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协力社

其他

协作与合作经济中的五人小组模型

新人才组合模型探索尤其在合作经济刚启动时可以考虑的模型历史上相传,大禹治水是五个人一起治理的,那是一个标准的五人小组,包括禹,伯益、契、后稷和皋陶。我们也还可以从很多实践中,看到五人小组这样一种有趣的发展方式,五人小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五个人就像五行一样,自我循环和自我成长,一起承担和进步。如果从一些项目协作、更大规模的协作或者合作经济来看,五人小组也可以是一开始启动模式中的一种有利的组织形态,这里面不一定只是五个人像五行一样(当然,还有更精微的部分,在此先做粗略探讨),我们可以不断结合不同的实践、理论和规律去动态分析和识别人才组合模型,然后去组建团队、社区、合作经济小组等。五人小组的创建再分成几个要素去考虑:组建的目的是什么,组建的原则,组建的方法(含机制,比如我偏好的合作经济),启动模式,运行模式,操作模式,升级模式,成长模式,裂变模式等。我感兴趣的合作经济最大的特点不是理论,而是实践,是把所有具体的事情要素化,超越边界,要素之间串联成多条线,多条线之间编织成立体的一个有机体的动态过程和规律挖掘等。
2021年10月16日
其他

协调者们在个体独立性与社区生活之间寻找“黄金之路”的挑战

在个体独立性与社区生活之间寻找“黄金之路”的挑战这个挑战尤其困扰协调者们(如场景师、伙伴教练等)所有的新治理框架,包括合作经济的机制等都会在服务于各种人与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张力时不断被更迭。协调者们,包括场景师、伙伴教练、引导者等,由于在又是TA自己又扮演观察者协调者的身份之间不断切换。他们在个体独立性与社区生活之间寻找“黄金之路”上的挑战会更大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大的挑战下面,每个人还会遇到一个个更精微的挑战:比如一个人丰富的经验与他们放手的能力经常会相冲突,是紧抓不放还是放手,如何自我调试,如何接受他们天生的阴暗面?比如一个本能性想要创造、繁衍目标的人,与他们希望去引导和帮别人成功的能量倾向的相冲突,这两个都是TA,TA怎么在其中去自我调适?再比如一个人面对一些成长和交流的机会,与他们为了集体关系利益等而放弃个人权力的倾向相冲突等,如何自我调试?
2021年9月27日
其他

