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教育纵深 | 点亮更多“微”可能
在周末,如果你走进大学校园,会发现高校开设了一批微专业。不同于辅修专业,微专业主打“小而精”,学生可以在一到两年内完成所有学时,内容上也是交叉融合了多个学科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微专业虽不授予学位,但人气十足,不仅学生报名踊跃,有的学校还面向社会人士开放微专业的课堂。那么什么是微专业?为何会受到多方青睐?今天,我们邀请到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孙书文,一起来探讨相关的话题。近两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启了微专业,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面向本科、研究生甚至是校外开设不同种类、横跨不同领域,包含学分不等的专业课程包,吸引了不少学生报名就读。微专业“微”在哪里?如何看待微专业热背后的人才培养趋向?微专业是指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围绕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从高校的教育实践看,为专业开设的课程数一般是5-8门,时间通常安排在工作日的晚上或者周末,总计学分一般为15-20分,与辅修专业不同,它通常不授予学位,但学生修完后可以获得相应证书。继2020年山东大学探索建设面向全校招生的第一批17个微专业以来,目前多所高校已结合自身特点开设微专业。2020年,在山东省教育厅指导下,驻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十所高校秉持协同创新、开放高校、共建共享的理念,组建山东省高等学校长青联盟。2020年9月24日,山东省高等学校长青联盟微专业建设研讨会暨招生宣介会发布长青联盟共建共享的10个微专业,山东师范大学的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微专业榜上有名。这10个微专业兼具创新性、实用性与时代性的特点,涵盖医、理、文、工、管、艺术、教育等多个学科门类,面向长青联盟高校在校大学生招生,以集约式、专业化的课程内容为载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孙书文院长介绍,2018年,山东省教育厅出台政策,开设一系列微专业。学校认为文学院中文专业受众面广,同时,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专业既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还入选了山东省第一批一流学科。对于一个民族来讲,语言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凝聚体;对于一个人来讲,他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可以称之为他的另一副面孔,这个面孔比他肉体的面孔似乎更具有内涵、更有韵味。此外,学院希望通过微专业,能够让中文之美在社会层面上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也让学生们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能够融入当代最先进的科技。经过几年的发展后,学校的微专业又有了哪些变化呢?孙院长介绍,目前正在进行山东省的第二批非专业的申报。在设置课程时,要注意把基础知识和能力提升、人文素养综合锻造,将三者结合起来。随着微专业的增多,学校和学院如何在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确保微专业育人的质量?孙书文院长认为,微专业的建设过程也是一个教书育人的过程,最核心的就是如何育人。最为核心的是师资。孙院长介绍,中国古代人讲叫“师者,人之模范”,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甚至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在微专业教育过程当中,需要精选好老师;第二是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建设中,要把好关、用好力,这是做好微专业的主渠道。例如现在大家都面临的挑战是强人工智能写作,所以在课程当中,我们要加入这个环节。AI到底给我们贡献了什么,给我们支持了什么?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深、越来越重;第三是质量的保障和监控。根据学生反馈,把握质量监控红线。“西南大学开设公务员专业”的话题曾经一度冲上热搜。有些网友质疑“这不就是考公培训班吗”,还有人说,“这适应了学生的需求,接地气儿”。其实这个微专业的全称是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也整合了很多的内容,孙院长认为,一方面大家认为,大学应该是培养那种学究式、创作式的专门人才,与社会有所脱节。所以当学校开设这类非常专门性的课程时,一些人会觉得不适应。这个也说明了这个微专业开得很及时,跟社会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学校要为社会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这门课程的全称是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它不仅仅是培养公务员,而且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囊括了心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的方面。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微专业的体系。同时这个微专业的导向不仅仅是一个技能,它又有专业性,又有系统性,而且有人文素养的提升。孙院长认为,这恰恰是一个非常好的典范的微专业的课程。孙书文介绍,高校从来都不是象牙塔,它还承担了社会服务、文化培养、文化养成等功能。好的大学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作为城市的灵魂,高校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场所,还应该是文化的聚集地。通过微专业,校内学生和社会人士都有学习的机会,甚至有的六十多岁的老人都在学习微专业。我们整个社会能在此有所收获。大小互补,主次协同,为专业打开了一扇由主修专业瞭望其他领域的窗口,也改变了传统的千人一面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让千篇一律的“齐步走”正变成百家齐鸣的“交响乐”。随着各项政策与举措的优化完善,微专业一定能够真正走向“小而美”“优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