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博物馆
其他
听说这本书出版后,神仙流下了羡慕的泪水(多图预警)
哎,我听说吴文化博物馆最近又出新书了啊我咋不知道,是什么啊?吴文化博物馆2022年特展“世间神祇——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近日已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据说成书当日,天地间风起云涌,各种珍奇异兽纷纷显现人间,天上的神仙也纷至沓来,只为一睹此书的真实面目!谢邀,人在九天,刚抢到货,人手一本帅哥美女请进,请听我细细道来书的第一部分为四篇特展专题研究,多位知名学者倾情撰写。不仅有披露管仲与吴越传说间神秘联系的“走近科学”,还有运用现代科技对永乐宫琉璃构件做实验的“硬核科研”。更难得的是,所有文章皆为首次出版;此时此刻,我们都是“幸运观众”。你以为我是斯里兰卡蓝宝石,其实我是永乐宫脊饰上的釉层啊,脑袋好痛,是知识进来了吗书的第二部分忠实遵循展览安排设计。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以墓葬图像、寺观壁画、和水陆画为主题,用大量超高清照片模拟现场看展情景,在书页间施展身临其境,甚至穿越时空的魔法。太高清了,不会拍到我卡粉吧没什么才艺,给大家表演一首金朝传统笛曲如果你以为这是本严肃死板的学术砖头,那就大错特错了。本书的作者虽然个个学富五车,但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揭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奇妙化学反应;以娓娓道来的口吻,为大家讲述中古山西的淳朴民间信仰。如果你细细观察图像的话,还能发现不少彩蛋哦!敢小瞧我,看我三杆进洞而我不一样,我已经是有文化的猫了咪如今,《世间神祇》已正式上架,限量发售,心动售价180元。无视他人羡慕的目光我掐指一算,今日此时下单大吉,不要998,不要698,只要180!《世间神祇》,买它!列位!列位!买书的这边排队!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注:文中所有表情包均截取自书中图片,欲浏览图片全貌,请速速购买。即日起至6月30日,线下特惠购书,吴文化博物馆二楼文创商店购书,有九折优惠。-
其他
特展预告 | 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
“春暖花开,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古以降,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留下了对苏杭两地的赞美。在湖光山色的滋养中,在殷实经济条件的支持下,在“闲忙正适中”的生活环境里,人们对于精致、精细、风雅的追求愈发热烈,“材有美,工有巧”的生活用品、各色赏玩,是最典型的“天堂”体现。时至今日,苏杭人仍以匠心守护着传统的工艺,一柄当代非遗手艺人制作的油纸伞,连接了古时发生在西子湖畔的话本故事;一针一线,太湖旁的绣娘十指如春,继续编纺着生活;笃笃敲击,造出了桌椅床榻;吴侬软语,随罗织声声隐入巷陌....今日匠艺,续写天堂雅正的诗篇。人人尽说江南好,又是一个风细柳斜斜的春日,这一次,吴文化博物馆携手苏杭两地的文博机构,共同呈现《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一展,尽数古时与今日,继往开来的非遗技艺,这场展览由吴文化博物馆联合苏州丝绸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中国刀剪剑、扇业、伞业博物馆)主办,同时受到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临安区博物馆、萧山博物馆6家文博机构的展览支持。展览的第一单元“古时”,侧重于展出巧夺天工的文物,以金银器、玉器、瓷器、竹木器、丝织物为主,共展出相关代表性文物60余件套。第二单元“今日”,更侧重于展示薪火相传的40项苏杭工艺,共计展出140余件当代非遗工艺品。不同于以往的展览,《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中,选择了当时人记当时事的视角,通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阐释使用文物的生活场景,描述文物的质地,还原苏杭两地旧时之景,更有丰富细节的工艺拆解带观众走入工艺的天堂。古
2023年4月22日
其他
演出预告丨吴文化博物馆X碧波中学《寻槎记》邀您观演!