“三师支持系统”:在中维的点位换把钥匙探索新关系

在此以开放式协作共学的心态,等待与大家的协作和邀请~
2021年9月20日
其他

生成社区美术馆|模拟未来社区+美术馆“未来社区性”共建

仁·社区美术馆系列沙龙仁·社区美术馆并不想被定义为区域性的美术馆,但也非常乐意支持在地社区及其行动者,支持在地艺术场景,释放更多公众参与的机会及深入的层次。你可以基于仁·社区美术馆进行思想观念的碰撞、文化现象的观察、本土经验的整理和在地居民的激活、生命故事的关怀,或者将之看作是行动载体。我们进入不同的沙龙形态和利益相关方之中,以一开始就打破边界的方式进入“戏局”,穿插着实践并插入新的语境脉络,让沙龙与沙龙之外的行动产生多态性和延展性,从而真正生成非停留在头脑和对话层面的开放的场域。模拟未来社区沙龙在模拟未来社区的沙龙中,我们将一场游戏放置于沙龙之前,让对话嘉宾为主的人来体验,再进入到对话的环节。体验《各为畛域的游戏》“模拟未来社区”沙龙将社区当作一个可综合设计的游戏场,从艺术家由真实故事抽取出的社区游戏的视角、由去身份化的共治者们模拟生态村的视角、从大数据系统与文旅的切入点,游戏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等,在沙龙中创造对未来社区新的“场景”想象和联合行动的可能性想象。整个沙龙过程音频将在修改后上传到Upbeing的喜马拉雅上,可在半个月左右之后在平台上搜索“Upbeing”找到音频。众包屋:激发灵感、创造连接、沉淀新故事美术馆的“未来社区性”共建工作坊工作坊之后,月山村之旅已经开展;并回应参与者需求,将参与者对于口述史的手法在社区共建中的应用的了解变成一期播客——“社会创新中的访谈与聆听的艺术”,我们会开一篇新的文章介绍这个播客:这个工作坊并非是一种从艺术家出发的社区艺术探索视角,也不像“模拟未来社区”沙龙那样一开始就加入艺术家视角,共建美术馆的未来社区性是直接从不同参与需求的公众开启的,我们仍在面对其中大量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并没有一下子探究到基于社区美术馆,深藏于个体行动意识、集体行动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中的清晰点、组织性和更深的脉络。美术馆的社区性仍在面对一个“我是谁”的探索和剖析之中。我们不想将往事和经验变成诠释我们的自传,所以我们还要抛开对自身定义的种种偏见,进入新的戏局。仁·社区美术馆仁·社区美术馆植根于社区,通过有机融合文化艺术性、商业向善、以共治翻转公共教育三个纬度,用创新的机制和协作实验为公众、社区、乡村振兴等输出更有价值的内容,借此构建社会性的对话、思考、探索和实践,为助力建设平等、自由、多元、包容的社区而寻光。由里仁商业、专业策展方“复艺仓”、个性化可持续教育机构Upbeing三方共创推出。
2021年7月30日
其他

如何生成自由职业及其灵活小组们(探索中期)

