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陈博士

其他

让疫情之下的家庭变化成为一段特别的经历 | 如何激活家庭中的沉默资源

文:陈发展传播精准心理健康知识的陈博士岩心从去年9月份开始出现情绪不稳定,消极冲动,多次用刀片割伤自己,扬言要自杀,不愿意去上学。一个14岁的初一女生,仿佛一夜之间就从温柔可人变成了“十恶不赦”。岩心将菜刀架在母亲的脖子上“再提到上学,不是你死就是我死!”她在父母的半强制下前来医院,被诊断为抑郁症,开始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但是与父母的冲突并没有随着她病情的好转而减少。直到最近,岩心告诉妈妈,她决定要去上学了。
2020年2月27日
其他

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是什么?

父母错误地以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是将孩子物化为满足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的工具。父母认为很爱孩子,可是孩子感受到的是不信任、不满意和被嫌弃,孩子以为父母爱的是那个优秀的自己,而不是真正的自己。
2019年12月9日
其他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家庭治疗机制和技术

文:陈发展致力于传播精准心理健康知识的陈博士从家庭视角理解和干预心理问题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已经有研究和理论假设将精神障碍的病理因素指向家庭系统,以及对个体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不佳。(家庭治疗的发展背景,见文末的延伸阅读)
2019年11月19日
其他

青少年心理问题背后的家庭故事

青春期家庭的问题往往呈现戏剧性的变化,当孩子的问题无法解决时,很快就会让位于夫妻之间的互相抱怨,甚至出现婚姻危机。或者这个家庭原本就存在比较严重的夫妻关系问题,青少年问题只是家庭关系问题的索引。
2019年11月2日
其他

家庭治疗案例高级督导班招生

家庭治疗案例高级督导班招生!赶快来吧﹀﹀﹀家庭治疗是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理论基础来理解和干预家庭的一种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认为“病人”所呈现的问题只不过是家庭成员互动作用的结果,家庭本身才是“病人”。因此,改变病态现象不能单从治疗个别成员入手,而应以整个家庭系统为对象。▼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如何从症状深入到家庭?如何从家庭来理解个体?如何扰动家庭以消除病理现象?如何尊重家庭的变和不变?家庭治疗中常常遇见困惑和阻力!▼为了满足广大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者的需求,提升心理治疗的多维理解和技能提升,真正理解和帮助到来访者,我们推出家庭治疗案例高级督导班,由经验丰富的家庭治疗高级培训师和督导师陈发展博士和刘亮博士担任督导。结合实际案例带领您穿越家庭治疗的魅力星河!1督导设置采用团体案例督导形式,由督导师、受督导者、助教和学员共同组成督导团队,依据系统式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整合系统资源,巩固系统动力,从真实案例切入,与受督导者和学员一起从家庭视角来理解个案,理解咨询师或治疗师与来访者家庭的互动瓶颈。2督导形式案例报告+团体互动+角色扮演+团体体验+案例解析。3督导时间2019年4月开班,每月第三或第四周周五晚上18:30-20:30,每月一次,每期共十次。4督导人数本次督导团体采用小班教学,拟招生25人,满20人开班。5报名条件建议有心理咨询和治疗经验者参加,学习过家庭治疗基本理论和技能者优先,但是我们秉承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多元化的互动视角更能激荡出资源的火花,你想来就挥挥手吧!6督导费用2500元/人,共10次课程;团报价格2300元/人(5人成团)。注:需要发票者需要加10%的税费。付款方式如下:▼支付宝:shan_cj@hotmail.com只有付款后才能获得正式学员身份付款时请留言“督导班+姓名”如需其他付款方式请报名时说明。需要发票者,请在付款前与工作人员沟通。7报名方式请将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联系方式、心理咨询培训和从业经验等),通过以下方式与工作人员联系:电话:18512141421微信号报名:shan_cj9312Email报名:shan_cj@qq.com8督导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交通便利处。9团体规则每位学员入组前均需要签署伦理协议书,所有个案资料仅限于现场讨论。我们的督导团队是半开放式的,三次后不再加入新的成员,但是你可以退出,个人原因退出者,督导费不退还!督导师介绍陈发展同济大学医学博士,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暨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心身医学学院讲师。曾在德国弗莱堡大学医院心身科、海德堡大学家庭治疗研究院和汉堡大学Eppendorf医院精神科等机构访问学习。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性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接受过中德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和中美贝克认知行为连续培训项目训练,长期接受孟馥教授和赵旭东教授的心理治疗训练和督导,目前是中德高级家庭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第八期)助教。刘亮同济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主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暨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2005年开始从事精神医学和心理治疗相关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接受中德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结构家庭治疗讲习班等项目的连续培训,有丰富的临床精神科和心理科研究和临床经验。目前是中德高级家庭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第八期)中方教员,中德高级家庭治疗督导师项目学员,“四季”家庭治疗全国课程项目负责人。助教团队一陈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10余年,长期接受家庭治疗和精神分析等专业而系统的心理训练,累积个案量2000余小时,长期接受著名心理治疗专家孟馥、李维榕、杜亚松等的高级督导和培训,积累了大量的家庭治疗教学和临床经验。二王涛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中德系统家庭治疗高级培训连续项目学员,常年接受孟馥教授和李维榕教授的家庭治疗训练和督导。自2006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主要涉及企业内部EAP相关工作,及亲子,家庭婚姻,工作职业规划等各个领域,至今积累了约2000小时个案的咨询经验。多年扎实,专业,全面的家庭治疗理论学习和持续督导,具有丰富的家庭治疗临床和教学经验。▼快点加入我们吧
2019年1月15日
其他

