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驿亭

其他

“我没有给你们上过的课”——第二十四期“学术人生”活动圆满落幕

“我没有给你们上过的课”第二十四期“学术人生”活动圆满落幕2023年3月19日下午,由浙江大学文学院研博会承办的学院优秀品牌活动——第二十四期“学术人生”沙龙在成均苑4幢107举办。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许志强老师主讲,许老师以“我没有给你们上过的课”为题,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与比较文学学习研究的感悟。现场座无虚席,本次活动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开讲后,许老师首先讲述了自身的学术经历。作为受旧体诗词熏陶的中文系学生,他在大学期间的文学思想解放运动中,阅读了北岛的“今天派”诗歌《雨中纪事》《雨夜》等作品,受到诗歌中高度的理性及反思意味的触动,后来逐渐转向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由此,许老师引出了本次讲座的目的——阐明比较文学的意义。随后他也向同学们解释了讲座标题“我没有给你们上过的课”的含义,即在许老师平时主讲的课程中限于课时未能向同学们总结与展开的内容,以及这些课程的学习意义之所在。对于比较文学学习的意义,许老师提出了一个公式:比较文学学习的意义=追求审美的现代性=现代人的感觉和意识。许老师强调,比较文学学习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审美现代性的转向,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人的感受、人格在这一过程中是否发生了转向更值得重视,审美转向的过程中人的价值评判尺度发生改变,对于文学也能获得全新的感受。阐释“审美的现代性”,许老师提出了三个尺度。首先是精神哲学,哲学的作用是统摄性的,如萨特存在主义的内核就是以更高的理性统一已经被分离的生命和思想,经由存在主义这一路径为媒介可以获得从传统转向现代的方法。其次是美学品味,美学品味转向现代是至关重要的,以诗歌为例,应当完成传统士大夫审美的诗歌体系到现代审美诗歌体系的转变,追求精神与当代文化的共振。最后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不接受寻常的结论,也就是说对一般理性的空洞概括不感兴趣,这是现代哲学和文学在思想表达上的一个共性。随后,许老师指出,审美的现代性是跨学科的。比较文学作为培养现代人文素养的基座,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现代知识分子。在学习过程中以审美现代性为线索,贯穿电影、绘画、音乐等诸多领域,最终能够成为一个触类旁通的学者。在此基础上,许老师进一步指出,审美的现代性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塑造的方式。许老师以崔健的摇滚乐创作为例,讲述了异质文化所带来的意识、感觉、价值观等诸多元素是如何进入到人的“原个性”中,帮助我们不断生成新的自我。因此,许老师鼓励同学们向现代的审美性敞开,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诗学判断尺度,最终成为一个专业读者。在最后的提问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发言,与许老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许老师就作为一名专业读者应如何细读文本、是否应当走出阅读的舒适区、如何发现自己的审美趣味等问题做出回答。本期学术人生沙龙活动在轻松自由的交流中落下帷幕,许老师有趣而不失严肃的态度、开放又极其深刻的思考,传递出独特的文学感悟与思想精神,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更多自省与思考的空间,令大家受益匪浅。图片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学术人生 | “我没有给你们上过的课”——文学院第二十四期“学术人生”沙龙预告

学术人生“学术人生”系列讲座作为浙江大学文学院的品牌活动,旨在继承和发扬学术精神,展现学术名师的风采,为文学院学子提供亲近学术名师,感受名师风采、品味学术精神的机会;同时也希望进一步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与学术氛围,增强学科认同。讲座信息主讲人:许志强
2023年3月13日
其他