看不见的价值和隐形向导一开始就奔着自由职业去2016年因为接触了人类图和看到生态文明转型等相关政策,让我看到更精微的愿景实现的路径,也因为实在找不到想要为之效劳的组织模式和工作内容(以及没有对的邀请),开始筹备Upbeing。前期的策略上是不期待真的有“宝瓶同谋”的,我的歪理就是不要找真正在高层上志同道合的人,特立独行的想法要找到“社会人”来支持,以此来增强落地的可能性。也可能是从小靠自己,所以在一条对伙伴不抱希望,对事情乐观的路上越走越远。反事有二元性,在这个对伙伴“悲观”的路上,我还是不断在思考和实验,如何帮助这些伙伴活出自己的设计,从而我可以在Upbeing平台上做自由职业,大家也有自由职业的机会或在人生不同阶段进入适合自己的灵活小组。增加服务型职业人设的困难-来自环境和组织策略服务和创新模式的建构需要更多服务型职业人设,这些人设可能从已有的直接或转型而来,可能是要创造新的人设,凸显一些看不见但一直在那里的价值。组织变革啊联盟啊交换员工啊等新文化的目的如果只是出于控制或集体的目的会怎么样?你可以用田忌赛马、搭建人人文化等策略来增强企业组织变革的可能性,但是只要只关注在小组小团体本身的,就会随着多个环境变量,包括个人需求的多变而产生不稳定性,难以持续组织变革;同时,在小组或团体内建立的安全感,如果不是为个人带来滋养的,而是填补一个人的恐惧的,那只会限制住这个人的发展。很多管理小组的模式是精英式碾压的,我比你更高知,你要在我的商业模式里,做一个组织变革中的激发更多生产创造的人。但其实我们已经不需要生产那么多东西了!“自由型公司”必须共享一个愿景V.S.活出自己的设计和使命来达成共同的愿景,前后的目标点很不一样。只有不断回到个体性调动(最小单元)才有办法完善机制,个人和集体的共生式转型会更多出路(这里的共生并非完全依赖的共生体的意思,而是共同生长但仍可独立),否则一个在多家机构间流动的人的错乱感和机构负责人不稳定的掌控感会埋下不少不安因子,安全空间等建立如果不够究竟和柔软,这些新文化的建构最后的结局未必很好。如果尝试整个公司的自由职业心态化呢?而这时候,你还是会面临每个“伙伴”带来的挑战(尤其是他们自己给自己带来的挑战)。增加服务型职业人设的困难-来自个人跟之前写开放式协作共学下“教育社工们”的五种能力模型的目的类似,基于能力特质的分类和原型化,有机会让原本看不见的价值或者新时代转型下要去往的那个愿景社会需要的新的能力模式得以不断被认知和认可,以此有创造新的自由职业的可能。同时,不执著于自由职业,让合作不断进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喜欢说多元的组队。在现有环境和土壤现实下,你会发现更多小伙伴表现的是“很弱”的状态,所以你无法要求大家当下有更大的志向和能力,路径上也不好幻想一堆强强联合,否则如何带动更多人循序渐进参与?大家只有小小的志向,但做自己,程度慢慢升级。当然,我还是很期待未来跟一群黑鸡中的战斗鸡共创的。组合在一起共同探索个人成长和愿景实现的人一般会经历哪些来自自身的困境?比如一个拧巴和很犟的人,喜欢一刀两断来解决问题的,那TA的情感-认知-行为模式不够平缓柔和,认知-思想-行动模式的软件设计需要围绕活出自己的设计来升级。如果自我强化之后线崩了,之后也许就在工作中造成创伤。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这还只是一种情绪阴影而已,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小组下,还是要不断处理不同的情绪阴影或其他阴影。身心适调和精神发展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一般人即使在还算平等和帮助你活出自己设计的土壤里面实践,仍难以不断回到自身的策略和权威去真的用心探索:自己有哪些潜能和限制、什么样的环境适合自己、和什么人工作比较合适、自己喜欢什么节奏、发现哪些和自己很搭的意义、如何调整视角、建立关系、管理能量等,而把时间精力放在找借口等,那未免可惜了。再在过程中去探索:我有哪些原型,原型的正反面为何?我如何平衡和整合?就更难了。每个个体在阴影面下所创造的频率,非常挑战组织在允许别人活出自己设计视角下真正的包容性和模式的创新。持续的因材施壤探索而如果你不执著于改变别人,那就需要更大的流动性的环境,创造一个要对自己负责、而不是习惯性归因于他人的环境。一个自发和参与组织的项目环境本身是一个这样的环境,当然,还有其他可能性。这样的环境当然也不是一下子能被一个仍不习惯于自我赋能的人接受的,而且可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设计。比如,一个学习者,先以全职进入你的机构,获得安全感和不完全放飞自我的规则感边界感,在获得更多的自我价值和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后,慢慢退出这个公司成为自由职业。所以这个公司或机构更像一个学校。这里有两个难点:1.公司/机构愿意成为这样的载体。包容与等待,生成、粘合、蜕变(CBL)——而不是马上有没有商业模式啊之类,是一个学校型公司。只是这个环境只是环境本身,如果你的情绪阴影更强,which是你自己的选择,那你的收获就更扭曲。2.所谓的就业方向,尤其是服务业,尤其是不把这些人当作廉价服务劳动者的职业环境,经常是要重新创造的。一座创新寺庙里面急需的班主任所需的特质、乡村美育机构的过于阳性的输出而无法专注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以结果导向的引导者等,都会忽略很多看不见的价值,这些价值大家都在意识或潜意识里面知道它们,但基本上不会出现在培训体系或者人员的技能和画像上,更别说将之自由职业化。有的技能型的自由职业在完成跨界能力升级后(比如我们机构的同事在学习了自己不曾擅长的领域之后扩大了她技能应用的场景和经验,以及增加了一些新的素养和能力)是可以更加增值的,但有些非技能型的自由职业机会还比较难以成立,需要从土壤改良开始(比如另一位同事的观察、协调、聆听、帮助别人成功等素养在目前应用场景极少);包括我自己也是,大家看中的我的技能并非是我更加擅长的部分。所以生成自由职业及其灵活小组们的简化——回到个人特质来找到生存的方式——是非常单一的,土壤改良(因材施壤)和包容等待仍是当下比较重要的。也就是我们要共同创造新的职业环境才有机会真正成为其中的自由职业或灵活小组。人的64个特质和“赚钱方式”(一般一个人有24个左右的特质)这就要求自身的修行(很多困境的解决从自身修行入手)和做事情的时候跟事情有个抽离,比如,什么社区营造啊,35岁之前我要数字社区游民,我才不要一直在一个社区增强所谓我的自治与共治的粘性,但我如果活出我的设计,我去到哪个社区都是能助力那个社区,进到不同的小组和环境都可以激活我不同的部分。推己及人,我也不能要求别人一直在一个社区做多深入的项目,所以项目本身、强关系本身就是Maya。那些说社区营造不是一个个项目叠加的,最后也都在强调强关系,其实关系基本上也是在具体的生活和事件中去体现的,不用执着于是否是项目,只要不以项目为唯一中心就行。我们强调的社区,只是一个共治式学习的场景,我不一定要在一个社区里面发挥作用。当然,这些都是很粗糙的讨论,还可以在合作的社会结构中进行多样式的观察或实验,我还是对于在“邻居”与“网民”如何在机制模式创新下为知行合一地活出自己的设计而创造土壤和环境感到好奇,并会持续做实验,以合作经济和神话村的视角,而不只是行动村和众包屋。在Upbeing里,为新人的全职化和成熟个体的自由职业化提供环境而成为一个样本/样板是一个方面;如何共享行动村,也是下一步会探索的,欢迎村民们来聊聊“融合,内在统一,都是经由“摩擦'的方式获得,通过内在“是”与“否”的争斗。如果人活着而没有内在争斗,如果一切事物都在他里面自行发生而没有对立,如果他被拉到哪儿就到哪儿,或只是随风摆荡,那么他就会停滞在他原来的模样。但如果他里面开始一个挣扎,尤其是这挣扎有一明确的方向,那么逐渐地,一些不变的特质便自行形成,他开始“结晶”。-----无名教学P.S.最近给自己的英文名从Formosa(独立而珍贵的岛屿)改为Fooormosa,希望看到1000个以上的珍贵而独特的千岛生成~
2021年6月20日
其他

