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改革进行时

其他

薛其坤:关于科学研究的三个层次——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主旨报告摘要

编者按:“如何理解科学研究?”中国科协常委、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在荣获202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于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以独到视角,用三个“3”给出精妙回答。此番深邃阐述,揭示了科研的内在逻辑与价值追求,启示、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更加扎实的步伐,在科研道路上坚定前行,共筑社会繁荣之基。7月2日,薛其坤院士受邀在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广西南宁)的主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关于科学研究的三个层次》的主旨演讲。第一个“3”:仪器、材料和发现薛其坤院士认为,很多科学研究可以从仪器、材料和发现3个方面去理解。仪器是研究工具;材料是研究对象;发现是研究目标。这里的“仪器”可以是实验工具、理论工具,也可以是实验方法或理论方法。“材料”可以是生命科学中的生命体,也可以是物质科学中的非生命体。多数科学研究要寄托在这些材料基础之上。“发现”主要指科学发现,可以是理论研究的发现,也可以是实验研究的发现。第二个“3”:发明、拓展和应用与此同时,科学研究可以从3个层次——发明、拓展和应用去理解。发明/发现阶段的突破为科学界带来新的理论、视角和工具,拓展阶段的研究将这些新发现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而应用阶段的研究则进一步深化和扩展这些发现的应用范围和影响力,可用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这3个层次的关系可更直观地表述为:“发明”解决的是从0到1的问题;“拓展”解决的是从1到10的问题;“应用”解决的是从10到100的问题。每个层次的研究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仪器、材料、发现”均可切分出“发明、拓展、应用”这3个层次。在“仪器”这一领域,以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为例。扫描隧道显微镜是在1981年由德国科学家格尔德·宾宁和瑞士科学家海因里希·罗雷尔发明的。扫描隧道显微镜使人类可以实现原子分辨测量,这对于表面物理研究等领域的推动作用是极大的,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得益于纳米科学的兴起,扫描隧道显微镜作为原子尺度的科学利器,出现了多个方面的拓展:其中一个是来自IBM
7月7日 下午 3:00
其他

倒计时1天 | 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北京学术周即将拉开帷幕

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北京学术周将于2024年7月8日拉开帷幕。包括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中国科技青年论坛在内的多项学术活动,将精彩亮相!一起来看看,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北京学术周的活动都有哪些→北京学术周敬请期待
7月7日 上午 9:01
其他

强化创新引领 培育发展动能——专家共话科技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7月2日至4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与会院士专家、知名企业家和政府部门负责人等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
7月6日 下午 12:03
其他

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广西南宁开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于7月2日在广西南宁开幕。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出席主论坛并致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巧共同主持主论坛。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蓝天立、政协主席孙大伟出席会议。万钢在致辞中指出,本届年会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的务实行动。希望科协组织进一步强化创新策源,为新质生产力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增进协同联动,为新质生产力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广泛聚才汇智,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丰沛的智力支持;推进开放合作,为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广西始终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希望年会能够发挥跨界融合的优势,助力广西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刘宁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国建设重大部署和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广西创新传统源远流长,高质量发展宏大场景激动人心,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日益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广阔。希望以本届年会举办为契机,引导更多高层次人才把目光聚焦到广西,把事业拓展到广西,把项目落位在广西,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共同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主论坛上,中国科协发布了2024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以及“科创中国”榜单。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创始主席白春礼,中国科协常委、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陈忠岳,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分别作主旨报告。有关部委、中央企业和广西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科研院所、高校和全国学会的科技工作者代表及媒体记者近千人参加主论坛。本届年会以“培育新质生产力
7月2日 下午 1:41
其他