一名寻找创作灵感的匠人、一位寻找人生意义的书生,老者绸缪,稚儿笃学,渔村一隅,深藏着吴文化的感物致知。这是一则往复在生活之内、徘徊于世俗之中的故事,也是关于吴地国宝文物的再想象。这就是吴文化博物馆演绎社的原创剧目《寻槎记》,一个由素人社员原创的国宝演绎剧目,我们已经在“时空之旅:伊特鲁里亚人——古代意大利的贵族特展主题博物馆之夜”进行了首演。(☝左右滑动查看)除了吴文化演绎社的创编,还有一群小朋友也针对吴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代朱碧山造银槎杯”进行自己的想象,这就是来自碧波中学凌波戏剧社团原创的校园舞台剧《寻槎记》。一件国宝,多重演绎,成人和少年,都有自己的想象,这可能就是文物的魅力。4月2日(周日)下午,两个社团首次联动,在博物馆里联合呈现,欢迎大家来观看孩子们的表演。-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新展预告丨青莲衫子藕荷裳——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展
叶圣陶先生曾在《藕与莼菜》一文中这样描述:“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康健的美的风姿。”寥寥数语勾画出水乡妇女的服饰与劳动之美。江南水乡妇女自古便有自己流行的服饰,苏州(原吴县)东部一带的农村地区更为讲究,其中又以甪直镇最富有代表性。甪直古名甫里,是江南水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望阳澄湖,南临澄湖、万千湖,西靠独墅湖、金鸡湖,镇内市河与吴淞江、清水江、南塘江、界浦江、大直江相通,素有“五湖之厅”“六泽之冲”的美誉。丰富的水系孕育了水乡的特色和富绕,以甪直为代表的苏州(原吴县)东部地区,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开始了水稻的种植。此后数千年,当地居民因地制宜,世世代代耕田种稻,稻作农业逐渐成为其主要的生活来源。苏州水乡妇女服饰分布图在此背景下,一代代农村妇女在劳动中,创造发展了包头巾、拼接衫、襡裙、襡腰、胸兜、拼裆裤、卷膀、百衲绣花鞋等独特的水乡妇女服饰。这些服饰最初是为了适应田间劳动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但水乡女子的聪颖灵巧将这些普普通通的土布衣衫装点得精细多姿。她们梳盘盘头,身着俏丽的拼接衫,下穿襡裙拼裆裤,足蹬一双绣花鞋,从少女到老妇,在光阴流转中演绎着水乡女子平凡又踏实的一生。2005年6月,甪直镇文体中心将该服饰命名为“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并成功申报为苏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凝结着水乡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与造物智慧,是近代甪直镇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缩影,不仅呈现了形式多样的艺术特征,也是甪直水乡民俗文化、民间技艺得以展现的重要媒介。因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常被赞誉为“苏州少数民族服饰”。其蕴含着的众多珍贵的有形及无形资源、物质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持续深入地研究与传承。甪直水乡妇女日常穿着的服饰,主要有包头、拼接衫、襡裙、襡腰、胸兜、拼裆裤、卷膀、百衲绣花鞋八大件,此外还包括鬓角兜、长裙、夹袄等。随年龄和季节的不同,产生丰富的变化。按年龄可分为中青年妇女服饰和老年妇女服饰两大类。按季节可分为春秋季服饰、夏季服饰和冬季服饰。举行礼仪活动时,还有专门的甪直水乡妇女礼仪服饰,包括婚礼服和寿衣等。其中春秋季服饰的特点最为突出,面料多用花布、土布、深浅士林布等,色彩对比鲜明,艳而不俗,几种面料拼接而成的服装剪裁得体,缝工精细,装饰性很强,拼接、滚边、纽绊、带饰、刺绣等装饰工艺很好地显示了服装的风格特征。既可穿用于田间劳作,也可用于“打莲厢”“唱山歌”等文娱活动。包
2023年3月3日
其他
特展预告 | 四两千斤:梁绍基、杨诘苍双人展
历史学家史景迁曾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遭遇,这是每个人的生活,而出现这些遭遇的环境就是历史”。当代艺术家以超乎常人的敏锐,对于环境与历史常有更加深刻的看法与表达,他们多善于用具有前瞻性的艺术语言,创作“前承史,后续诗”的作品,表达对生命、对历史、对当下社会的思考。而对作为历史与文物宝库的博物馆来说,借助当代的观点与作品再问过去,也具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人文立场。据此,吴文化博物馆从“再问”二字出发,开启一系列在地特展项目,以委任创作及特邀展览的方式,聚焦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叩问下述四个议题:一、本土历史在当代语境中的再现与释义;二、考古学在具体问题中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三、后现代背景下博物馆功能的探索与重释;四、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故事与中国身份的演绎及建构。首期特展“四两千斤”特别邀请了两位著名当代艺术家:梁绍基与杨诘苍,于博物馆空间中以作品会友、展开对话。二位艺术家将通过各自丰富的历史经验、全球化的创作视野以及极具前瞻性的艺术语言,对吴中的历史、中国文人传统及中国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作出了深刻的思辨。展名《四两千斤》,源自两位艺术家的创作特色——他们各自以蚕丝与水墨这两种独具江南特色的传统载体作为创作媒介:四两银丝,春蚕收长丝,四两墨笔,墨水传遗迹。他们均通过四两巧劲,直击重若千钧的历史之核,以举重若轻的方式牵引出东方的宏大命题。梁绍基怀着对历史和文物的尊重,突破了自己以往的表现语言,巧借吴文化博物馆现有展览序列,取“草鞋山”、“战国古琴”与“银槎杯”等代表性文物中的典型要素,创作全新的蚕丝生态装置,当观众步入“考古探吴中”的展厅,这是承载了千年历史的旅程起点,斗转星移,远古的文明与当下的当下在此碰撞。空槎
