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其他

【央视网】“最热夏天”之后,我们会迎来最温暖的冬天吗?

从全球最热一天,到最热夏天,2023年被“最热”不断刷屏。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时隔七年卷土重来的厄尔尼诺也在为高温“助力”。厄尔尼诺指的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的大范围海温异常偏高的一种现象,它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比如高温、洪水、干旱、野火等,进而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飞表示,本次厄尔尼诺事件仍处于发展过程中,预计是一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在未来会引发其他极端气候异常事件。2023年冬季我国冬季风大概率偏弱,这会导致北方冬季温度偏高、空气污染可能性增加;南方降水量增多,气温偏低。此外,郑飞介绍,厄尔尼诺对其形成第二年(2024年)的影响更加显著,华北可能出现春旱,长江以南夏季极有可能面临极端降水和洪涝的风险,需格外关注。《新闻+》记者:2023年发生的厄尔尼诺具有哪些特点?郑飞:从2020年到2023年初,出现了本世纪首次持续三年的拉尼娜事件,也就是热带太平洋整体偏冷。而从2023年六七月份开始,热带太平洋就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从目前的预测来看,厄尔尼诺状态将会维持下去,甚至还会进一步发展,强度也会进一步提高。厄尔尼诺是年际气候变化的现象,从各个机构的预测结果来看,厄尔尼诺峰值强度至少会达到1.5度以上,所以至少在明年春季之前全球平均气温会呈现较明显的偏暖特征。《新闻+》记者: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对未来的影响有哪些?郑飞:这种较强的厄尔尼诺事件会带来全球平均气温的突升,其影响会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历史统计上看,在厄尔尼诺的发展阶段,我们国家北方的秋天可能会相对偏干,尤其在华北地区一带,整个冬季的冬季风偏弱,北方冷空气活动相对偏弱,可能会导致北方地区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弱。而南方冬季可能会处于降水偏多的状态,这也会导致南方冬季温度偏低。不过近年来,我们处于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通过这些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即使在发生拉尼娜的时候,冬季温度也不会十分偏低。2023年全球的平均气温有可能将打破2016年的最高纪录,然而,厄尔尼诺形成后的次年,也就是2024年的温度大概率会比第一年更高。厄尔尼诺对2024年造成的影响会更加显著,比如对高温、洪涝等其他极端天气的催生。明年主要需要关注长江流域以及多流域洪水暴发的情况,这极有可能会影响到粮食产量、粮食安全等各个方面,比如导致农副产品产量下降、价格上升。《新闻+》记者:2023年会出现最暖冬天吗?郑飞:目前来看,2023年全球的全年平均气温将有可能达到史上最高,这是由于今夏全球各地出现的热浪。但是今年冬天会不会是历史上最暖,目前还不好判断,要等今年冬天结束以后,通过数据观测,才能有明确定性。而且影响我们国家气候的因素较多,厄尔尼诺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今年冬天仍然会有阶段性冷空气活动,只是冷空气活动的频繁程度可能略有降低,需密切关注临近的天气预报和预警。转自央视网(记者/姚抒廷)
2023年10月26日
其他

中科院大气所举办第19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中科院大气所第19届公众科学日活动2023年5月14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简称“寰”)园区举行了第19届公众科学日活动,活动主题为“寰晓天下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多地“断崖式”降温降雪,这个冬天会出现极端寒潮吗?

“极端寒潮爆发的可能性较大”在国庆期间的“断崖式”换季降温后,新一轮冷空气又在节后接踵而来,给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0日,冷空气影响已接近尾声,不过,吉林东部、黑龙江东部等地仍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辽宁东北部、吉林东部山区、黑龙江东南部山区有雨夹雪或小到中雪,吉林东部山区局地有大到暴雪等。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10月初降温的幅度,还是超出了预期,部分地区更是经历了破纪录的热和一夜入冬的冷。从吹空调到穿秋裤,人们不禁疑惑:今年寒潮为何来得这么早?南方多地气温“大跳水”10月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这也是自2010年中央气象台正式启用预警发布机制以来,下半年最早发布的寒潮预警。10月2日14时至10月6日20时,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普遍下降8~12℃,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陕西大部、黄淮、江等地降温12~16℃,局地降温幅度达18℃以上。北方寒潮来袭,大幅降温时,南方大部地区还热如盛夏,正处于高温黄色预警中,局地达到40℃以上,合肥、南昌、长沙、杭州等470个国家级气象站还打破了10月最高气温纪录。据了解,这也是史上首次出现高温、寒潮两个预警同时发布的情况。10月6日,安徽阜阳市迎来秋季持续降雨天气,气温出现断崖式下降。图/中新图片网当冷空气长驱直下,南方多地气温“大跳水”,安徽、湖北、江苏等部分地区气温甚至骤降20℃以上。先经历了史上同期最热,又经历了“换季式”降温,南方不少网友表示,仿佛是从夏到冬的一日跨季。国庆假期结束后,新一股冷空气也继续袭来,除了降温,还伴随降雨、降雪和大风天气。8日至10日,新一轮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北方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创入秋以来新低。除了降温,还带来大风、降雨、降雪天气。10日,冷空气影响接近尾声,不过,东北地区仍有降温和雨雪。11日,广东最低气温跌破10℃,全省大部最低气温创下半年来新低。本是秋高气爽的10月,冷空气持续发力,我国多地“换季式降温”,为何如此?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分析,在国庆假期前半段,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且影响范围大,南北方部分地区均出现最高气温打破历史同期极值现象,总体呈现偏暖的态势。在这样情况下,一股强冷空气从副高的低空自北向南切了下去,地面气温大幅下降,冷暖空气对峙,导致沿淮地区出现阴雨天气,连续的阴雨寡照导致该地区出现“历史同期最冷的白天”。10月9日,北京市民风中出行。图/中新图片网近期冷空气活动频繁,对我国长江流域的旱情将有何影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彭京备分析,从气候平均而言,长江流域的秋季降水量要比夏季少。降水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汇的地区,当冷暖空气势力相当时,易出现持续性降水。但进入10月以来,我国接连遭遇强冷空气袭击,10月8-9日,北京等地出现了大风天气,阵风7-9级,局地达10级。这样的大风说明冷空气势力较强,
其他