重启神话村X合作经济

前言神话思维以致“道”、个人神话地图、意识重构后的新神话、去神话化或超越神话等,围绕神话的多重探索,神话村也可以在有意识地连接中生成某种“基础设施”,也跟知行合一的项目式人生探索类似,可以推动个人与社区的共生式的转型。在神话村的探索中,我们想把合作(经济)不断深化,而在真正有利于革新机制的土壤生成(至少还需要6年)之前,仍可能要以传统的存有继续进行实验和摸索,比如一个“生态协力基金会”的存有为行动载体和孵化器;以及和共识度更强的伙伴一同前行。2017年行动村无法普及的意识升级底层,2021年的神话村可以慢慢脱下面具,包括至今因系统不完整而没有真正开启的个人影响力账户和个人影响力投资功能。2017年至今的行动村和众包屋等探索中,文化艺术成为从“活出自己的设计”出发的可持续发展行动中我们更倾向去做以及更加高频出现的项目标签。我们好几个合作经济实验还在-1到0的阶段,而社区美术馆的合作大致有了0-1的突破,这是最晚开始但最早进入真正实验期的,可能是因为跟商业机构进行合作的关系(里仁商业是我们合作了2年多的企业)。重启前奏:模拟未来社区X社区美术馆仁社区美术馆中的神话村行动,从“模拟未来社区”入手,围绕良渚文化和丽水“蘑菇”神话元素作为切入点,一个新的共振结构即将开启。相关文章浙江城乡社会创新项目组队需求合集①“模拟未来社区”沙龙及众包日——仁·社区美术馆开幕前奏组队|神话村:
2021年6月3日
其他