2023年2月10日
其他
特展预告丨拂梭千年—苏州缂丝精品展
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缂丝,是中国丝织艺术品的典型代表,以素色生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断纬”的独特技法挖织而成,也被称为“刻丝”。因历来生产规模不大,工艺繁复,得之不易,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苏州作为缂丝的主要产地,缂品逐渐形成了色彩丰厚、晕染自然、浑朴高雅、艳中具秀的特点,兼之坚厚耐磨、利于长期保存,具备了艺术和工艺的双重价值。现今的苏州仍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缂丝生产地之一。苏州缂丝作为苏州市六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同时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为何拥有穿越千年而分毫不减的魅力?本次“拂梭千年——苏州缂丝精品展”为吴文化博物馆“匠艺”系列特展第四期,共展出马惠娟、肖锋母子的缂丝作品24件/套,展览将持续至11月20号。诚邀您与我们一同拨开那些细腻的丝线,探寻“织中圣品”背后的神奇奥妙。妙夺丹青Museum_of_Wu缂织技术是东西方交融的产物。“通经断纬”的织法首先从西方传入,最初以亚麻、麻毛为材料,我国西域地区有不少缂毛织物的出土。公元7世纪左右,该技术被引入到丝织物生产中。随着丝绸之路的联通,以及西部少数民族的迁徙,缂织技术在唐代传入了中原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缂丝织物是唐代的一条缂丝腰带。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张雄夫妇合葬墓,被发现时缠在一个女舞俑的腰上。唐
2022年9月21日
其他
特展预告丨“文明的样子——亚欧大陆古代文物精品展”
漫漫历史长河,人类各色文明交相辉映,浩瀚如星又璀璨多姿,在这个星球上迸发出了耀眼多彩的光芒。可以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起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小麦,最早种植于中国长江流域的水稻,出自印度河、恒河流域的棉花,这些文明成果虽发端于各地,却在交流中成为了全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敦煌飞天手中的箜篌来自6000年前的西亚,丝绸之路中的玻璃器皿源自现今叙利亚大马士革地区;从汉字到阿拉伯数字、从《一千零一夜》到《大唐西域记》、从鉴真东渡到日本唐招提寺…..都是文明交流互鉴、成果共享的一个个生动例子。纵横交错的文明历史脉络,孕育了多元平等的亚欧文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每个古老的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一份子,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也随着发展而互相碰撞融合,交汇出更精彩的乐章。从交流的意义上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文明是独立形成和独自发展的。回顾历史,更能让我们看到未来的道路与方向。所以这次,我们奉上了
其他
讲座回顾丨阅读东山轩辕宫:空间、时间与建造
2022年1月22日下午14:00-16:00,应吴文化博物馆邀请,东南大学建筑系老师诸葛净在吴文化博物馆二楼多功能厅做了题为《阅读东山轩辕宫:空间、时间与建造》的讲座,此次讲座为我馆《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特展系列讲座。讲座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01轩辕宫的历史发展演变讲座伊始,主讲人介绍了轩辕宫的地理位置,轩辕宫位于太湖东南岸,东山杨湾村东侧的山麓,坐东朝西,靠山面湖。现状的轩辕宫由坐落在半山腰的正殿和一组顺山势而上的建筑两部分组成。自山脚至正殿露台或称月台大致有四层平台。正殿位于整个建筑群的最高处,单檐歇山,面阔三间,进深八架椽三间。通面阔13.7米,通进深11.4米,近似方形。东山轩辕宫位置图(以谷歌地图为底图)轩辕宫外景(来源:东南大学测绘调查,2010)其后,主讲人提及建造轩辕宫的历史背景,现状大殿中以轩辕为主像,但据目前所知的地方志记载,轩辕宫最初称为灵顺宫,从庙宇建造的地点看,很可能是本地人供奉的护佑在太湖上打鱼或来往人员平安的神灵。自宋开始,其中供奉的是伍子胥,称为胥王庙。伍子胥作为苏州城的创建者,死后被视为地方保护者而被吴人祭祀。而从南宋开始,和伍子胥的神奇力量有关的传说就和轩辕宫所在的太湖东岸的这个地点产生了关联。传说宋高宗(1107-1187)南渡时,有一部分官军走太湖水路,遇大风涛不可航,祷神立应。这个事件促使人们在洞庭东山杨湾灵顺宫的旧址上拓建了胥王庙。明嘉靖间(1522-1566)倭寇入侵,传说伍子胥再次显灵,保护了老百姓。这些显灵的传说当然不符合我们的科学认知,但这些传说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苏州地区历史上特别重要的两次大事件相关,宋高宗南渡本质上是宋王朝的一场灾难性事件对这个特定地方的波及,而明嘉靖年间倭寇也曾一直骚扰至苏州城。