科研进展 | 积层混合云微物理特性的飞机观测研究

积层混合云是我国重要的降水系统,云内对流雨核区降水较大,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重点关注的对象。飞机探测是认识该类降水云系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对流区垂直气流较强,飞机进入其中时,会有一定程度的颠簸,影响飞机安全。因此,针对积层混合云系开展的综合探测并不多,云内对流雨核区含水量和增雨潜力仍有待深入研究。图1
其他

一“碳”到底——天上人间如何监测“地球呼吸”

炎夏即将来袭,又到了啤酒要加冰的时节。最近却有一条新闻:随着美国新冠疫情确诊人数全球第一,多州宣布“强制隔离”。许多人纷纷表示“伤不起”——不是因为隔离,却是因为啤酒慌?来自宾夕法尼亚的一位名叫Olive
其他

储存了全球变暖93%的能量,海洋正成为地球的火药桶 | 成里京

1966-2001年用的抛弃式探温仪XBT。这是我在地中海出海探测拍的一次投放,可以看到一个人拿着一个发射器,通过一个长长的管子把很小的XBT投放到海里,一分钟左右就能测量700多米水深,非常方便。
其他

影响全球天气的“小男孩”

【作者简介】导读:说起分布范围广、杀伤力强的“武器”,熊孩子可以算是其中一个。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学生党开启了超长假期模式,这可让家长们叫苦不迭。其实在自然界中也有一个顽皮的小男孩,他的一举一动甚至可以影响到全世界。他是谁呢?
2020年4月20日
其他

给“喜马拉雅山炸个大口子”真能行?

自从开始写科普文章后,笔者经常被各种“令人震惊的事实”和“你所不知道的真相”轰炸。这不,前脚解释完西北地区的干湿变化问题,马上又有人提问:“给喜马拉雅山炸开大口子能否造就西北鱼米之乡?”信息时代,网络上各种消息众说纷纭,其中一些只是博君一笑的段子,一些是人们出于对改变世界的美好期望。事实上大多数人想到的问题,科学家们都琢磨过,有些也已经有了结论。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唠一唠“给喜马拉雅山开大口子”这件事。
其他

IAP新成果|中部型ENSO合理模拟的关键因素

Niño,海表温度的气候态分布及其相联系的纬向平流反馈必须足够准确。而这恰恰是如今环流模式存在的严重偏差之一。
其他

创业连亏30年,《Nature》是怎样活下来的?

1920年8月14日,84岁的洛克耶与世长辞。如果没有他的耐心,Nature可能早就不存在了。我们今天能看到Nature,要感谢洛克耶在连亏30年时,还能勇敢地面对各种局面,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
其他

IAP新成果|大气所揭示近五十年中国西北地区变湿的原因

“不过,西北地区水汽收支研究面临的一个难题是系统的、长时间的、质量可靠的资料极为缺乏,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促进资料共享,从而从更为广阔的视角上理解西北干湿变化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其他

云卷云舒松为骨,风起风行士无双——深切缅怀著名气象学家黄士松先生

中国气象学会代表团访问美国(期间,部分团员参观芝加哥大学气象系Fulks大气环境实验室。右一为Fulks教授,右二为美国气象学会主席Neuton教授,右三叶笃正,右四黄士松,右五谢义炳,右六章基嘉)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中科院大气所“自主航行海上气象探测系统”通过验收

陈洪滨研究员代表项目组做项目工作报告及财务决算报告,介绍了项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方案以及项目的研制过程、取得的成果等,并做了后续项目简介以及应用前景方面的展望。
其他

IAP学术沙龙 | 第五期预告:数据同化的前景与挑战

获取灵感,交叉学习,开阔思路,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有效推进科技创新工作,通过交流,让知识、想法和信息去碰撞、发散和交融
其他

IAP学术沙龙| 第四期活动记——多源气象数据融合与再分析产品研制进展

然后她又从数据收集整理、质量控制、同化等角度对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再分析数据集的研制进行了详细介绍,以及针对智能网格预报的需要,介绍了目前已有的气象要素格点融合分析产品以及未来所要研制的格点融合产品。
其他

IAP科普|谁给云朵充电了?

炽烈的夏天总少不了来一场雷暴,电闪雷鸣,惊心动魄,亦颇为痛快!刚刚还是温柔的朵朵白云怎么说变脸就变脸了呢,谁给它充电让它耍得如此威风?
其他

IAP学术沙龙|第二期活动纪——从所史谈创新

陆日宇副所长补充:每个人心目中的科学家,有不同的类型,吕老师今天讲的是他心中的科学家。老一辈科学家们虽然艰苦,但自得其乐,不觉得苦。希望大家成为这样的科学家,投入到对科学问题的思考。
其他

特邀| 陈阳:参加IAP学术沙龙侧记

一个小姑娘模样的研究人员(编者注:王莉莉副研究员,我所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大气分中心)提出,他们组(编者注:王跃思研究员研究团队)已经在用天气分形的方法分析一些历史数据想从中找出一些规律。
其他

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红色预警对降霾作用明显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考虑是否把汽车单双号限行作为常态。但王跃思认为,单双号限行并不应该作为常态,因为可能导致再次购车数量上升,限行红利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