播客 | 跨界综合体协作助力教育——合作经济研讨会

来自教育、社会学和社区治理研究者、高龄产业影响力投资人、教育影片导演等不同嘉宾,与Upbeing一起畅聊合作经济。大家从各自的角度去谈到的“生态系统”,需求的异同点是什么?整合全人教育的视角、城乡融合与三农视角、高龄产业所看重的综合体的影响力投资视角等,回应如何用生态扭转每个相关方在现有结构里怎么都难以施展的现状等。|对谈嘉宾||你在前30分钟可以听到|生态村、人智学和合作经济的不同,以及前者工种的有限性?是否有既可以激发个体创造力和创造新的岗位,又可以一起活下去的方式?合作经济不能只是1+1+1的关系原来中国的教育问题在这儿——是什么?!全新的教育综合体图,全人教育集成理论,回到家庭的起点盯着教育的问题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盯着社会的问题,研究教育的横向生态很重要,并慢慢融合社会治理的研究。当然,这个过程会非常孤独。研究教育的不研究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的不研究教育。用众包的方式来玩教育教育综合体的水有多深?是不是围绕教育的本质来做产业?行政圈其实可以围绕全人教育的生态,建构新生态文明尝试用技术设计打破市民下乡难度背后的制度障碍,用两个平台,让下乡更方便,让乡村被发现,促进城乡融合的流动性,解决信息不对称高龄产业不等于养老产业做一个懂第三部门的商业投资人,1.0影响力投资时代的升级是什么如何更好地应对老龄化,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并重新构建产业的边界个人和家庭的碎片化的需求很难直接跟外面的企业对接,需要社区企业或KOL等来做中间层来参与建构,整合这些需求,才延展到第三层的专业机构来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满足碎片化的需求本身是很非标的,而想要颠覆生态直接跳过社区的现有关系来植入商业很困难,加上社区场景模糊,很多社区商业的根不在那,很难站得住脚,对每个单打独斗的相关方真的是重重困难。从综合体和生态建构的方式下,是否有解决方案?|延展阅读|新物种
2021年4月2日
其他

开放式协作共学下的“教育社工们”的能力模型

6元阅读全文--点击阅读原文OR加入知识星球长期获得免费干货👇长按扫码加入星球🌎
2021年4月1日
其他

从个人、项目和机构基于困境的转型, 去看未来可能触及的合作经济(3种选择+3个视角)

6元阅读全文--点击阅读原文Or加入知识星球长期获得免费干货👇长按扫码加入星球🌎
2021年3月31日
其他

组队|合作经济:与行动村村民共建慈善超市

个以上项目并完成。为行动村村民服务过等关注议题合作经济行动计划线下开会一起探讨:社群自治的规则体系共同投入与共同获益
2021年3月29日
其他

2016年的茶修笔记,从接纳与感喜出发的行动

以下文章直接摘抄我于2016年写的茶修笔记为下周在杭州实验“闹市中的自然体验与茶修笔记”工作坊备好“材料”2013年在宁海旮旯的蓝莓庄园打工换食宿时,很享受天蒙蒙亮哆嗦着去取山泉,披着旭日回木屋吃茶混日。午后场景之一,自给自足生活实验的其他社区成员,六七人在坡屋与自然中共同完成一幅没有预谋的画作。入夜的篝火虽然没有Burning
2020年11月5日
其他