例如嘉靖三十三年(1554)六月,倭寇劫掠府城各门诸市镇,最后在太湖水战失利,才从南侧的吴江平望遁去。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在地方的集体记忆中,人们期望被赋予地方保护神角色的苏州城创建者伍子胥,能在苏州的人民遇到重大危机的时刻显现出他的力量,而恰好集中了太湖风涛的风险,及跨湖通道上的一个登陆点的杨湾这个地方,成为危机性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使其成为供奉伍子胥的恰当之地。胥王庙凝结了人们的期望、愿景和对经过传奇化解读的历史事件的记忆。至民国时期胥王庙正殿被改为“轩辕宫”,其主要的供奉对象从与苏州本地有直接联系的历史人物转变为整个民族国家有共同认同的黄帝。这一改动又将轩辕宫从与具体地方的连接中脱离,更强化了国族国家的身份认同。所以虽然建筑还是这个建筑,但意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些关于历史事件的记忆,以及历次重修在大殿的物质部分留下的印记,都为我们解读这座历史建筑提供了线索。从建筑史的角度,长江以南地区留存至今的明代以前的木构建筑数量比较少,轩辕宫正殿是其中之一。轩辕宫正殿现存建筑物始建于元末。又于元末战争中被毁,明初重建;清顺治十二年(1655)鼎新。其形制既保留元代特征,也反映明清不同时期的变化,上承宋元,下接明清,对于研究苏州地区大木构架的演变、南方建筑与北宋建筑文献《营造法式》的关系以及苏州香山帮匠作的源流等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案例。02轩辕宫的空间与建造轩辕宫正殿内供奉的主像轩辕位于中心。像放在殿中间是很常见的做法。反过来,建筑也会配合这种放置神像的方式。我们走进一个古建筑的时候,特别是庙宇的大殿,直接塑造我们空间体验的首先是柱,或者说柱子和像形成的关系,虽然可能是无意识的。轩辕宫正殿的柱网,正面三开间,进深也是三开间,围绕神像的四颗柱子比其它柱子更重要,因为它们框定出了像的领域。这四颗柱子直径也最大,柱础的做法也和其它柱子不一样。它们就像四个定位桩,提示大殿里最重要的部分。柱径分布图(来源:东南大学测绘调查,2010)在建造逻辑上,中间四颗柱子也起核心作用。它们不仅最粗,而且也最高。从建造过程看,中心四柱的框架建起来之后,才从四个方向将周边的8颗柱子立起,并用相应的梁枋把周边的柱子与中心四柱联系在一起。这种构架形式被建筑史学家称为“井字”梁架。轩辕宫正殿立架顺序示意(来源:东南大学测绘调查,2010,制作:钱轶懿)在留存至今的宋元时期江南建筑中,这是较为普遍的做法。如建造于11世纪的宁波保国寺大殿。这种井字形构架,或者说其基本的构造逻辑在长江以南地区一直延续下来。如福建寿宁的明代报祖祠。学者也指出这种构架体系反映的正是江南地域构架体系的特点。当然,构架的空间逻辑与人进入建筑后的空间感受并不完全同一。井字构架的中心主架和周匝辅架形成一种向心关系,但人在进入建筑的时候却有方向性,从入口向内,平行于开间方向的面在体验上会变得更加重要。比如进入室内之后,上部最底层的构件会塑造人们在高度方向的空间感受。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轩辕宫正殿内第一列柱上部的枋比像背后少了一根。可以想象一下,当初有塑像的时候,可能其高度正可以使塑像的目光直视前方,不受阻挡。除此之外,前槽丁栿左右两侧并不水平,插入柱中的一端略高于出檐端,构件高度在靠近中间的地方也增大了,形成一种向中心汇聚的感觉。微微向中心汇聚的前槽丁栿(来源:东南大学测绘调查,2010)南方的建筑斗栱之间通常是漏空的,漫射的光线进入室内,微微照亮了大殿的中上部,以及下层梁枋,进一步提示出人能实际感受到的空间的尺度。而轩辕宫正殿中窄高梁、枋使梁架上部显得更为厚重。但它们并非整块木料,而是用几块木料拼接而成。结合现场勘察与文献材料,我们还可以推测这些梁栿的制作过程。03时间的痕迹接下来,主讲人以今日轩辕宫正殿为例,分析了建筑本身所呈现出的时间的痕迹,正殿虽然始建于元末,但经历过好几次重建或修缮,这些不同时期所做的改动都会在建筑的物质层面上留下痕迹。事实上,建筑在刚刚完成的那一时刻,就已经开始了变化的历程。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体系中,构件间通过榫卯结合,这是一种柔性节点,允许一定程度的变形与位移,而这种变形与位移能够化解自重对整体结构的危害,土木结构方面的专家称之为是“以变形换取耗能”的结构,新造的木结构建筑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在自重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并在再次达到平衡后形成自稳定的状态。如果说结构的变形是自然的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建筑上留下的痕迹,那么人工的改动更是为建筑物增添了历史的厚度。这种改动有可能是因为周期性的维护修缮,也可能是因为受到破坏之后的重修;或是出自使用上的新的考虑。但是在轩辕宫大殿,外在的变化并不明显,而根据文献的记载,又确实是至少有过好几次重修。这些痕迹会体现在什么地方?对梁架和构件的仔细考察就非常重要。此处仅简要举斗栱与歇山构架问题两例。首先,檐部斗栱虽然乍看上去差不多,但某些构件的样式、做法存在很多细微的差异。我们整理过一个描述特征点的表格来统计这些差异。并将斗栱分成不同的类型,画出类型分布图,可据此对现有斗栱可能的制作年代关系进行推测。斗栱类型分布分析(来源:东南大学测绘调查,2010)其次,轩辕宫的收山做法与江南遗构常见做法不同。轩辕宫正殿山面起于檐柱处,因此实际上并没有做收山。只是在檐槫上直接立短柱,上承山面四椽栿。然而南北山面下平槫上的襻间斗栱明显被改动过。大斗上原本开有十字槽,上面显然本来放置有两个方向的栱,且靠近斗栱处的下平槫还留有与栱位置相应的凹槽,这都证明此处的梁架经过改动。加上其它的一些线索。比如,南、北歇山山面构件略有差异。南侧山面构件的制作时间应晚于北侧山面,等等,有可能轩辕宫初建时的山面并不在檐槫处,而是与真如寺大殿一样,在角部三朵斗栱尾部的相交处,也即下平槫的位置,而补间铺作的不均匀分布是为了整体歇山设计的需要。在明清,并且很可能是清代的大修中,山面梁架被改建成现在所见的状况。山面构架(来源:东南大学测绘调查,2010)04