2023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发布 | 来看看有哪些先导技术、新锐企业……

在今日召开的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中国科协正式发布2023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榜单发布先导技术榜150项、新锐企业榜50项、融通创新组织榜10项、技术经理人先锋榜20项,共计230项入榜项目。2023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聚焦“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组织赋能+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挖掘一批前沿技术成果、潜力型科创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技术转移转化人才,打造特色与引领兼备的榜单品牌。其中,先导技术榜遴选出具有产业先导意义和广阔市场前景的前沿技术,助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新锐企业榜汇聚了拥有前沿技术、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积极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中彰显担当;融通创新组织榜推出的新型研发机构、创业孵化载体等,为各创新主体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问题、联合科研攻关、协同培养人才等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作出了积极示范;技术经理人先锋榜遴选出在一线从事技术转移转化工作的优秀代表,他们与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等高效对接,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自2020年起,中国科协连续发布“科创中国”系列榜单。从榜单设置、推荐渠道、遴选机制不断优化,遴选过程专业、标准、规范、透明,榜单影响力持续扩大,前三届共征集到先导技术榜、技术经理人先锋榜等各类榜单3781项,遴选发布了其中870项产学研融合典型成果、机构和人物。系列榜单的发布促成了117项入选项目与高校、产研院、孵化器、投融资机构、企业等的交流合作。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创中国”系列榜单将持续聚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推出领头雁、树立风向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7月2日 上午 11:12
其他

王永志院士:一生干了3件事,3件事干了一生

痛惜!据中国工程院官网“已故院士名单”显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工程院首批院士王永志于6月11日逝世,享年92岁。中国科协联合11个部门开展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于2021年启动了对王永志院士的采集工作。《中国科学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系列报道“印刻”栏目,曾发表了记录王永志院士学术成长的文章。斯人已去,我们转发当年的文章,缅怀王永志院士。王永志(1932年11月-2024年6月)航天技术专家,主要从事航天技术、火箭技术研究。1932年11月出生于辽宁昌图县。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获工程师称号。2000年获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荣誉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他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0年5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被命名为“王永志星”。2017年6月12日,他入选“八一勋章”首批候选人名单。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王永志院士:一生干了3件事,3件事干了一生文
6月13日 下午 7:24
其他

中国第一首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是这位科学家所作!

《唱响科学家精神》节选——《行路难》中国第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你知道吗?它的名字叫《行路难》,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创作的。李四光(1889年10月-1971年4月),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我国地质科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58年9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18年,李四光在英国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他准备学成回国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完成报效祖国的梦想。然而,几个月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中国作为参战国,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受到了强烈的不公正待遇,激起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慨。满怀爱国热情的李四光,在当时的情势下,回国之路重重受阻。1919年冬,他草写了《行路难》五线谱背面的五行乐曲。1920年的正月,李四光谱下了5行、19节的小提琴曲,这便是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这曲《行路难》的每个音符,都流淌着李四光的爱国情;每段旋律,都振奋着中华儿女的爱国魂。《行路难》曲谱手稿在谱下琴曲后,李四光毅然踏上了归国路,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之职。后担任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64
6月6日 下午 1:18
其他