因材施壤 | 借假修真+可持续教育是用来破相的

长期主义者来破个相www.upbeing.comUpbeing=存在的共同进化www.actionvillager.com开放式协作学习网络🧐因材施教VS因材施壤内在不变的那个Being,似乎在这个操蛋的世界很难稳固下来,很多人甚至完全与之失联,包括每天谈论系统理论的人。而我们还在千变万化的Human(人性)沟里,妄想引领个体意识进化的体验。如果你喜欢看鲁道夫·斯坦纳的作品,可能会看到那些基于恐惧去学习各种技能(因材施教)或进入各种角色状态的人们,如何大批量生产复杂失真的大人和程序冲突的孩子。如果你愿意了解食物森林或朴门农法,我们也可以类比到学校和家庭的“单一种植”和“农药化肥”,所有一切,除了自我观察和回归,真实的变革要从“土壤修复和水源保护”开始。因材施教在当下的环境被强调,带着强大学习力的人类成为更多高级复制品。师生二元结构中,老师和家长陷入了干预他人生命节奏的巨大的梗,然而生命的本意并不是让每个人去变成别人。我们沉迷于工作坊可以改变原有教学模式的模仿、复制的梗,依然线性和僵化。因材施壤的不同在于,我们回到本自具足的状态,认识到即使本自具足也是需要有各种启动模式,带着兴趣、热忱和天赋去绽放和修复自己。谁来共同“改良土壤”呢?每一刻在呼吸的人(不要觉得只有孩子能改变世界,推卸责任),遵循内在权威或内在指引的人,而不进入到新的意识高低的游戏。这时候再回到看山是山:学习技能,有老师,在教室上课,没什么不好的,选择而已;包括国家喜闻乐见的全民学习中心、新文明实践中心等,也能在当下有切口。当然,不管在教育、社区营造还是社会创新领域,因材施教都可以做很多小打小闹的专业性钻研。但因材施壤却在要求旧的“家庭和部落模式”瓦解,新的范式重建,这绝不是现在最常见的整合、多元设计,也不是简单的协作。🤯借假修真行动村的剧本是因材施壤,神话村的剧本是自我观察和原型之旅。借假修真既在证明自己,也在超越自己。行动村作为一个线上的共学村,再怎么描述成“社群和超级个体的孵化器”,每个个体也还是要走超越自我和超越社群的破相之旅,进入到个人的神话英雄之旅中。而不管旅程何在,自我观察以及专注力练习是不可或缺的。这其中有很多在人类头脑上难以置信的反常识,比如,进行自我观察是一个人在行为层面所要做出的唯一改变。行为、情感和思维等其他方面的根本性改变都是这种努力的副产品。我们能做的就是诚实的、不带评判的观察自己。练习自我观察不是为了得到结果,而是会明白我们无法观察自己,我们可以去尝试,尽管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观察,但它却可以加强你们的注意力。一开始可能注意力和意志力很薄弱,没有很高的自我价值感,但还是可以用专注力和自我回归来帮助自己成长(这也是个人成长地图的目的之一)。同时,这不应该是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它是放松状态的。🤯“水源保护“与内证式教学法连接源头跟水源保护的意象其实并非完全可以类比,但此处只是取一个大概的意思。我们的行动要跳出头脑内在角度的限制,用上非头脑的部分才有机会觉知。当内在角度发生变化,即从被头脑控制到无为(无为而为同样可以用于感受“因材施壤”),头脑的功能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变为仆人服务于本质这个主人。很多伟大作品的出现都是这样的结果。与源头保持同在,老祖宗的内证式的教学法是我最近“考古”到的比较有趣的方式(当然,内证只是工具)。要内证,上要顶着天,下要善护众生1)为天地立心:研究和善用宇宙自然,追求真理2)为生民立命:基于真理,为人民服务(三生万物)3)为万世开太平:回应和满足人的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三个点不只是可以应用于人本身,也可以用到大小项目的设计之中。整个过程中的陷阱除了系统思维本身就陷阱重重之外,情感线与关系线是独立于系统思维的,不可追随于强系统思维的强者,依然与之为伴,但回到自我观察。嘛,地球就是个学校。
2020年5月16日
其他