其他
比屋傍河开市肆:明清江南市镇的社会经济面貌
提起甪直、周庄、南浔等江南古镇,想必大家脑海中呈现的是一幅商店林立、熙熙攘攘之景。这是当代古镇给我们的直观印象,那明清时期的江南古镇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让我们从江南古镇的兴起开始探索。壹市镇之起源市、镇指代本不相同,市之起源早于镇。市源于先秦时期,如《易•系辞》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说文解字》将“市”释为“买卖所”,即“市”为商品交易场所。根据《考工记·匠人》的记载,匠人在城市规划中专辟某块区域设置“市”。商品交易有利可图,这驱使行商(商旅)们赴市经营牟利。商人介入的增多、市的规模扩大,自然引起政府关注,他们一方面采取防止盗贼的措施,另一方面则在市中设置官吏,征收商业税。唐长安城中的”市“,图源宿白《隋唐城址类型初探》汉代长安有九市,设令属管理。此时的市多在城内,商业发展促使城外也出现市,即所谓草市(商品交换市场地处农舍草庐之所而得名)。到唐代,部分城市已经出现夜市,王建的《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平时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向我们展示了扬州夜市的繁荣景象。市在明清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长江三角洲的苏州府、松江府、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一带,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这一地区的市大多已超越定期市的阶段,形成常市,即不再是四乡农家定期赶集的集市,而是每天都有频繁交易活动的经济中心地。北魏时期的军镇,图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南北朝》镇的起源则同军事相关。镇的名称最早正式出现于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初中国历史上的北魏时期(北魏拓跋珪称帝后,为保卫都城、防卫北方柔然二设置六镇)。当时的镇,是国家在北方边境设置的军事要塞,所以一般又称为“军镇”。唐代亦设镇驻守防卫各地,这些镇不属州县地方政府管辖。不少镇由于设在水路交通要道,便于贸易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逐渐聚集,形成集市,成为商品交换中心。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宋太祖削夺镇将干预地方政治的权力,对于镇的设置与否,不再考虑其军事地位,而主要以其商业地位来确定,同时派员监管县级行政内规模较大的农村集市,并在此设镇。这样,地方上形成县市、镇市、一般小集市(草市)三级市场结构。换言之,镇市成为县市与草市之间的市场建置。同时,行政区划也随此发生改变,在州县与乡村之间,增加了镇、市一级的行政区划,成书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的《元丰九域志》首次编录全国县级行政之下的镇,即地方上形成州、县——镇、市——乡、村三级行政区划。这成为镇的性质发生历史性转变的显著标志。(清)嘉兴府图,图源嘉兴自然资源和规划市和镇存在一定区别,一般而言,市的规模要大于镇,如康熙《嘉定县志》记曰:“贸易之所曰市,市之至大者曰镇。”但市和镇的区别是相对的。事实上,早在市镇开始兴起的两宋时期,市(当时一般称草市)和镇不是绝对固定的,草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上升为镇,镇的工商业走向衰落则降为市。同时,部分草市虽没有升置为镇,但其规模和影响并不逊色于镇,甚至超过一些大镇、巨镇。贰明清江南市镇的发展一、市镇发展江南(此处江南指的是八府一州,即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八府和太仓州)市镇在明代兴盛并成熟。明代中后期始,州县城市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全国以工商业发达而著称的大中城市有50多个,清代在100个以上。二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社会关系的变化,清代工商领域的雇佣关系比较活跃。到清代前期,江南市镇的发展迎来又一高峰,随着清廷的统治日趋稳定,海禁政策的解除,江南与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和扩宽,陆上、水上及海上的交通线都较为畅通。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商人、手工业者汇聚江南,进一步带动江南市镇的繁荣。以苏州府为例,明代苏州府的市镇有90个,清代初期增至117个,这是数量上的表现。同时,有些市的规模发展升格为镇,如长洲县璜埭市升为黄埭镇、相城市升为相城镇等。明清江南部分府县市镇数资料来源:陈国灿主编《江南城镇通史》(明代卷、清前期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年版。