家庭中的症状,为什么家庭会生病

文:陈发展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症状可以影响人老张今年60岁,每天一包烟二两酒,日子过的逍遥自在。女儿劝他戒烟戒酒,而老张总是自嘲道,都知天命的年纪了,好好享受余生,安度晚年喽。直到半年前,一次晨练后,老张突然感觉到胸痛胸闷,倒在公园里,辛亏同伴们及时拨打120,急性心梗,做了冠脉搭桥手术,捡回了一条命。
2017年10月14日
其他

我从家中来,家庭如何塑造和影响人

我从家中来,家庭如何塑造和影响人文|陈发展☟家庭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单位,是人类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制度和群体形式。传统意义的家庭成员主要包括父母和子女,随着社会发展,多元文化共存,家庭构成也多元化呈现,如丁克家庭、单身主义、单亲父母以及同性恋家庭等。这就要求我们用更加包容和多变的态度应对家庭的多元化过程。正常家庭过程☟那什么才是正常的家庭呢?早期观点认为正常家庭过程是没有问题或症状的。这种论点建立在传统的病理学缺陷取向基础之上,强调家庭过程中的病理成分,忽略了互动过程中的正性资源。其实,“没有问题”到“幸福”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需要跋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常态家庭”是正常的,即在相同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大多数家庭的运行模式。其实,常见的家庭模式未必是健康的,如在特定时期的重男轻女、家庭暴力,对家庭和个人是具有破坏力的。还有学者提出了“健康家庭”的理念,以家庭最优功能的理想特质来定义正常家庭过程。人们会遵循主流社会价值或特定的伦理宗教观念,认为某些特定的运行模式对于婚姻和子女教育是最理想、正确或重要的。主流的社会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在过去几十年都支持这个理论模型,把偏离标准的家庭定义为病理化,会对那些非主流的家庭造成歧视,比如离异或丧偶家庭、同性恋家庭等。上述三种正常家庭模型均基于传统的线性因果假设,即某种家庭过程中的现象或问题必然由对应的原因导致,常致力于揪出家庭的致病因子和罪魁祸首。著名的例子是“致精神分裂症母亲”和“自闭症的冰箱母亲”,认为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是由控制且高情感表达或极度冷漠的母亲所导致的。这些理论忽略了家庭系统的整体性和动态平衡性,轻易地将某个问题的原因归为某个成员。中国有句俗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庭问题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地找出谁对谁错。在临床观察中也发现,有问题的家庭背后令人惊讶的往往是成员之间的批评、指责、冷酷和控制,而这些让人不舒适的表达在家庭成员间是互为因果的。因此,基于家庭系统理论的观点摈弃了“正常”和“异常”的概念,强调家庭过程中有利于维护家庭功能的整合和维持模式。也就是说,家庭健不健康看家庭成员之间如何交流和沟通,能否达成家庭的工具性目标和情绪性任务。对于某些特定家庭,非常态运行模式反倒可以维护家庭的良好功能。比如面临情感破裂的夫妻,分居或离异可能更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心身健康发展。著名心理学家米纽庆认为:家庭成员的构成远远没有家庭中的互动模式重要。家庭适应性☟互动良好的家庭最重要的特征是适应性。适应性家庭具有足够多的可供选择的互动模式,必要时可以调动这些模式的弹性。适应性家庭的边界清晰且具有弹性,既可以制定规则和适当的惩罚,也可以在面临困难时发挥保护功能,随着家庭发展做出适应性调整。僵化的家庭很难应对环境的变化,在家庭生命周期的节点常常失功能。青春期少年即将成年和离家之际,往往会出现厌学、沉迷网络、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成绩优异的乖少年考入大学出现非适应性症状等等。▌夫妻系统两个人相识、相知、相爱,步入婚姻殿堂,从我变成了我们,一个新的家庭诞生,夫妻系统得以建立。新婚夫妻面临的重要任务是互补和相互适应。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男主外、女主内就是一种在特定文化中分化的夫妻互补功能。一个来自于男主外家庭中的女孩很难爱上一个男主内家庭中的男孩。