家庭合作社Demo招募| 家庭影响力账户X家庭社会资本

家庭新生活、学习、生产方式www.upbeing.comwww.actionvillager.com开放式协作协作学习平台前线🧐基于家庭,超越家庭家庭是区域社会行动生态的主要力量之一,但一直没有被真正往社会性方向挖掘,可能家庭都是我们过不去的梗,同理下全中国的家庭,都不想去碰这个一定程度上最难啃的骨头。我也是在我们家五口人都在这个当口全员做公益,以及我娘从小带我服务流动家庭的几件小事,才让我更有实现念头的力量。超越家庭是一种需求和走向,家的原型一直有着力量——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己的“家”:身体是我们的家,我们如何尊重自己的身体,这个神圣的容器;同样,地球和社区是我们的家,没有地球也不行,它供养支持着我们,动物也来与我们合作,存在的共同进化,这个“家”可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次,信任自己的“家”。人类是异常懒惰的种族,我们把力量让渡给替我们做事的人,不管是老板、妻子还是丈夫,到了这个节点,我们的“共生关系”(非良性共生)在让我们经受考验。回到自身的需求和独特性,祝福和信任地球的这些变化,比在表层实现组织变革也好、社会转型更重要。我们的独立之路,不只是需要在孩子身上看见,整个家庭都需要。所以我们真正的挑战,就回到了勇敢做自己(不是现在鸡汤里的任性做自己这么简单哈)再次,在当下,可以创造身体力行的安全场景。不管我们在描述的是一个情感支持的空间、有隐私技术加持但开放式协作的非标签化的场景还是什么,这个安全的场景在未来社区中使用的技术,一定是基于爱的,而不是用来制造分离、操纵和控制人类的,也不是粗浅地应用于提升人类标准化技能的平台。最后,协作背后的动态意识进化。意识进化在不同的人(不管什么年龄和职业标签)之间都会建立意识间的联结,不只是“需要同频”的“傲慢感”,万物相连是事实。也许有人灵感突发,有了一个构想,另一个人将它实现,而第三个人进行销售。与这样一群人合作当是你此生最美好的经历之一,他们热爱土地,而土地(地球)也回应他们。🧐社区众包场景之家庭合作社众包学校模型1:Upbeing4Youth(例如模拟校长X共建自然学校)众包学校模型2:Upbeing4Comunity(例如定海原心学园、众包屋与跨界社群联盟等)众包学校模型3:Upbeing4Family(例如家庭合作社的前身1;家庭合作社前身2;家庭合作社前身3)一个家庭可以是一个文化中心,是韧性社区的力量之源。那家庭合作社作为一个我所设想的社区众包场景,可以是一种集体影响力模式,通过集体影响力价值表达、价值进化和价值交易在行动村等行动学习平台上去发展一个众包学校的模式出来。面对未来十年全社会的实验期,谁又不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呢?家庭合作社一起共同参与、建构自主管理框架(建立财务组、项目组、评估组、监事组、共学组等,可轮值)、共同决策、创造社会影响力,以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也收获社会成就感。项目可以是参与行动村上的项目或者发起项目,项目需要跟可持续发展、或者身边的社会问题有关,或者孩子的成长有关。🧐家庭合作社的组成要求在用一个社区的3组家庭成组,分布式自治。🧐家庭导航员
2020年3月4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城市生态社区与螺旋范式#泛气候变化X生态思维系列

拥抱生态思维www.actionvillager.com个人与社区的共生式转型行动村上的生态角色们共建了多元标签的行动案例之后,我们在这些立体的连接基础上,来继续往行动村设计里的集体影响力走。泛气候变化X生态思维这个系列,有泛气候变化的共学、案例观察(以行动村实践为主,尽量囊括观察、感受和需求的真实呈现)、生态思维和自然范式认知,加上个人影响力账户的价值交易的激励等,协同推进生态社区和反转地球暖化的愿景进程。
2020年2月26日
其他