5·30,祝全国科技工作者节日快乐!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发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为了纪念这个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2016年11月,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5月30日定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长久以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都在用知识的光芒点亮世界用技术的力量改变生活面貌他们的智慧和创新汇聚成科技创新的滚滚洪流推动历史巨轮破浪前行他们的身影穿梭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奋斗在研究室或试验田如探险家探寻着科学的奥秘每一次突破都是他们投向祖国大地的深情凝望1998年,小麦育种专家李晴祺在山东农业大学温室里认真观察研究小麦并记录数据。他们奋斗在操作间或手术台用科技向善的力量汇聚成人们心中那份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期待外科肝胆专家吴孟超院士在为患者实施手术他们饱含对中华民族深沉的爱以赤诚之心,为民族的崛起默默奉献在科研殿堂里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火花在产业领域中锐意进取,开创着民族的未来回溯历史长河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让我们先把时间拨回到清末民初。当时,怀揣救国梦想的科技先驱们,跨越千山万水,以图自强,在工程建设上拓土开疆,打下中国近代化最初的科技基石。位于湖北黄石的大冶铁矿,始建于1890年,是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在此诞生了中国第一支大型地质勘探队、中国第一批女地质队员。1909年10月2日,由中国人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举行通车典礼。京张(北京至张家口)铁路全长449里,由总办詹天佑负责设计建造经营,始建于1905年。这是京张铁路修成时,詹天佑(车前右第三人)和同事的合影。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科技事业和科技工作者群体赋予了新的内涵。自此,科技工作者们更加重视“科学为全人类效力”,如同坚毅的战士,开启了科技的实践探索,自力更生、因地制宜,用科技的力量服务于全民族解放事业。位于山西长治的黄崖洞兵工厂,始建于1938年,是太行革命根据地最大的兵工厂,华北敌后最大的兵工基地,也是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在这里研发出我军第一种制式步枪——“八一”式步枪,八路军第一种自产“掷弹筒”等,为人民军工培养了大批优秀技术人员。位于山西长治的故县铁厂,始建于1947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建立的第一个钢铁企业,1948年1月生产出第一炉铁水,结束了解放区不能生产灰生铁的历史。图为1949年10月2日,故县铁厂第一任厂长陆达为全体职工合影。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无数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迎来了一系列关键突破,推动了中国科技进步,赢得了国际赞誉。1960年,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电子计算机——107计算机设计试制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独立研制氢弹的国家。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我国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是世界上最快的。1964年,我国第一株雄性不育水稻培育成功。1965年9月,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科技工作者将人工合成的产物注入小白鼠体内,测验它的生物活力。小白鼠因体内胰岛素增多而发生惊厥反应,证明这种人工合成的产物就是具有生物活力的人工合成胰岛素。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图为1970年初,科研人员在厂房内测试“东方红一号”卫星。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详细证明,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困扰国际数学界的难题向前突破了一大步,引起世界轰动,国际数学界称之为“陈氏定理”。图为陈景润在工作中。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为引擎,深耕基础科学,推动知识创新,面向经济建设,加快技术创新,彰显了中国科技事业的生机与活力。油画《科学的春天》(作者:丁一林)。这幅作品表现的是1978年3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历史。科技工作者们激情昂扬地步出会场,3月春天的阳光映照在每个人的面庞之上,并与他们的笑容一起绽放。1985年2月15日,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1988年3月10日,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北医三院诞生。1990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建成运行,这是中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也是高能物理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图为2004年方守贤院士在对撞机前的留影。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第一位造访太空的中国人,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昂首阔步
5月30日 上午 9:01
其他

中国科协致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节日贺信

致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贺信中国科协主席
5月30日 上午 7:31
其他

60 年前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中的未来城市,竟然真的实现了

4月27日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开幕这届大会的主题是“科学梦想,创造未来”实际上,科幻作品一直在以独特的方式,为我们展示科学发展引领下的未来生活。在上世纪60年代,著名作家叶永烈就创作了他的第一部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这部科幻名作通过主人公“小灵通”漫游未来城市的经历,描绘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未来城市,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为一代代读者勾勒出了对未来生活的想象。
4月27日 上午 10:02
其他

传承雷锋精神,科技志愿在行动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发出后,学雷锋活动蓬勃开展,雷锋精神赓续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科技界更是以创新报国的志气,勇做“民族脊梁”,接续传承的科学家精神与雷锋精神一道,代代相传、熠熠生辉。在他们中间,有的人贡献巨大却一生对荣誉淡然,有的人在工作岗位上,战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具有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在工作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导推动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注入不竭精神动力。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秉持“研必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深刻诠释着雷锋精神时代内涵,书写新时代科技界雷锋故事。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做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今天,是学雷锋纪念日,传承雷锋精神,科技志愿在行动!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时尚,一起加入中国科技志愿服务吧!↓↓↓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科技界学雷锋故事。
2023年3月5日
其他