【活动回顾】文学院第23期学术人生沙龙:语言学之旅 | 向明:a chat with linguist

2022年6月7日晚,文学院第二十三期“学术人生”沙龙在成均苑4幢101举办。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芝加哥大学语言学系向明教授,沙龙由李旭平老师主持。沙龙伊始,向明老师以何为语言学的问题开场,讲述了自己作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是如何进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向老师多次强调,研究的规划不可刻意为之,应尊重个人兴趣,并保持对学界与社会变化的敏感。在语言学学习与研究方面,二位老师向大家描绘了研究生阶段中学习与研究的轨迹。李旭平老师结合其博士后经历与大家分享了研究方向转变的心得。随后,向明老师进一步概述了语言学研究的具体方向,如着眼于语言的句法、语义、音系等涉及语言本体的理论语言学研究。针对李老师所说的应重视社会环境对研究思路的影响以及语言学研究的复合性,向老师勉励同学们务必保有人文关怀。学习、研究与教学在本科生的学习、研究与教学方面,向明老师介绍了国外本科生的状况。结合其任教经历,如评分较为宽松、取消考试等考核方式,对教学、考核模式与学生培养间的关联作了说明。随后,向老师也简要提及了申请海外语言学研究项目时的关注点。从推荐信的写作切入,建议可从自身已有的研究条件、兴趣与意向等方面入手,更多关注研究规划与专业问题,更多与导师和其它研究者交流,争取推荐信的内容更有专业性。对于科研能力与整体能力的关系,以对非本专业人士“讲故事”的实践为切入点,向老师建议大家在本科阶段应尽量把握兴趣点,并注重个人的整体训练,以对问题的背景及其重要性有深入了解。鉴于语言学研究正处于跨学科研究阶段,二位老师与大家也探讨了文科生的相关学习方法。向明老师结合自身高中数学学习的优势提醒同学们,在焦虑时应合理评估自身的综合状况。学者的定义与培养谈到对学者的清晰定义与培养的特定方法,向明老师认为并无确切答案,保持视野的扩展且努力挖掘兴趣点是关键。有意投身语言学研究的本科生,应对语言学领域的几种研究方向有大致的了解。同时,亦当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提出独特见解;清楚自身对其敏感的“角度”,偏向创新、还是更善于补充。对此,李老师鼓励同学们多注重现象的细节、多检验他人的对策,让方案更具针对性。向老师亦建议大家在上述过程中养成“讲故事”与“写东西”的习惯,不仅应“喜欢写”,还需“会写”;持续琢磨写作的视角与层次。对于学术生涯的瓶颈期,向老师亦结合自身申请教职、申请学科研究基金的经历,鼓励同学们直面压力、预备多种计划。及时地反思自身、处理好“被拒绝”,才能更自如地应对困境。分享临了,同学们积极提问,向明老师就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的关系、心理语言学与神经语言学、国际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态势与非母语背景的研究困境等方面作了解答。文字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活动回顾|“青椒:起点抑或终点”——“我有嘉宾”生涯辅导沙龙第二十四期活动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向韩宇瑄学长咨询了文学研究方法、简历的撰写与要求、现当代文学研究产出的现状、读博类型的具体选择等问题。韩学长表示,期待春暖疫散,与大家再聚启真湖畔。文稿
2021年12月20日
其他

【活动回顾】“向时代借一支妙笔”——优秀校友池浚分享会

2021年9月29日下午两点,浙江大学写作中心系列讲座、人文学院党史学习教育之党史大讲堂、“我有嘉宾”系列讲座在紫金港校区人文学院大楼100报告厅举行。本期讲座的主题为“向时代借一支妙笔”,主讲嘉宾为优秀校友池浚。许多同学、老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慕名而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冯国栋教授也至现场,热烈欢迎池浚先生的到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1年10月2日
其他

“向时代借一支妙笔”——优秀校友池浚分享会

讲座信息嘉宾:池浚主题:向时代借一支妙笔时间:2021年9月29日(周三)14:00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人文学院100报告厅嘉宾介绍池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广场活动总撰稿、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文学撰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总撰稿。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999级毕业生,故宫博物院博士后,中央戏剧学院博士。国家京剧院编剧,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田汉研究会理事。作品曾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语“金曲奖”、“十大发烧唱片”等。报名通道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报名。编辑
2021年9月27日
其他

【学术人生】敬畏与坚守——人文学院第二十期 “学术人生”沙龙预告

“学术人生”系列讲座作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品牌活动,旨在继承和发扬人文精神,展现人文学院学术名师的风采,为人文学子提供亲近学术大师,感受名师风采、品味学术精神的机会,进而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与学术氛围。讲座信息讲座主题敬畏与坚守活动时间12月4日(周五)晚19:00活动地点人文大楼107会议室嘉宾介绍冯培红,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兼任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魏晋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丝绸之路与内陆亚洲史主要研究成果出版《敦煌的归义军时代》、《敦煌学与五凉史论稿》等著作,在《历史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内陸アジア言語の研究》等刊物上发表95篇论文。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目前正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宋间敦煌大族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法藏敦煌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和研究”等。讲座主题学术的宗旨是探求真理,但真理往往不与常识同行,历史的真相很可能也与日常的理解大相径庭。以有限的认知去求无知的世界,没有理由不时刻保持一颗敬畏的心灵。本次讲座冯老师将与大家分享探索学术的多年经历,叙说追寻历史背后的发现,印证学术人生中须葆有的敬畏与坚守。在追求学术和探索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沿路遇到的风景可能只是一种幻象,踽踽独行,冷静思考,坚守学术的初心,如同在这入冬的雨夜看到一盏心灯,那或许是方向。活动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另外,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丰厚的奖品报名并将推文转发至朋友圈集赞满40并截图发送至公众号后台我们将抽取3位同学获得晓风书屋价值50元代金券一张机会难得,欢迎大家踊跃参与!编辑丨王婷
2020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