神话村 : 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桥梁

个人与文化的深层变革阴影-原型-超越范式转型,需要从旧神话走向新神话,追寻新的神话和世界观。有的人向来认为社会变革是一种精英行为,那是对每个个体独特性的否定,在神话村,我们不再像行动村一样将社会变革作为第二维度,在此会尝试用另一种场景,来继续活出”只有从内在才能产生个人或制度的深层变革”,来与这个世界温和地“对峙”。https://actionvillager.com/projects/5e0ee0f6a7ee6冲击制度的,有几种不同的策略,比如提升自组织去DuiKang,抑或是相对零散的改革,这两种我们并不能保证他们的效率,但如果我们可以选择将更多力量灌注入创造文化的积极策略之上...值得谨慎一试!神话村雏形是萌生于2017,跟好友Wendy分享的时候,她当时推荐用喜马拉雅电台来作为平台,但有趣的是,我拖延到现在,发现我们所创造的行动村才是“良配”哈哈,所以这两年已经有的一些尝试,在行动村上有了一些案例~逻辑真的是最差劲的先知了,和我一起来探索通过神话村精神,去看见整全的图像,领域跨文化里相似灵魂的原型中的那个自己。01/内涵与模式行动村的大多模式是核心-建构微系统-整合进化式流动,是螺旋式的,如果说有什么范式参考的话,我后来自圆其说地找到了自创生理论:生成-粘合-蜕变。而神话村我换了一种模式,也是独创的三部曲:阴影-原型-超越。由于人生经历和神秘经历相比身边同龄人曲折(财富啊)得多,所以感兴趣的方向看官们可能感觉比较“玄乎”。这个三部曲来自于2016年接触的人类图体系的启发。神话村可以与我们的直觉、自我价值感、灵感、情绪等更多身体、心灵和集体的智慧连接,它是物质和心灵世界之间的桥梁,使得在意识层次持续进化,更加深入而逐渐成形。它能开启新的契机,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新的发展。02/阴影神话村希望以丰富的面向与人类意识的扩张和连结产生深刻,包括拥抱意识的阴影频率。疫情期之后,生活方式和互动方式上的谴责现象会一直出现的。我们每个人在神话村无需苛责自己,我们会收到多重的情绪的化学反应而无法聆听在这世上的一切经验并从中学习;我们的互动和交流方式将被这种干扰所影响,而我们会陷入无法摆脱自己过去经历的境地。那就让它继续成为梦境、继续成为隐喻、继续像通感的魔法一样转化能量到它可以去的地方!我们不怕幻象!谁说疫情期的自我囚禁不是一种幻象呢!我们就是要全身心地沉浸在我们无法摆脱的原型和过往经历中,沉浸在情绪戏码中,去看见自己原始的人性欲望!不去浪费我们身体和过去的能量,在我们准备好的时候,去看见和拥抱根植于人类情绪系统的问题,听见全局性的纷乱频率,拥抱那个造成全球暖化的”自己“。我们看清那个自己并没有从自己的欲望中获得慰藉,反而欲望越来越多,看见那个不断造成更多分裂的自己。我们要看得更清楚的是,有些功课的确属于我这个个体,有些并不是。我们发现我们其实是无法聆听整个困境,并无法从集体层次获得见证,自然无从探索、了解真正的伙伴情谊,神话村需要这种同人情谊。03/原型在各式各样的文化遗产中,我们植入神话、故事与原型,
2020年2月7日
其他

社区营造图腾卡|用Vision-based Learning共造生态社区

在遵循自然时间法则和宇宙运作规律的同时,宇宙也从未停止过创造新生事物,在创造生产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达到平衡。创造可以带来和谐与平衡,在实现自我本质的基础上,我们将把内在最美的一切展现出来。
2018年6月26日
其他

不创新日|在最“土”聊天室做生态砖

从个体独特性出发,以生态为中心,因材施壤,在自组织与系统协作的融合互动中,以开放式协作学习方式共建混龄、低成本和有趣的生态社区。此为Upbeing和神话村的前期实验室及思行路径。
2018年4月18日
其他

神话村前奏:“了不起的中国制造”

9¾站台快线搭乘↓神话村入口生态协力社UpSociety通过生态心理学与生态社区设计培育可持续设计师,协力共建混龄、低成本和有趣的生态社区.
2017年8月30日
其他

半工半X |丹巴之行协力员招募

这次我们联系了腊月村当地的意见领袖们,同时联系了多个可以远程参与的共创方,也怂恿一名有趣的生态村推动者一起前行。以下均为尝试,还要到当地进一步和当地的需求进行连接。这两个不同的团队要怎么一起玩呢?
2017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