中国科协网络平台宣传评价2022年度排行榜发布

来源: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信息中心
2023年2月21日
其他

吴善超:激活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创新生态

科技激励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是释放科技创新潜力、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重要渠道,也是科技人才工作的永恒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方位改革科技体制、多层面优化激励机制,千方百计营造宽松环境,凝聚人才、成就人才。法律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法律法规,为科技激励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相继出台《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为激励创新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系统化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稳步推行,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更加体现科研活动规律,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稳步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逐步扩大,科研管理机制更加优化。企业研发激励力度显著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逐步落实。科技激励机制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等试点全面启动,破“四唯”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有序推进。《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对132个经济体的创新生态系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中国排名第11位,较2021年上升1位,连续10年稳步提升,增幅居36个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在充分肯定我国创新生态建设成效的同时,也应当认识到,当前科技激励仍然存在国家使命导向激励不足、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缺乏长期稳定支持、对青年人才激励不够、激励“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等短板,一些激励政策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存在变形、走样、打折扣等现象。一是盲目激励,有的单位激励导向不够明确,缺少系统的细化措施,相关激励举措缺乏协同。二是攀比激励,不同单位之间为争夺人才,争相提高激励的物质水平,造成引才的恶性竞争。三是激励过度与不足互见,有的单位片面追求物质激励,有的激励与贡献不匹配,有的则顾虑较多,不敢实施物质激励。当前实践中,我国科技激励机制建设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布局不能很好适应,需要通过改革攻坚加以完善。人才济济,有序组织是关键,有效激励是保障,创新土壤最重要。新征程上,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迫切要求以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安排,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释放创新潜能,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创新生态。强化价值导向以有效激励激发内生动力,引导科技人才追求真理、挑战未知,强化服务国家、造福人类的责任。坚持“四个面向”,激励科技人才突破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难题,增强服务“国之大者”的使命感。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发挥人才主体作用的科研组织模式,让经费、设施等物质条件服务于人的创造性劳动。坚持激浊扬清,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引导科技人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恪守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尊重科学规律着眼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需要,遵循创新发展、科技管理、人才成长规律,摒弃行政化、官本位,信任人才、包容人才,激励引导人才敢为天下先、勇攀世界科技巅峰。针对基础研究探索性强、厚积薄发等特点,强化对“安、专、迷”者的长期激励,鼓励看准方向、“十年磨一剑”。针对青年人才成长特点,实施雪中送炭式的及时激励,帮助他们稳定职业预期,克服影响职业起步的“静摩擦力”,更便捷获取“第一个馒头”“第一桶金”,尽快崭露头角、脱颖而出。针对创新团队发展特点,坚持放权,提倡协同,激励形成战略人才力量的雁阵格局。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中,嵌入科学激励机制。注重基层首创,加强评估总结,增强激励政策的系统性、协同性、实效性。坚持学术性、荣誉性,鼓励和规范科技社团等社会力量设奖,健全社会激励体系。优化稳定支持机制,提升科技人才激励获得感,统筹解决科技人才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问题,让有突出贡献者“名利双收”。针对某些政策造成科技人员怕担责任、研究避重就轻、避难求易等问题,着力激励攻坚克难,宽容挫折失败,优化创新生态。统筹用好激励政策工具,强化协同衔接,推动扎实落地,提升激励整体效能。拓展开放合作鼓励创设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奖项,聚天下英才而励之。支持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国际科技组织等共同设立国际奖项,加大中国科技创新成果集成宣示和推介力度,着力解决我国优秀青年科学家冲击国际科技大奖“临门一脚”的难题。强化对国际科技组织任职人员的激励,支持他们在国际舞台履职尽责。作者:吴善超,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来源:学习时报
2022年11月14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领航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在央视播出

我们起航目标就在远方迎着朝阳在无垠汪洋,看清方向踏着风浪在大海中央,乘风破浪把对国家的责任扛在肩上把对人民的牵挂放在心上启航向着美好出发终会抵达美好扬帆为了梦想远航定能实现梦想领航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宣部联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单位共同摄制16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可观看视频)。《领航》聚焦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走过的非凡壮阔历程,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彰显的强大真理力量,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生动呈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和良好精神风貌。该片将于10月8日至15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0:00档推出,每天两集连播,每集30分钟。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2年10月9日
其他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通报表扬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的通知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有关高校科协、企业科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结合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各级科协组织围绕“创新争先
2022年7月22日
其他