人的心理活动起源于原生家庭,夫妻适应是两个家庭模式适应性的检验。新婚夫妻往往陷入牙膏是从前挤还是从后挤的争论中,“牙膏理论”体现的就是原生家庭互动模式的不适应性。一项很有意思的小调查显示,英国夫妻吵架的最常见原因是男士小便时不翻马桶盖,第二位的是某一方不随手关灯。矛盾的重点不在于马桶盖和关灯,而在于家庭中加入新的模式后原先的模式能否做出适应性调整。夫妻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组成应对外来压力的避难所。丈夫失业了,极具挫败感的回到家中,妻子得知后倍感压力,良好的夫妻互动需要妻子给予安慰、理解和支持,共同度过难关,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妻子承担更多的经济支持,反之亦然。一对结婚不久的夫妻前来咨询,原因是创业的妻子觉得老公经常挑剔她,总给她的项目泼冷水,而丈夫则认为妻子固执,从不采纳他的建议,二人觉得日子没法过了。进一步对夫妻系统之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发现,妻子的父亲在一年前得了重病,需要近百万的器官移植费用,作为独生女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照顾家人的重任,拼命工作赚钱,对于老公其实是怀有愧疚的,觉得老公取了个“累赘”。而丈夫则认为家庭有困难应共同面对,而妻子总一个人承担,自己好像是个外人似的。妻子的固执是一种应对压力的策略,而丈夫的挑剔其实是渴望被重视和关注。组建不久的夫妻常常习惯在原有模式中解读彼此,面临压力时更善于使用熟悉的应对方式,此时矛盾和冲突常常出现。解决冲突是优化夫妻系统的契机,跳出原先定式去看看对方表达背后的真实动机和感受,或许是创造温暖港湾的重要一步。家庭成员往往具有多种角色,一个男人可能是父亲、爷爷、儿子、丈夫、兄长,一个女性可能是女儿、母亲、妻子、奶奶、姐姐,不同关系中的角色功能是完全不同的。上述案例中的妻子在某种程度上是尚未协调好女儿和妻子的角色功能,二者产生了冲突。清晰的边界是保证关系中特定角色功能的关键。丈夫在父母面前言听计从,压抑谨慎,如果将这些压抑和不快发泄给妻子,或者借故妻子不尊敬老人而大发雷霆,我们就说丈夫的界限不清,夫妻系统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家庭中,所有关系的核心是夫妻关系,夫妻系统的边界清晰、角色功能发挥良好,这个家庭就会健康良好的运行下去。▌父母系统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延伸,孩子降生,夫妻拓展为父母。父母系统与夫妻系统有着很大的不同,二人世界变成了多人世界,还可能有其他系统的介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家庭系统运行更为复杂。父母的首要功能是养育,子女接触父母是依恋关系建立的根本。亲子间精神和身体的接触是人类得以存活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父母不能和孩子充分接触已经是目前社会最需要思索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打工潮创造了数以千万的留守儿童,他们从几个月至几岁后与父母分离,丧失了与父母充分接触的机会。还记得毕节三兄妹的自杀惨案吗,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母亲离家出走,被养育者忽略和抛弃的恐惧常年笼罩着幼小的心灵,他们最终选择了毁灭自己—一种最极端的愤怒表达方式。在城市生活中,社会节奏太快,年轻父母无暇顾及幼子。很多父母选择将孩子送给老人抚养,虽然养育替代者会补偿部分分离和丧失后的创伤,但是母体依恋关系的剥夺对儿童的大脑发育、精神心理行为都会带来破坏性的影响。最近,美国和挪威的科学家们通过观察早期断奶的小猪来研究母婴关系的重要性。母猪通常在14-16周开始给小猪断奶,研究人员在2-3周内提前将小猪与妈妈分开,改用人工喂养。结果发现,早期断奶和妈妈分开的小猪,长大后表现更多的攻击性,缺乏探索精神,认知和记忆功能显著受损。在临床治疗中也发现,精神障碍患者幼年与母亲分离、遭受创伤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人群。同其他系统一样,父母系统也需要获得清晰的边界。家庭中存在一定的权利等级,父母处于权利等级的上端,子女处于下端,这是孩子学会如何与将来的权威打交道的实验场。