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作者系瞭望周刊社副总编辑文章原载于《当代世界》2023年第3期,注释略2023年2月11日,在黎巴嫩南部辛尼亚村,中国第21批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参加“猛虎-2023”演习。(新华社图片)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2月,中国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新思维、破解安全困境的新方案、解决危机冲突的新立场,为国际社会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指明了方向。这是协调合作的方向,大国对抗不可能带来全球安全。千百年来,大国关系调整常常伴随冲突与战争。冷战结束后,世界地缘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领域的剧变曾经让人憧憬,大国关系可能正在出现新的历史特征,国际关系变革的“软着陆”可能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冷战结束时的异常欢欣时刻产生了和谐的错觉,它很快就被证明确实是错觉。世界变得不同于20世纪初了,但并不一定是更加和平。”乌克兰危机正出现长期化、复杂化、扩大化趋势,大国冲突甚至核冲突的阴影也赫然再现。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大国还不断把他国定义为“地缘政治对手”,打着“战略竞争”旗号的“新冷战”似乎也风雨欲来。大约40年前,尼克松曾说,“除非美国和苏联建立一种新型关系,否则世界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事实上,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性课题仍然困扰着当今世界。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上,世界各主要大国负有共同的责任。这是开放共赢的方向,集团政治不可能带来全球安全。“冷战”的创伤记忆犹新。在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年代,代理人战争、军备竞赛、经济封锁、外交冲突甚至“谍战风云”司空见惯,成为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在一个彼此都“确保相互摧毁”的世界里,没有谁能获得或感到安全。令人遗憾的是,国际社会的撕裂并没有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而结束,冷战思维也没有随着冷战的终止而终止。搞“小圈子”,以意识形态划线,挑动对立对抗,动辄制裁打压、脱钩断链,正日益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痼疾。历史反复证明,共同安全、普遍安全才是真正的、持久的安全。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才是行得通的新型安全之路。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每一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都得到尊重,每一个国家的合理安全关切都得到保障,每一个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权利都得到支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持久和平才有未来。这是交流互鉴的方向,文明冲突不可能带来全球安全。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明冲突固然屡见不鲜。但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不同文明相互交融、共同繁荣,始终是历史主流、时代潮流。鼓吹、制造“文明冲突”,不仅从来没有带来过什么“安全”,反而使文明和人道的灾难屡屡出现。“9·11”事件后,美国试图在中东进行所谓“民主改造”,建立所谓西式“善治”政府,以此消除恐怖主义的“温床”,其结局却是阿富汗上演“西贡时刻”,中东地区深陷动荡泥淖。试图用一个文明改造另一个文明,既治不了“安全”的标,也治不了“安全”的本。切实做到相互尊重,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切体认和不懈追求文明交流互鉴,才可能结束亨廷顿式的“文明冲突”,也才可能为动荡、剧变的世界提供更多的稳定性、确定性。这是对话协商的方向,唯我独尊不可能带来全球安全。从“罗马治下的和平”到“美国治下的和平”,西方世界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神话,总有一段难以割舍的心结。“山巅之城”的幻象,单极世界的迷梦,在冷战结束后似乎“一夜成真”。特别是作为世界仅存的超级大国,对世界的“领导”,成为美国政治家言不离口的“热词”。然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也需要大家共同承担。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进一步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维护,联合国权威及其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主要平台地位必须尊重,多边主义、集体安全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鼓励。通过政治对话、和平谈判、平等协商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应当也必将成为时代的潮流。就此而言,“大国尤其要作出表率,带头讲平等、讲合作、讲诚信、讲法治,展现大国的样子。”这是综合持续的方向,脱离时代不可能带来全球安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仍在深化,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仍未解决,人类社会正面临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一方面,传统安全威胁此起彼伏。既有的热点问题仍未消除、地区争端仍未解决,新的冲突点和动荡源又不断产生。另一方面,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世纪疫情、保护主义、发展鸿沟、科技革命等,推动各国关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经济民生安全、社会政治安全、科技伦理安全的思考。此外,反恐与打击跨国犯罪,以及气候安全、环境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也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安全不可分割,有效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需要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时代在变,潮流也在变。新安全观要根植时代,更要着眼未来。只有消弭国际冲突的深刻根源,解决全球安全的内在逻辑,加强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才有切实的保障。“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并发布概念文件,就是要推动国际社会深化在安全领域的团结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平台编辑