二、空间分布明清时代,在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天然河网湖泊纵横连绵,更有无数因灌溉、排水之用而挖掘的港汊水道,各呈丁字、乙字和十字等形状,交织密布其间,使河道愈加密织整饬,错综复杂的水系构成当地自然景观的主体。市镇、农村聚落多依河分布,傍水而建,参差错落于水道两岸,鱼贯而行的舟楫,穿梭来往,人员和货物因此流动不息,构成独特的“水乡”风貌。几乎所有镇与镇甚至村与村之间均有水路相通。据学者估计,“平均每一平方公里土地上,就有超过两公里长的河流通过,此外更有面积大小不等的湖泊广布其间”。这些市镇区位所在的水系布局,虽然不是唯一的,但肯定是决定其选址以及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木渎镇,其地表水有源于太湖的胥江河东西横贯镇境内,由西向东流入苏州市横塘镇,镇中还有发源于光福铜坑的香溪河,汇流至胥江河,全镇平原地河道纵横交叉。市镇呈密度高、规模小的特征分布,镇与镇间距甚短,大镇之间相距不过十里,小镇之间仅三四里。例如老徐市(昭文),“东距何市十里,西距周泾口四里,南距董浜新市四里,北距老吴市十里,东北距归家市四里,西北距陆家市四里,东南距支塘镇十里,西南距沈家市五里”。嘉定、宝山、太仓和昆山地区,由于塘浦河道的分布和流向比较规则,市镇分布格局较为均匀,一般间隔6里、12里、18里和24里。叁市镇的社会生活经济面貌一、市镇的沟通和防卫市镇间的沟通主要通过水系,即通过船。在江南水乡,无法想象没有航船的城乡如何进行沟通。“航船”一般是运载乘客客船的专称,有夜航船、快班船之分。夜航船穿越县境到达邻近城镇,航途相对较远,“小者近在百里之内,大者直通江河,千里而遥”;夜航船一般速度较慢,为解旅途寂寞,乘客往往相互攀谈,因此成为传播社会新闻、民间传说的场所。但夜间航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因此航船还是以载客运货的“日航船”为主。快班船是指乡村到县境内主要城镇的航船,方便农民进城赶集早出午归,不误农时。有航船作为保障,很多偏僻农村地区也可通过航路和发达的城镇连为一体。左右滑动查看(清)徐扬《姑苏繁华图》中的船舶市镇之间频繁的人员流动和商品交换,须以良好的交通治安作为前提条件。发达的交通便于各市镇的联系,但便捷通畅有时像一把双刃剑——“盗贼无他恃者,船,易装易载,易窜逃易藏匿”。江南特有的交通格局和运载方式不仅难以根除水乡“治安不良”之顽疾,而且还可能刺激其进一步地滋长、蔓延。除客商与农民在前往市镇的途中,会遇到强盗袭击的可能之外,治安不良更体现在针对市镇内部的盗窃抢劫案件之上。因此,设置以市镇为中心的防卫网成为必然。江南市镇多在市梢(即市镇街道的尽头)的河道上设立栅栏和木门,这些通称“水栅”,一般东西南北各一,大镇水路交通四通八达,水栅之数则更多。各镇“置水栅所以备寇盗也”,“以司启闭,其于防御之法实有裨益”,栅栏夜晚用铁链锁住,早启夜闭,“栅之内分段设立更丁,栅有警,更应之”。如黎里镇原有水栅九所:东口、西口、望恩桥、通秀桥、道南桥、发字港、作字港、浒泾桥、庙泾桥,“水栅列木通水,辰酉启闭,于防御实有裨益”;道光以后增古木桥、九成汇、中立阁、桥后底四栅,“责令圩甲管守,每遇损坏,里人随时修整”。为方便计,很多水栅均设立在桥洞里,在栅栏中间开门一扇或两扇,以通船只。甪直镇共有九栅,其中有七栅建在桥洞。“一在西美桥,一在洋泾桥,一在安桥,一在南通桥,一在寿康桥,一在金鞍浜,一在北港,一在正阳桥,一在通浦桥”。在市镇形成的过程中,设置水栅常常是标志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街市范围的逐渐固定。甪直古镇水系与桥梁分布图,图源王为国《水栅—江南市镇形成的标志》既然在市镇周边建置水栅主要是为市镇防卫,在确定水栅位置时,常常会不经意将街市较为繁华的区域和纯粹的乡村田野区分开来,水栅也因此成为市镇与农村之间一道明显的分界线。水栅以内为市镇居民,水栅之外为四乡之民。以角直镇为例,该镇“四栅之民,工商佃田外,大都业织席,西南三隅暨迤南迤西尤甚。东隅多业浦履,迤东南多业织棉布,迤东北多业织夏布,迤西北多业浦蒌,其女红则绩苎绦为多”。随着市镇规模的拓展,在栅外另开市场的现象愈来愈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市河狭窄,载重船只驶进镇内多有不便,另一方面客船频繁往来于繁华镇区,会造成交通阻塞,在市梢另开市面,有停泊的便利。商业活动突破水栅,不仅意味着镇市机能向四周辐射,而且体现出市乡界限的模糊性。二、人文教育经济的繁荣带动人文教育的兴盛。我们以部分市镇的科举情况为例,如甪直镇“诵诗读书者正复不少,比岁科名相继,吟咏成风,胜于他镇”。根据光绪《甫里志稿》记载,宋朝有进士三人:建炎元年,马植;绍兴三十年,马先觉;隆兴元年,姚申之。明朝有进士三十九人:永乐四年,高庸;正统四年,张和、张穆;正德三年,张申甫、方鹏、方凤;嘉靖五年,杨仪、陆粲;嘉靖四十四年,蒋梦龙、金应征;万历二年,金桂、方苞。清朝有进士十二人:雍正五年,许廷荣、萧龙江。至于举人,明朝有七十八人,清朝有三十八人,虽然在清朝不如明朝鼎盛,但依旧相当可观。无怪乎有“甫里之著声吴下者,有以人物重也”之言。梅花墅遗迹,图源李明诚《甪直名门望族之许家》教育的兴盛又带动私人办学的兴盛,亦即书院兴盛。同时私家园林也随之兴盛。如甪直镇上文人雅士的园第琳琅满目。明代有丁偭的白田精舍、周兴的眉寿堂、赵文的归悦堂、马最的东园、赵茂华的知过斋、沈之翰的沈氏园、祝文秀的三省斋、杨潜的杨氏园、顾叔盛的林塘佳趣、马缓的乐园、陈谲的陈都宪故宅、金伯祥的安素堂、孟绍曾的怡老园、马绚的松石园、马用拯的花史馆、严润的义江精舍、王世臣王应徵父子的锦潭庄、许自昌的梅花墅、邵维时的虚舟、王绳的即是精舍等。清代有顾炜的藏书旧庐、吴志宁的持敬堂、陈三初的红杏堂、韩士昌的尚友堂、陈吾典的树德堂、汪缙的二耕堂、许名仑的碧存轩、严兴鳌的延秋馆、周仲达的周隐君宅、赵礼的兵部第等等。三、日常生活1、茶馆文化市镇是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它既不同于乡村,也不同于作为政治中心的县城和府城,它是人流与物流的集散中心,大量商品在这集聚、扩散,大量信息在这里流通、传播。