孩子幼年时,父母发挥指导、保护、制定规则等功能,随着孩子成长,获得足够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后,可以自我发展、独立发挥功能后,父母功能也从养育、权威指导转向塑造孩子的自主性。有部分家长甚至学者强调给与孩子充分的自主和平等,提倡和孩子做朋友,这需要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来制定,不能一概而论。一个生理和心理都未成熟的孩子,是无法与成年人平等的,无法自主的,孩子需要父母成为安全基地和避风港,发展稳定的依恋关系,绝对不希望他们是朋友。过早承担父母功能的孩子很容易出现人格和心理活动的失衡。很多时候,孩子太乖或懂事就是在承担不该属于自己的任务,如忧伤或残疾的母亲、父母关系不和、家庭贫困等情况下很容易让孩子“亲职化”。当父母的个人分化较低,无法处理自身或关系中的冲突时,通常转嫁至权利等级较弱的孩子身上。亲职化的孩子通常压抑、自卑、退缩,很难取得较大的成功。家庭冲突☟家庭中很难没有冲突,冲突是家庭运行模式的一种表达和优化过程。但是在家庭中,冲突很容易越过边界干扰其他系统。和丈夫吵架后的妻子,正满怀委屈或愤怒时,儿子回家了。因为妈妈心情不好,儿子做事可能小心翼翼或故意讨好妈妈,夫妻之间的冲突此时已经影响到母子关系。而更常见的情况是,妈妈反复痛诉孩子他爸的种种不是,有意或无意的拉拢孩子和自己站在评价父亲的战线上。家庭中两个人的冲突就变成了三个人的事情,这叫“家庭关系三角化”,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情况是夫妻一方把关注点从关系冲突转移到关注儿童的消极面或者亲子冲突,这种三角化叫“绕开”。80%以上的儿童虐待是由父母实施的,几乎都是由于家庭冲突导致孩子成了“替罪羊”。对于孩子学习过分关注,忽略孩子其他的优点和特长,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孩子,这些家庭都是在运用“绕开”的不良模式。如果你的家庭中正有孩子厌学、逃学、网络成瘾,或者你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争气,对孩子充满失望,或者总是期望孩子能够出类拔萃,不惜一切代价培养TA,此时,你需要静下心来看看你们的夫妻关系!另一种三角化模式是“跨代联合”,父母当中的一方或者双方尝试获得孩子的支持来反对另一方。与“绕开”不同的是,“跨代联合”的孩子获得的多是父母一方的支持鼓励和亲密,很容易形成秘密联盟或隐形联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妈宝男”,当妻子无法在丈夫那里获得足够的爱和支持时,她只能紧紧抓住孩子,把期望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这种母子关系的紧密不是真正的爱和支持,是母亲失望、焦虑、忧伤的补偿,是对丈夫无法胜任的愤怒,是夫妻关系失衡的代偿。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难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容易出现性心理或性功能问题。三角化家庭中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人格障碍、情绪障碍、躯体化等,以疾病的方式将关系冲突表达出来。家庭冲突应该由产生冲突的双方解决,尽量控制在产生冲突的子系统之内。“清官难断家务事”常常是冲突拉入多个子系统,很难解决,尤其是跨代、跨系统的卷入模式,对家庭的打击常常是致命的。不管你是与配偶有冲突,还是与父母有矛盾,或者是对子女不满,都要记住:我们的冲突、矛盾和不满需要我们自己来解决。吵架的夫妻应该蹲下来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说:我和爸爸吵架是因为我们对某件事情的观点不一致,不是你的错,我们的爱对你一样的!所有的战斗都有伤亡,和家人战斗伤的是家人;我们需要的不是和自己或家人战斗,而是学会如何关怀自己和家人!家庭的核心是夫妻,要想塑造幸福的人生,女人就得好好地爱自己的老公,男人就得用心地呵护妻子。有爱的家庭,家庭会运用自组织系统雕刻属于你的独特人生。
2017年8月24日
其他

家庭中的病情转移:我病了,其实不是我病了

文:陈发展妻子抑郁了▵林娜和丈夫结束了3年的恋爱旅程,去年元旦步入了婚姻殿堂。他们是研究生同学,毕业后一起来到上海,为了将来美好的生活誓言一辈子打拼,从组间一个小家庭开始。他们没有房,没有车,有着对彼此的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2017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