和强大的执行力最终出色地完成了短路电流测量任务,一切的艰辛都没有白费,帮助团队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能源与电工新技术研究所长期从事超、特高压输电设备外绝缘关键技术、输电线路和城市配网智能监测技术、高电压新技术及其应用、复合绝缘材料特性、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关键技术等方面研究工作,紧跟国家能源战略方向(十二五、十三五),解决能源供应与需求中心逆向分布的矛盾,以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相关技术难题为主攻方向;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央企密切联系,开展科技开发、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在智能电网、新能源等新兴学科领域布局,探索新的研究热点。图为能源与电工新技术研究所师生合影来源
其他

清华SIGS 2门慕课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根据《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9〕32号)等文件要求,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申报推荐,组织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认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717门,我院2门慕课获此殊荣,分别是“大数据机器学习”(袁春)和“高级大数据系统”(王智)。“大数据机器学习”及“高级大数据系统”是我院于2016年开设的第一批大数据方向的课程,是面向信息学科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开设的基础理论课,
其他

第十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生南山学术论坛在线举办

5月30日-31日,以“深研博学,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生南山学术论坛暨清华大学第607期博士生学术论坛(下称“论坛”)于云端成功举办。
其他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师圆满完成南海科考航次任务

3月10日-4月2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马辉教授、廖然副研究员参加“探索一号”TS16航次,并分别完成下潜,于4月3日顺利返回深圳。在本航次中,中科院深海所“探索一号”船带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我国南海海域针对海底垃圾、冷水珊瑚、海山生态、沉积物和岩石等有关科学问题展开实地考察和样本收集。航次科学家来自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深海所、自然资源部第二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图为马辉(左)、廖然(右)在“深海勇士”前合影本航次的总目标是以南海海山及峡谷区生态、地质及环境污染情况为调查对象,开展塑料污染、海山生态系统的深潜调查及取样工作,取得相应的深潜科学研究成果;完成深海智能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的相关装备海试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马辉、廖然两位老师利用自制穆勒显微镜测量了海底沉积物(包括硅藻壳、有孔虫等)、深海微生物的偏振特性;利用自制偏振相机记录了海底目标(包括海底悬浮颗粒物、海底沉积物、大生物和岩石等)的偏振图像,达到了预设的目标。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下潜,最深到达4300米;通过实地考察,亲眼目睹了海底地形地貌、沉积物、大生物等景象。图为马辉、廖然在做下潜准备图为马辉、廖然下潜时拍摄的海底景观【左:岩石(黑),珊瑚(红、白扇状)、海绵(白柱状);中:海底动物活动留下的痕迹(白色发散型);右:海底漂浮的水母(疑似)】图为马辉、廖然下潜时拍摄的海底景观【左上:珊瑚和附着的海蛇尾;右上,一支海绵;左下:一片珊瑚和下方的蟹(红脚白背);右下:海绵和虾(白色)】图为廖然完成下潜后出舱在本次科考过程中,马辉、廖然还与船上其他科考人员一起见证了“鲸落(Whale
其他

第十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生南山学术论坛暨第九届两岸清华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开幕

向波涛在致辞中指出,在研究生中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是引导广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有效途径,在营造良好校园学术氛围的同时,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以及研究热情。清华大学从2002
其他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清研海试1”试验母船启用仪式在深圳举行

5月19日,深圳湾畔,碧海蓝天,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清研海试1”试验母船启用仪式在深圳海监广场码头隆重举行。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科协主席蒋宇扬,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长杨斌,国际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武晓峰,清华大学海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道毅等市校代表,以及“清研海试1”设计方和建造方代表、相关企业和学术单位代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师生代表参加了启用仪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马岚主持仪式。
其他

【招生】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粤港澳大湾区项目2019年招生简章

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粤港澳大湾区项目2019年招生简章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清华大学首次开设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粤港澳大湾区项目,面向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重点行业、创新型企业人员招收攻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大湾区建设高端创新领军人才。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于2018年首次开设,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工程高端人才培养的新格局。2001年4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成立。2018年11月,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发展的基础上,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为清华大学国内唯一的异地办学机构。申请条件1.
2019年3月30日
其他

清华深研院艺硕“开眼问道:课程教学成果展”在第二届中国(安溪)家居工艺文博会斩获五项大奖

2016年10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安溪县政府签订了共建课程教学实验基地协议,为这项极富意义的校地企合作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