它不像县城和府城那样带有某种僵化、凝固的惰性;相反,它富有开放性和进取性,四里八乡的农民到此出售自家生产的商品,五湖四海的商贾到此收购畅销于国内外的各种商品,并将它们运销全国各地市场。它充满运动活力,是不断发展的经济中心地,不像乡村那样带有闭塞、呆滞的惰性。(清)徐扬《姑苏繁华图》中的茶馆(右中)茶馆是市镇运转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是供人们歇脚、饮茶和聊天的场所,而且是商品交易和信息传播的场所,兼具社交、信息、娱乐、赌博等多种功能,是以市镇为中心的地域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茶馆乃是市镇文化最集中的载体。江南市镇除河多、桥多之外,最多的就是星罗棋布的茶馆。我们看吴江震泽镇的茶馆情况。民国末年的盛泽镇全镇有45家茶馆,其中9家始建于清代,镇上茶馆不仅分布密度大,而且历史悠久,该镇民谚——“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道出此地茶馆之盛。最大的得意楼有茶桌80张,一般在10至40桌之间,最小的有1桌。江南茶馆所用茶桌,是一种四方木桌,俗称“八仙桌”,以每桌坐8人,每日早茶、晚茶两市计,客满时可以同时接待茶客5000余人次,理论上全天接待茶客超过1万人次。南京茶馆老照片,图源网络茶馆同时也是信息交流中心和商品交易场所。农村个体小生产者及外来客商,都将此处当作打听行情、达成交易的社交场所。乡村和外商纷纷涌向茶馆,他们在茶馆里谈生意、商议婚姻大事,甚至调解纠纷。想必“八卦”也在此处得以传播。上海青莲阁茶馆,图源网络茶馆还具有娱乐功能。戏曲是主要娱乐活动之一,因顾客多为乡民,茶馆中粗俗简陋的戏曲,常常被称为淫词艳曲。当然这绝不是唯一的,像昆曲、京戏、评弹和滩簧等,也时常上演。浙江地区的市镇,在民国时期还上演越剧。除进行戏曲类的娱乐活动,茶馆还是赌博的场所。总之,茶馆也是休闲、会友的场所。2.庙会(民间信仰和商业活动相结合)以某一寺庙为中心,定期举行带有宗教色彩的聚会,称为庙会,也称香市。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一个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江南地区尤为普遍。各地市镇多寺庙,大多形成有一些各具特色的庙会传统。庙会的香火兴旺与否,是一方民众社区生活的大事。吴江庙会,图源吴江通庙会一般包括祭祀、迎神、赛会等三种方式,具有求神、买卖、娱乐的功能。庙会、香市的求神活动既表现出民间的信仰,又折射出世俗化的佛道信仰,更反映了民众祈丰收盼太平的心理要求。江苏吴江县黎里镇全年庙会有三次:正月初四夜“接路头”会、正月半庙会、八月迎神赛会。农历年初五为路头财神菩萨生日,民间尤其是商家,从年初四夜即开始进行热闹非凡的接财神活动,店主将财神接进店中,可保生意兴隆、财富进门。正月半庙会的娱乐活动特别多,有吹打乐、踩高跷、荡湖船、打莲湘、提花灯、抬老爷(菩萨)、舞龙舞狮等,庆贺新春,祈求丰年,与神共乐。黎里镇全年最热闹的庙会为农历八月迎神赛会,从八月初一到八月十六,天天出会,阵容整齐庞大,队伍浩浩荡荡。迎神赛会期间,市河两岸店铺张灯结彩,大户人家墙门也装上栏杆,挂上对联字画,布置一新。从各地赶来许多小商贩沿途摆摊做生意,卖梨糖膏、牛肉汤、鸡蛋糕、粉条、泥菩萨等。亲朋好友也趁此时来黎里作客,孩子欢腾跳跃,欢聚看热闹,一派节庆气象。2015年再现古代黎里八大家族中秋“显宝”,图源黎里古镇旅游2014年,苏州轧神仙庙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轧神仙”原本是一种民间宗教活动,以后逐渐演变为集道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个盛大庙会。自宋代淳熙年间(1174-1189年)起,每年农历四月十四为八仙之一吕洞宾的诞辰,苏州民众乃至无锡、上海、浙北等部分乡镇的人,纷纷自发地前往福济观(神仙庙)进香。据称:是日,吕纯阳会化身乞丐、医士、小商小贩混在福济观进香人群中济世渡人,点化庶民。吕纯阳医道高明,苏州中医尊为祖师。凡得疑难杂症而又无钱治病的患者,多在十三、十四日去庙中烧香,祈得仙方,因而神仙庙内你挤我轧,据说可轧得“仙气”,消灾祛病,延年益寿;大吉大利,大富大贵。日久成习,就叫做“轧神仙”。“轧神仙”庙会,图源网络行文到此,让我们将思绪从明清时期拉到当下,江南市镇依旧繁盛,市镇中的一些建筑依旧古香古色,极具历史感。市镇依旧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虽身处城市之间,心向往之。
其他
展览预告 | 世间神祇—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
中古以降,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市井文化兴起,民间信仰观念随之发生变化。作为寄托逝者和生者多重祈愿的场所,墓葬和寺观,地下与地上,逐渐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而又区别于文人画的图像艺术系统,堪称民间艺术瑰宝。山西,地处传统中原与游牧文化的交织地带,得益于表里山河的自然环境,在数千年的发展中,遗留下大量反映社会生活、宗教文化与民俗信仰的物质遗存,至今保存较好,历史、艺术与研究价值独特。这一次,吴文化博物馆携手山西博物院、运城博物馆、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遴选百余件文物展品。跨越唐宋金元明,以墓葬壁画与砖雕、寺观壁画与水陆画为着眼点,探究中国基层民众信仰体系结构、发展与嬗变。《世间神祇—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一展,将带领观众管窥中国传统墓葬及寺观文化与社会生活之一域。多重祈愿墓中显普世价值观下,人们认为墓葬是安置死者肉身之地,承担了沟通生与死、连接地上和天上世界的功能,实则也可以理解为建筑、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的集合体,兼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为一体。