湖南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召开

6月26日下午,根据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安排,湖南省党政领导与科技领域的院士专家进行座谈交流,围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发挥中国科协资政建言智库平台优势,集思汇智湖湘大地,聚力谋划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出席并讲话。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出席,会议由湖南省委副书记朱国贤主持。座谈会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湖南“三个高地”建设,立足湖南省现有优势产业,着力突破和解决关键核心技术与难点问题。为筹备好此次座谈会,中国科协组织由院士专家领衔的高端调研组开展实地调研,3-6月,10个全国学会和湖南相关省级学会,200余位行业专家,36个湖南省直部门和13个市州积极联动,组织各领域资深院士专家分赴湖南各地一线,聚焦湖南区域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点企业技术需求,围绕先进制造业、种业、有色产业、绿色发展、北斗应用、医疗健康等关键领域重大问题进行高水平专题调研并形成报告。会上,王怀民、罗锡文、杨华勇、谢在库、万建民、柴立元、廖湘科、杨焕明、穆荣平、李平等院士专家交流汇报了各自主持的服务湖南课题的调研成果。万钢高度赞赏院士专家服务湖南的课题调研成果,并充分肯定近年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结合院士专家的观点,他希望湖南要提升产业链完整性,加大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和龙头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科技力量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持续推动湖南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北斗等优势产业创新发展,培塑国际竞争新优势。要培育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立足湖南农业科技创新基础和优势条件,着力打造现代种业、智慧农机、绿色低碳农业,以科技创新推动湖南省乡村产业振兴。万钢强调,中国科协要拓展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广度深度,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汇聚广大科技工作者智慧,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建立健全服务区域发展常态化机制,构建学会智库、高校智库、区域智库协同联动机制,形成“需求库”“人才库”“项目库”和“成果库”,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要加强成果凝练,促进调研资源向决策咨询资源转化,将院士专家的建议切实转化为湖南推动科技进步的良方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妙策。中国科协将继续发挥广泛联系科技工作者的优势,以此次年会在湘召开为新起点,完善院士专家、科协智库与湖南的良好沟通机制,助力湖南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插上更加强健的科技翅膀。毛伟明指出,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是一个高水平、高格局、高站位的年会,各位院士专家把“国之大者”与研究领域结合起来,把专业理论和发展实际结合起来,从湖南高质量发展全局想问题、提建议,我们将认真梳理消化、充分吸纳,将院士专家的智慧转化为创新发展的成效。毛伟明强调,当前,湖南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迫切需要广大院士专家的智力支持。希望中国科协和各位院士专家助力湖南打造“三个高地”、开展高水平攻关、搭建高能级平台、培引高端化人才、推动高效率转化,在先进计算、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集成攻关,推动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湘布局,让更多优秀科技成果在湖南转化见效。座谈会后,中国科协与省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飞代表双方签约。中国科协有关部门、直属单位负责人,湖南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相关领导,在湘院士,承担调研课题的全国学会专家,省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州党委或政府负责同志,湖南省有关学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组织高端专家为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已经成为中国科协年会一项品牌性活动。来源:中国科协战略发展部
2022年6月27日
其他

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中国舰船研究院铸魂强基工程中心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6月25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全球最年轻的获奖人之一!浙大教授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她在西湖边写下许多论文生活中的胡海岚喜欢阅读在杭州纯真年代书吧总能看见她的身影书吧主人朱锦绣说胡海岚喜欢坐在二楼的窗边一边吹着西湖的微风一边写文章胡海岚经常在这个座位写文章。
2022年6月24日
其他

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展示中心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6月24日
其他

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中国核工业科技馆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6月23日
其他

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历史文化馆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人才研究中心(兵器党校)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6月21日
其他

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阳早、寒春故居及生平事迹展厅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6月19日
其他

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闵恩泽院士纪念室暨石科院院士馆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6月18日
其他

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科学家研究中心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6月17日
其他

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研究员工作室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6月16日
其他

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空间智能控制暨航天精神教育基地”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6月14日
其他

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6月13日
其他

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史陈列馆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6月12日
其他

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院史馆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6月11日
其他

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詹天佑纪念馆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6月9日
其他

2022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正式发布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2年5月30日
其他

如何让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珍爱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多次寄语广大青年。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3月2日,围绕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道路上面临的安身、安心、安业“三大盼”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冯丹,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融媒体访谈直播间,展开深入讨论。●访谈嘉宾
2022年3月18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中国科协关于印发《中国科协党组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科协发智字〔2022〕2号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
2022年1月30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2021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即将举办

当前全球性环境问题突出,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离不开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和环保能力的提升,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意义重大。
2022年1月29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走近中国科学家 | 顾方舟: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

1957年,31岁的顾方舟临危受命,在昆明远郊的山洞里建立了实验室,开始了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第二年,顾方舟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并成功定型,为免疫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2年1月29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科技创新如何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2021“科创中国”企业创新大家谈观察