本次展览最大的亮点之一,即是陈列了山西博物院藏郝匠金墓墓室。这座具有代表性的金代砖雕壁画墓被整体迁移至展厅,观众们可以走入其中一览金代民众所构建的“往生后的世界”。左右滑动查看更多郝匠金墓金代(1115-1234)长605厘米,宽321厘米,高300厘米2013年山西晋城市区郝匠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郝匠金墓(M1)为前后双室砖券墓,墓室由墓门、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该墓室为典型的砖砌仿木结构双室墓,墓室模仿了现实建筑空间,用墓砖及彩绘表现建筑结构,如古建筑中的倚柱、斗拱、梁枋、门窗等。郝匠金墓墓志(拓片)金代(1115-1234)长118.5厘米,宽66厘米山西博物院藏此为郝匠金墓出土墓志,全文约500字。志文显示墓主人名郭永坚,世居泽州晋城,卒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从而为墓葬提供了准确纪年。铭文还叙述了墓主人的家世、生平、妻儿情况及埋葬地点,是研究金代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中国现存壁画主要分为两部分:地面下的墓室壁画及地面上的寺观壁画。墓葬壁画内容多与墓主人的生前身后事有关,常涉及宴饮、戏曲、孝子等题材,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而寺观壁画立足点在民间,承载了规范民众行为、寄托民众信仰的功能,题材多涉及宗教故事、教化人伦,以期构建民众间的文化认同感。杂剧图壁画金代(1115-1234)高123厘米,宽117厘米1994年平定西关村壁画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壁面绘有男子五人正在表演戏剧。画面中央直立一人官服装扮,头戴黑色展脚幞头,双手执捧笏板于胸前,神情严肃庄重。其余四人或手持鼓槌或妆容滑稽,神情动作诙谐,与端严的主角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画面中的戏剧性。仕途青云壁画金代(1115-1234)高158厘米,宽151厘米2007年繁峙南关村金代壁画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这组墓室壁画包括墓门在内共有六组空间,墓门居南,壁画分列墓室西南壁、西北壁、北壁、东北壁、东南壁,每块壁画中间都有一扇闭合的窗或门。以仕途青云为例,菱形格子窗右边是一位头戴长翅官帽,身穿圆领长袍的文官,正襟危坐在屏风前,桌案上有一叠公文。身后墨竹枝叶繁茂。左边绘有五名侍女和一名髡发侍童,分别手捧珊瑚、包袱、铜镜、渣斗等物,面向文官徐徐而来,反映了富足的仕宦生活。妇人启门砖雕金代(1115-1234)高43厘米,宽35厘米,厚8厘米山西省稷山县出土妇人启门是宋金墓葬中常出现的图像题材,表现为门微启,妇人倾半身掩于门扇之后,手扶门框,目光觑向门外,衣衫发髻清晰可见,人物身着对襟窄袖长褙子、长裙,头梳单髻。宋金时期,山西地区商品经济繁荣,城市瓦肆中百戏品种繁多,社火等表演形式则在农村兴盛,成为当时北方戏剧发展重心。在“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影响下,热闹非凡的戏曲表演以砖雕的形式带入墓葬,使亡者得以继续享受人间欢乐。
其他
艺术的数字化与日常生活的连接
艺术的数字化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个是对原有的艺术作品进行数字化转化,一个是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这两个方面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连接,对我们感知生活的方式,感知城市的方式发生影响。吴县文物数字展上的观众
其他
讲座回顾 | 从大村西崖到中国营造学社——近代苏州宋元建筑的记录和研究
2021年11月20日下午14:00-16:00,应吴文化博物馆邀请,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系博士、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瞿炼老师在吴文化博物馆二楼多功能厅做了题为《从大村西崖到中国营造学社——近代苏州宋元建筑的记录和研究》的讲座,此次讲座为我馆《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特展系列讲座。
其他
举手揖吴云:苏轼的苏州际遇
熙宁四年(1071),苏轼出了一道乡试考题,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为问。此举激怒了朝中要员,遭到了御史台弹劾,苏轼于是自请前往杭州任通判。
其他
新展预告 | 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
吴县文物作为吴地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幸存者,蕴涵着无穷的智与美。它连接了时空中的江南梦,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当我们驻足远眺时,当我们行尽太湖山水时,吴地文明就在我们脚下。
其他
吴中博物馆预约参观指南
今天,吴中博物馆开馆活动圆满结束即日起观众们可通过吴中博物馆官方微信号或官网网站预约参观如何预约?请看下方操作指南参观预约入口▼长按识别小程序码预约图源:见图注统筹:吴中博物馆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