“科创中国”企业创新大家谈活动已成功举办12期,与会者围绕企业创新的不同主题开展交流探讨,汇智聚力、共谋发展,形成了很多有重要价值的意见建议,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
2021年12月14日
其他

走近中国科学家丨闻玉梅:中国治疗性乙肝疫苗开拓者

本期走近中国医学微生物、病毒学专家:闻玉梅院士闻玉梅院士闻玉梅,女,1934年1月16日出生于北京市,上海市人,中共党员,医学微生物学家,病毒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治疗型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195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80年前往英国伦敦大学进修,1981年前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学习,之后在美国、英国及中国的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工作过。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1年12月8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儋州市科协:发挥科协优势 推动产业发展 赋能乡村振兴

传播改革声音,凝聚改革共识,弘扬创新文化,展示科协形象。
2021年11月21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广西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关于检查科普法和广西科普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传播改革声音,凝聚改革共识,弘扬创新文化,展示科协形象。
2021年10月2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喜迎科协十大,致敬创新的攀登者!

传播改革声音,凝聚改革共识,弘扬创新文化,展示科协形象。
2021年5月26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中国科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2021年第一次集体学习

2月7日,中国科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2021年第一次集体学习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指示要求,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统筹谋划科协年度工作重点任务,进一步加强学习贯彻中央精神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党组书记怀进鹏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党组、书记处同志分别结合分管工作从学习和实践两个角度深入开展交流研讨。
2021年2月9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最美科技工作者陈亮: 不负韶华 建功戈壁,只为“万年”的承诺

他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走来,艰苦生活磨炼让他养成了坚毅向上的性格;他刻苦学习,从中国大学优等生成长为法国知名大学副教授;当祖国需要时,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待遇,归国投身于我国高放废物处置科研一线;他坚持扎根于戈壁无人区,克服高温酷暑、风沙肆虐的恶劣的自然环境,带领科研团队潜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了“万年工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及工程技术研发奉献了青春年华。
2021年2月3日
其他

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发布(内附精彩长图~)

今天下午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在京发布。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完成了国家“十三五”10%的发展目标任务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快速提升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详情见下图↓↓↓为全面了解掌握新时代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状况,总结评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实施情况,中国科协于2020年4月至10月组织开展了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本次调查范围覆盖我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8-69岁公民,首次实现了对419个地市级单位全覆盖。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为“十三五”时期实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10%的发展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公民科学素质基础,也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整体进入新阶段。于此同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不平衡的短板依然明显,尤其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居民、西部地区和老年人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力度,缩小城乡居民之间、东西部地区公民之间的科学素质差距。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了解,近年来,为了不断提升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中国科协及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持续完善科技教育与培训体系,将科学教育纳入我国基础教育各阶段;二是大幅提高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不断提升科普信息化水平;三是大力发展科普基础设施初步建成了现代科技馆体系;四是不断发展壮大科普人才队伍,持续增加科普投入
2021年1月26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获奖名单揭晓

男,1983年1月生,现任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021年1月18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科技巅峰,致敬“2020最美科技工作者”!

他是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专家,从事过多个运载火箭型号的研制,长期致力于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的研制,现担任我国运载能力最强、技术最复杂的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2020年12月28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共话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与科学抗疫 ——2020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召开

12月8日,2020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23个国际、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组织代表、政府领导与相关领域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就公众科学素质与科学抗疫等主题展开对话,探索全球公众科学素质与危机应对能力提升的机制与路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辞,大会支持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科学理事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发展中国家科学院代表向大会表示祝贺与期望。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马来西亚科学院首席执行官哈扎米·哈比卜和以色列工程师、建筑师和技术科学毕业生协会董事会主席埃胡德·梅尼帕斯、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等中外知名科学家做主旨分享。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具体实施。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孟庆海主持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环节。
2020年12月8日
其他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

传播改革声音,凝聚改革共识,弘扬创新文化,展示科协形象。
2020年12月8日
其他

【致敬】中国宣布重大科技成果!是时候说说这位"科学传奇"了

传播改革声音,凝聚改革共识,弘扬创新文化,展示科协形象。
2020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